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動物容易成為瀕危動物?

冷漠王冠


從地球上誕生生命開始,至今絕大多數的物種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已經滅絕了。再繁盛的如恐龍之類的,在地球上都生活了幾億的,都死完了。所以地球上任何物種都會滅絕,包括人(長遠的看)。因地球環境的變化,舊的物種遲早要滅絕,不過新的物種會產生,也許人類的活動會加快這這進程,不過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微乎其微,到是人類活動對人類的影響卻很大,人類這樣下去不會把地球滅亡了,會把自己滅亡了,用人類的話來說不作不死。可悲的人類還在做拯救地球的夢想,實際上人類還沒有意識到是拯救自己,上帝都說了,如果讓一個人滅亡,就讓他先瘋狂,這句話很適合現在的人類,我覺得人才是現在的瀕危動物。


子時40


2012年的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出了全世界3079種動物及2655種植物是瀕危物種。1998年的瀕危動物有1102種,瀕危植物有1197種。

瀕危物種是指物種由於濫捕、盜獵、環境破壞、數量稀少、棲地狹窄等種種原因而導致其野生種群在不久的將來面臨絕滅的幾率很高。一個關鍵物種的滅絕可能破壞當地的食物鏈,造成生態系的不穩定,並可能最終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崩解。

主要原因在於生態系統的破壞,動物不能像人一樣去利用環境,改造環境。例如,遠東豹,東北虎,朱䴉,楊子鱷。遠東豹與東北虎還有棲息地競爭,遠東豹情況最不容樂觀了!



西安3D打印小王


地球上出現過的生物中99.99都已經滅絕了,滅絕的速度在不同的物種間有著不同的演變,確實有一些生物表現的更容易滅絕。

科學家們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因為知道一些物種為什麼更容易滅絕,就能更好的保護生物多樣性。

圖為:大熊貓,它們生育困難,對環境要求高,成為了瀕危物種

哪些生物更容易滅絕

存活下來的物種都是自然選擇的“適者生存者”,在進化上,他們都很成功。

但是縱觀歷史,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種群的數量是決定物種是否更容易滅絕的關鍵因素!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比如你覺得大象和螞蟻哪個更容易滅絕,毫無疑問是大象。

因為種群數量決定了物種遺傳的多樣性,種群數量越少則遺傳多樣性就越差,也就越不能應對環境變化。

圖為:蘇門答臘猩猩因為人類的活動,減少了棲息地而變得瀕危

下面我列出一些顯然影響著物種滅絕的關鍵因素:

1、物種選擇的生存區域。

因為溫度變化是物種滅絕的重要因素,地球不同地方對氣候變化敏感度是不同的,例如兩極受全球變暖的影響是其他地方的兩倍。

2、物種的生存空間

很明顯分佈廣泛的物種,它們滅絕的可能性比那些佔據一小塊區域或棲息地單一的物種要小的多。

3、物種的運氣

不得不承認,所有生存下來的都是最幸運的那個,因為許多隨機事件都會導致物種滅絕,比如白堊紀那個巨大隕石襲擊,只有離撞擊地足夠遠的物種才有機會生存。

4、越懶的物種越不容易滅絕

這是一個得到驗證的事實,一個物種的代謝率越高它就越不容易生存,在哺乳動物和果蠅的研究中,發現那些代謝率高的往往死亡率也高。

生物代謝率是生物生理上的一個作用,毫無疑問這是生物滅絕率的重要決定因素。

由於代謝率與一系列生物特徵相關,包括生長速度、成熟時間、壽命和種群規模等等,所以這些特徵的任何一種可能都對一個物種的滅絕有一定影響。

圖為:犀牛角被認為很有用,所以導致犀牛滅絕,算是天敵的增加變得瀕危

更多未知因素

除了這些很容易得到驗證的因素,還有很多我們沒法驗證的,即使周圍環境變化不大情況下,隨著時間流逝,也會有許多物種滅絕,這就是所謂的背景滅絕。

背景滅絕的波動情況如何,至今沒有人能給出確切答案,但是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幾乎所有的滅絕都屬於這種。

一些生物的滅絕往往和競爭對手的增加或天敵的增加,又或者獵物的減少有關係,但沒人知道這種種群間關係如何影響滅絕事件。

我們甚至不知道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物種滅絕了,可能永遠沒法知道,就連現在物種滅絕情況也只知道冰山一角,所以很難確定哪些物種更容易滅絕。

最後

總之,保持競爭力的最佳辦法就是足夠多,但具體什麼樣的物種容易滅絕呢?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是我們必須瞭解透徹,因為地球可能已經處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的時期了,如果我們不採取措施,我們將為此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另外,雖然物種滅絕必然,但是作為地球的一份子,我們能做的有更多,至少應該努力把它們從瀕危邊緣拉回來。


怪羅科普


熊貓:隨著人類對大自然的開發,適合熊貓生活的森林邊少了,食物也變少了,數量自然就減少了。再加上熊貓的繁殖能力不強,存活率也比較低。還有一些不法分子對熊貓進行了捕捉,導致數量越來越少。

截止2011年底,全世界圈養單位共圈養熊貓333只。能夠經常維持10只以上飼養種群的單位僅有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陝西省珍惜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和北京動物園4家。所以大熊貓屬於高度瀕危的物種。

從2016年起,熊貓已經從瀕危物種降為脆弱物種。大熊貓的處境改善,中國政府重新造林和森林保護努力已經見效。但氣候變化未來80年將導致大熊貓的主要食物——竹子減少逾35%,因此現在其處境脆弱,仍面臨滅絕的危險。

1981年,中國禁止買賣大熊貓皮毛。1988年,生效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禁止偷獵並將其保護級別升為最高。1992年,中國建立大熊貓保護體系,擴增其棲息地,如今,中國已有67個保護區,其棲息地近140萬公頃,這使得67%的大熊貓得到了保護。

截至2019年8月種群現狀:

大熊貓的分佈區已經相當狹小,實際上它的分佈地點僅限於中國陝西秦嶺南坡,甘肅、四川交界的岷山,四川的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彼此分割的6個分佈區域。

棲息於海拔為1400-3600米之間的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亞高山針葉林帶的山地竹林中,總面積為29500平方公里。

每個區域又由於高山、河流或公路、耕地等人為因素的影響,再被分離成更小的單位,所以棲息地實際面積不足總面積的20%,僅有約5900平方公里。總計全中國有30個小的種群,總數為1000只左右。

其中除四川臥龍外,每個種群不足50只,有的僅有10餘隻。支離破碎的棲息地和孤立分佈的生存狀態對於大熊貓的繁殖和抵抗自然災害都是十分不利的。






麥子情感影視


瀕危物種是數量稀少,近期或將來很可能絕滅的動物。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這個物種生存能力及繁殖能力低下,一個就是食物鏈,如果這個物種吃的食物越單一特別是肉食動物,而且食量又大的話就容易滅絕,比如老虎,只吃肉,而且食量又大,隨著人口的增多,原始大面積森林減少,老虎的生存空間及食物減少,再加上人類捕捉,就容易導致它滅絕。

還一種就是繁殖能力低下的動物容易滅絕,像熊貓,繁殖能力及其低下,而且繁殖下來很難存活長大,很多熊貓連交配都不 會,你說是不是容易滅絕呢。




木易水大夫


不懂得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無休止的捕殺破壞,最終受懲罰的是人類自己!



Hello地球公民


人類再折騰下去估計會把自己折騰成瀕危動物了!一隻小蝙蝠就能要了幾萬人的命,人類真覺得自己很厲害嗎?


明日輝煌6155



繩兒yL


只要肉能吃,對人有一頂點用處,吃了不會當時毒死人的動物,都會成為瀕臨滅絕的動物!因為人類不會放過它們!


渭河部落


一是,某動物種的食物鏈斷裂導致的瀕危,二是,某動物種基因遺傳因子弱失導致的瀕危,三是,人類捕殺獵殺消耗導致的瀕危…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有度發展平衡生態保護大自然和動植物的安全,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