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廣播電視臺:黨員“小分隊”的特殊任務

這個春節,對於全國人民來說,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節日。在嘉峪關廣播電視臺,有這樣幾支特殊的“小分隊”。隊員們都是“戰疫情、召必回”,主動結束假期提前返回各自崗位,深入抗擊疫情第一線,發揮各自技能,將最新消息用不同形式帶給大家,再一次彰顯了主流媒體的使命擔當。

2月3日早晨8點,重點選題報道小組的選題會又開始了。今天他們打算去一趟新城鎮長城村,聽說那個村有三代村民,爭當護村防疫志願者的事,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新聞題材,“小分隊”自然不會放過。看似平常的選題會,又有些特殊。小組的成員各自崗位不同,分工不同,卻因為抗擊疫情,大家走到了一起。

這個“小分隊”成員來自三個部門,所以彼此承擔的新聞報告任務也不一樣。對電視新聞來說,稿件結構要緊湊,語句要精煉,所以電視新聞中心記者李高寧必須爭分奪秒,爭取用最飽滿的圖像素材,大量同期聲的運用,把來自農村一線抗擊疫情的消息帶給大家。

而網宣中心記者吳雯打算用H5、微信和抖音的方式,更加及時、靈活的做好這個新聞報道,所以單反相機、手機穩定器,就成了她的必要裝備。從最近的點力量來看,無論是抖音、還是微信公眾號,嘉峪關廣播電視臺的融媒體點擊播放量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微信公眾號,首次出現了點擊量10萬+的微文,這讓大家更加幹勁十足。

關鍵時刻,公益廣告總是能夠帶給大家滿滿的正能量。宣傳抗擊疫情公益廣告,宣傳防控知識,穩定群眾情緒,弘揚正能量,推動和正確引導全社會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欄目中心的記者於廣文看來,這是主流媒體的使命和擔當。作為“小分隊”的一員,他也拍了很多的視頻素材,這一次他要把視角放在農村第一線,用公益廣告的形式展現農村人抗擊疫情的實際行動和堅定決心。

像這樣的小分隊,在嘉峪關廣播電視臺,總共有9支。隊長全部由共產黨員和預備黨員擔任,在大家看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關鍵時刻就是要衝上去。

重點選題報道小組組長李高寧告訴記者,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同時又是“小分隊”的隊長,疫情就是衝鋒號,黨員就應該衝在前,到第一線去,盡職盡責做好宣傳工作,讓大家第一時間看到疫情面前,我們嘉峪關在做什麼,嘉峪關人在做什麼。為疫情防控做貢獻,是每一個媒體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萬眾一心,我們能贏。

若有戰,召必回。1月26日晚,嘉峪關廣播電視臺就吹響迎戰疫情的集結號。按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宣傳方案》工作安排部署,一聲令下,全體人員便開啟工作模式,24小時在線,24小時待命。嘉峪關新聞、FM92、FM100兩套廣播、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各種融媒體平臺形成宣傳矩陣。

疫情面前,“信息”就是指揮棒!為了最大程度發揮出融媒體平臺的優勢,嘉峪關廣播電視臺果斷從三個部門中抽調精兵強,成立了9個聯合報道小組,大家一條龍流水作業,一條心通宵達旦,把抗擊疫情的最新信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部署、嘉峪關人民眾志成城的堅強意志,圖文並茂、全景式、最迅速地呈現在嘉峪關人面前,全天候新聞報道,不間斷報道著最新權威消息、市屬各部門防控疫情情況,及時傳遞黨委政府聲音,回應群眾關切。

新聞不打烊,媒體不缺位!嘉峪關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記者再次用行動彰顯責任擔當。在人人都是“記者”的自媒體時代,信息泥沙俱下,主流媒體才是正本清源,人民群眾總是期盼主流媒體權威發聲,媒體人就是這樣義無反顧。讓每一次的危機,成為檢驗媒體擔當、塑造媒體自信的磨礪石,無懼危險,迎難而上,關鍵時刻,我們在現場,這是媒體人永恆的使命、永遠的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