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社科人士抗疫故事:做好逆行者的“守護者”

株洲網2月21日訊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株洲市社科聯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關於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以強烈的責任感帶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所屬社科類成員單位積極響應,主動擔當作為,充分發揮社科工作者在抗擊疫情中的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社科智慧和力量,書寫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

“你奮戰在前方,我們守護在你身後”

株洲社科人士抗疫故事:做好逆行者的“守护者”

株洲市三三一醫院赴黃岡醫療隊 受訪單位供圖

大年初一,株洲市三三一醫院13名白衣戰士主動請纓,踏上了支援黃岡的征途。隨後,又有13名醫護人員加入到我市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淥口區人民醫院的抗疫一線。他們冒著巨大的風險,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而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後方也有一群人積極行動,成為這群逆行者背後的“守護者”。

株洲社科人士抗疫故事:做好逆行者的“守护者”

醫院領導視頻慰問黃岡一線醫護人員 記者 廖威 攝

“你們在黃岡還好嗎?那邊情況怎麼樣?”2月13日,在一線醫護人員進入黃岡疫區20天后,醫院黨委書記彭雁,副院長鬍良、彭俊敏與馳援黃岡的醫護人員進行了一次特別的視頻通話。“你們在那邊安心工作,加強自我防護,不要操心家裡,有什麼困難及時反映,我們會想辦法解決。”彭雁表示,對於在前線“打仗”的醫護人員,一定要守護好他們的家庭。

為減少堅守一線醫護人員的後顧之憂,醫院黨支部、工會採取一對一幫扶,與醫護人員家庭結成對子,組織常態化送溫暖,累計發放慰問物資和慰問金超過6萬元,用心用情幫助他們排憂解難。

株洲社科人士抗疫故事:做好逆行者的“守护者”
株洲社科人士抗疫故事:做好逆行者的“守护者”

醫院為黃岡醫療隊副隊長陳淑華兒子開闢綠色通道配眼鏡 記者 廖威 攝

黃岡醫療隊副隊長、神經內科護士長陳淑華14歲的兒子有先天的弱視,加上斜視和散光,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市面上很難配到合適的眼鏡,得知此情況,醫院黨委第一時間聯繫331愛爾眼科醫院,開闢綠色通道,安排專人給他配眼鏡,讓遠在黃岡的陳淑華倍感欣慰。

株洲社科人士抗疫故事:做好逆行者的“守护者”
株洲社科人士抗疫故事:做好逆行者的“守护者”

醫院為支援定點醫院醫護人員送物資 記者 廖威 攝

對於奮戰在淥口區人民醫院的一線醫護人員,醫院工會更是隔三差五組織工作人員送物資。現在,除了基本生活用品,還會針對性地送點零食和體育器材。工會工作人員李佩凡表示,“很多一線醫護人員從過年開始就在工作崗位,有些二十多天一直沒回過家,壓力很大,也很辛苦。我們一定盡力為他們做好後勤保障,讓他們過得舒適一些。”

“互聯網+”助力智慧戰“疫”

疫情之下,作為市級社科普及基地的株洲市三三一醫院,結合自身優勢,利用互聯網,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疫情防控社科普及宣傳活動。

該院利用微信公眾號,定期發佈疫情防控的“乾貨”,宣傳防疫知識,還推出《戰役日記》,詳細記錄了援助黃岡一線醫護人員的點點滴滴,讓市民全方位瞭解新冠肺炎和疫情的最新動態。

株洲社科人士抗疫故事:做好逆行者的“守护者”

為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聚集,讓市民足不出戶就可以得到專業指導,該院還建立了線上醫療志願服務諮詢群。由30餘位專家醫生組成的志願者服務隊,為市民提供線上免費問診服務。

“我最近早晚咳嗽得厲害,喉嚨有堵住的感覺,咳嗽的時候喉嚨還伴有血腥味,該怎麼處理?”市民張女士嘗試在群裡詢問。

呼吸內科醫生王微微很快就回復她:“有沒有發熱、流涕、鼻塞等感冒症狀?”“有痰嗎?”“有沒有和疫區人員的接觸史?”得到張女士的回答後,王微微叮囑她“可以來醫院完善血常規,肺部CT檢查,如果不方便出門,在沒有頭孢類藥物過敏情況下,可以先口服頭孢類抗生素和蓮花清瘟膠囊3天再看情況。”

線上醫療諮詢志願服務有效減少了人員聚集,有利於切斷病毒傳染途徑,為特殊時期市民就診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由於群內問診人數眾多,群主崔紅表示,後續將擴大線上醫療志願服務的隊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