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普拉斯》為何達不到《寄生蟲》的獎項成就?

李依舅


首先這兩部電影都是非常優秀的電影,也是我所喜歡的電影,兩部電影也有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都是非常有視覺衝擊力。然後為什麼《大佛普拉斯》沒有達到《寄生蟲》的那個境界呢?其實我覺得有幾個原因:

第1個原因就是《寄生蟲》的導演呢,他其實是屬於國際化的一個導演,除了拍這個《寄生蟲》之外吧,他還拍了很多其他很經典的片子,像《殺人回憶》《雪國列車》等多部影片,所以他不僅在韓國有一定的名氣。另外,就是在國際上也是有一定的名號。但是《大佛普拉斯》的這個這個導演在國際上的名氣並沒有那麼大。

第二個原因奧斯卡頒獎為什麼要一次給《寄生蟲》4個獎呢?一方面是給這個這部電影的,然後另外一部分原因呢,主要是頒給就是這個導演的。同時奧斯卡盛典也是想要去開拓一下這個亞洲的市場,畢竟關注度高了,給它贊助的企業才多!所以這次是商業行為,目的就是藉著《寄生蟲》造成轟動效應!所以一般電影即使獲得奧斯卡大獎,但是也很難再取得它這樣的成績。

第三個原因呢,就是《大佛普拉斯》它所呈現的這種影片文化,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小眾。而《寄生蟲》它所展現的呢,本質上是資本主義制度產生的問題,所以它能夠引起,尤其是在資本主義國家人民的共鳴。這也是他能夠獲得這項獎項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為貧富差距是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能夠體會的。有了共鳴,拿獎也是比較容易!

最後一點呢,就是《大佛普拉斯》拍攝手法也能夠對人造成很強的視覺衝擊力,但是很難形成更多商業行為,讓更多的人去影院瞭解,本質屬於文藝片的範疇!《寄生蟲》這部電影的票房很高,色彩搭配,視覺衝擊力也是ok,而且還是商業類型的電影,票房也夠高,又有共鳴。所以大家才會如此的安利和推薦!

最後希望中國電影能夠湧現出更多像《大佛》這樣有張力的電影,這樣奧斯卡獲獎遲早會是我們的!






影視任我行


大家好,我是3A影視,影視領域創作者,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從主觀上講,《大佛曾拉斯》並沒有比《寄生蟲》差。

這個主觀,不僅是我的看法,從豆瓣的評分上也可以看出。此時去查,兩部影片的豆瓣評分都是8.7分相同。當然,《寄》一度豆瓣歷史曾達到過9.1的高分,逐漸在下降,而《大佛》則是從8.4慢慢升上來的,這則說明了某種程度上“近大遠小”以及歷史可以拉平影片大致的真實水準。

特別是大佛的黑色幽默、黑白夾雜彩色的影像,以及現在還能哼出來的林生祥的配樂,更是讓我主觀上感覺,感覺被它播到癢處,回味無窮。但這個主觀,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華語本身的理解便利以及同種文化的共鳴放大加持。我們可以get到很多隻有同種文化同種語言下才能領會的隱晦的嗨點。從客觀上講,《大佛+》確實沒有《寄生蟲》有奧斯卡相。

其核心原因可以解釋為不“普世”。相信非華語母語和了解華人文化的觀眾,很難去領會《大佛

+ 潛在的華語文化疇點。而《寄生蟲》則不然,用主流的表達語言來講述一個放之東西方皆可能

發生的社會寓言故事,基本上可以說拍攝和製作的很直白,以一種“菁世”的手法拍給西方、東方主流文化圈去看的。就好似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崑曲,高則高矣,終究還是不如京劇那樣,可以讓大家都聽得懂啊。

下面列舉幾方面:

1、名字上,大佛普拉斯,這個plus什麼鬼。我們自然知道是在短片《大佛》基礎上加長創作的,直接命名plus,還用“普拉斯”文字表達出來,會是一個很有趣的華語梗。可是外人。。。

2、導演本人作為畫外音的配音,夾雜著臺普和閩南語方言,聽上去好像是拉家常,我們自然覺得有趣和新鮮。可是對於外國人。。。

3、人物名字隱喻的黑色幽默。主要人物窮人分別叫:釋迦、菜埔和肚財。我就不知道你用英文怎麼翻譯出這種中文自帶的泥土氣息。。。

4、人物階級的黑色幽默。釋迦是一名流浪漢,菜埔白天工人晚上保安,肚財抬破爛的。你這個是歧視保安不是正經工作麼?再有兩個主人公湊在保安室看黃色圖片之類的笑話,大概率也會引起某些評委觀眾的道德層面不適。。。

5、金裝大佛的莊嚴肅穆感,對比最後詭異的“惚咯”聲響,大概率讓佛教文化不那麼盛行的西方觀眾比我們更少體會到這些鏡頭帶來的強烈對比性。

《寄生蟲》的各種表達和強烈的階級對比,則相對直接的很。它的重點不是讓你去分散精力找那些隱喻而獲得快感,而是用另一種直白的荒誕,讓觀眾去震撼。以上,所以《大佛普拉斯》沒有《寄生蟲》在奧斯卡這麼風光,可以理解了。


最後,說起來對比《大佛普拉斯》和《寄生蟲》,其實不如去和《羅馬》對比。《羅馬》也是一部黑白片,並且正好是同一年和《大佛普拉斯》代表不同地區選送參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並最終獲得這一獎項的。


3A影視


樓主你好!

我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大佛普拉斯》這是一部看完讓人覺得比較喪的電影,影片開頭是辦喪事,結尾還是辦喪事。看完之後,難以不相信佛家所講的眾生皆苦,看起來歡樂的有錢人的人生,雖然是彩色的,但他們實際上都是在單純的追尋慾望,沉溺在慾望的河流中無法自拔,並且不惜一切代價的保護自己可以沉溺慾望的特權。生活在底層的人,更是疲於奔命的保證生存的基本條件。當菜埔在結尾工廠的廢墟中找到肚財送他的色情雜誌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感嘆,也許一切皆空這句話對於菜埔這樣的人也許含義是另外一個層面,其他的角色也只能流連於慾望的河流中,佛,對於他們來講就是空,他們不相信佛,認為佛的意義和佛的身體一樣是空的,只有肚財這個內心裝滿可愛小娃娃的人,渡過了那片水,是不是佛祖渡了他,可能。

本片全程黑白,把善與惡倒置,反諷和黑色幽默也是相當正點。比如,把罪惡的殺人屍體藏在最善的佛體內,極度失敗的屌絲,每天只能吃一頓飯的人,花那麼多錢夾娃娃睡在飛碟裡,滿是純真與幻想。還想幫助撿垃圾遇到的輕生的人。更不要說那些道貌岸然,衣冠禽獸的政界精英了。總得來說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

而《寄生蟲》能在美國獲獎,我覺得這部電影是關於富人和窮人,核心是講資本主義,而美國是資本主義的中心。還表示演員們強大的魅力能讓美國觀眾也很快對該片感到親切。





創驛站


這問題有一個基本邏輯,是否拿到獎項,就證明是好片?是否拿到奧斯卡獎,就是有成就?我認為,電影是不可以用獎項論水平的,原因有三:一,巜大佛》和《寄生蟲》在題材上有可比性,都是反映社會底層的犯罪問題,但是處理手法各不相同,前者走藝術片路線,後者偏商業類型片風格,很難說兩者之間在藝術上有高下之分;二,獎項只能證明製作國影響力,不代表水平高,臺灣電影人在國際電影圈的影響明顯不如韓國人,韓國電影產業整體的國際化程度在亞洲都是領先的;三,奧斯卡獎的獲獎有很大偶然性,《寄生蟲》此次的獲獎有一定的運氣成分,放在好萊塢歷史看,都是一次外國電影逆襲的意外。


濤哥觀瀾


(寄生蟲)這部電影好在;一方面真心為這部電影鼓掌,這絕對是近期最棒的現實主義佳作;一方面又遺憾,這部片子要是中國人拍的該多好。

在樓主看來,這是一部將商業和藝術融合得相當完美的作品。工整的敘事,緊湊又環環相扣的劇情,加上電影對一些意象的巧妙運用,使得觀眾極易獲得“高潮”體驗,沒有什麼觀影門檻。

影片探討的主題很清晰,是全世界都存在的一個廣泛議題——“貧富差距”,或者說是“階層分化的問題”。

而《寄生蟲》則是以一種生猛的、直白的形式來呈現,它在懸疑敘事和故事節奏上近乎完美,極具衝擊力

另一面特別迎合中國現在這種情況、所以大佛普拉斯這方面略低一籌。





啃葡萄不吐橘子皮


一部電影的好壞,不是一個奧斯卡就能決定的,沒有得奧斯卡就不是好電影了?

《肖申克的救贖》難道不是經典電影嗎?雖然沒有獲得奧斯卡任何一個獎項,但在我看來它就是無冕之王!

張藝謀的《活著》,我覺得那才叫歷史、生活的真實寫照!那才叫好電影![贊]比那些什麼好萊塢的拯救世界、拯救宇宙的特效片好看多了!

只是歷史、文化的差異罷了,但不失為一部好電影!


哈尼德德


就我個人的觀影體驗來說,《大佛普拉斯》是絕不遜色於《寄生蟲》,與之相對應的,還有胡歌主演的《南方車站的聚會》。

有一種破裂的真實感,冷峻的鏡頭下,市井小民的生活遠比戲劇複雜多了。

所以人們費盡心思編纂劇情,卻沒有人能真正與“生活”這個偉大的編劇抗衡。


淺海深處


大家好,我發表一下我的觀點,一個就是喜歡的人群不一樣,有喜歡寄生蟲的,也跟運氣有關,反正一步好的作品,是很多因素有關,不能單純一點而下定論,反正我們要綜合多種因素,最後來個實際的就是看完就完事了。謝謝大家


秋歌說電影


寄生蟲包括很多元素,演的很真實,不尬,而且分為等級層次兩個階級進行對比,涵蓋許多搞笑元素,在一步一步進行演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