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闔家”與“閤家”你分的清嗎?祝福語,用字要謹慎可不要鬧笑話


“闔家”與“閤家”你分的清嗎?祝福語,用字要謹慎可不要鬧笑話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漢字文化更是如此,漢字有很多同音字,用不好會鬧笑話,也有很多都可以使用但是作者選的字總是最好的,像我們兒時學的一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推敲"二字就流傳下來,也告訴我們日常用語,需要謹慎。

"闔家"與"閤家"有什麼區別

每逢節日,互相祝福似乎是必然的,除了傳統的登門拜訪,見面祝福,現在更常見的就是在手機上打字進行祝福。不僅僅是親朋好友之間互相祝福,每到節日大街小巷也都充滿著節日氣息,各種標語到處都是,電視節目上也會出現,見了那麼多節日祝福 你一定對"闔家歡樂"這個詞很熟悉了,那你好不好奇為什麼不是"閤家歡樂"呢?它們有什麼區別呢?讓我們來看一下。

“闔家”與“閤家”你分的清嗎?祝福語,用字要謹慎可不要鬧笑話

漢字不同區別肯定是有的,主要的區別有兩個。第一點就是正式程度不同,就像口語化的東西在書面語上出現是不學術的道理一樣,正規場合,張貼出來的祝福都會選擇"闔家歡樂"顯得正式,而我們通過手機祝福時,出於對對方的尊重也會選擇"闔家歡樂"但是日常口語化的交流就可以用"閤家"代替。

另一個原因就是所表達的語氣不同,"闔家"是敬詞,"閤家"是中性詞,前者多用於書面語上,表示敬重,後者用於敘述日常。這兩個原因還是有著很大的共性的,就是"闔家"顯得尊敬。

"闔家"與"閤家"有共同點嗎

上文提到了兩條"闔家"與"閤家"的不同之處,其實這兩個詞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第一點兩個詞都有"全家"的意思,詞義是相同的,並且其實"閤家"的原型就是"闔家"只是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將一些使用比較麻煩的漢字進行了簡化,慢慢的"闔家"就變成了"閤家"。

“闔家”與“閤家”你分的清嗎?祝福語,用字要謹慎可不要鬧笑話

歷史上的眾多詩詞開始也都是使用也都是"闔家"像明代的吳鼎芳在《唐嘉會妻》一詩中說:"忽然聞嘑聲,闔家盡驚起。"後來"閤家"也開始使用像:清朝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閤家細弱,悉出逃隱。"現代學者魯迅先生在《野草·立論》中提到:"一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閤家高興透頂了

。"在"閤家"表示"全家"的意思是很多大家也都是運用到書面語上了,我們也是可以的。

因為兩個詞語的意思一樣,所以在日常生活的使用,為了方便就可以進行代替,只是要分清場合,重要的場合,節日祝福,還是要使用原始的"闔家歡樂"表示重視,也讓對方看起來舒服一些。

“闔家”與“閤家”你分的清嗎?祝福語,用字要謹慎可不要鬧笑話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祝福語用字需要謹慎

我們的漢字文化本身就是博大精深的,每個人上學時,都一定做過,如果將原文中的某個詞語替換成另一個詞語怎麼樣?與原文有何不同那種更好呢?這種題的答案第一句一定是不能替換,這就是謹慎用字用詞所帶來的結果。

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祝福語不能亂用,像"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句話只能對老人來說,另外對於老人的年齡也要注意,對一個今年九十多的老人說"祝您長命百歲"也是不合適的。

有些祝福有特定的職業像"桃李滿天下"是對教師的祝福,"您是人間的天使,一身素白的衣服趕走了病魔。"是對醫生的讚美,"用一把笤帚掃出了城市的美麗,用一個簸箕裝下了整個城市的整潔,您辛苦了。"是對環衛工人辛勤付出的肯定……都是對待不同職業人的表達,亂用當然是不行的。

“闔家”與“閤家”你分的清嗎?祝福語,用字要謹慎可不要鬧笑話

經常會使用錯的漢字你中招了嗎?

不單單是用語有講究,用字也是大有講究,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經常會寫錯的漢字,看看你有沒有寫錯。

成語總結:甘""下風不是甘""下風,一""莫展不是一""莫展,天翻地""不是天翻地"",言簡意""不是言簡意"",迫不""待不是迫不""待,一如""往不是一如""往,""揉造作不是""揉造作,鼎"

"相助不是鼎""相助,""心瀝血不是""心瀝血,出""不意不是出""不意,""竹難書不是""竹難書,走""無路不是走""無路……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就上邊這些你有多少中招的呢?

“闔家”與“閤家”你分的清嗎?祝福語,用字要謹慎可不要鬧笑話

除了成語一些常見的詞語也經常出現寫錯的情況,像是把編""寫成編"",坐""寫成坐"",""伏寫成""伏,""品寫成""品,寒""寫成寒"",遷""寫成遷"",""洩寫成""洩,九""寫成九"",大""指寫成大""指,""信片寫成"

"信片……其實越是常見常用的字,越容易在寫的時候出現遲疑,我們的漢字是象形字,所以很多時候在不確定的時候我們就會不經意間"造"出新的漢字,所以要加長訓練,多寫,才能避免尷尬的產生。

我們的漢字是我們文化的重要提現,現在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我們用筆寫字的時間不斷減少,很多古字也在不停的簡化,方便人們的使用,可我們也不能忽視它們的存在。國家倡導文化復興,在漢字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央視的《漢字聽寫大會》,明星把瀕臨消失的複雜漢字進行推廣,還有前段時間那個掀起全民傳唱的歌曲《生僻字》都體現了我們在努力的傳承漢字文化,讓它流傳更廣,更遠。

“闔家”與“閤家”你分的清嗎?祝福語,用字要謹慎可不要鬧笑話

一橫一劃的方塊字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它從甲骨文到現在有著上千年的歷史,那些複雜的漢字也是由簡單的結構進行組裝拼接,所以只要用心大家都可以記住。對於那些容易寫錯的詞語我們可以從詞義出發,進行突破。從漢字到詞語再到日常祝福語,都是體現我們文化魅力的重要部分,我們都應該用心學習,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