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在頭條上看到的收入都是月入過萬,你周圍人的收入大概在什麼範圍?

向快樂前進


我們這邊是小縣城,貧困縣。除了去外地工作或者做生意的,在家裡這邊的人普遍收入都不高。在家裡上班的朋友親人工資一般就兩三千,高點的六七千。每次在頭條上看到大家的年薪幾十萬上百萬的,我都會感覺差距真的太大。也是環境跟個人能力造就的。





一隻哈哈瓜


2010年剛到天津時候,沒有人脈,沒有學歷,資歷一般,被騙過兩次,後來從事房地產銷售業務。收入平均4K/月。

2011年接觸銀行業務,2012年接觸民間金融,就職全國最大P2P公司,收入平均8—10K/月。2014末年辭職,專職做小額貸款和銀行對口業務。收入10K—25K/月不等。最高一筆業務抽成接近40K。小單子幾百塊錢的也做過。

民間金融行業內幕什麼的就不說了。平頭百姓永遠想象不到房地產和金融業務裡面有多少黑暗之處。不在其中謀生,也永遠不會看見那麼多的人性。一言蔽之,我掙的錢基本上都是昧著良心的,當然後來就麻木了,習慣了,不過2016年末一個客戶的遭遇終於喚醒我內心的良知。

我無力改變現實和社會,只能做到全身而退。那時候錢掙的容易,錢花的也容易,除去每個月固定給家裡的生活費,手中剩的錢依舊不少。高,單看我的收入基本上可以劃入精英了。每個月給家裡母親生活費2000,房租1600,電話費300,網費100,交通500,伙食費2000左右。人情往來平均一個月1000左右。


十秒看世界


我認為頭條上月入過萬的人多,是因為頭條面對的是全國的網友,這裡包函了各行各業的頂級人物。同樣的一二線城市月入過萬的也比比皆是。而三四線城市月入過萬的恐怕是少之又少了。

我所在的四線城市想月入4000都難呀。我之前在一物業公司上班剛開始才2200一個月,月休4天沒其他福利了。2年後加到了2500沒有任何假期,更沒有五險一金。我們這月入過萬的可能只有公務員能達標了。銷售員業績好的也就月入7000左右。當然保險行業那些頂尖人物月入過萬的也有。我身邊的朋友都沒有一個能月入過萬的,或許是我孤陋寡聞了。

我身邊的朋友月入在3000左右。一在藥店上班的好友她月入在2800左右。另一服裝廠上班的好友月入4000元左右,她是計件的基本上天天加班。還有一位裝監控的好友月入是3000左右。一幼兒園老師朋友也是月入3200左右…

即然月入不高,那就好好經營自媒體吧!沒有門檻,只要肯下苦功努力鑽研,多向那些月入過萬的大咖們學習。相信自己遲早也能月入過萬的!一起加油吧!


二姐課堂


  • 我是一個店主,我老婆一同開店,夫妻店,一年的家庭收入大概20萬吧。雖然我所處的位置在二線城市較偏的鄉鎮,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就親戚來說,已經有人資產千萬以上了,人家抓住了互聯網的機遇,做阿里巴巴的。也有在國企高幹,這麼多年也有幾套房了,資產也過千萬了。但是,身邊更多的是普通一點的,沒拆遷的話,條件會稍微差一點吧。
  • 而拿我的老家對比,一個三四線城市,那裡的收入會更少一點,個人收入基本都是四五萬一年,但是那個地方的生活消費水平要低一些吧,所以日子過得還算滋潤。

宏博有夢


在頭條上看到的收入都是月入過萬,我覺得有真有假,不能全盤否認,也不能以偏概全。因為身處的社會環境不同、行業不同、年齡不同從而存在差異。

月入過萬聽起來非常的高大上,如果身處四五線小城市那算的上高收入人群了。至少也是國企的處級幹部的水平了,或者說是私企總經理級別的了,可以說是一個地方響噹噹的人物。

我所在的城市是一個以能源出名的城市,曾經也是全國出名,為國家發展做了大貢獻,隨著能源的枯竭,和環保的重視,城市經濟越發低迷,勉強算是4線城市。在我的城市裡,正常的公務員,事業單位,薪資水平在3000元左右,而在煤礦從事重勞動體力者,也就是一線生產人員月薪也就八九千的樣子。

而我從事的光伏行業,月薪也就3500左右,由於之前有點小生意,也曾體會過月薪過萬的感覺。在我的城市裡,基本上生活沒啥壓力,還可以有些小任性。沒事和朋友打打球,帶家人玩一玩,非常瀟灑。

可如果是在一線或是新一線城市來看,這個收入只能算一般大公司轉正的薪資水平。如果說本地人還好說,因為只需要扣除正常生活交際等費用,還是能存下一筆不小的錢。可如果是外地人,光房租就得去掉1/5,再加上別的支出,生活也是緊巴巴的過。

我的好朋友,目前在南京工作,從事IT,他的第一家公司是全國知名的企業,轉正之後薪資在7000元左右,一個月房租1500,每個月飯前在2000元,在去掉別的人情往來也就剛剛夠花。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在留言去留言,謝謝加我關注並點贊轉發收藏。你的關注就是最大的鼓勵。


關心大事的小楊


1 工作6年,本科,深圳華為,解決方案售前支持,稅後40W+.2 工作6年,本科,廣東梅州梅江區派出所,基層公務員(民警),稅後陽光到手15W+3 工作3年,本科,廣州施耐德電氣,售前支持,稅後10W.4 工作2年,本科,深圳傳音控股,會計,稅前10W.5 工作2年,本科,深圳編制教師,稅後23W,(這是深圳目前大部分剛就業編制內教師的收入,聽說18年後會調整,可能更高些) 有的區現在已經調整到稅後32W,不同區的補貼稍有些區別。

風雲財經說


這要看是工資收入還是綜合收入了,一線城市月薪過萬並不是一個特別高的待遇,所以收入多少取決於兩個因素,自身努力和所處城市薪資水平。

我目前處在三線城市,月薪6000以上應該就算不錯的薪資了,一方面是工資收入6000,如果再搞個副業,綜合收入過萬應該不是太難的事,關鍵看個人有沒有副業意識,這次疫情應該打破了很多上班族收入穩定的觀念,更多人會開始關注自己的負責發展。

現在互聯網發達,在家做做自媒體都不少賺,線下疫情過後跑個滴滴,做個代駕都能有額外收入,關鍵是個人想不想做,有沒有用八小時外的觀念。


揣著夢想侃現實


海外工作,身邊的基本上都1w+,沒有什麼花銷,住的小別墅是公司提供的,每日三餐公司有補貼,季度旅遊也有補貼,自己好像只用買衣服化妝品這些[捂臉]

我的工資加分紅也只有二三十萬,屬於低收入人群[流淚]


殘雪0904


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自媒體的領域很多,表達的方式也很多,當然創作者也就形形色色,什麼人都有啦。

自媒體之所以這麼火,就是因為你喜歡看什麼,平臺就會給你推薦什麼。可能你看這方面的內容多啦。所以會這麼認為。其實這是冰山一角。不能以面概全。

舉例:任何一個明星和任何一種藝術形式,不能所以人都喜歡。當然發佈的內容一樣的道理。有人喜歡,有人討厭。(平臺有審核機制,只要不違規就可以看到。不喜歡,咱就不看)

希望以上能幫助到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可關注我(劉康自媒體)私信,主頁每天都會分享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教大家怎麼今日頭條上賺錢!


中華振興一傳遞正能量


要弄明白一件事,對於本身就很會賺錢的人來說,網絡平臺只是對能力的一種補充和擴展。

如果自己能力欠佳,試圖通過網絡尋找新路子,這是自欺欺人,現實生活中做不好的,在網絡上會更加困難。

認認真真做好產品,實實在在做好服務,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