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齡兒童有必要上幼小銜接班嗎?

辣辣愛生活


做為一個新一年級的家長,我用真實的例子告訴你,幼小銜接有必要上,一定不要讓孩子零基礎入學。在孩子沒上學前,我也認為所習慣養好就行,等上學才明白,學校和幼兒園差距很大,學校老師和幼兒園老師差距更大,根本沒時間等待,因為教學進度和考核擺在那裡,不由老師來決定等待。


我們現在開學三週,已經數學考試過一次,語文從第二週開始,自己要在本子上記有什麼作業,老師在班級群裡通知,只在第一次記得時間通知家長留了什麼作業,以後不知道的自行解決。試問一個零基礎的孩子怎麼可能做到這些呢。


還有就是紀律問題,如果沒有上過幼小銜接,孩子從幼兒園的寬鬆環境來到一個上下課都有要求的學校,那肯定問題百出。我們班就有一個孩子,開學第二天就被老師罰站了。中午午休時,也因為和同學們說話,被罰站。然後就是群裡每次點名批評都有他,我在想他媽媽肯定特別後悔當時零基礎入學。


案例一,數學作業,因為零基礎,孩子看不懂題,加上沒有幼小銜接的經歷,導致上課的專注力也不夠,作業明明是講方位前後,結果他寫的是上下,被在群裡發出來,請家長負責給孩子補教。

案例二:由於寫字不好而被老師責問態度在那裡的?還有因為寫字不好,而被要求回家加強練習後發老師檢查的。


剛剛微信群裡,大家還在討論,由於幼兒園環境太寬鬆,導致孩子課堂紀律差,孩子媽媽說,開學第二天就被老師投訴了。然後現在每天除了功課作業,還多一個任務來,就是洗腦。


佑媽育兒經


個人覺得不需要去學,你一旦開始以後會很麻煩的,特殊除外這個特殊我身邊很少很少,大多數是弊大於利。我女兒一直都沒有去上這種課,從小一開始到現在三年級,有段時間想讓她去,因為數學有些加星題不太會解,後來老師說沒有必要,多大年紀做多大事,不要浪費這個錢,還有就是每個老師的教學方式都不一樣,所以有些時候反而更要命對孩子來講。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甜甜159653463


回憶小時候,我在幼兒園畢業後、一年級之前,還上過一年“學前班”,那也是我們小學辦的,旨在幼小銜接。不過我感覺用處並不是很大。

小學的知識都很簡單,並不需要特地上幼小銜接,家長可以在空閒時間自己教孩子,幫助孩子打好基礎。如果家長工作很忙的話,可以考慮送孩子上幼小銜接班,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見。


影零亂


我兒子今年9月份上的一年級,沒有上幼小銜接班,幼兒園上的也是所謂的不教什麼東西的公辦園,上學之後相對於上過的的孩子是有一些困難,但都在孩子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並且兩個月下來,從這次的期中考試成績來看看不出差別。

不過去年兒子幼兒班上很多家長選擇讓孩子上了幼小銜接班,原因基本上都是兩個:

第一就是別的孩子都上了,自己的孩子不上怕跟不上,這大部分是源於家長失焦慮情緒;

第二就是現在一年級的進度很快,而孩子在幼兒園又沒有學,怕一年級拼音跟不上。

其實等孩子上了一年級才發現,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有時候上幼小銜接還不如不上,主要原因有:

一、孩子的學習能力都是很強的,對於沒有學過的孩子來說,剛開始確實有困難,但孩子並不會因此而落後。

比如拼音,剛開始我兒子學時經常會把bd搞混,聲調也會標錯,但現在已經熟練掌握,同理,數學和英語也是如此。

二、早一年學和晚上年學孩子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上幼小銜接班一年學的可能也只是小學一年級一個學期學的,並且孩子提前學的話還可能很吃力,什麼年齡做什麼事很重要。

三、孩子上幼小銜接提前學對有的孩子是優勢,對有的孩子卻毫無益處,他會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那部分知識,等小學老師教的時候不再認真去聽,短時期孩子不聽可能也跟得上,但到二年級三年級弊端就會顯現。

可以這麼說幼小銜接是一種急功近利的教育,它的目的性太強,而孩子的學習從來都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平時在家裡注意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堅持閱讀,引導孩子學習的興趣比上幼小銜接班對孩子更有利。


雙寶媽育兒


回答問題之前,我禁不住要說,現在的孩子真是不容易!

想想多些年以前,也不興什麼幼兒班(幼兒園),孩子上學,直接就從一年級開始(當然那時上學的年齡稍微大了點)。後來,時興了幼兒園,但起初也只是學制一年,再後來,幼兒園就漸漸演變成了幼兒小班、中班、大班,一下子變成了三年。致使孩子小小年紀就得進幼兒園(不得不說,不論是給孩子,給家長,給老師的確是帶來了太多太多的麻煩或不便,相信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可是,近些年,一些地方又出現了一些什麼學前接軌班、學前小小班,真是五花八門……,真是唯恐孩子能“閒”著,真是看到了在孩子身上,真的能“有利可圖”……

面對這種情況,真是讓人禁不住發出感嘆:現在的小孩子,真的不容易!但同時,還禁不住要問,此舉真的有用嗎?——非也!

一點個人看法,不當不妥,敬請多多諒解。


促成教育


我們的經驗是不需要上。Jerry因為是下半年出生的,實際上是快7歲才上學。所以在幼兒園讀到大大班。當時聽了爸爸的教授朋友建議,為了避免影響他小學的學習,特意跟幼兒園園長和老師說了不要檢查他的作業,不要他寫字,只要他養成好的習慣就好!

上一年級時他確實寫字和算數比別的孩子慢一點,但是到期末考試就趕上來了,一直就是各門課程都比較好。


Jerry輕鬆說英語


這是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

首先,我贊成在上一年級前要做好各個方面的啟蒙,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有一定的識字量,要對未知有強烈地求知慾……

但這不是通過臨時抱佛腳形式的幼小銜接做到的,而是在孩子入學前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培養出來的。

我的孩子一年級,從沒上過早教、幼小銜接這類的課程,現在班級排名第一,還是班長,說明我的啟蒙教育是有效的。

我接下來會定期分享我對兒子的啟蒙教育,歡迎關注我。


張小魚的麻麻


對幼小銜接這個概念我比較模糊,只記得小時候上學時,每當到了暑假,寒假的時候,老師總會告訴我們去借高一個年級的同學的書來看看,說是預習功課,因為高一個年級的書本里總有我們沒有看到過的東西,所以都比較積極的去參與,孩子的好奇心總是比較重一些。

直到前些日子,爸爸打電話給我,告訴我說:大寶馬上幼兒園畢業了,想趁著暑假的時間給他報個班,提前學習一下小學的功課,等他進入一年級時不至於那麼吃力,我才知道有“幼小銜接”這麼個詞呢。正好那段時間我也比較關注幼兒教育這一塊兒,經常會看一些幼兒教育的書,所以,我告訴爸爸,取消了給兒子報銜接班的計劃。在心裡我也是不贊成上銜接班這種做法的。

其實家長的想法都是沒有錯的,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不是流行這麼一句話:盡一切努力都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首先呢,一般幼兒園畢業的孩子大多數年齡都在7歲以下,7歲的年齡段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正是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的時候,一切能夠引起他好奇心的事物才能讓他專心致志,而讓他去接受相對枯燥單調的書本知識還是有困難的。

其次,幼小銜接是可以讓孩子提前去學習一些一年級的課程,在孩子入了一年級之後會相對輕鬆一些,但是現在的孩子一般心氣兒都比較高,當他真正入了一年級之後他發現這些東西他都懂得,那麼很有可能他便不會再認認真真的聽老師講課授教了,久而久之,很容易會養成孩子驕傲自滿的心態。

最後要說的是,在孩子的腦海裡,他一定充滿了好奇,我們應該一步步引導著他們去探索這個世界的奧妙和神奇。家長“望女成鳳,望子成龍”的心情都是沒有錯的,但是“揠苗助長”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孩子也一樣,都有他自己成長的規律,我們只有順從這個規律,悉心的引領孩子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往前走,即使是再不起眼的花蕾,都會綻放出芬芬的絢爛的花朵。


孩子,相信自己,你的未來不是夢!


TT劍膽琴心


我覺得還是應該上幼小銜接班的。

我朋友的女兒是很活潑開朗的小女孩。她所在的幼兒園教授幼小銜接的內容。結果上了大班以後,因為生病和家中有事沒怎麼去上。園長反覆強調讓孩子去上課,我朋友也沒當回事。

到了下半年,她覺得孩子馬上就要開始十年寒窗苦讀了,就決定帶她四處玩耍。我朋友懷二胎不上班,經常帶她各處玩。孩子的園長說,這樣孩子上了小學會適應不了的。我朋友不以為然。覺得誰說沒上過小學呀,有啥了不起的。

結果上了小學抓瞎了。一個班30多個人 只有5個孩子沒有學過拼音。老師根本不教,直接把5個家長拉了一個群,你們自己想辦法去。家長只能抓緊自己教,

但是我朋友家又生了老二,根本沒時間好好教孩子。孩子的成績一落千丈,還經常被老師批評,性格越來越古怪。覺得自己被嚴重忽視,還想要扔了弟弟。當老二終於1歲了,我朋友才騰出手來照看老大,經過一年的調整,小女孩的性格才掰回來。

所以,我覺得家長在決定給孩子上不上幼小銜接班之前,先要了解當地小學一年級怎麼教學.如果''直接略過基礎教育,上幼小銜接是很有必要的。


團媽科學養娃


我家的孫女沒有上過什麼幼小銜接,兩週歲一個月就去了幼兒園,適應能力很強,不哭不鬧,連續的換老師,她都很適應。每個月底幼兒園給退生活費,就是有的幾天不去的,病假的請假的,給退錢,小孫女都說我們沒有,是全勤。主要還是身體健康又懂事,老師還說她會照顧別人呢。

這些與家裡的前期教育和訓練有關,她好像總比別人成熟點。所以也沒有必要去什麼幼小銜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