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死亡——麥

庚子年春,瘟疫肆行。“死亡”頻頻出現在各媒體的界面。

這是一箇中國人禁忌的話題,大概是源於我們一直薰陶的儒家思想,孔夫子一生“子不語怪力亂神”“未知生焉知死”,因此我們這個民族大都缺乏瞭如何面對死亡這個話題。

如果你信仰佛教,佛教對於死亡,講六道輪迴,消業重生;如果你信仰道教,道教對於死亡,講羽化昇仙,生命變成另一種形態存在;如果你信仰基督教,上帝告訴你“信我,上天堂”,你只需要篤定地跟隨他即可。如果是這樣,你還會害怕面對死亡麼?

對死亡的恐懼源自於對它的未知!

即使你什麼信仰都沒有,你只需要達到一種精神富足的狀態,也可以坦然地面對它。我們可能一生都在追求富足,什麼才是富足呢?你奮鬥著的事業,你盡責著的家庭,你嘗試著的愛好,讀過的精彩文字,還有看過的美麗風景...但不要忘了,精神富足需要最重要的一條:

慾望永遠低於你的能力!

我們中大部分人讀不懂經典古文,寫不出傳世之作,我們只是人類那99%的基數,在這個宇宙中算新生的信息團,還需要一世一世的修行加持,而現在的你只需要修行好本世,做好自己的工作,活好每一個當下。

如此,方可。

我們可能掌握不了生命的長度,但一定可以拓展它的寬度。等死亡到來的那一刻,可以微笑著面對它;當身邊有人要離開,可以的話,握住Ta的手,告訴Ta的一生很精彩...

淺見陋言,遠不及中,惟願引君和鳴,與死亡握手言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