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該有的大智慧

有許多小公司的老闆認為小公司的人員較少,沒有做管理的必要,但是如果你真這麼想的話,你的格局也就這麼大了。相比於大公司而言,小公司才更有做管理的必要。

小公司需要的是適合自己現階段發展所需的管理模式,而不是千篇一律照搬大企業的管理模式。小公司雖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種組織架構全有。而且,小公司很容易就犯大企業病,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然而,在現實社會中,我們很多小公司違背、拋棄了自己“小”的優勢,而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長”,以自己最不擅長、最不應該做的繁瑣複雜的流程來應對市場,經營自己的公司。這是最可惜又可悲的事情,然而卻在我們的很多小公司身上演繹得淋漓盡致。小公司就是小公司,小公司應該有“大志向”,但是絕對不能立即犯“大企業病”,尤其是犯了大企業病還不知情,還自以為了不起,這樣就更加可怕!

很多公司的負責人問我:“我們的小公司才幾十個人,你就叫我做計劃、做規劃,這些事情是大公司應該做的。”剛好相反。德魯克認為,大公司需要做計劃、做規劃,小公司也是一樣的,甚至小公司更要做計劃和規劃。有人就問他為什麼是這樣的呢?他說:“因為公司規模小,人力資源和其他資源都非常匱乏,如果不懂得如何善用僅有的少量資源,那如何做事呢?又如何取得績效呢?根本不可能。”因此,德魯克說:“對於小公司來說,哪怕只有一家店,也必須要做計劃和規劃。”可是我看過的那些小公司,它們幾乎都沒有做過計劃和規劃,這就讓我很驚訝。為什麼會是這樣呢?為什麼這些小公司的負責人都沒有做計劃和規劃呢?

一個老闆想要了解整個公司的情況,肯定不能夠自己去一個個的向員工瞭解,而是要根據管理者所收集下來的信息進行一個大概的歸納。通過這些歸納,可以節省老闆的時間,而且相比於老闆而言,長期處於基層的管理者顯然對員工們有著更為深入的理解,能夠給老闆提出一些具有建設性的意見。

在中小企業發展中,市場風雲變幻,況且同一領域的中小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檔次往往差異性不大,又在同一市場內搶吃同一個蛋糕。如果只知道守住“正”地,固步自封不創新,“正”地是不可能固若金湯的,不是坐以待斃,就是被拖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