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知乎?」只有四十分鐘以上的運動才能消耗脂肪?笑而不語

「君知乎?」只有四十分鐘以上的運動才能消耗脂肪?笑而不語

很多雜誌和網站都告訴我們。只有從事四十分鐘以上的慢跑、自行車等運動,才開始消耗脂肪。所以,只有長達四十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才能減肥。我們在谷歌、百度上查詢運動減肥時,發現這儼然成為街頭巷尾傳頌的運動真理。


「君知乎?」只有四十分鐘以上的運動才能消耗脂肪?笑而不語


今天我們就要探討一下這個運動常識。看看它所說的是否正確。
首先,我們要告訴大家一個讓大家很高興的知識。由於人活著就需要能量供應。而脂肪又是人最主要的供能來源。於是,在我們安靜的睡覺、坐著打遊戲、躺在沙發上吃薯片的時候。都在消耗著熱量,這熱量幾乎都來自脂肪。而你在做普通跑步、騎車等有氧運動時,都是從第一分鐘開始就燃燒脂肪供給能量①。不必像雜誌和網站等宣傳的那樣。非得運動到四十分鐘以後,身體才開始燃燒脂肪供給運動。這個說法一開始就錯鳥。
這確實是個好消息,但是。。。

「君知乎?」只有四十分鐘以上的運動才能消耗脂肪?笑而不語

你他喵的消遣我是吧?照你這麼說,我無時無刻都消耗脂肪供給能量。連運動跑步都是從第一分鐘開始就燃燒脂肪。那我早就瘦成一道閃電了。我還用的著減肥健身,加你這破微信平臺看健身知識了嘛。
大哥先別打我。我說的都是實話。科學家都做過實驗驗證過,無論是平時待著,還是做慢跑等運動。我們從一開始就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能量來自脂肪的燃燒。但這就非常奇怪了。為什麼我們無時無刻不消耗脂肪,但人還是一天天胖下去了呢。這是因為人體是一個精密的系統,還是一位非常有經濟頭腦的管家婆。在他的管理下,無論是平時吃飯、睡覺、打豆豆的基礎消耗,還是跑步、自行車等長時間有氧運動的額外熱量支出。都無法撼動體重秤上的指針。

「君知乎?」只有四十分鐘以上的運動才能消耗脂肪?笑而不語

由於在幾十萬年的進化過程中,我們的祖先一直處於飢餓與尋找食物的狀態。所以自然的殘酷選擇,讓我們進化出了一副只進不出、只胖不瘦的皮囊。當我們的身體狀態穩定,身體素質、生活習慣變化不大時。我們的體重和體脂含量都是隻能加,不能減,只能胖,不能瘦。這就是體重的設定點理論。
這個理論,對普通人減脂減重有著非常實際的意義。在很多實驗中都證實,單純增加能量支出,做長時間、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無法有效的幫正常人減重。一項實驗,讓五百餘人(三百餘黑人和一百餘白人)採用功率自行車進行高強度、長持續時間的耐力運動。結果發現,在其他生活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體重的降幅平均只下降了零點二公斤②。另一項日本人實驗採取了中高強度、長時間的步行作為運動手段。結果也發現長時間有氧運動對於體重的影響微乎其微③。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明明增加了很多能量的支出啊?怎麼會瘦不下去呢?我提到過,人體是一個非常有經濟頭腦的管家,在你不改變身體基礎素質的情況下。 單純的支出熱量,身體會迫使你攝入和吸收更多的熱量,長回你這次有氧運動消耗的脂肪。


「君知乎?」只有四十分鐘以上的運動才能消耗脂肪?笑而不語


不要懷疑身體的管理能力。我們的身體有非常多的手段可以調節這些體重和脂肪。比如,瘦素是一種能減肥和幫助我們抑制食慾的身體激素。研究發現,如果我們單純的進行長時間有氧耐力運動減肥,增加了熱量的支出。我們身體會減少瘦素的分泌。讓我們多吃,多增長脂肪。效果可以持續好幾天,直到你把支出的能量和脂肪都長回來為止④。還有研究發現,馬拉松運動員的瘦素分泌量是普通人的三分之一⑤。


「君知乎?」只有四十分鐘以上的運動才能消耗脂肪?笑而不語


也就是說,你費勁巴力的跑步、騎車、運動。對於你的減肥大計,可以說是效果甚微的。我不能說你做了無用功,但是,長時間有氧運動,絕對不是你最佳的選擇。因為從試驗看,做長時間有氧運動,沒有辦法減去體重。
所以今天我們的結論是。“長達四十分鐘以上的有氧慢跑、自行車,才能消耗脂肪,是減肥的最佳運動”是




的。

君知乎?

更多有效的健身理論知識,請關注硬盤健身接下來的各種更新。

此文是轉載,僅供閱讀,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繫發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