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盤:歐冠賽前突然嘗試變陣,拜仁為何差點把自己玩死?

一場本應大勝的榜尾之戰,最終依賴絕殺進球才勉強拿下三分;如此跌宕起伏的比賽過程,居然讓安聯球場在險勝過後陷入狂歡。其實,現場球迷的如釋重負彰顯拜仁本場勝利的來之不易,但是南部之星更應反思自己為何作繭自縛後險些翻船,畢竟來自歐冠淘汰賽的勁敵就在眼前。


覆盤:歐冠賽前突然嘗試變陣,拜仁為何差點把自己玩死?

【佈陣:庫蒂尼奧首發出場,拜仁防線多人傷停】

本場比賽前,拜仁已在聯賽成功升至積分榜首,近10場正式比賽未嘗敗績,不過目前在積分榜僅有1分優勢,容不得任何閃失。本場比賽是拜仁在安聯球場的第250場德甲,球隊防線遭遇博阿滕、帕瓦爾、聚勒和馬丁內斯停賽,格雷茨卡也因傷缺席,主教練弗裡克在賽前發佈會便透露冬窗租借加盟的奧德里奧索拉首發;升班馬帕德博恩則受制於自身實力,22場聯賽過後僅勝4場積分墊底,保級形勢非常嚴峻。


覆盤:歐冠賽前突然嘗試變陣,拜仁為何差點把自己玩死?

知名數據網站whoscored調整後的兩隊首發陣容

首先看拜仁在本場比賽的首發安排,轉播機構(請注意是轉播機構)列出的首發佈局為門將諾伊爾,奧德里奧索拉、阿拉巴、盧卡斯-埃爾南德斯和阿方索-戴維斯組成後防線,基米希、蒂亞戈和託利索搭檔三中場,庫蒂尼奧和格納布里分居兩側,萊萬多夫斯基繼續頂在中鋒位置。

再看客場作戰的帕德博恩,這支聯賽“副班長”本場比賽以4411陣型出戰。門將是齊格勒,霍爾特曼、索恩勞、施特羅迪克和延斯組成球隊後防線。中前場方面,瓦西利亞迪斯和加蘇拉搭檔雙後腰,阿德傑伊和普羅格爾分居兩側,斯爾貝尼出現在中鋒曼巴的身後。

【拜仁罕見三中衛體系,進攻體系和節奏蕩然無存】

覆盤:歐冠賽前突然嘗試變陣,拜仁為何差點把自己玩死?

根據拜仁近期排兵佈陣,本場的人員使用讓外界自然認為蒂亞戈和基米希繼續搭檔雙後腰,加之託利索或前或後的站位相當於三中場陣型,且各轉播機構給出的陣型也同樣如此。然而自比賽伊始,拜仁顯然帶來一個“驚喜”:基米希並沒有出現在後腰位置,甚至也非右後衛,而是擔任右中衛,與拖後中衛阿拉巴、左中衛盧卡斯組成三中衛體系。同時,兩名邊後衛戴維斯和奧德里奧索拉則承擔邊翼衛責任。

或許是此前阿拉巴與盧卡斯搭檔中衛表現災難,如上場聯賽對科隆的下半場,也可能是在歐冠面對切爾西前磨鍊(迷惑)新陣,弗裡克自接過拜仁教鞭後首度嘗試了三中衛體系首發佈局,由此徹底顛覆了球隊的固有戰術理念。只是三中衛體系的核心在於通過增加中衛以強化防守,而拜仁此役面對聯賽“副班長”顯然無需為防守考量,如此變陣的首要挑戰就在於能否有效激發拜仁的進攻。

覆盤:歐冠賽前突然嘗試變陣,拜仁為何差點把自己玩死?

於是我們看到,拜仁的三名中衛位置前提明顯(特別是全場最高117次傳球的基米希),幾乎扮演球隊的進攻樞紐。同時,邊翼衛的本職要求在於可上可下、可攻可守,但是戴維斯和奧德里奧索拉兩人似乎壓上去後就忘了身後一片草原。此外,兩名邊鋒原本應在邊路增強攻勢,但是科曼和庫蒂尼奧卻更多來到中路,這就把邊路完全交給了兩名邊翼衛,只是戴維斯和奧德里奧索拉的個人能力顯然不能獨立支撐起邊路進攻。

更致命的是拜仁這樣的首發人員佈局,除了三名組織型中衛,再加之兩名後腰和兩名邊鋒(或許說是前腰),幾乎所有球員都習慣於持球在腳的控制型踢法,卻沒有任何人可以站出來為球隊提供快速傳遞和提速突破。畢竟,場上的皮球只有一個,這種你拿一會兒、我控幾下的倒來倒去,讓拜仁的整體進攻毫無節奏和速度可言,完全陷入一種無意義的傳控狀態,就是無力向對方禁區傳遞威脅球,以至於萊萬在隊友粘球時罕見地表示不滿。

覆盤:歐冠賽前突然嘗試變陣,拜仁為何差點把自己玩死?

對於防守方的球隊而言,最懼怕的莫過於攻方的突然提速和傳跑配合,但是拜仁這種“自己和自己玩”的踢球方式反而引起帕德博恩的極度舒適,於是客隊也樂於在防守端隨著拜仁降低節奏且絕無盲目上搶,就是在己方禁區搭好了圍牆以立足密集防守——至於拜仁在這個圍牆之外怎麼玩,那就隨拜仁去吧!

【拜仁變陣猶如作繭自縛,半場過後毫無優勢可言】

三中衛體系,加一眾控球型球員,拜仁如此人員堆積還帶來一個內部矛盾,那就是中後場球員幾乎每人都認為自己就是組織核心,於是爭著把球控在腳下,以至於把自身防守重任徹底拋在了腦後。如此輕敵思想帶來的後果就是當客隊展開反擊時,拜仁球員既沒有人員及時回防貼緊對方前鋒,也沒有球員有效攔截對方傳遞,這種慢半拍節奏讓本就擅長反擊的帕德博恩如魚得水。

覆盤:歐冠賽前突然嘗試變陣,拜仁為何差點把自己玩死?

格納布里憑藉個人能力先拔頭籌

於是,拜仁看似在比賽第25分鐘便打破僵局,但是這粒進球完全源自客隊後場失誤導致拜仁反搶後的二次進攻機會,以及格納布里在人員密集防線中的個人能力體現,這與拜仁三中衛體系下的戰術含量毫無關聯,根本無力掩飾拜仁在上半場各自為戰、不斷丟失球權的進攻問題。

覆盤:歐冠賽前突然嘗試變陣,拜仁為何差點把自己玩死?

諾伊爾的出擊失誤導致拜仁丟球

形成對比的是,當拜仁在前場不斷主動失誤或在壓迫下連續被搶,頻頻奪下球權的帕德博恩則瞄準拜仁防線身後尋求反擊機會,特別是拜仁兩名邊翼衛回防不力所留出的邊路真空。此時,過於輕敵的拜仁防線除了不斷冒險造越位(全場造成客隊6次越位),還深信自己身後的那位門衛,以至於基本的退防和回追都不願嘗試。故而當諾伊爾終於失誤時,如夢驚醒的拜仁防線在慌亂中只能目送對方攻擊手斯爾貝尼突入禁區推射空門得手。

就這樣,拜仁面對德甲“魚腩”未能速戰速決,且在中場過後沒有做出任何調整。進入下半場,拜仁似乎寄希望這套迷魂陣自我甦醒,然而比賽進程證明拜仁的便秘進攻非但沒有改善,防線的種種問題則被對手所洞察和打擊——通過下半場後的反擊重點改變,可以看出帕德博恩主帥鮑姆加特及時發覺了拜仁的左右失衡,特別是相對左路戴維斯、盧卡斯的速度優勢,拜仁右路兩名防守球員奧德里奧索拉和基米希不僅速度慢,且回防的積極性大打折扣。

覆盤:歐冠賽前突然嘗試變陣,拜仁為何差點把自己玩死?

於是,中場過後的帕德博恩迅速調整反擊路線,那就是瞄準了拜仁右路(也就是帕德博恩的左路)不斷衝擊。下半場開場4分鐘,亞斯琴布斯基便在左路突破後輕鬆挑傳禁區,可惜曼巴的搶點射門沒處理好還拉傷了自己,不過這次進攻反而進一步加深了客隊主攻左路的信心,球隊隨即換上另一位速度見長的攻擊手米歇爾,左路進攻比例最終提升到了高達47%!

面對如此焦急的局面,直至下半場踢了近20分鐘,不能繼續等下去的弗裡克終於調整,甚至是一次性做出兩處換人:科曼和穆勒同時登場,替下了兩名租借球員奧德里奧索拉和庫蒂尼奧,自此宣告弗裡克的三中衛體系徹底失敗,拜仁又回到了最擅長的4231陣型。此後,基米希再度擔任右後衛,科曼和格納布里分居兩側,穆勒則出現在萊萬的身邊。

【防線難免釀成大錯,關鍵調整終迎絕殺】

覆盤:歐冠賽前突然嘗試變陣,拜仁為何差點把自己玩死?

拜仁換人前後陣型對比

調整過後,拜仁進攻質量的提升有目共睹。無論是穆勒的及時分球,還是科曼的邊路威脅,至少讓拜仁的進攻不再是個別球員的獨立表現,而是明顯豐富了進攻三區的戰術套路,球隊的進攻比例也趨向於平衡的38%、24%和38%。另一組證明進攻提升的數據是在科曼、穆勒登場前的65分鐘,拜仁有10次射門,而此後25分鐘則創造了8次射門!

覆盤:歐冠賽前突然嘗試變陣,拜仁為何差點把自己玩死?

萊萬在下半場幫助拜仁再度領先

進攻的提速提效迅速為拜仁帶來了進球,畢竟防守糟糕的客隊此前場均失球2.1粒。比賽第70分鐘,拜仁左路搶斷後迅速策動進攻,格納布里帶球突破到底線回敲,萊萬搶點推射破門。這幾乎是拜仁在本場比賽首次打出進攻速度,而如此快捷的推進和傳遞自然輕易撕破了對方防線。

覆盤:歐冠賽前突然嘗試變陣,拜仁為何差點把自己玩死?

看上去,拜仁的進攻較之上半場有了明顯改善,但是迷之自信的防線卻沒有實質改變,特別是回到右後衛的基米希貌似忘了防守職責,他所鎮守的右路連續被對方的身後球找到進攻空間,以至於蒂亞戈不得不變身拖後中衛,一次次貼身逼防對方的插上球員。然而,單憑蒂亞戈的努力顯然不夠,帕德博恩在75分鐘再度通過長傳打穿拜仁右路,回追的蒂亞戈這次未能封擋對方射門,後點的米歇爾跟進補射破門,拜仁理應大勝的比賽似乎就要變為“冷門”。

遇事不擇,齊爾克澤!最後時刻面對破釜沉舟的局面,弗裡克再度選擇讓小將齊爾克澤登場並替下託利索。看上去,弗裡克似乎是要換上福將賭一把,其實這次換人的最大意義是把球場嚴重影響球隊攻防節奏和連貫性的最後“毒瘤”撤下——但凡觀察拜仁本場表現的球迷都會有同感,那就是託利索完全遊離在球隊之外卻對球權格外熱衷,而結果則是他的個人發揮直接限制了全隊整體性,而在對方反擊時卻沒有發揮應有的屏障作用。

覆盤:歐冠賽前突然嘗試變陣,拜仁為何差點把自己玩死?

萊萬完成絕殺進球

於是隨著最後一次換人完成,拜仁的場上球員總算回到最合理的人員分工局面。此後,該退守的退守,該調度的調度,該傳中的傳中,該搶點的搶點,拜仁終於展現出各司其職、全員皆兵的整體掌控。由此再回顧最後的絕殺進球,後場斷球后首先交由中場核心蒂亞戈在雙人包夾下送出疏導,戴維斯隨即直塞身前的格納布里,後者的快速傳中找到了門前的萊萬……可以說,拜仁每名球員都在本職位置做到了最好,面對“魚腩”的進球也是不會遲到。

【結語:大戰當前,如何抉擇?】

覆盤:歐冠賽前突然嘗試變陣,拜仁為何差點把自己玩死?

全隊身價僅有2000萬的帕德博恩雖然在積分榜墊底,但是這支球隊是德甲有名的“硬骨頭”,本場比賽來到安聯球場的表現值得肯定。面對如此硬仗,弗裡克的戰術嘗試險些讓德甲班霸陰溝翻船,半場過後的人員調整也讓所謂“迷魂陣”失去了意義。下週中踏上斯坦福橋,必定回到傳統體系的拜仁在攻擊線已無秘密,而後場的人員選擇則是弗裡克必須面對的難題,畢竟這套迷之自信卻不斷犯錯的防線恐怕很難擋住藍軍一眾小妖的衝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