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企業裡的有些職工越來越沉默了?

裂縫中望星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下,首先是原先企業大多都是國營企業,吃大鍋飯,大家薪酬差不多,貧富差距不大,上班也有說有笑,計劃經濟,壓力也不大,加上沒有手機網絡等,工作之餘就是大家一起下下棋,聊聊天,串串門,感覺大多人很親切,也容易交往。今天的社會,各行各業競爭激烈,企業追求的是效益,老百姓追求的是利益,貧富差距拉大,高科技時代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沒事大家都抱著手機,人與人之間交流自然減少,信任減少,防備之心加重,在單位除了工作,也很少有說有笑,一是被領導看見可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二是同事之間也存在競爭,很多東西很表面,其實各自內心都在設防。如今的房價,醫療,教育等處處都是一大筆開支,雖然如今物質上是豐富了很多,人們的幸福感確沒有增加,工作上的壓力都很大(普通老百姓),生活讓大多人感覺累,所以逐漸沉默也就很正常了。


淡淡70後


我有個同事,屬於很有想法的那種,後來慢慢就不再表達自己了,領導說什麼就是什麼。

他剛進來的時候,特別的有衝勁。不論看到什麼,總覺得憑藉著自己的想法,可以有一番作為。

可他的主意,在領導眼裡就是個異類。

對於領導來說,現在就已經不錯了,為什麼還要去改?每一次的改動,都會牽涉到一波人。做好了是功勞,可沒做好,那就是自找麻煩。

於是,在一次次嘗試下,都被領導無情地罵了回來之後,他知道再說什麼也沒用了。領導不想去改變,想要讓自己過得舒服,最好的辦法就是順從。

只有讓領導把他當自己人,他才能夠好好的活下去。

之前的每一次嘗試,領導批評了不算,其他同事也是指指點點,不是說他傻,就是說他想法不單純。

在所有人都向著領導的時候,如果出現異類,最好的辦法就是群起而攻之,這樣領導才不會對自己起疑心。

每一個人,或許沒有惡意,他們也只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舒服一點。可對異類來說,一直孤軍奮戰,真的太難。

於是,他也就加入了那群龐大的隊伍裡,成為了“沉默的大多數”之一。

所以,

不止職工,所有人都是越長大越沉默。因大家太明白一句話:禍從口出。這個社會在某些時候,比你想象的還要壞。

你永遠不知道,自己一句毫無指向的話,在一個別有用心的人嘴裡,會轉述出什麼樣的意思。

只有說慢一點、說少一點,才能減少那些不懷好意。

在面對領導時,存在“屁股決定腦袋”的可能,但整個大的環境,本質上沒多少區別。

領導為什麼不敢做出改變?也不能全怪領導,畢竟他也要對上層領導負責。在出現問題的情況下,上層領導肯定直接追責下層領導。

那最大的領導,公司老總又要對誰負責呢?對董事會負責、對股東負責,對全體員工負責。

對上,董事會要看到公司的發展,股東要看到公司賺錢。對下,還要確保這些員工不至於發不出工資,導致公司破產。

既然現狀,至少從表面上來說,可以滿足現在的各方利益,那為什麼不繼續保持?誰也承擔不起,變革帶來的失敗。

這個理由,從公司到社會,普遍適用。

只有當不得不變的時候,才會出現變革。因為不變革,只有死路一條。

舉個非常小的例子,自己不想結婚,可最終依舊架不住爸媽的催婚,就是因為現在社會,還是被父輩的觀念影響。

極少數人能夠逃脫這種現狀。之所以逃脫,要麼是自己太決絕,要麼是父輩的觀念發生了改變。

想要整個社會改變,只有等這一代長大了,才有根本性的變局。可是,想過沒有,當這一代長起來之後,或許再下一代,又和這一代的觀念不一樣了。

一定會有一些不沉默的人,可絕大多數,最後都是沉默的。現在就是如此。

以後或許會有改變,也一定會改變,可並不是一時半會的事。

凡事都有個過程。在過渡階段,是很難看出變化的,但不代表變化不會有。

就像上面說到的結婚的例子,每年結婚率降低,就是一個趨勢。以後,可能想別人催婚,都沒人再催了。

所以,不是說沉默不好,而是沉默是現在適應社會的一種方式。等社會變了,方式自然也會改變。

我是@次等大叔,豆瓣讀書認證作者。著有《從零開始學招聘》,合著《HR軟實力》,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10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驗,擅長生涯諮詢、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這個我知道。本人就是一家企業職工。第一,以前當受到不公正待遇時,我會挺身而出,仗義執言,然而就是當炮灰,利益爭來了,卻遭到領導打壓,排擠,而得到好處的同事背後嘲弄你。以前有的同事像我這樣,只好辭職。第二現在年齡大了,也不想多說,出去也沒有發展。第三,企業給交五險,為了保險,湊合幹唄。說話又不想辭職,只能禁聲!


薛恩福


沉默是自保;工作中,就是再有好的建議,也要選擇沉默,更何況其它呢!我說個事吧!記得我剛剛換到這個工作群體,設備很混亂,故障頻發,我向我的管理者建議兩點,很正常的建議!後來經歷了很多事,我知道我錯了,為什麼沒有閉嘴呢!!!他們根本就沒有想讓設備正常運行,是一種軟威脅,向上級要籌碼;我這個管理者後來同我說過一句話:“他不用我用誰去。(這個“他”是上一級)”我慢慢觀察,只要有什麼事對我的這個管理者不利,設備就會莫名的有故障出現,然後在組織力量搶修!而真正可以杜絕防患未然的,卻不去做好!現在整治我也是這樣整治,明明告訴故障隱患,就是不安排處理,只等故障成為事故變大!很多很多,我不能一一例舉,只是懂得在企業裡閉嘴!迫害還在繼續……五十多了,真的莫名悲哀🙏


水命之人


這種情況已經在現在的職場中,越來越常見了,因為很多員工有了一定經歷和閱歷之後,他們在公司就不怎麼很活躍的表現,反而對一些人際關係,甚至是升職提拔加薪等都看得比較淡了。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表面上看是人與人價值觀不一樣,或者是性格不同,職業目標不同,但從本質上看,還是有更多的深層次原因。

第一,很多的職場人也已經明白過來,崗位標籤並不是很重要

像我在剛畢業的那一兩年,我在找工作的時候特別關心一件事,就是應聘的崗位能給我帶來什麼樣的稱號,比如說設計主管運營經理,還有客戶主管之類的,後來工作很多年之後,我才明白,原來我這個想法是特別的傻逼,因為很多時候這些所謂的職場潛規則,或者是一些升職加薪,這些都是虛的,都是一些領導或者公司給我自己畫的餅,我自己還費盡心機轉轉的去討好別人,原來這些根本就沒有用。

所以後面我就越來越沉默,不怎麼再去研究潛規則,因為我知道這些都是一些虛頭巴腦的東西,而公司很多那些表面上活躍的小人,他們反而喜歡這些一大堆的標籤,比如說擔任某某經理,甚至是某某副總,實際上也就只是一個稱呼而已,是沒有力量的,是一個人虛榮的表現,與其去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還不如給我多發兩個月獎金來的實在。

第二,沉默的人,可能都有自己的職業規劃和職業路線

如果你是在體制內的公司,那麼你一定不能沉默,因為你要發展下去,就只能靠自己的活躍性,必須努力去適應環境,適應公司文化去討好你的上級,瞭解你的上級的和領導的工作作風,那麼只要你能得到他們的認可,然後你順著領導給你安排的職業路徑,一直往上走,混得好的話,就基本上能在公司做到一個管理層,這種模式,就適合那些在體制裡面,想帶一輩子的人,雖然在這裡沒有什麼太大的個人發展機會,但是如果你只要不犯錯,你可以混到60多歲,甚至是一輩子都沒問題。

但是我們大部分的職場人都是在一些私人企業,甚至是一些很小的創業型公司,這個時候你就應該非常清楚自己做的工作,不僅僅是公司裡的某個崗位,也不是事務性的工作,而是這個社會分工產業裡的一個環節,這環節很小,但只要能夠在市場中心的價值,那就值得,因此,這類的職場人,他們都會有清晰的目標,都能認識到為這個公司工作不是為他的某個職位工作,而是為了市場的存在。

因此這些人平時都會默默地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專業能力,去達到這個市場的專業水準,因為他們根本不用強迫自己去適應某個環境,也不用去討好誰?所以說他們可以在公司沉默下去,因為沉默就代表他們自己在做自己的事情,不用得到領導的認可。

第三,沉默可以,但必要的人脈關係還是要有

如果你還是在20多歲年輕的時候,那麼你可以選擇一個有前景的方向,不管自己是不是在工作中沉默,或者是活躍他們,你都應該不斷的積累自己的專業和人脈,如果你所在的行業已經往下了走下坡路了,那麼你需要儘快把自己遷移到另一個比較有前途的行業中,然後持續的積累,不管你是在沉默中,還是在活躍中,其實對你都沒有太大的影響。

不管你因為什麼原因而沉默,不要把獲取薪酬獎金作為你的第一財富資源,而是在職業生涯中要尋找到更多的合適的事業合夥人,這些人會貫穿在你的整個職業生涯,眾合創生涯中。

最後我想說,你有自己的目標和規劃,沉默下來沒?沒發展,自己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還在職場中,要生存下去就必須還是要有一定的情商,包括你與人的一些交流和人際溝通能力,因為這個職場不是一個人的職場,很多工作也是需要協分工協同來完成的,所以說在很多時候,必要的時候,你要放下你的沉默,和大家一起分工協作。這樣你才能獲得更多的技術資源和人脈資源

歡迎關注@彪悍貓先生,多年上市公司經驗,資深媒體人,設計師,每天分享職場乾貨,讓你一路逆襲

彪悍貓先生


我剛上班那年簡直跟打了雞血一樣,加班不要加班費,每件事都要做到精益求精,忙到走路都得小跑,特別有成就感,特別開心。呵呵,過了一年,種種原因吧,也看透了,也沒什麼心勁兒了,做事還是盡力做,但以前是盡120分力,現在也就八九十分力了。只能說,工作讓你累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工作中的人,關係,辦公室政治……


嗷嗷跑的小蝸牛


所謂“沉默是金”,有時候沉默不一定都是壞事。但如果一家企業裡頭以前比較活躍的員工氛圍,大多數人突然變得沉默起來了,我認為這就是一種反常現象,一定有內在的原因。

我以前就有個同事,剛入職的時候非常活潑,可做了幾年以後卻變得異常沉默,後來誰料到原來是得了抑鬱症,並且抑鬱症的原因就是和她的直屬領導有關。

總之,沉默的原因各種各樣,我們需要加以區分來探討。

下面,結合我個人職場經驗,我說幾點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越來越沉默,可能是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失望

我曾經在一家民營的家族企業短暫工作過一段時間,就體會過員工“沉默”的這種狀況。

當時在那家公司,老闆用人都喜歡自己身邊的親戚或信任的朋友,職業經理人即便加入了,也沒有實際的權限。

所以員工在這家公司想要出頭,短期內都看不到什麼希望。

因此時間一長,這公司裡的員工就變得越來越沉默了。

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多提意見,或者為了公司出謀劃策,最終也不會得到重用,甚至明明有利於公司發展的一些建議,因為觸犯到了家族領導們的利益,都會石沉大海,不予採納。

這種情況在任何公司都可能會出現,主要還是管理層的影響。

一家企業沒有廣開言路的文化,不鼓勵員工發揮主人翁作用,大家不願意多說話就很正常。

並且,這種“沉默”的背後,其實是一種對企業的失望感,要麼繼續留在公司裡打工(但也僅僅只是打工而已),要麼就乾脆選擇了離職。

二、越來越沉默,可能是與領導或同事關係出現了問題

職場人際關係,往往也是影響員工溝通表現的一個重要因素。

比如我此前提到的我那個同事的案例,她剛入職時真的非常活潑,性格也很外向,可後來就是換了個新領導以後,產生了變化。

那個新領導是個50歲左右的中年女性,為人非常強勢,且小心眼。

而我那個同事呢,年紀輕,說話也沒啥顧慮,直來直去。

和新領導相處一陣子後,就得罪了她,所以後面就開始遭到領導的打壓與報復。

時間久了,她慢慢就有了一些抑鬱症的症狀,人也變得越來越沉默。

可見,職場上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我們自身發展的一個重要保障,人際關係如果處理不好,不僅工作受到影響,自身的性格可能也會產生改變。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一方面需要加強自身的情緒管理,如果真的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受到領導批評了,也需要能自我排解與調整;另一方面,也要也會積極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困境,避免長時間在負能量的狀態下工作或生活。

三、越來越沉默,可能是離職的一種徵兆

當一個員工從平時好好的工作狀態,到了突然沉默寡言起來,還有一種可能性是他打算要離職了。

我做了這些年HR,對員工的這種心態變化還是掌握到了一定的規律。

比如曾經有個同事小趙,20多歲的小夥子,正是陽光男孩的年紀,和同事們關係處得也都挺不錯,尤其是中午吃飯後,常常給大家講一些笑話段子。

後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他就變得低調起來,和大家聊天也少了,經常還向領導請假。

大概過了一個月左右,我們明白了原因。

原來小趙要離職了,他已經向領導遞交了辭職報告,要跳槽到同行業另一家公司去了。

離職面談還是我做的,我說:難怪你都不愛和我們說話了,是要另謀高就了呀!

小趙有些難為情的表情,他說主要也是自己的心思都不在公司裡了,想著去新平臺賺更多的錢。

所以我們做HR的,往往就會對員工的這種變化更加敏感一些。

四、越來越沉默,還可能是因為家庭或生活中的變故

除了工作原因本身,一個人的脾氣、性格也會受到家庭與生活的影響。

因為我也是一名心理諮詢師,曾經就有遇到過這樣的諮詢來訪者。

比如有位訪客,自己的丈夫車禍去世了,她的性情就大變,原來非常開朗的一個人,變得沉默寡言,在工作中和同事都不怎麼打招呼,心情一直很低落。

後來,經過幾個月的諮詢,她才慢慢有了一些好轉的跡象,可畢竟這個生活打擊對她的家庭來說太大了,一時半會確實很難走出來。

所以,如果她的同事和領導知曉這樣的情況,也需要對她多關心和理解,幫助她重新恢復以前的那個自己。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一些思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作者:丁路遙知事,頭條簽約作者,職場教育領域營銷號排行榜前十,2019年度職場領域十大頭條號,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資深職業規劃師,擅長個人職業諮詢與心理諮詢輔導。歡迎點擊關注我。

丁路遙知事


太正常不過了,有一些資歷的老員工,都會選擇沉默的。你要問這個資歷是多久,一年左右吧。


升級加薪難道不好嗎,在領導面前活躍難道不好嗎。

魯迅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1,職場水很深,完全不是你在學校學習好,老師就會器重你的那種感覺,偏向你,NO.

但凡入職一段時間,對於自己所工作的環境,領導的脾氣,同事的感覺都會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一切都看淡了,因為有些事,無論你怎麼努力,然並卵。

2,付出和收穫有時候,就是不成正比,你氣不氣?

明明自己績效很好,工資卻不高;

明明自己最努力,升職的卻不是自己;

有時候強出頭,反而更累卻又不討好。

......


熟悉了生存的潛規則,自然是有部分人要沉默下來的,有想法的員工,會選擇爆發,方式有很多種:

①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②想想辦法,幹他一票,然後走人。

③等你用到我的時候,我也甩臉給你看。


職場就是大自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萬物百態,就連人都有好壞之分,所以對於職場也別怕,萬物分兩極,沒有必然。

對於超能力者,什麼潛規則在你那裡不適用,因為你的存在,就是規則


心若暖陽


一般稍微有點規模的企業,管理制度都很嚴格,上班時間除了工作上的交接,是不允許職工閒聊的,而且,不管是拿計件工資還是包月工資,每天的任務量都很多,必須馬不停蹄的幹才能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而這些任務量完全影響著職工月底的薪資。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工廠上班,每天重複著手頭上的工作,幾乎已經“與世隔絕”了,不接觸外界的人或事物,成麻木狀態,不是職工變得沉默了,而是長時間的封閉狀態,人被“關傻”掉了。


住在大森林裡的小麻雀


以前在一家合資企業做一線操作工,四班三運轉的那種,有一次集團公司讓一線職工提合理化建議和設備整改方案,工人提了好多好的利於生產提高工作效率的合理化建議,也按照提出的整改了。等到發合理化建議獎的時候卻成了部門領導的,還在職工大會,大加讚賞。從這以後再有類似的活動都不參與了,也都不說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