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奶粉行業將迎來大調整?乳業專家宋亮提前支招

疫情下的行業眾生相,是近段時間輿論關注的焦點。對於奶粉行業來說,疫情帶來的影響已經有所顯現。消費記此前報道,疫情下奶粉不會漲價也不會斷貨,那麼疫情帶給奶粉行業更深層次的影響是什麼?未來的格局又將發生什麼變化?

2月20日,微信公眾號《快消》聯合搜狐財經,邀請高級分析師宋亮帶來《疫情對奶粉行業的影響及未來格局變化趨勢》主題直播課,消費君通過整理歸納,為您呈現以下內容。

疫情後奶粉行業將迎來大調整?乳業專家宋亮提前支招

1、當前國內經濟形勢與乳業現狀

從宏觀經濟的角度,疫情直接影響到了一季度的經濟增長情況,預計上半年整個GDP增長可能低於6%。由於疫情造成了部分停產和整個市場消費需求的下降,因此對於整個宏觀經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它將直接影響到旅遊、餐飲、運輸、流通以及快消品,包括乳製品。

從貿易情況來看,由於中國跟美國之間的貿易協議在進一步地良好發展,所以未來整個貿易情況會比19年的要好轉,2020年中國可能會進一步加大對於來自歐美等國的產品進口。

中長期來看,美元會貶值。那麼在未來的2~3年裡,進口將會更加便利。一方面中國降低了進口的門檻,另外一方面國際貨幣體系的貶值,對於資金進口增長具有助推作用。

從快消品行業來看,一方面國際和國內之間快消品的價格差距在逐漸縮小,另外一方面隨著國際快消品的進口量增大,將會直接影響到國內快消品的整個價格體系。

具體到乳製品,2020年中國乳品進口量將會再創新高。從這一年開始,國際乳品的供應量和進口量以及價格,將使國內乳製品市場的價格將從量變到質變,對現有的一些產品價格產生很大的影響。

這是貿易情況。那麼從糧食情況來看,我們有幾個判斷,第一,全球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有可能形成新一輪的通脹。第二,我們認為國際糧食價格將會出現大幅的一個上漲,帶動國內糧食物價水平高漲。尤其是非洲等地區遭受了蝗災,很大程度上對糧食的需求在增大,也將進一步加劇國際糧價格的上漲趨勢。

2、疫情對於奶粉行業的影響

從乳業情況來看,2014年到2017年是中國整個奶業的低谷期,到2019年中國奶業養殖業開始全面恢復。但是今年出現了這樣的疫情,短期對於像河北、山東、河南一帶的中小養殖戶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總體來說,受疫情影響,整個上半年奶牛養殖業復甦的局面可能會暫停。

從供求關係來看,我們認為上半年生乳的供求關係可能比較寬鬆,價格可能會出現明顯的下跌趨勢。當然由於各個企業跟各個大牧場之間的協議價起到了一個剛性保護作用,所以大牧場受到的影響比較小,對於中小牧場的影響可能比較大。

從價格來看,今年上半年整體由於企業用奶量的下降,一方面造成用奶降低,另一方面物流體系受損,生乳供應不暢,將會帶來生乳價格的下降。我們認為持續到今年的9月份,可能會出現生乳價格的一個反彈,而且反彈的力度應該會很大。

從乳品需求來看,這次疫情對於終端消費的需求也造成了一定影響。由於人流外出減少,節日禮品、贈送減少等一系列因素,造成了終端乳製品的需求量下降,對於中高端的禮品需求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由於物流體系的中斷,加上消費者恐慌,也造成了局部地區零售門店奶粉的斷銷斷貨,但我們判斷中國的乳製品的供應是有保障的。

從乳製品安全的角度,中國乳製品的安全、質量體系的建立長達10年,我們已經建立起了完備的質量安全的監控體系和管理體系,所以即便疫情發生,對於整個乳品的安全並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從企業方面來看,今年上半年由於受疫情的影響,需求降低和運輸受阻,就會造成局部企業的業績下滑,尤其對於區域性龍頭企業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生乳供應受阻,另外一方面是巴氏奶銷售受阻;而對於龍頭企業來說,在局部地區受阻的情況下,常溫奶的保質期相對較長,儘管受到節日禮品需求下降的影響,但整體來看,在市場的供應和渠道疏導方面如果加強,其業績受損的影響明顯較小。

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龍頭企業的整體業績能夠保持平穩的增長。疫情結束後,由於消費要呈現恢復性增長,因此我們認為在3月到6、7月之間,可能會出現大面積的促銷,對於消費需求的恢復性增長起到支持作用。特別是高端酸奶、超高端低溫酸奶,到了下半年,這些產品的增長將逐漸恢復。但是企業的淨利潤由於疫情的影響,上半年可能並不是太理想。

從進口情況來看的話,2019年我們進口的鮮奶大概是89萬噸,同比增長了大概32.3%;進口酸奶大概是3萬噸,大概同比增長了9.5%;進口的包裝奶粉大概是80萬噸,同比增長26.6%。進口的這個奶酪大概是10.8萬噸,同比增長6.1%。進口的嬰配奶粉大概是32萬噸,同比增長超過10%。

所以總體來看19年的進口情況是持續增長,而2020年酸奶進口量的話基本上會達到將近5萬噸,由於奶粉需求可能在未來半年裡會有進一步增加的可能性,所以大包裝奶粉的進口量可能會達到110萬噸左右。

嬰兒配方奶粉的進口量,從目前來看,增幅可能會繼續放緩,預計2020年全年嬰兒配方奶粉成罐裝的進口量,大概不超過35萬噸。

此外,2020年海外配方註冊的企業數目和產品數目將會進一步增加。那麼2020年以後,全球奶粉產能過剩的這種局面矛和盾將進一步加深,產品將通過大量的跨境購和傳統貿易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對於中國市場的整個產品和價格體系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3、奶粉行業未來格局與變化趨勢

聚焦奶粉行業,近5年中國的整個奶業是一個集中度在迅速提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到大量的中小乳品企業,包括奶粉企業,將面臨非常大的壓力。就拿區域性巴氏奶企業來說,在近兩年不僅要面臨龍頭企業的市場下行和無縫隙佈局帶來的壓力,還要面臨進口產品低成本佈局市場的壓力。

加上這次疫情,進一步雪上加霜。

尤其在三四線市場,以飛鶴、君樂寶、伊利、雅士利以及貝因美等為代表的嬰兒配方奶粉國產企業,正迅速使得市場的集中度快速提升,目前三四線市場嬰兒配方奶粉的前10家的集中度已經高達70%。

當然這次疫情也塑造了一些新的變化。首先是銷售渠道的線上化發展。我們知道現在疫情造成消費者不能出門,因此線上購買的比例在增大;其次是對嬰兒奶粉產品之外的一些產品產生了巨大的刺激作用。我們知道這次疫情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是乳鐵蛋白粉,可以看到很多企業的產品已經被賣斷貨了,這個現象還會進一步加劇。也就是說奶粉渠道的從傳統母嬰、食品向現代專業品、營養品的方向轉型的力度會進一步加大。

此外,通過這次疫情,我們真正感受到乳業在終端物流配送體系的短板和不專業性。這次疫情實際上給很多連鎖和企業反思的一點是,如何迅速提高精準的配送能力和專業的服務能力。

從品類來看的話,大家仍然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在今天嬰兒奶粉同質化、市場份額日趨集中的情況下如何生存的問題。我們認為在這個問題的背後,

一方面是中國奶粉去產能的過程,另一方面是中國整個市場朝著專業市場格局塑造的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當下政策紅利、人口紅利和品類紅利都已經結束。但是高端產品、好的產品,無論是有機,還是羊奶粉,由於具有很好的差異性優勢、功能性優勢,因此具有較大潛力。但目前消費者對於有機奶粉的認知還不夠,所以有機奶粉我們要用數字化、專業化的東西去做消費者教育。

面對進口奶粉的湧入,對於國產奶粉來說,現在要沉下心來,一方面要配合渠道做好渠道轉型,另一方面要紮實做好創新工作,做好技術儲備。

例如科技創新,無論是納米技術在食品中的應用,還是新的益生菌的研發,還是未來的智能機器人在物流體系以及生產管理方面的應用,都將極大的推動乳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從產品創新來看,我們看好中老年奶粉產品,但目前中老年產品同質化、低端化嚴重,沒有更專業的產品上市。而中老年奶粉和中老年專業營養之間的宣傳定位是有區別的,我們要做好改變工作,我之前講了“三全”概念,一是打造全家營養;二是全營養,通過產品與方式進行營養干預;三是全區覆蓋。

此外,對於零售商而言,渠道、物流等對於消費者聯繫、消費者教育也起到重要作用,要從傳統零售商真正轉變為與消費者直接建立起聯繫的新零售體系,從線下營銷轉向線上線下結合的銷售轉型。

總結一下,不管是乳企還是連鎖店,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能夠把產品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方式去配送給消費者,能夠滿足其需求。相信這次疫情過後,奶粉行業會有新一輪的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