練趙孟頫的《洛神賦》用什麼毛筆好?

大力手風琴


狼毫或者兼毫均可。

趙孟順《洛神賦》書於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時年趙孟頫四十七歲,屬於前期過渡至中期的作品。此卷用筆圓轉流美,行中兼楷的結體、點畫,充分展示了趙孟頫的書法風格。元人倪瓚稱此卷“圓活遒媚”,並推趙為元朝第一書人。試細觀《洛神賦》,呈現典型的趙體特點。其一瀟灑秀逸:外貌圓潤而筋骨內含,其點畫華潤勁道,結體寬綽秀美,點畫之間彼此呼應十分緊密,外似柔潤而內實堅剛,形體端秀而骨架勁挺。中期趙孟頫開始熱心學習王羲之與王獻之的書法,在本作品中,明顯地顯出前期到中期之過渡期行書風格,文字結構寬舒,雖然運筆仍然厚重古樸,而同時也顯示出兼具美感與力道的新表現,如“若”字,第一個字敦厚朴素,偏扁有故意,第二個厚重且富有情致。略微右歇;第三個字書寫的輕盈靈動可愛。其二古雅端正:作品用筆純正,講究章法,書寫運行的筆路清晰可辨,不故弄玄虛。趙孟頫前期師承鍾繇,不難看出有些字略微偏扁,例如“言”字,字體中的第一部橫向被拉長,整個字體向右拉起,使字體中體偏離重心。部分字體是中鋒用筆,收筆多采用回峰之勢,整個字體呈現出“圓”、“拙”、“敦厚”之態,統觀全篇,可看出書寫過程中心態平和,筆速緩慢,只覺整篇書法隱隱有些高古之意,而無矯揉造作之氣。其三外方內秀:“趙體”字點畫圓潤華滋,結構布白方正嚴謹、橫直相安、撇捺舒展、重心安穩。在楷書中略摻行書筆法,給人一種流美動人的感覺,單觀單個字體,可以看出其所呈現出的外形上的方正之勢,例如“蕩”字,草字頭瀟灑寫出,順勢帶出“湯”字,右邊部首筆繁而有情致,左邊半包圍空靈灑脫、右下邊緊湊而活潑,整體上外方內秀之勢油然而生。其四“澀”而不“生”:“澀”體現在趙孟頫多用側鋒書寫,給人嚴謹冷靜的情態,筆畫間的提、按分明,給人謙虛謹慎不媚俗的書卷氣,故以狼毫或兼毫更適合書寫。


徐夢建


趙孟頫的《洛神賦》,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記得三十多年前上小學獲得第一本字帖裡就出現《洛神賦》帖節選,讓我廢寢忘食愛不釋手。直到今天,我用毛筆、鋼筆、中性筆臨習了不知多少遍,也只混了個“臉熟”。藝術的高峰難以攀爬,而《洛神賦》就是個標杆,小楷中的精品。

臨《臨神賦》,各種筆我都嘗試過,有一些選筆的心得和大家分享。按理說,好的書法家用什麼筆都能寫出好字,其實這是謬論。殊不知名家都用自己選好的筆、紙、墨,只是細節之除不讓你知道罷了,各人有各人的小秘密和要求。下面是我的心得:

一、純狼毫小楷筆。適合初臨者用,鋒挺毫硬,寫出的筆畫質感勁道,在臨習過程中能把握住“形”似的要求,多番臨摹後讓字的結體與原帖外貌上接近。

二、兼毫小楷筆。這種類型(七狼三羊)的兼毫筆用的人最廣泛。對小楷的深入臨寫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寫出的較果“七銳三綿”,也就是七分銳利三分綿延,這也是所有小楷的最高境界。俊逸連綿、疏朗有致、牽絲顧盼,筆筆融合貫通,卻又筆筆交待清楚。

三、純羊毫小楷筆。我在臨《洛神賦》中幾乎不用,試臨過效果不佳,對紙張的要求高,因為羊毫吸墨比較飽滿也是其一原因,書寫時細節無法表達。一般用來臨寫隸書較為妥當,較果也不錯。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點選筆經驗。當然還有對紙質的選擇,下次再聊。希望給大家有所啟示。


傳承書道袁建華


建議用兼毫比較理想1.在原帖用筆規範時又不缺活波靈氣。2.筆墨配合適度,行楷嚴謹,純行書又會產生靈動感。



笑我早生華髮


用兼毫或狼毫筆。



華博東安書畫


狼毫小楷或中楷筆,臨起來神采會好。紙也應選擇半生熟的。

餘試縮臨數行,與君共勉。



臻堂曦記


針對臨習《洛神賦》擇筆的一些問題,我的見解如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b830001aa9ab849d99d\

青羽無塵


《洛神賦》紙本,縱29.5公分,橫192.6公分,現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一說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又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物館趙孟頫《洛神賦》是真跡。

《洛神賦》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書,時趙氏四十七歲。用筆圓轉流美。充分展示了趙孟頫的書法風格。元人倪瓚稱此卷“圓活遒媚”,並推趙為元朝第一書人。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藏後有牟巘跋,是大德元年為張淵(清夫)書,中間有掉行補書,為其他本子所不具。趙年譜中此帖有大德元年為張淵書洛神賦一節,又後跋觀者署大德二年八月既,寫臨《洛神賦》用小楷筆寫,用毛邊紙寫臨!


道藝2


小楷毛筆



木子幸燃


趙孟頫的《洛神賦》屬於小行書,書法特點溫潤俊秀,用羊毫太軟,狼毫太硬,兼毫最好!你可以試試…


魏晉如煙雲


羊毫就可以,很考驗基本功,羊毫能用好,其它筆更沒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