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的困境為何如此難解?——中國仍需深度思考的創業路

友情提示:這是一篇長文,如果你覺得有價值,歡迎參與評論、轉發與收藏。我是小歐,感謝關注!

中小企業的困境為何如此難解?——中國仍需深度思考的創業路

誰呵護我成長?

都知道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的難處,可是這麼多年過來了市場為什麼始終解決不了?

中國市場邏輯下的產業和市場探索本身同步啟動,如今已經經歷四十年的風雨歷程,說實話站在我們現在的高度格局上,去評價這些產業的定位發展也許為時尚早。

單就階段性形態和內容的探索成果而言,表面上看我們已經足夠風光了,但事實真得如此嗎?

中國各個行業的發展雖然迥異,但以產業質量和產值來劃定市場價值應該是穩妥的量化評價標準,就此方向上我們仔細審視各個環節,我們就會發現中國的企業實際上很難以在國際化標準下站住優勢地位,本質上這是因為中國企業依舊遵循過去以體量佔領市場的方式在思考發展路徑,特別是中國的初生企業更加依賴擴張來衝擊市場佔比。

當企業用擴張做主要的發展思路時,那麼它必然會因為突破事物發展的自然演化規則而飽受缺陷困擾——參天大樹從來都不是一天就可以長成的!!拔苗助長逼傷根系,即使可以,也往往和沉澱積累下的豐厚收成差異甚多,這就是規則的力量!

為什麼我們常常看到中國企業的困境?大體上正是因為我們過於急切地追趕市場完善過程,忽略了產業均衡格局和內在變量過程,這導致了一個本來擁有極其豐厚資源的經濟體產生了很多“缺資源”的困惑,這是我們放棄質量過度追求體量下印證的弊端,我們始終是需要償還取捨代價的。

這是整個中國產業界發展的大背景,是我們的過去宏觀決策形成的現在影響,因而我們在這個角度認知和思考中國企業的發展狀況和未來才是客觀的。

任何大企業都是從中小企業出發的,也就是說中小企業的困惑越大,一個國家經濟體制中的優質大企業必然越是稀少的,因而觀望和審視中小企業的問題也成為一道產業發展自證的必答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在未來聚焦中國中小企業困境的根本原因。


中小企業的困境為何如此難解?——中國仍需深度思考的創業路

一、到底是什麼在傷害中國企業的創業初心?

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企業家,在初始創業的時候都希望自己的事業能夠有所成就,這個成就裡有名有利也有對自我價值思考的肯定,因此在初心的角度上來說,沒有哪個企業家不願意做大做強自己的企業!但是創業的道路從來就沒有容易這一說,你會碰上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掣肘,你需要每天面對大大小小的決策和取捨,有時候你可以用強大的領導智慧帶領企業走過去,有時候不能!因而半道隕落者眾,位於金字塔者屈指可數,這就是企業成長的殘酷現實!

從初心到現實的認知,或許就是一個優秀企業家和企業的必經之路吧,但很多時候決定企業命運的卻遠遠不止是他們自己,那些基於難以抗拒的力量很多時候直擊企業的核心——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

可以說一個企業的成長軌跡就像一場漫長的馬拉松,也許這中間一塊小小的石塊就會絆倒你,市場不會憐憫任何一方,優勝劣汰的殘酷有時候並不一定規範,適者生存才是強者基因,所以說環境的構成決定了一家企業的生存意義和發展價值。

環境究竟是什麼?大多數的企業家在創業之初是搞不清楚的,也沒法搞清楚,因為基於變量的思考大多數時候都是應時的抉擇和挑戰,換句話說你只有到了企業發展階段遇到那個坎的時候,你才會去梳理企業的發展脈絡和形態,這種方式很難透過人為的規劃展示出來,即使是擁有天生創造力的企業家,諸如喬布斯和比爾蓋茨這類人也無法預知他們的企業將在環境下遭遇什麼!

事實上,我們以內容和實踐做衡量標準,中國現代企業的發展之路一直都存在巨大的爭議,不管是我們熟知的體制,還是來源於市場競爭,格局似乎在中國企業家的心中極少存在,我們更多考慮得是怎麼更好得生存下來,有太多的環境要素阻礙了中國企業家的“暢想”落地了!

當一個創業企業家失去他能夠暢想和實踐未來的自我掌控,那就意味著他從來都不具備佈局偉大企業運作的能力,他會因為缺乏太多核心的要素而產生負重和壓力,這些東西會抑制企業的正常發展過程,形成價值扭曲,甚至深刻影響企業的核心定位。

我們在大多數時候在中國看到的企業困境,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困境,實際上很多時候都不是創業者和企業經營本身的問題,而是整個中國的企業市場邏輯氛圍都出現了很大偏差,這種偏差在市場化靈活競爭的環境中被暴露出來我們是做不好企業本質經營的。


中小企業的困境為何如此難解?——中國仍需深度思考的創業路

二、體制下待完善的市場扶持手段:從金融到政策

現代企業經營都需要承擔雙倍成本,一種叫做經營成本,一種叫做體制成本,從核心上說企業承擔這兩種成本在各個國家的市場邏輯下有不同的偏差,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生存空間。

雖說都是市場邏輯,但邏輯和邏輯之間的差異化也是存在的,就像我們造的房子有平房、洋樓、別墅、公寓等等,但它們都叫房子。西方探索的自由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我們的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顯然不是一種思路的兩個分支,市場要素環境間的不同也就決定了中國現代企業的探索之路不能完全學習西方。

事實上中國市場內容的發展和環境構築都有自身的特色存在,這些有特殊存在的意義不能被全盤否定,但這是這些特殊要素的考量存在導致了認知實踐的很多地方存在思考的空白點,甚至可以說我們沒有辦法完全在這種環境下去均衡各方參與的過程,因而暴露出了現存市場環境下的很多很多企業生存問題 。

中國體制發展下的市場環境,從金融供給到政策扶植,從產業側重到內容定位,這些在企業認為最該享有自由空間的地方,實際上我們都很難做好均衡的配給過程,這是導致中國很多企業困惑和思考侷限的來源!

中國企業普遍很缺東西,這種卻並不是整體大環境的感覺,而是基於資源配給方式和邏輯上的不順暢形成的執念。這種執念看似合理但很多時候它真得很僵化,而市場環境要素最怕得就是僵化,無論是金融效率還是政策效果,這都是一種很大的渠道價值偏差。打個比方,都知道我們現存企業框架上依然存留著二元架構,國企相對民企的不同在於他們本身存在著極大的體制優勢偏愛,從而獲得了資源配給上的傾斜,但是它本身在邏輯上無可挑剔,因為它們維護者國家體制上的考量重點,是需要從戰略高度上去理解的東西。然而市場邏輯形式下,這種戰略偏愛應該和企業經營本身徹底隔閡開來,但很不應該得是我們中國人恰恰把這些都混為一談,這導致了市場主導價值邏輯上的悖論,難以周全。

基於大環境格局上這種價值偏頗在我們日常企業經營中是常態,不要說宏觀邏輯上幫扶有多麼給力,實際上現實體制給予企業真正的“環境成長”良性要素太少了,這種明扶暗困的處境讓非常多得民企始終難以感知邏輯層面上的寬鬆,因此才會有處處制肘的困境感!

中國體制下的金融到政策幫扶,從本質上沒有改變企業持續成長的寬鬆環境,這是一個最大的價值背離,基於中小微企業和大型國有企業的資源共存環境,配給方式上的不合理讓承擔著國家市場經濟就業和消費市場維護責任的中小民營企業特別無力,加上它們本身存在的發展思考桎梏,這是導致創業如此艱難的根本原因!


中小企業的困境為何如此難解?——中國仍需深度思考的創業路

三、中國中小企業普遍缺乏核心價值規劃

除了環境上的困惑外,其實在市場競爭環境下每一個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就像一個產品一樣需要經過時空嚴格評判,適者生存並不是一個口號,它需要企業真正面對淘汰的風險,當然這種強度最大的考驗來自於各個層級的價值考驗,也包括了我們上面提及的環境要素。

在如此靈活多變且險惡異常的創業之路上,我們中國的創業者們真得很難稱得上優秀,因為你去觀察很多初創企業的最源頭,也許不過是一個想要發財的想法,僅此而已!當然我並非否認創造財富理念的價值也屬於企業的核心,但是僅有這個邏輯去承擔創業風險是遠遠不夠的!

缺乏核心理念的價值規劃和持續落地過程,這是中國中小型企業非常非常難以在市場生存的原因,如果一個創業者擁有強大的規劃能力和實踐探索能力,他對於市場是敬畏的,但我們很少在中國的市場中看到敬畏者,就像馬斯克一樣,他知道宇宙探索的成本和代價,也知道失敗必然需要飽受質疑,但依然有條不紊得實踐自身的理念,這在創業之初就抵定價值核心從未動搖!

放下身段,不要高估自己把控市場的能力,無論是創新領域還是傳統行業,做一個俯身者在中國意味著腳踏實地,浮誇式的暢想或許可以帶來一時的眼球,但它的價值底線是很低的,為什麼我們不老老實實地實時評估自身的能力和所面臨的環境?如果做好這點自我認知的價值規劃,創業之路也許會少很多不必要的風險敞口。

但很顯然很多創業者都過於激進了,這種激進來源於市場的生存壓力,同時也來源於自我的定位不清,這無疑是糟糕的,從主被動雙方因素上都在醞釀風險,因此我們把我們中國的市場定義為一個充滿未知的風險創業市場,在這個階段顯然是沒有問題的。過去我們父輩們受益於改革紅利的時代機遇,這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已經很難看到了,一個喪失紅利的創業市場的對立面是一個殘酷的淘汰生存風險市場,這就是中國創業者們需要面對的當下突圍環境。

一個自身缺乏合理規劃的初創型企業在面對一個充滿殘酷競爭規則的市場時,你們想一想會是什麼樣的一種對撞?除了感嘆艱難之外,我想不出第二種後果!

規劃能力是一種提前預判未來格局的辦法,雖然無法囊括所有市場未知,但在價值主線的梳理過程中,你會讓企業在現階段所面臨的思考豐富和完善起來,從而提高企業的生存概率,這是可以經受市場驗證的,但很可惜中國創業者對於規劃的漠視和不切實際已經非常可怕了,盲目衝動創業實際上就等同於以卵擊石,這樣如何不困難呢?


中小企業的困境為何如此難解?——中國仍需深度思考的創業路

四、日常企業考驗下的困境:從經營到產品

除了市場環境惡劣和企業家規劃價值能力的缺失外,中國的中小企業最核心的問題仍在與企業經營內容很難產生競爭力。

我們先說運營,在中國這個市場環境中,一個人和一個想法是很難發展成為一個企業的(額,這個真得和國外有很大的區別),你需要在很多很多的人和條件撐持下去實現你最初的想法或者說價值,這才是中國企業的正常邏輯,於是這就帶來一個非常非常巨大的挑戰:你如何將這些人和資源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價值定位上的共振?這就是運營在中國企業中為什麼常常處於實際核心運作關鍵的原因。

理論上說從企業架構到生產運作、從人員調配到物資週轉、從企業文化到領導秩序,這些東西都是基礎運營的一部分,你需要做到面面俱到才能發揮企業運轉的最大化效率,但實際上日常中這些內容相互之間是很難糅合的。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整合資源和人的協作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特別是在中國這個不怎麼優待初創型企業的市場環境中,會有很多的日常困惑和抉擇需要企業去面對,而且這都是有成本核算過程的,稍有不慎就會導致企業難以承擔後果,因而這也被動上抑制了中國初創企業的銳氣和開拓思路,因而顯得謹小慎微。

這種謹小慎微和務實沉穩無關,它是一種企業必須接受的市場抑制負面。在企業發展運作的過程中,運營一旦陷入格局上的謹小慎微,很多協調的成本就會大幅度增加,管理權限無法有效作用到底層,企業面臨整合難點,這就是中國企業運營過程中最難做的。

除了運營整合困難外,很多企業的最終答案仍在與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夠優質,無法對接市場需求,無法高效回收成本提供利潤從而幫助企業走向正面循環。

市場價值是靠硬實力的,這在整個市場環境中也許是最公平的考量要素。無論你的產品是虛擬還是實體,供給市場的邏輯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被需要。因此當市場以質量和價值作為符合定位市場目標的要求時,任何企業都應該基於這一點去深度研發產品,這是無法弄虛作假的。

可是我們中國的很多企業家就偏偏覺得自己聰明,然後玩一堆的自我肯定套路。即使是馬斯克這樣天馬行空的人,尚且立足於腳踏實地去做事,我不覺得我們中國的企業家在思考上有比馬斯克式的創造性有更高的層次,特別是我們多年受輸入性商業文化價值的薰陶背景下。

產品技術含量不夠高,價值不夠硬氣,那就意味這市場認可度真得不會很好,全球化格局影響下的消費者遠比你們自己想象得要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就像拿蘋果和華為做參照一樣,人們仍然是認可蘋果多過華為的,即使後者已經呈現出後起之秀的產品衝擊力。

硬實力就是硬實力,價值含金量不是靠概念宣傳出來的,它實實在在得體現在消費體驗中,我們中國的很多創業者常常想要一口氣吃個胖子,這怎麼能行呢?

因此無論是企業整合運營還是硬標產品規格上去看,中國企業的困境很多時候不僅基於環境要素,也來源於自身,這種價值不牢靠的偏差認知是導致很多企業存活週期異常短暫的原因,這實際上是一種市場淘汰邏輯,並不奇怪!


中小企業的困境為何如此難解?——中國仍需深度思考的創業路

五、背離規律的擴張惡果:推升企業不切實際的根源

上述要點都或被動或主動地導致了中國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巨大障礙,我們無法脫離實際去探討對錯,但是多環境要素影響下的企業顯然不是一個正常企業的發展狀態,特別是在我們中國還有一個特殊的原因需要值得商榷,那就是基於企業規模擴張的速度!

擴張壯大並持續強化發展預期,這是每一個具備進取心的企業都想要完成的過程!但是在這個目標的前面有一個定語,那就是階段合理性。中國的很多企業發展都過分強調擴張了,這和我們過去提倡的市場建設節奏氛圍有關,中國經濟在過去四十年的發展本身就是一種急切的追趕模式,這中間夾著了很多的強化邏輯覆蓋和滲透,大宏觀如此,小產業的格局只能逆流而上,這是現實層面造就的底色。

因此很多中國企業都把規模和產能適應當成了一個必勝的法寶,只要我發展速度夠快,整合資源夠充分,企業就一定會帶來超額回報。事實真是如此嘛?實際上並不見得!

舉個例子,現在很多企業價值都都以跨界為榮,一個小小的公司里居然摻雜運營了各大領域涉及的概念,什麼熱度上什麼項目,實際上這並不是擴充企業價值的邏輯,而是企業價值最大的傷害過程。精一行做一行,這才是價值最大化的體現,你看看國外的企業有那麼多的涉跨界經營嗎?並沒有,即使有產業相關的整合和串聯,那也是基於主業邏輯上的延伸,這才是商業價值的真諦!把一家小小的企業掛上一大堆的行業涉及名頭,聽上去倒是高大上,實際上很多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他們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價值體現在哪裡!這樣的企業在中國比比皆是!

規模和體量如果是作為深耕產業價值的一部分階段性要求,那是值得肯定的,但脫離了企業本身的深入過程和考量,那麼也就意味著規模也大,經營成本和體制成本沉痾,這會極大壓縮企業的生存容錯空間的,為什麼我們中國人就是想不通這個道理?

背離規律的擴張指引直接推升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切實際的價值偏差,急切想要獲得市場認可的基礎顯然是不牢靠的,規模越大越容易被底層邏輯所擊垮,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企業往往都會因為一個小小的困境出現導致徹底崩盤的原因。

事物價值的發展有自然演化的均衡規則,並不是基於人為主導就可以徹底改變的,我們需要尊重規則,從小從細從優,這才是企業行穩致遠並逐步進階的真正法寶!


中小企業的困境為何如此難解?——中國仍需深度思考的創業路

六、如何打破桎梏企業發展的邊界——從夢想到現實的中國“造星路”

一家企業經營不易,從生命發展週期過程看,需要經歷千萬劫難,能夠存活下來的百年企業真得都非常偉大,對於一個國家經濟運作而言,這些企業都是微觀邏輯上的實打實支撐!如何創造一個符合未來價值趨勢發展的市場土壤環境以呵護中國人創業夢想的實踐過程,這是需要在宏觀價值上給予理順的方向。

中國的中小微企業真得很難,但基於上述邏輯的探討我們也不難發現,這些困境有一部分是來自於宏觀導向上的偏差,有一部分是來自於自身踐行理念上的錯誤,因此整體上要解決的問題也非常多,加上過去積累的極端性桎梏,我們仍需要基於實踐摸索一些時間和空間。

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認識到問題的關鍵,並嘗試去打破邊界解決它,因為理論和實際之間總是存在很大溝通成本的,這是一個從過分急躁轉向務實沉穩的過程。

內容上從金融到政策,需要給市場主體一個相對合理公平的扶持環境,優化產業培植方向,特別是中小微型企業的底層醞釀,這是誕生偉大企業的土壤,如果貧瘠我們怎麼可能會有出現商業引領者的機會?

另外對於創業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個概念需要每一個創業者謹記,它需要很多很多“幸運”時刻,有時候並不是努力了就能達成,方向和節奏很重要,放飛思考時先腳踏實地吧,別老是被那些成功學所誤導,那是人家已經站得高度不同說得話。

價值定位對於一個企業而言,最核心的就是靠產品競爭力說話,沒有這個任何時候都不會被人認可,即使跨界經營,也請把產品做好,這樣一來才有機會談回報,否則一切都只是一個概念飄在空中,中國有句老話:爬得越高摔得越疼!

企業發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當下這種困境有很多因素構成,並不能單純說是誰的錯,但問題出現的就需要解決,一味拖下去只會把價值導向的底線丟掉。為什麼那麼多中小企業不好好做事反而學人家去炒作房地產?其實質還是我們沒把企業的價值導向梳理明白,他們的困境導致把路走歪了,這就是根源!

創業是一個把夢想照進現實的漫長“造星”路,其遵循的過程無非是你能否在市場環境的幫助下,展示你偉大企業的耀眼光芒,就像喬布斯的蘋果和比爾蓋茨的微軟。

困境常在,但還請用心呵護中小企業的初心,這才是我們能抵禦一切考驗並持續發展的最好底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