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學校要求配備2個月用量的口罩?大家覺得誰具備這購買能力?

水中物87251148


大家好,隨著疫情的防控發展,防控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根據中央,國務院關於復工復產的相關決議,全國有一部分地區已著手解封。

相信我們河北地區的家長的朋友已經接到學校老師發來的提示:為了便於防控病毒的傳播,請家長朋友多預備點口罩。

看到提示的朋友一定出於對孩子的關愛,千萬百計的尋找口罩的貨源渠道。關鍵是現在各大藥房的口罩出現了有市無貨的現象,前段時間出於疫情的迫切需求已搶購一空,就是國外的口罩也一罩難求。

學挍還要求兩個月用量的口罩,對於家長朋友們來說是一個到那裡能買到的難題,而不是購買能力的問題。

如果要想結局這個難題,家長朋友們就得集思廣益,充分發揮中國人心靈手巧的特點,在家先自行解決,比如買點無紡布,買點紗布,再買點保鮮膜,濾芯,自己縫製,也不失一個選項。待到全國大部分紡織廠復工,口罩的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滄了個州


這個應該不難吧!我現在家裡還有幾百個一次性口罩。

我不是賣口罩的,只是我經歷過非典,知道口罩的重要性。

當年非典時,我正好在北京打工,那時也是一罩難求!

因此在去年湖北剛傳出消息時,我就立即出去買口罩了。去買口罩時他們還問我買這麼多幹嘛,口罩又不貴,沒必要買這麼多。那時囗罩還沒漲價,一次性醫用口罩每包才5元,我買了100包。N95口罩有點貴,6元一個我買了50個。回家後老婆還說我,沒事幹,買這麼多當飯吃啊!

沒過幾天,報道出來後,也是有錢難買啊!至於我買的囗罩,分給了親朋好友一些,N95原價轉給了我發小,他是送快遞的,比我更需要!

對於口罩難買的問題,我從新聞看到2月底應該就解決了,不用擔心的!

朋友們,加油!明天會更好!


紫色幸福男人


我個人認為,學校要求每個學生開學配備2個月的口罩是假的。疫情徹底解除,學生上學也不需要戴口罩,教育部明確指出:疫情不解除,學校不得開學;疫情徹底解除,學校才能夠開學。

我對下面一個圖片的內容持懷疑態度。

這是所謂某某小學學生入學防護用品“清單”。其中,“一次性醫用口罩,每週10~20個”。比如我縣有2個縣城小學,加起來就是3000名學生,3000×10×8=240000個,也就是說,僅僅兩個小學就需要24萬個醫用口罩;我縣縣城還有3所中學共8000人,8000×10×8=640000個,就是說,僅僅縣城的中學就需要64萬個口罩,全縣合計起來200萬個口罩,我縣還只是一個小縣,全縣人口不過20多萬,哪個能夠保障呢?!如果是百萬人口的大縣,口罩又該是多少個呢?!

我相信,沒有哪個學校領導沒有學過算數,簡單加減乘除一口就算出來了,所以每個學生必須配備2個月口罩是假的!

開學的前提條件是:疫情徹底解除。

疫情解除當然就是指這個地區公共場合沒有新冠病毒病人和疑似症狀的人,也沒有潛伏期的人。在公共場合活動的都是不帶新冠病毒的。

況且,國家教育部明確指出,開學的方式是:錯區域、錯層次、錯峰開學。

錯區域是指:不同的省市開學時間不同。

錯層次是指:大中小學、幼兒園開學時間不同。高中和初中可以先開學;小學其次;大學應該是最後開學。

錯峰開學是指:同一個學校分不同批次開學。畢業班先開學,非畢業班後開學。

小學應該是排在高中和初中後面開學,當小學開學的時候,早就疫情徹底解除了,既然疫情早就徹底解除了,為什麼還要求學生準備所謂“清單”上的東西了呢?可能沒有那麼糊塗吧。

結語:

各位家長,應該冷靜等待,當我們學校開學的時候,一定是疫情徹底解除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與原來就是一樣的了,不需要戴口罩了。


平淡是真oymlq


我覺得這個要求是不現實:

以我們學校為例:

我們學校有接近2000的學生,150多名老師,加起來就算是2000人吧,兩個月的時間每個人每天用一個口罩,大概是60天×2000等於12,0000個口罩.不過這只是我們學校自己兩個個月使用的數量而已。

我們學校在一個縣級市市裡初中有三所學生的數量相當,而且還有小學,還有廣大農村的中小學,還有高中,所以這個數量是相當可怕的。

我估計在開學的時候,即使有錢也買不到這麼多的口罩,因為現在口罩生產廠商正在加工加點的生產供應全社會的口罩需求,尤其是要優先提供給醫院醫生和護士們使用,他們才是最需要的。

一旦學校選擇開學就沒有戴口罩的必要了

學校開學就意味著我們的疫情已經得到了徹底的控制,在這種情況下是沒有必要要求老師和學生戴口罩了,如果按照現在疫情的情況,即使是戴口罩的情況下,在學校這種高密度的人口交流的過程中,也是無濟於事的,就像很多醫生在護理病人的過程中,即使穿了防護服也有被感染的危險。

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選擇在疫情結束後開學,在最安全的時候開學,這才是最重要的開學之後只要加強學校的消毒工作就可以了。

學生戴口罩也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上課的時候學生戴著口罩在北方,眼鏡上都是霧,很難看清黑板上的東西,而且也不利於說話。


宇宙最好老師


我們現在學校還沒有通知何時復課,也沒有通知讓學生準備口罩。不過自己也在通過各種途徑購買口罩 。我就來說說我這些天搶口罩的經歷吧!現在一罩難求,學校要求家長準備兩個月的口罩,有點強人所難啊。

疫情起初看到新聞報道的時候,當時並沒有想到會這麼嚴重,但還是想想應該準備一點,於是就買了一盒口罩,還分了一半給妹妹家,臘月29開始 搶口罩了,當時我們已經回了老家,就拜託妹妹買了一盒,在然後就買不到口罩了。也就靠這幾十個口罩堅持到現在,最先一家人時不時的都要出去一下,消耗很快,後來買不到口罩,加上小區限行,現在帶了出去時間不長的話回來,就晾到陽臺上,下次出去繼續 用,但存貨也不多了,還是得繼續 購買口罩。

正月初九的時候 ,朋友公司說要從土耳其進一批口罩,4塊錢一個,要了100個,先打款,打了款等收貨,結果說清關出來後被徵用了,只拿到一半貨,但要先保證醫院,於是退款。然後就天天在網上查哪裡可以預約口罩,京東的3Q店,天天在預約,但從來沒有搶到過,永輝的APP、羅森點點、淘寶都預約過,但都沒有購買到口罩。前幾天朋友說有一批口罩能保證有貨,4塊8一個,毫不猶豫的下了50個,結果又是空了吹,18號沒有,看28號那批能不能到貨,理由都是被徵用,不是不允許徵用口罩嗎?前幾天到是收到了一批口罩,一個客戶做電商的,4塊錢一個,說是一次性醫用口罩,結果是一次性的工業防塵口罩,給退了回去。現在是高價口罩都能很難買到,買到怕也不是正規貨。

不過隨著疫情的好轉,口罩生產企業的復工復產,而且新開了很多生產線,一罩難球的情況應該會可以好轉。3月開學的時候這種情況應該要好很多了。其實學校可以家長支付費用,學校統一購買,這樣可能更好一點。


窮哥話三農


孩子的學習暫時還沒有提這個要備口罩的問題。我想說,現在這個特殊時期,大街上都沒有口罩買,缺貨的很。整個疫情期我家裡就只有兩個一次性的口罩,還是一家嫂子給的。每次只能一個人出門買菜用一個,回來高溫消毒下次繼續使用,沒有口罩連門都沒敢出。一直關注口罩渠道都是不了了之。所以現在這個時候要家長備足兩個月量的口罩,那不是為難家長嗎。除非國家出政策要不然弄個一盒半盒口罩都難!實在沒有辦法只能帶布的口罩咯!剛好家有幾個!


豆豆點成精


老穆認為,如果開學了,還需要配備兩個月的口罩量,那就說明現在還不符合開學條件,就完全不必要準備這麼多的口罩量!

接下來,老穆就拿小學舉例,為大家算一筆帳。

一個小學生一天需要2個口罩,一個月就是60只,兩個月就是120只口罩。

一個班有50人,就是6000只口罩。

一個年級按6個班計算,就是36000只口罩。

六個年級就是216000只口罩……

試想一下,一個小學就是將近22萬隻口罩,那麼一個城市呢?真的不敢想象。

老穆認為,這麼多的口罩,倘若用在醫院,不好嗎?


老穆曾看到這樣一則信息,一學校要求家長提前購買口罩等防疫物品。

試問,這麼多物品,誰能買得到呢?

老穆也曾看到這樣的信息,學校幫助家長採購口罩,但需要家長自掏腰包,老穆認為這樣的方法也不錯。


老穆認為,按目前形式,尤其是經歷過昨天的監獄事件後,學校能否在三月開學,還要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老穆認為,在疫情沒有得到完全控制後,最好不開學。

試想一下,倘若貿然提前開學,即便戴了口罩,又有用嗎?學生能戴得住嗎?尤其是小學生。

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老穆說語文


學校的這一要求太強人所難了。

雖然說一個口罩市場價並不貴,配備2個月用量的口罩,大多數家庭都承受得起。但學校開學後,我們面臨的問題並不是購買能力的問題,而是這三個更難的難題。


第一是口罩供應量不足,有錢也買不到。真經此前算過一筆賬,如果一所學校3000人,每人每天一個口罩,60天就是18萬個口罩。而知道全國一天的口罩產能才1500萬個,其中大部分直接分配到重點疫情區域以及各地醫院,流入市場的很少。現在你在跑遍全城藥店,能買到1000個口罩就已經很難得了。所以現在大家都堅持不出門,就是為了給國家省口罩。

第二是管理的問題,買了也不一定戴。戴過口罩出門的人都有切身體會,一個口罩戴上1個小時就已經感覺非常難受了,而學生們一天在學校待6-7個小時,恐怕沒有哪個學生能堅持這麼長的時間。如果學生們戴一會又摘下來,那跟不戴有什麼區別呢?還有老師,如果讓老師們戴著口罩上課,那老師恐怕沒辦法講課,而如果不讓老師戴口罩,那學生戴不戴口罩又有多大區別呢?



第三是口罩的防護能力問題,戴了也不一定管用。口罩的作用是避免病毒通過空氣傳播,但實際上,如果兩人距離很近,普通一次性口罩甚至N95口罩都是沒辦法防護的,這就是為什麼一線醫護人員需要穿防護服、戴護目鏡的原因。學校裡面人員密度大,學生和學生捱得很近,真要有攜帶者,口罩是不管用的。


所以,開學後佩戴口罩上學是不現實的事情,也沒有太大的意義,那麼,要求每人配備2個月用量的口罩,也就是一件既沒有多大意義,又無法完成的任務。學校只能在疫情基本解除的情況下才能開學,而那個時候,除了去人多的地方外,是沒有必要一直戴著口罩的,也就沒有必要準備那麼多口罩了。


高校人才真經


這個根本不是一個購買力的問題。

眼下,最為棘手的問題可能不是購買力,而是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求學生短時間內佩戴口罩尚且可行,但如果要求學生佩戴1~2個月的口罩,大家覺得這可行嗎?

第二、孩子從早到晚戴著口罩學習和生活,這樣能行得通嗎?醫護人員從早到晚佩戴口罩那是沒辦法,忍受不了也得忍受。但作為孩子,從早到晚戴著口罩學習、生活、活動,這現實不現實?

第三、我們都知道,口罩戴幾個小時以後,由於呼吸、口水、鼻涕等等原因,口罩基本上就已經成了溼的了,而且也極不衛生,極不乾淨。那是不是要學生上午帶一個口罩,下午再換一個口罩?這需要備用多少口罩?這能辦到嗎?

第四、學生上課、活動戴口罩尚且可以,但如果是寄宿制學校,學生吃飯和睡覺的時候怎麼辦呢?吃飯和睡覺戴口罩的問題怎麼解決?

第五、大學生,中學生,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尚且還能管理自己戴口罩的問題。那麼,小學低年級和幼兒園的孩子,他們能夠自覺守規的從早到晚戴著口罩嗎?

第六、不要說要求兩個月佩戴口罩,就一個月佩戴口罩,這麼多的學生戴口罩,需求量該有多大?這麼多的口罩到哪裡去購買?再者說了,購買口罩也需要一個正規的渠道,能夠購買到合格的口罩,這些問題能不能夠得到保障?所以說,相比以上困難購買力都成了次要的困難。相信家長為了孩子的安全,花多少錢也都會想辦法解決的,但問題是有錢也不一定能夠辦了事情。


教育探微


我認為題主應該誤解了學校的意思。學校要求配備兩個月用量的口罩,應該是指上學和放學路上以及外出時間戴的,而不是校內時間都戴著。

而且口罩可以用幾次,不經常用的話,一個口罩可以用好幾天。這樣計算下來,配備兩個月用量的口罩也就是幾個。目前可能購買口罩比較困難,相信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企業的逐漸復工,口罩的供應也不會成為大問題,那時就不是購買能力的問題了。

還有一種可能是學校統一購買,價格也會是平價,家長沒有必要特別擔憂。



戴口罩上課不現實

哪個地區和學校開學,首先是在有效控制疫情的前提下,讓師生上課下課都太口罩,明顯不現實。

  • 老師戴口罩講課,自己彆扭效果也不理想。以前我們有一個老師因為意外磕掉了兩顆門牙,在鑲牙之前一直戴著口罩上課。他經常說非常憋的慌,而且發音很費勁,學生聽起來也怪怪的。
  • 學生一天到晚都戴口罩也不現實。首先學生得就餐,再就是低年級學生根本戴不住,而且學生還要經常喝水。以前有的學生上課特別愛說話,就罰他戴口罩一節課,一節課學生都堅持不下來,一般十分鐘就跟老師保證好好聽課,說太憋,何況學生上課也要回答問題。隨著天氣的轉熱,讓孩子們口罩不離臉,孩子們肯定堅持不住。
  • 距離太近的話,戴口罩也很難保證效果。因為教室裡的場地有限,學生基本上都是肩並肩坐著。下課還會發生打鬧等肢體接觸。即使一天戴著口罩也很難保證效果。



學校一定會考慮到實際情況,不可能做不符合實際情況的要求。

如果真的要求學生每天準備一個口罩,在目前的情況下可能很難達到。每個學校少則幾百人,多則幾千人,整個地區的學生每天耗費口罩就要達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再加上工人和出行的行人都需要口罩,這樣的消費力是口罩製造企業很難承擔的。

現在很多企業是發口罩,每人兩個。因此如果真的學校開學之後,疫情得到了嚴密的控制,學校很有可能對口罩進行統一的購買,就像企業一樣,每週發給學生兩個,如果涉及到收費也不會很高。

當然在目前的形勢下,讓家長買大量的口罩,不太現實。就是兩個口罩都難求,而且有些不良商家藉機抬高物價,這就讓很多家長吃不住了。現在不少家庭都有幾個備用口罩,在孩子上學期間應該還夠用。



總結:所以我認為口罩的問題,家長沒有必要過分擔憂,無論從國家還是學校都會考慮到實際情況,既不會讓孩子們冒著風險上學,也不可能對家長提出完成不了的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