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特別大壓抑,焦慮的時候,你們是用什麼方法舒緩的?

王政


我的方法是分析,分析優勢、劣勢、環境和自我,做好最好和最差的預期,往好的方向努力,也接受差的情況。當然,出去走走,去從未去過的城市角落,也是我的一種方法。



楓凌


現實中,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心情壓抑,或焦慮的事。也許是生活上的事,也許會是工作上的事。

我也經常遇到。比如我是做藥的,工作中,遇到最大的事就是每次衛生部門來檢查,檢查他們都是提前通知我們的,告訴我們,某某個星期的時間段內會到你們這檢查。每次遇到這檢查,那個時間段,人就特別緊張,坐臥不安,心情也變得急躁,心裡總是擔心自己哪個方面還沒做到要求。

那時焦慮起來,會吸菸,覺得這樣可以舒緩一會,但吸菸畢竟有害健康,慢慢的,我也想到另外的辦法,就是心裡自己安慰自己,心裡默默唸,自己已經很認真對待了,一定會通過的,過後自己也心裡偷笑,想想這就有點像魯迅先生小說裡描寫的阿q精神。其次有時會聽聽音樂,或玩玩一些小遊戲,或者找自己的朋友聊聊天,讓自己分分心,別整個腦袋老是想著這事,這樣做就覺得時間過得更快點,也不會那麼焦慮了。

對於生活中遇到些壓抑的事,有時會約幾個好朋友出去喝些小酒,酒一下肚,作用到大腦就興奮些,也就沒那麼壓抑了,有時會找自己最親的人,把遇到的壓抑事,說出來,這樣覺得心裡沉沉悶悶的心,也會變得開闊,心情豁然開朗


一點空


我說說自己,2015年愛人病重,當時我是崩潰的,無法睡覺,沒有飢餓感,就是不吃,不睡,不知道如何進行下去,也不知道能不能進行下去,親人朋友的安慰無法聽進去,自己無法待在家裡,疲憊的心無法安放,感覺對我而言一切都是渺茫的,無助的,同時我的理智告訴我,我必須堅強,因為他需要我,哪怕我的能力只能為他撐開一把傘,我也要讓他不被雨淋,不被太陽曬,我的站著,為他,我衣不解帶的照顧他,我需要平靜,他才能淡定,那段時間我們之間最常作的一個動作是小指相鉤拇指相對,就是拉鉤蓋章,我說我相信你,你能行,他的堅強我看見,他的難受我看見了,他的堅持我也看見了,我只有讓自己堅強一條路啦,那時我是他全部的依靠,我必須給他希望,給他力量,我知道此事我承載的是我們兩個的希望,我們全家的責任,做我能做的,並做到極限,我會凌晨四點在空無一人的醫院大廳裡等病房開門,我總是第一個去,因為他看到我情緒會好很多,我是他緩解焦慮的良藥,好人好報,老天保佑,艱難的日子過去了,現在想想,我兩感覺不堪回首,阿彌陀佛!

面對巨大壓抑,相信自己,想想家人,勇於承擔,一切都會好的


平凡生活隨筆


很高興有機會來回答您的問題。

生而為人,不可能一直都是順順當當的,不定什麼時候就會遇到特別大的壓力,焦慮就像一座大山壓在我們的心上。在這個時候,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我記得我28歲那年,很年輕的時候,婆婆突發腦溢血昏迷不醒,搶救過來之後就成了臥床病人,不會自己吃飯,不認識家人,也不能控制大小便,每天都要洗一大鐵盆的尿片。

那會兒子還小,只有一歲多,女兒剛上小學,家裡一下子亂成一團。思慮再三,我辦了停薪留職,從國營單位辭工迴歸了家庭,每天伺候老小,掏空給別人手工編織毛衣,以補貼家用。

剛開始那段,非常不適應,很焦慮,愁眉不展。後來,看著婆婆一天天好轉,孩子一天天長大,心情慢慢恢復平靜。再後來,家裡可以離手了,我就開始開店,自謀職業,就為了有更自由的時間照顧家裡。

再一次感覺壓力山大,甚至無法活下去的時候,是十年前。公公得了癌症,婆婆需要照顧,我媽得了抑鬱症,兒子叛逆,多方壓力讓我無法喘氣,想要逃離這個世界。

那會我拼命想要掙脫,就去讀書,一個人去野地裡暴走,甚至隨便跳上公共汽車,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或者找朋友一起逛街等等。

待到一切緩解的時候,一場大病找上了我。手術前後,一張張病危通知書飛來,身體的痛苦加上精神與經濟的壓力,又把我推向了崩潰邊緣。

在醫院裡那無數個不眠之夜,我在QQ空間裡寫下了幾十萬字的《住院日記》,那一字字一句句,都是和著淚水寫下的,好多次都模糊了雙眼,哽咽著無法繼續,就埋到被子裡哭一會。

隨著病情的緩解,我再次掙扎著走出了焦慮的魔怔。

這以後坎坎坷坷,但我都能坦然面對,就當我這條命是再生的,活多頭。所以,就是在身患肌無力的情況下,我還是用寫作與文字支撐著自己,一步步來過來了。

現在,每天堅持瑜伽鍛鍊,堅持讀書寫文,雖然還是離不開激素的治療,每天要吃一大把藥物,但我如今的狀態與健康人無異,精神抖擻的。我可以給家人做一日三餐,可以幫婆婆洗澡理髮,可以幫女兒帶孩子等等。

你不把自己當病人了,似乎健康也就重新迴歸了身體。

所以我說,別人幫不了你很多,你只有自己走出來,找到適合自己的疏解方式,拯救自己。逛街也好,找朋友聊天也好,讀書寫字,畫畫,跳舞,都可以,只要適合自己就好。

願早日脫離焦慮!天天都能康健![祈禱][祈禱]



花徑漫步


面對特別大的壓抑、焦慮,我往往會打電話給我的好友,而好友也能馬上從我語氣裡聽出來我的狀態,她會第一時間問:“需要我過來陪你嗎?”

我當然需要。於是我們會選擇一起出來喝茶,找個安靜的地方聽我傾訴煩惱。有人靜靜地聽我傾訴,那是最能舒緩心情的,我會在不知不覺中釋放壓力,有時甚至哽咽而哭。

能夠哭出來,便是好的。接下來我會說下一步我該怎麼辦,好友說你想怎麼辦?於是我或許咬牙切齒要和過去告別,或許無精打采打算過一天算一天。好友會一一分析給我聽,最後說:無論你怎麼決定,我都會站在你這一邊,永遠支持你!

是的,你需要一個好朋友。她比音樂、書本、美食、健身都好,是一種溫暖,一種力量,能掃清你心裡的陰霾,有如冬日的暖陽。





我影自徘徊


我高一的時候(十幾年前了),有一陣子真的壓力超大,很衝動的跟爸爸說我不想上學了。爸爸找來他的一位教師同學,來開導我。其實這個叔叔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我們一起吃了晚飯就散了。然後我跟爸爸說,我想去滑旱冰。那時候記得已經晚上十點左右了吧,反正挺晚了。我跟我弟一起去公園旱冰場溜冰。其實我倆不會滑,好在溜冰場也沒什麼人,我就暢快的在溜冰場摔了幾跤,然後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大了之後也有壓力大的時候,我一般的解壓方式就是玩兒,打遊戲,逛超市等,再不行就找人哭訴[捂臉]。


你拍一我拍一


剛好我前一段時間就處於焦慮當中,因為要在家裡帶小孩,所以自己弄了一個小店,但是家裡人都不同意,沒有一個人支持,包括所有的資金都是我自己的,不夠的跟給自己孃家借了借了些和朋友借了一些,而且回到家的話,他們都會用冷言冷語嘲笑你,特別是我婆婆,回家就給我個臉色看,有時候問他也不說話,到底哪裡得罪他了也不知道?那段時間我真的是從來就沒有睡過整覺每天晚上都是兩三點鐘就醒了,睡不著根本就沒有睡意,早上起來的時候頭髮都是一大把一大把的掉,白天的狀態一點也不好,經常都會頭暈耳鳴,後來自己想一想,我為什麼要在意人家的眼光,我又不欠誰的,又沒從你手裡拿錢,自己調整自己的心態,有時候心情差的時候就會找個朋友聊一聊,或者長嘆一口氣,想想開心的,別把包袱背得太重,因為自己還年輕,還有很多時間,很多時候自己不給自己機會,都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成功,大不了我失敗,我還是窮人


A紫花地丁


我是一位媽媽,上班,帶孩子,做飯,家務活一樣不落,每天像陀螺一樣的停不下來,很多時候身體上的累不算什麼,精神上的折麼才讓人崩潰。我是遠嫁的,在這裡離了家,我都算淪落街頭了,每當壓抑的時候晚上自己去離家很近的湖邊去坐會,聽聽音樂🎵,再瘋狂的就做不來了,現實也不允許啊。



可樂加蜜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焦慮這個詞開始在社交圈裡蔓延。

甚至有人開始販賣焦慮,譬如利用你的焦慮,給你販賣知識;譬如利用你的焦慮,給你販賣雞湯。

其實要回溯起來,在孩童時期我就會感到焦慮。

比如小時候會因為完不成作業而焦慮,那種在假期尾聲拼命趕作業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再大一點會因為不知道怎麼跟女孩子講話而焦慮。

到後來,其實焦慮一直伴隨著我,只是更多地會表現為不安、煩躁、浮躁等等,而我沒有準確地把它識別出來——這就是焦慮。

我意識到焦慮開始充斥我整個生活的時候,大概是在一兩年前。

焦慮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出現在我的身邊。

早上起來,焦慮隨著我大腦的甦醒也同時升起,我會因為早上時間緊張擔心上班遲到而焦慮,儘管這麼多年我幾乎從來沒有遲到過;

當微信裡各種信息滾動,一系列小紅點湧現的時候,我會因為擔心錯過什麼信息而感到焦慮;

開會時,比如一些無組織、無秩序、無意義的會,我因為在那浪費時間導致其他事情得不到處理而感到焦慮;

同時面臨著幾件事情要處理的時候,我會感到焦慮;

和對方溝通,卻杳無音訊,我會感到焦慮;

擔心晚上睡太晚,或者睡得不好,影響到第二天的狀態,我會感到焦慮;

......

讓我感到焦慮的事情還有很多,每一天都有,如影隨形。

不過好在除了焦慮,人還有一種本能叫“窮則思變”,而後“變則通,通則久”。

當我意識到焦慮開始充斥我整個生活的時候,我也開始探索破解它的辦法。

經過一兩年的探索,從我個人狀況來看,應該說是頗有成效了。

今天分享出來,願君與卿遠離焦慮煩擾。

2

從改變信念到覺知

要克服焦慮,首先要識別焦慮,知道焦慮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如果說焦慮是一個物種,那麼它屬於情緒科——焦慮是一種情緒。

既然是一種情緒,那麼如果掌握了有效的情緒管理方法,也同樣可以應用到克服焦慮上。

關於情緒管理,我完整聽過曾仕強《情緒管理》的系列講座,裡面提到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的情緒ABC理論。

這個理論認為,情緒是一種反應(C),這種反應由外部事件(A)導致,但是在A並不能直接誘發C,在這中間其實還一個橋樑——信念(B)。

一般來講,外部事件A是客觀發生的,很難改變,要改變情緒C,你需要改變的就是你的信念B,也就是你對外部事件的解釋和評價。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講,你給你的另一半打電話,連著打了好幾個都沒接,你開始有點沉不住氣,開始生氣。

那這個時候,你應該如何去調節你的憤怒情緒呢?去調整你的信念,去轉換一下思維。

比如說你去想一下,你的另一半是不是沒帶手機呢?或者是不是在什麼地方很吵沒聽到?或者有什麼特別的事情不方便用手機?或者碰到了什麼棘手的事情?等等。

當你把思維轉換到對方是因為客觀的一些原因沒有接到你的電話,而不是主觀上故意不接你的電話時,你的生氣情緒可能就會得到緩解。

這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同樣也適用於焦慮情緒的管理,在一段時期裡,這種方法對我還是蠻有效的。

但是這個方法有一個弊端就是,有時候它只能是起到一個安慰劑的作用,後來我發現了另外一種更有效、更高級的方法。

這種方法叫做覺知。

西方心理學裡是這麼定義“我”的:我是我的觀察者。

這其實也是覺知的意思。

覺知,就是當你的負面情緒升起的時候,你不要去壓抑它,不要去把它放大肆意發洩出來,也不要試圖馬上就把它消除。

覺知,你需要做的是,覺知到這種情緒的存在,去感受它,或者進一步去想想我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緒呢?為什麼會感到焦慮、感到生氣、感到難過呢?

比如說,因為某項時間很緊的任務,你擔心完不成而感到焦慮。

這時候你可以停下來,去感受一下你的焦慮,去體會它:哦,我現在正在感到焦慮。

然後也可以進一步去思考焦慮的的原因。

“我為什麼感到焦慮呢?因為擔心任務完不成。

任務完不成會有什麼後果呢?事情進度會受到影響,老闆也可能因此很生氣。

任務真的會完不成嗎?我有什麼辦法可能先把任務完成了?

即使任務完不成,事情進度一定會受到影響嗎?還有其他解決辦法嗎?老闆一定會生氣嗎,還可以溝通嗎?”

這樣思考,有利於讓你把注意力集中到問題本身上,而不是困於無明的情緒之中。

當然,很多時候,即使不做這些思考,你只需要停下來去感知你的焦慮,觀察它,你的焦慮情緒就會得到緩解。

3

聚焦 再聚焦一點

覺知的方法,適用於當焦慮發生之後。

我們還能做的是,在焦慮發生之前,如何去避免焦慮的產生。

這裡我們就需要弄清楚一點,普遍意義上來講,是什麼導致了焦慮?

我們可以拿抑鬱和焦慮做一下對比,很多人對這兩個概念其實很容易混淆。

抑鬱的人,往往是目標感缺失的,覺得人生沒有意義,沒有追求,會有絕望感;而焦慮的人相反,焦慮的人一般是多目標,追求的很多,想要的很多,要做的很多,然後感到焦慮。

弄清楚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發現,要避免焦慮,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避免多目標,保持專注。

比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當你面臨多任務時,你需要停下來理清條理,把事情的輕重緩急分清楚,一個一個逐一完成,這樣做你可能就不會焦慮。

往大一點的方面看,你需要把你人生追求的方向統一一點,集中一點。

理想的狀態是把你想做的和你正在做的統一起來,不然你就會感到焦慮。

就像《小猴子下山》裡那隻小猴子一樣,摘了桃子,又想要掰玉米,最後卻一無所得。

以我自己來講,我最焦慮的一段時期,是我跳槽前的一段時期。

一方面,從我決定跳槽後,我正做的事情和想做的事情就產生了分裂;另一方面,我還需要把目標放在確定新工作上。

這種分裂和多目標的狀態就產生了焦慮。

有幾個月的時間裡,我都處於深度焦慮狀態,但是當我投入到新公司,而且新公司所從事的工作跟我的方向一致時候,我的焦慮狀態明顯就得到了緩解。

4

安住在當下

從主觀上去調節,減少目標可以避免焦慮。

但是在真實生活的客觀情境中,很多事情的發生並不以我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我們還需要了解焦慮的一個本質。

焦慮——是對無常的抗拒。

無常,是佛教裡的概念,但是和西方心理學是相通的。

西方心理學有一個觀點“人生苦難重重,這個是偉大的真理”,其實就是對無常的通俗解釋。.

人生充滿了無常,但是人的動物性本能卻是趨利避害,也就是人性的本能是抗拒無常的,所以人們很容易焦慮。

從這個層面上看,要克服焦慮,就需要擺脫對無常的抗拒,接受無常,並且時刻都準備迎接無常的到來。

比如說堵車,這是一種無常,當你抗拒時,你會抱怨怎麼又堵車了,你想早點到家或者到公司,這令你感到焦慮,甚至繼而憤怒。

而當你接受這種無常時,你就會覺得堵車很正常,你告訴自己堵車的情況總是會發生的,這樣你會平和很多,不會焦慮。

進一步,當你時刻都準備接受堵車這種無常時,你會早一點做準備,即使堵車也不疾不徐,更無從焦慮。

在這個層面,我自己是這麼做的。

每天我就像一臺英特爾處理器,需要同時處理多個任務,對於一定需要去完成的任務,盡力去做到全然地接受,並且全然地投入,不抗拒。

另外因為每天都面臨不確定性的任務,我要時刻做好應對這些無常的準備,就需要保證足夠的精力,這需要自律。

除了保證飲食和睡眠,對我來說保持精力的有效方法是堅持鍛鍊。

比如我現在堅持早起跑步,雖然只跑短短十分鐘,但足以激活我一整天的狀態,讓一整天的精力都比較充沛。

接受無常,更高一級的境界是安住,安住在當下。

送給大家兩句話,這兩句話你細細體會之後,時不時拿出來念一下都足以讓你感到平和。

第1句:“每一個單純而直接的當下,都帶著淡淡的喜悅。”

第2句:“習慣那種在不確定性中安住的感覺。”

第一句話告訴我們,即使是無常發生,你細細去體會你此刻所處的當下,仍然會發現此刻的一絲美好。

第二句話告訴我們,無常總是會發生,當無常發生時,我們需要去體會這種狀態,跟這種狀態和諧地相處,不抗拒,不鬥爭。

5

總結

最後再回顧一下,焦慮並不可怕,應對焦慮我們有很多方法。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焦慮是一種情緒,感到焦慮時,我們可以用覺知的方法去體會自己的焦慮,進而思考焦慮的原因,這樣焦慮狀況就會很自然地得到緩解。

另外,我們還需要明白,一般意義上,焦慮產生的背後的原因是因為多目標,我們可以通過減少自己的目標,讓自己更聚焦、更專注來避免焦慮。

最後,我們要明白焦慮的本質是對無常的抗拒,我們要習慣接受無常,隨時做好準備去迎接無常,即使無常發生,也要學會去體會當下,安住在每一個當下。

再補充一下,我總結的方法可能只適用於有焦慮的表現,而不適用於焦慮症。

焦慮症是一種病症,如果出現焦慮症可能都無法正常地學習、工作、生活,比如睡眠、飲食等都會受到極大影響。

而我自己雖然被焦慮深深困擾過,但基本沒有因為焦慮影響到我的睡眠、飲食或者和他人的正常交流。

另外,還需要強調的是,我在標題裡說的是“緩解焦慮”,而不是全然地克服焦慮。

一方面,焦慮不能夠全然地擺脫;另一方面也沒有必要全然地擺脫,適度的焦慮也是一個人保持前進的一種動力。

最後,希望大家能和自己的焦慮和諧相處,駕馭好它,和你一起一路向前,踏過荊棘,歷盡千帆。


石油人小李


很多時候的焦慮來自於自我意識太強,或者被外界左右太多思緒。有段時間我因為工作不順又不敢辭職,險些抑鬱。後來找到的辦法就是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去學一樣感興趣的東西。我選擇了利用休息時間做自媒體,拍vlog。因為拍vlog需要大量的攝影素材,所以假日的我不再宅在家裡看劇發呆亂想,而是行走在這座城市發現一切美好的點點滴滴。你會發現連路邊的花花草草也在努力生長,心胸漸漸也開闊起來。現在自媒體已經算我的第二份職業~我想我不會把它當成真正的工作,但是會成為我生活最大的調味劑。如果你焦慮已久,不妨試著轉移注意力,去學書法也好,學畫畫也好,學電競也好,找到一些能讓自我滿足的事情,你就會發現其實自己也不是一無是處,生活也可以很豐富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