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最佳追肥時間是在什麼時候?追肥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圖說心靈


所謂追肥是指玉米出苗以後施用的肥料。主要補充底肥和種肥的不足,及時充分地供給玉米生長髮育過程中所需要的養分,以促進玉米生長,提高產量。因此玉米追肥的最佳時期理論上應該是根據肥料在土壤中持效期長短,並保證在供給養分不足之前進行追施。

由於玉米對氮肥需求量特別大,且氮肥在土壤中持效期比較短,因此玉米追肥主要以速效性氮肥為主,常用硝酸銨、碳銨或尿素作追肥。但在土壤缺磷少鉀田塊上,採用早期追施磷鉀肥,對玉米生長髮育和提高產量均有明顯效果。常用追施的磷鉀化肥品種主要有二胺、過磷酸鈣、氯化鉀和硫酸鉀等

玉米什麼時候追肥除要考慮玉米不同生育期的需肥規律外,還要結合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供應情況而定。對於農民而言玉米需肥的關鍵生育期田間可能是把握不準的,但是頭遍追肥一吃高,二遍追肥正齊腰,三遍追肥出毛毛卻是很多種植老把式的玉米追肥經驗,並能夠很好的達到玉米攻稈攻穗和攻粒增加產量的目的。

不過當前生產中,一般底肥或種肥充足,長勢較好田塊不在追施苗肥,但是對於基肥或種肥不足,長勢不好的一般在玉米4-5葉期,結合田間定苗、除草後進行追施頭遍肥料,一般頭遍肥要早施、輕施和偏施,對於套種玉米,宜在前作物收穫後立即追肥,或前作物收穫前進行行間追施較好。頭遍肥用量不宜大,一般畝用碳銨20-30斤即可。對於玉米二遍肥,即玉米拔節肥,通常在玉米6-8葉期畝用尿素20-30斤加氯化鉀15-20斤,或選用高氮複合肥15-20斤距離植株10釐米左右深施10釐米進行蓋土,或直接用追肥器在兩株間追施。對於第三遍肥料,通常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期,即一般抽雄前15-20天畝用尿素40-50斤尿素追肥器深施,有促大穗、減少凸尖防早衰,提高粒重作用。不過對於玉米受精灌漿後發現有脫肥早熟的,還要及時用0.3%磷酸二氫鉀+2%尿素溶液噴施1-2次,七天一次,能起到促生長、促早熟提高產量目的

因此,玉米什麼時間施肥好,宜根據玉米生育期、長勢及土壤肥力和施肥情況綜合考慮進行。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玉米增產追肥措施

玉米是需肥較多的作物,對施肥有良好的反應,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試驗證明,在施肥量相當的前提下,1千克氮肥可增產水稻4.6千克,而玉米可達6.7千克,磷肥也有相同趨勢,1千克五氧化二磷增產水稻2.4千克,小麥4.1千克,玉米5.6千克。施肥是玉米的重要增產措施。穗肥主要用氮肥,一般佔總追肥量的70%左右。
玉米穗期追肥


可分拔節肥和穗肥兩次。拔節後營養生長旺盛,雄穗分化正在進行,雌穗分化將要開始,追施拔節肥能促進中部葉片增大,增加光合作用面積,延長下部葉片光合作用時間。拔節肥根據土壤、底肥、苗情等情況來決定。在土壤薄、底肥少、植株瘦弱情況下,應多施、早施拔節肥。拔節肥應以速效性氮肥為主,佔穗期追肥量的60%左右,在缺磷、鉀的土地上,也可配合一些磷、鉀肥。而在土壤肥沃、植株健壯的條件下,拔節肥應占穗期追肥的40%。
穗肥應在大喇叭口期施用,此時,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均十分旺盛,環境條件對果穗大小、穗粒數的多少具有重大影響,施肥結合澆水可滿足穗分化對肥水的要求,促使穗大粒多,還能促使葉片長大,提高光合生產率,合成更多的

有機養分。在底肥充足,土壤肥沃,前期苗情較好,拔節肥施用不多時,應重施穗肥,佔穗期追肥總量的60%。
氮素化肥極易分解成氨氣而揮發損失掉,正確的施用方法是將氮肥施於土內,最好直接施入溼土層中,使之與空氣隔開,肥料上覆蓋的土層也可將分解的氨氣吸附,從而使肥效大大提高,對於揮發性較強的氨水和碳銨更應施入土內,將肥料施入土內比表層撒施,肥料利用率可提高20%~30%,施肥深度一般在4~10釐米為宜。


三省坡天堂


玉米什麼時候追肥好?

根據我本人多年種植玉米的經驗,和玉米生長的需肥情況,玉米在大喇叭口期,拔節抽穗前追肥比較好。

玉米大喇叭口期,正是玉米生長大量需求養份的時候,選擇在這個時候追肥,完全能夠滿足玉米的生植生長和營養生長,從玉米孕穗直至玉米完全成熟。玉米是喜氮肥的植物,所以選擇高氮化肥作為追肥比較好,在玉米生長的大喇叭口期每畝地追施尿素三十到四十公斤,能夠保證玉米的生長需要。



前些年種玉米大多選擇兩次追肥,第一次在玉米的提苗期,所以叫提苗肥。每畝地二十公斤左右碳酸氫銨做為追肥,以滿足玉米苗期的需要,使玉米苗整齊健壯,為玉米豐收打下了基礎。第二次就是在玉米拔節抽穗前的大喇叭口期,我就不細說了。

最近幾年人們的種植玉米習慣有所改變,大多選擇在玉米播種時一次性使入玉米肥料。每畝地用四十至五十公斤玉米專用肥,農民圖了省事,也少了大熱天在玉米地追肥澆水的煩惱。玉米生長的也不錯。




鄉野老農


玉米在播種前,底肥的使用方式有兩種。即:普通氮磷鉀複合肥和玉米專用控釋肥。使用普通複合肥做基肥,必須在玉米生長中期追施一氮肥。在什麼時間追肥,並沒有固定在某個日期。而是根據自己家的玉米長勢情況決定的。玉米追肥最佳時間是在大喇叭期。因為玉米在此階段,是處在營養生長和繁殖生長時期,是決定玉米穗大小最關鍵時刻。對化肥需求量很大。特別是對氮的的需求量最多。所以大多數人都以追施尿素為主。

玉米從拔節至剛出雄花時大約需要15—20天左右。如果玉米長勢較弱,在大喇叭初期每畝追施尿素60斤左右。長勢較旺的,可以在快出雄花前每畝追施尿素30—40斤左右。

底肥使用玉米控釋肥的,一般情況下不必追肥。如果土地保肥水力差的,發現玉米有脫肥現象,也可以在此期間適當的追點氮肥。

玉米在追肥時應該注意什麼呢?在追肥前,首先觀察玉米地保肥水能力如何。水土流失較大的以及沙質土和玉米顏色發黃的應該多追,地力好的和葉片深綠色的可以少施。黑綠色免施防止傻長。

在追肥期間,遇到了一連幾天大雨,特別是地裡有積水情況下,不要立即追肥。那些長勢較弱的玉米,原本根系就不夠發達,通常,這類玉米追肥又多,防止尿素融化較快,出現燒根現象。等地不粘腳時再施。

有些沙質土,經常乾旱,土裡也沒有水份,又沒有澆水設施,靠天吃飯的。在這種情況下,也不要施肥。現在都是灑施方式,沒有覆土,防止久不下雨,尿素不化,被空氣蒸發。


山野50


種玉米一畝地用多少化肥,用什麼肥料好?玉米施肥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如何施肥?玉米追肥用什麼肥好,每次施肥量是多少?

玉米需肥規律

據資料顯示,每生產100千克玉米籽粒,約吸收氮2.5~4.0千克、磷1.1~1.4千克、鉀2.1~5.5千克。可見,玉米需氮、鉀高於磷。

玉米不同生育期對養分的吸收各異。玉米苗期由於植株小,生長慢,對養分吸收數量小;玉米拔節孕穗到抽穗開花期,玉米生長速度迅速加快,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齊頭並進,吸肥量明顯增多;玉米在開花授粉以後,吸收數量則下降。

春玉米與夏玉米相比,夏玉米對氮、磷的吸收更集中,吸收峰值也早。一般春玉米苗期吸氮僅佔總量的2.14%,中期(拔節至抽穗開花)佔51.16%,後期(抽穗後)佔46.7%。而夏玉米苗期吸氮佔9.7%,中期佔78.4%,後期佔11.9%。

春玉米吸收磷素,苗期佔總吸收量的1.1%,中期佔63.9%,後期佔35.0%;夏玉米苗期吸收磷量佔10.5%,中期佔80.0%,後期佔9.5%。

玉米對鉀的吸收,春、夏玉米均在拔節後迅速增加,而且在開花期達到峰值,吸收速率大,容易導致鉀不足,而出現缺鉀症狀。

玉米施肥原則

根據玉米各生育期的吸肥規律,和一些高產地區的經驗總結,玉米的施肥原則是:施足基肥,輕施苗肥,巧施拔節肥,重施攻苞肥,酌施粒肥。各時期的施肥比例大致為:基肥可佔總量的35%左右,苗肥佔10%,拔節肥佔15%,攻苞肥可佔40%以上。一般磷肥作底肥一次施用。鉀肥作底肥和拔節肥或攻苞肥兩次施用,肥料用量和前後比例應根據當地土壤條件等實際情況,靈活掌握。

玉米施肥方法與施肥量

1、玉米的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每畝用量為1~1.7噸,並配施氮2~3千克、磷5千克、鉀3千克。播種前將有機肥和化肥混合,集中條施或穴施。在播種時施用的有機肥要腐熟,化肥作種肥時,應避免接觸種子;

2、玉米的苗肥:給玉米施苗肥要做到早施(建議在3~4葉時)、偏施(小苗、弱苗多施)、輕施(以防過多肥害)。春玉米可結合中耕每畝施腐熟糞500千克和尿素3千克。夏玉米生長快、成熟期短,苗肥應在3~4葉施,並適當增加用肥量。

3、玉米的拔節肥:給玉米施用拔節肥不僅要繼續滿足根、莖、葉大量生長的需要,而且還要保證生殖器官發育的養分供應,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發展。因此,玉米的拔節肥要巧施,一般春玉米拔節肥大約在植株7~9葉展開時施用為宜,每畝用水糞肥1噸,再加尿素3~4千克。在砂質土壤中,鉀、鎂等養分容易流失,應增加鉀肥和鎂肥的施用,以利於根系健壯,杆壯穗多,穗大粒多,並可防止空杆和倒伏。

4、玉米的攻苞肥:當玉米出現大喇叭口時,正是玉米雌雄花器官發育旺盛期,是決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和花粉生活力強弱的關鍵時期,也是玉米吸水吸肥的高峰期。如果缺肥,常常會導致禿頂,秕粒增多,產量嚴重下降,因此玉米的攻苞肥要重施。一般每畝約用糞肥1.5噸,配施尿素8~10千克,穴施後蓋土。或用45%復混肥料35~40千克。玉米攻苞肥的施用時間在玉米抽雄前10~15天(出現大喇叭口時或手能摸到天花時),弱苗可適當提早,旺苗可稍遲。

5、玉米的粒肥:玉米的粒肥應根據玉米長勢而定,攻苞肥不足,果穗節以下黃葉多,出現脫肥時應施粒肥;反之,長勢旺的可不施。粒肥一般在玉米果穗吐絲時施用,每畝用尿素2~3千克,對水澆施;也可用1%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噴施,均有良好效果。

耕種幫種植網建議對於一些缺鋅、缺硼的土壤,可在拔節、孕穗期噴施0.3%的硫酸鋅溶液或0.2%硼砂溶液,均有顯著的增產效果


瑤鄉老唐


玉米是我國重要的主糧之一,種植面積較大,管理也是比較有經驗的,施肥也相對簡單。在沒有重大的災害時,其它管理也是相對較少。我們稱為“懶漢作物”。

玉米追肥大體時間是從拔節後到大喇叭口期。玉米葉片大約6-11片葉之間。北方春玉米大約從6月中下旬到7月上中旬追肥結束。

1、追肥時間

我們知道,從玉米3葉以後,從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直到玉米抽雄開始。這個過程大約25天左右。3片葉以後,玉米利用種內營養,同時利用逐步利用土壤內養分營養,主生根,同時開始莖葉生長。需要的養分越來越大。

但是3-5片葉,正好是玉米苗後除草劑的噴施時間,在噴施除草劑後3天左右,我們不建議追肥,在晚噴除草劑後,更不建議立即追肥。同時玉米控旺也逐步開始了。

所以,如果玉米葉片5葉以後了,可以根據玉米長勢和其它作業項目,稍微錯開一些時間。越靠近大喇叭口期越好。也就是9-11片葉左右。

2、玉米追什麼肥,怎麼追

玉米追肥比較簡單,現在一般都是一次性追肥,按道理應該從拔節到大喇叭口期至少追兩次肥,以不斷地供給營養,以利長莖葉。

玉米追肥一般為氮肥,也就是尿素。也有的底肥施入不足時,或者夏玉米不施底肥的,必須施入一定量的以氮為主的複合肥料。

玉米追施尿素,應該是在玉米根部10公分左右挖穴施肥,深約15公分,在土壤根系以下一點部位,然後覆土。最好在雨後施肥,杜絕在雨前施肥,以防尿素被雨衝至表土層以下。追施尿素大約15-20公斤即可,太多了容易使玉米徒長。

也有大戶地多,或者處於偏僻山區,交通不便處,在玉米行間開溝施肥覆土。這種方法也是可行的,但比起穴施來肥料吸收利用率相對較低一些。比起山區旱田靠天吃飯,不施肥又強了好多。

3、注意事項

玉米追肥間隔期長,時間選擇跨度比較大,主要是根據苗情,不能使作物葉片發現缺肥症狀了再施,這樣往往會影響玉米健康生長。

特別要注意雨水,看天氣預報,在將要有雨來臨時,就應該準備雨後施肥了,這樣溶化快,作物吸收來快,水肥結合利於作物生長。同時,水田還可以節約澆水費用,旱田可以趁雨水東風追肥。

追施肥後,注意鬆土透氣,對於土壤中元素吸收有積極作用,還可保墒利用。

關於玉米追肥,就是個時間與施量和施肥方法的問題,雖然較簡單,但也應重視,合理施肥對於玉米生長結實,最後的產量還是有聯繫的。農資人實錄祝您玉米豐收!


農資人實錄


關於玉米追肥問題,可能品種,區域性的因素都可能有所區別。

我只能闡述下南方甜玉米追肥時間點及方法。從播種到採摘的生長過程我們分四個階段下肥。

第一次,當玉米在秧盤達到二葉一心並可以脫盤移苗時,在種植地裡每畝應撒一百斤過磷酸鈣與二十斤(15-15-15)含量的複合肥伴勻撒入如圖:

我們稱為引苗肥!

第二次,移載後大約一週後至十天玉米基本翻青了,再投點下肥(二顆的中間偏行中心)畝下30-40斤(15-15-15)的複合肥,稱為壯苗肥。

第三次,等到了小喇叭口期再下複合肥(15-15-15)45-55斤,撒投即可。

第四次,在抽穗結包期間下,也是最後這次下的量大些,畝撒投50-70斤之間(弱多撒,長勢好的少下點)這次稱為壯包壯粒肥!

當然有條件的可以在移載前每畝下200-300斤之間的有機肥,農家肥什麼的,可以讓玉米整個長勢好點。儘量少出現大小苗現象!

有時間管理的在三葉一心以下,經常需要對弱苗補水肥,那樣就能減少大小苗,一起上市場了。

當然這裡還有追噴葉面肥及生長調節劑與下複合肥的配合。就需要大家共同探討了。








芳香鎮生態村四季果園


說到玉米追肥,很多農民朋友會感覺到很簡單,不就是把肥料撒到地裡就可以了,這沒什麼難的,話是這樣說,但道理就不對了,在玉米種植過程中,有些朋友會發現,為什麼用的肥料一樣,但鄰居家的長勢卻比自家的好呢?小幫手先問下大家,以下3種錯誤追肥,你有沒有過經歷:

1、追肥時間比較晚,一直等到玉米抽穗的時候,才去追肥。

2、不論什麼肥料,一次性全部施入進去,有些則是在播種時,底肥一次施入過多,後期不在追肥。

3、天氣不下雨就不追肥,也不看地裡玉米的長勢,要是一直不下雨就不追了。

以上3種錯誤的追肥情況,相信很多人都不會發生,但既然提到了,說明還是有小部分朋友會這樣幹,不僅浪費了錢,還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其實,玉米追肥也是一個技術活,並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追,也不是隨便選擇個肥料都往死裡撒,下面小幫手就具體給大家說說玉米追肥的那些事,分5點來說:

1、追肥時期的問題:玉米在一生的生育期中,最佳的追肥時間是在大喇叭口期,因為這時候需要的營養是比較大的,也是生長過程中一個關鍵的時期,這麼判斷大喇叭口期呢?一般是玉米11-12片葉展開的時候,這時候葉片展開,看著像一個大喇叭口,因此被稱為大喇叭口期。

2、選擇什麼肥的問題:玉米追肥的話,大部分朋友都會選擇尿素,這是正確的,不過建議可以在配點磷肥和減肥一塊,玉米雖然說是喜氮作物,但是磷肥、鉀肥也不可忽略,後期還會需要一些葉面噴施的,來補充其它的微量元素,玉米追肥的話,可選用高氮低磷中鉀或者高氮低磷低鉀的都可以。

3、需要追幾次的問題:一般情況下,玉米追肥一次就夠了,就是在大喇叭口期時,如果因為其它因素,追肥一次後,該田塊玉米還是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可追肥二次或多次,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4、追肥方法的問題:最正確的辦法就是刨坑深施,然後覆土,讓肥料的利用率提高(適用於地塊少的),另外在壟溝裡追肥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如果地多的朋友,可以選擇這個,不建議的就是大家經常用的撒施,雖然說,施肥快,但是浪費也嚴重,吸收率大大降低。

5、追肥量的問題,上面小幫手說了,玉米是喜氮作物,就以尿素為例,來說說用量的事,尿素用量其實不是固定的,根據土壤的肥沃程度來決定,一般情況下,每畝就是追20公斤左右,如果地塊肥力較好,可適當減少到15公斤左右,如果肥力較差一些,可適當增加到25公斤左右。

另外,再提醒一下,遇到土地乾旱時,追肥後要澆水,或者遇雨後,及時追肥,關於玉米追肥的內容,小幫手就先說這麼多,雖然看著都是很普通的點,但是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往往很多人就會犯這樣的錯誤,希望本篇文章能給大家提個醒,如果你還有更好的點,歡迎在下面評論中留言,大家一起學習探討。

【我是農民的小幫手,瞭解更多玉米種植相關知識,可關注第一時間查看哦~】


農民的小幫手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玉米追肥在當前已經很少有農戶採用了,目前生產上所採用的玉米施肥方式是播種施肥一體化,即在播種的時候將玉米緩釋複合肥同時施進穴中,免去了後期的追肥環節。從這個角度講,追肥的策略顯得略微有些保守了。

一方面由於當前農民朋友急著外出打工,免去了中途回家施肥的路途奔波,二來農村基本上留守者多為老弱病殘,體力也不夠強壯,能夠免去的中間施肥環節也就免去了。因此選用玉米專用緩釋肥成為了目前玉米種植所採用的首選方案。

不過對於依舊採用中途追肥的朋友,下面也做一下介紹,希望能夠能夠幫助他們。

對於玉米追肥的最佳選擇,自然還是要根據玉米的需肥規律還進行選擇,如果玉米需肥規律都沒弄清楚,盲目施肥的話,也難言科學施肥。

苗期

目前我國黃淮海地區玉米播種一般是麥茬或者蒜茬,而東北地區基本上採用的是耕種施用基肥播種。對於東北地區的翻耕施肥來說,本身已經有不少的基肥作為底肥,在苗期由於玉米植株營養需求量比較少,因此不必施用追肥,底肥也是完全可以滿足的。

而黃淮海地區的麥茬算是肥力最為薄弱的,不過就實際情況來說也沒必要採取追肥。畢竟苗期的肥力需求畢竟少。

綜上來看,苗期不必要採取追肥。不過對於麥茬來說,如果真的玉米苗期黃化或者出現紫苗的情況,也是可以採取追肥的。畢竟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施肥的!

拔節期

拔節期屬於還屬於玉米營養生長階段,對於氮肥需求量比較高,不過當前生產上似乎總是出現營養過剩的情況,因此拔節期也是對於玉米控旺的階段!因此,在拔節期如果考慮追肥也不要盲目,必須要視玉米田間生長狀況來選擇性的施肥。

大喇叭口期

這一時期屬於玉米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臨界階段,因此在考慮玉米施肥的時候應該多追施磷鉀肥,比如說磷酸二氫鉀或者尿素+氯化鉀(硫酸鉀)組合,從而滿足玉米對於營養的需求。

此外就是玉米的灌漿階段,這一階段雖然也可以考慮施肥,但是一般都是在大喇叭口時期一次性的追肥滿足營養供給,避免田間多次施肥。通過上面的分析,科學興農認為在玉米生產中儘量選擇在大喇叭口時期進行追肥,這一情況無論是對於東北的早春玉米,還是黃淮海地區的夏玉米都是非常實用的,當然條件運行的話,還可以選擇在拔節期進行追肥。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從玉米生長週期來看,對氮肥的需求量最大,然後鉀肥,最後是磷肥。我們本地無論是春玉米種植還是夏玉米種植,都是種肥同播,也就是在玉米播種的同時,就一次性施足底肥。玉米底肥多是玉米專用的複合肥,一畝地摺合八九十斤,一袋子多點兒。從近幾年的玉米種植情況來看,施足底肥的玉米後期不在追肥,任何時期都不追肥。

但是從玉米生長規律來看,有兩個重要的追肥節點兒,其一是玉米拔節期和玉米的大喇叭口期。其中拔節期有地方說是玉米小喇叭口期。玉米的大小喇叭口期,指的是玉米六七片葉子到十一二片葉子時期。沒有施用底肥或者底肥不足的種植戶,都會選擇在這個時期進行玉米追肥,追肥多是用尿素,見效快,也有施用複合肥的,作用週期長。

玉米從六七片葉子到十一二片葉子,包括了玉米拔節期和大喇叭口期,在這個時間段內玉米追肥有利於利於秸稈粗壯和增加玉米的籽粒數,為後期抗倒伏和高產有幫助。當然這個時期追肥需要澆水,保持土壤溼潤水肥充足,有利於提高後期產量。雖然在這個時期追肥,但也有種植戶在這個時期內選擇蹲苗,適當保持乾旱控制玉米植株的生長。

玉米追肥多采用溝壟追肥或者定苗追肥,開溝後把肥料播下去,然後覆蓋土壤,此時追肥量和玉米苗情、地情都有關係,結合底肥用量,酌情增減肥料用量,一般是尿素三幾十斤到六幾十斤變化。有些種植戶也會採取在玉米穗粒灌漿期或者其它時間段追肥,但不建議玉米植株成形之後追肥,青紗帳內氣壓低氧氣含量少,容易出現安全問題。

敲個黑板:玉米追肥多數就是在玉米拔節期和大喇叭口期,從玉米七八片葉子的時候開始追肥,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打好提前量。如果等到了玉米大喇叭口期在去追肥,肥料發揮作用需要一段時間,就會錯過最佳的追肥時間。追肥用量要結合苗情和地情,一般都是使用尿素,見效快。當然小地塊兒玉米種植也可以用其它肥料追肥,例如稀人糞,便宜效果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