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危机下,企业如何活下来?这13条应对措施一定要重视!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的企业要反思过去我们自身的流程、速度、竞争力,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恰好利用这次的疫情,来做一次深刻的变革。


疫情危机下,企业如何活下来?这13条应对措施一定要重视!

从一场灾难中我们能够学到什么呢?我觉得要学的东西真是太多了。

这次的疫情,是天灾,但也有人为的因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的组织效率太低了,有多少效率低下的人长期在我们面前出现,有多少效率低下的流程在我们面前出现,这些流程可以说比比皆是。


这样的事,可能在我们企业中也一样存在。我们说是以客户为中心,但是做的时候并不是以客户为中心。


我们面对这样的灾难,我们应该做哪些事情?

第一个是信心。信心太重要了。创业就是一个持续面对困难和问题的过程。要认识到这今天我们遭遇的疫情和困难,它是暂时的,短则是三个月,中则半年,对有些地区来说,可能就是一年以上的影响。

但是这三个月和半年我们就死了吗?我想不是。

这就要回归到一个基本课题。战略的起点是什么?可能大家感触不深,我重申一下,战略的起点是活着,是持续活着。如果我们以活着为导向,不放弃,而不是以利润为导向,不是以赚钱为导向,我想我们很多问题都会释然,我们就一定能够活下来。

这是一个危机,但是危机背后恰恰酝酿的是机会,机会和危机是共生共存的。

所以,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的企业要反思过去我们自身的流程、速度、竞争力,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恰好利用这次的疫情,来做一次深刻的变革。

我给大家10多条重要的措施,来给不同的公司做借鉴。

疫情危机下,企业如何活下来?这13条应对措施一定要重视!

01

首先我们需要一封信,这封信谁来写?我想请CEO自己亲笔写。

我希望这封信能写出你的心声,写出你对当前形势的看法。这封信太重要了,既写给客户,也写给员工,让大家知道公司不会死,不会三个月就死。否则,如果今天我们士气没了,精神气也没了,我们此刻就已经死了。

所以,我希望CEO好好向任总学一学。也许你的口才不够他好,我希望你能够认真思考,好好写,它不需要多么有文采,它需要你写出心声,能够发出勇敢的声音,发出定海神针一样的声音,告诉员工和客户,我们此刻在一起,只要我们大家艰苦奋斗,再大的困难,我们都是可以克服的。

02

建立公司级的疫情防护委员会。

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公司战略委员会的一个集中会议。一般公司战略委员会可能有十几个人,但是我希望这个委员会就3~5个人,它将是公司未来3~6个月持续经营的核心。这个委员会就是重要的决策机构。这个委员会也是体现从个体领导力走向组织领导力的重要体现。

我希望委员会能够尽快围绕疫情的状况、公司的发展提出一系列的执行措施。委员会也要尽快去部署公司可能会存在的一系列的战略调整。这些措施要通过最高委员会得到强力执行,我希望CEO能够在这委员会里进行强而有力的推动。

03

公司战略的调整和变化

相信大家在年初的时候已经制定了三年和今年的战略计划。如今又要发生变化了。这种变化是对组织的一次全新挑战。

我们应该在4月份左右做一次审视,对战略应该做一些调整。尤其对战略中的一些重点事项、任务目标做变化和调整,也可能要对原有的一些区域市场客户要做战略性的放弃。

同时,从战略执行角度来说,要加速战略的推进。我们今年可能损失了几个月,但是,我们要用剩下的时间来把损失追回来。比如,有些战略原计划三个月完成,能不能变成两个月完成?原本四个月的工作,能不能变成三个月完成?

今年要针对外部环境变化做一些调整,要有针对性的聚焦一些重点市场、重点业务,比如说有些客户,它原本的重点市场是在湖北的,这个时候就要坚决调整和变化了,必须要用别的市场来做调整。比如说像贵州市场、新疆市场,虽然可能比较偏僻。中国这么大,一定有很多市场机会,一个地方出了问题,就要到别的地方找机会。

04

保住现金流。今年利润收入都不重要,现金流最重要。

每一个创始人都要看看目前账上多少钱,从最坏的程度思考一下,未来3-6个月预估能够收到多少钱?能够撑多久?如果你能够活6个月,那要祝贺你。如果只能活三个月,那你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进行现金流的管理。

要保住回款和现金目标,一些可能存在问题的客户就要做调整。一些存在问题的应收,可能要做调整,这些都是在战略中要去做动态管理变化的方面。

今年的战略中,可能最不重要的反而就是赚钱的问题了。今年可能要把我们的利润目标调低,坚持活下来就是胜利。

疫情危机下,企业如何活下来?这13条应对措施一定要重视!

05

砍掉各种各样的多余的成本

关键是以下几项,比如说物料成本、采购成本、物流成本、严重的库存结构、研发成本浪费、行政成本等等。

每家公司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产品战略的调整。

也就是说,很有必要尽快开一次2020年的产品规划会议,让我们委员会和专家再做一次全面审视,再做一次调整。确保战略性的产品还是要坚决做,勒紧裤腰带也要做。

很多公司产品开发项目非常多,产品非常多,做还是不做,过去还是有点犹豫。今年正好坚决砍掉。还有一些产品过去不赚钱,也不知道未来能不能赚钱,我觉得今年要下个决心就不做了。因为我们要留下钱去做真正有价值的、战略级的产品。

同时还有营销成本、行政成本,包括运营成本,这些都应该做调整。能够省就省一点。

但是,员工的支出,我想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减少。不要给员工降薪,也不要裁员,每多养活一个员工,在此刻都是给国家做贡献。

当然,可有有部分员工并不是奋斗者,从年终考核来看,他们也属于后10%,也就说没有疫情的话,他们可能今年就得离开公司。那么,这部分的员工要不要动?

总之,从成本的角度来说,尽量不要降薪,不要砍人,尽量降低事务性成本。

另外,我们要鼓励群众们一起动脑筋想办法,做节省,这样通过这次变革,能够形成长效的机制。这些节省的钱我们也鼓励把10~20%奖励给提出建议的员工,让大家能够继续群策群力。

06

围绕着营销和重点市场,重新做布局和调整。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

我们今年要聚焦在一些重点客户和重点市场。你要去选择你的精选客户,重点客户来做服务。

所以,我们需要开一个重要的会议,针对今年的细分市场、目标客户做甄选和调整,要评估一下现有的客户,哪些客户能持续合作下去?哪些需要做策略性的调整和变化。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就是我们的老客户。过去,由于服务不到位,导致老客户的流失。所以,今年你是重新捡起老客户的时候了,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我们要强调客户服务管理,来帮助我们这些老客户。

中国市场非常之巨大,还是有很大的空间,还需要很大的改善。这些市场未来也都是大有可为的。所以围绕着重点市场和业务的布局,是非常有必要做调整和变化。

07

供应链变革。供应链要基于销售、市场的预测做调整。同时从生产计划、备货、采购、物流的角度做调整。

08

流程变革。2020年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持续推进整个流程的变革。

在这个变革背后,我们现在很多流程都需要做调整。今天我注意到深圳市政府提出一系列的流程优化,像一些产品的注册认证,原本需要7天,现在可以两天内完成。我觉得这都是政府在及时做的变革和调整。

我想企业也是如此,今年我们应该在我们的产品创新、供应链、订单履行服务这些流程方面都应该做调整和变化,尤其涉及到客户端的流程。目标是改善50%以上。

疫情危机下,企业如何活下来?这13条应对措施一定要重视!

09

组织变革

今年也是组织变革的一个良机。

通过职位的调整,目标的聚焦,我希望今年大家都定一个目标:人效提高。虽然我们今年的收入可能无法提高,但是人效完全可以因为变革而发生变化。

比如说,有些工作基于环境已经做了减少变化,这些职位就要整合;有些冗余的职位,应该做调整。

10

我希望疫情稍微缓解一点之后,要重新去见客户去,冒死也要去见客户。见客户就是公司活下来的机会。所以今年我们要减少一点管理,减少一点会议,要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客户那里,把损失的时间弥补抢回来。

11

今年我觉得我们也要弱化考核,强化过程管理,这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过去我们的管理都是关心结果,我想今年不一定了,今年我们要关心过程。绩效管理的核心,是过程管理、辅导管理。

比如说远程办公,我希望能够每一天都有几次远程的沟通界面。虽然远程,我们照样可以有早会中晚会,确保相关工作的完成。

今年不要什么都去做,要集结力量来突破。所以绩效管理要弱化考核,突出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者体现更高水平了。

12

今年也要突破一些全新市场,做一个挑战

去年我在辅导客户的时候,看到了有些客户开始做跨境电商,这是一个重点的市场,绝对是风口。我鼓励做国内客户的同学要走向跨境市场,还有做零售的,要做线上市场,线上的短视频、直播,这些都是零售行业的一些新的重点市场,一旦这部分流量突破了,就有可能活下来了。

这个疫情告诉我们,我们应该重新调整一些策略,哪怕这些市场攻坚非常艰难,但是,总比没有好。

所以今年应该尝试在一些新市场做一些布局和调整,把我们的拳头产品向新市场做转型。

疫情危机下,企业如何活下来?这13条应对措施一定要重视!

13

最后一项是最核心的话题:持续坚持组织能力建设,持续坚持干部能力建设,持续推动团队学习,不管是远程还是定期见面。要坚持学习,坚持变革、苦中作乐、充满激情、奋勇向前。

我记得在12年前,当时金融危机爆发,我有几天闲的时间,我觉得特别珍惜,写了两本书出来。今天我也开始思考,我要写本书,来去给我的读者和学友们,我觉得这都是特别好的。

所以我用我的例子来告诉大家,每个人能不能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给自己定一个成长的小目标,包括给组织也是一样,不要浪费每一天,每一天不属于疫情,属于你自己。

我想在越是艰难的时候,团队学习也非常重要。哪怕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大家相互提看法、提建议,哪怕领导者给大家讲个课,哪怕我们请了专家给大家讲的课,这些形式和方法都非常重要。

所以只要坚持学习,提高组织能力,让整个团队充满精气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向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