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論英雄的時候,劉備還沒有自己的地盤,為什麼曹操對他的評價那麼高?

逗你玩兒小破兒孩


我是向日葵,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曹操認為劉備和他一樣是是一個英雄人物。曹操有英雄之志,劉備也有,曹操有英雄之義氣,劉備也有,反正曹操身上俱備的英雄之處,劉備基本全有,曹操是一個自戀的歷史人物,他是對照完了自己,他和給劉備下的定義,說他也是一名英雄人物。

下面筆者將通過還原歷史來闡述分析這個問題。

煮酒論英雄時候,劉備和曹操對酒當飲的場景



第一,劉備有英雄志,從劉備年少的時候,就已經志存高遠。

  • ——其一,劉備年輕的時候,就夢想自己能夠坐皇帝的鑾駕車隊,有朝一日自己能夠成王成帝。到了年齡稍大的時候,他就和關羽張飛兩兄弟,打黃巾軍,博了一個小小的縣丞位置。但他在此時並沒有滿足。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先主少時,與宗中諸小兒於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
  • ——其二,在到他參加袁紹的討董聯盟,看到袁術,袁紹,孫堅這些軍閥依據地盤,擁兵自重,內心早已波瀾不驚,自己也幻想有一天能夠成為像他們一樣成為強人,因此,後續劉備參加這些軍閥的混戰,也想分一杯羹。但是因為實力有限,劉備並沒有什麼大作為,但是內心的雄心壯志並沒有被消磨掉。


  • ——其三,劉備後續因為勢力最弱,被別的諸侯強行吃掉,才會棲身於曹操處,曹操這個人為什麼能夠成就霸業,與他的洞察力是分不開的,像何進的身死人手,宦官勢力的問題上,曹操都猜的八九不離十,因此,劉備的過往,曹操早都瞭解的差不多了,因此,他才會在煮酒論英雄的時候,說劉備和他是天下唯一的兩個英雄,只有瞭解,才最有發言權。

因此,劉備俱備了成為英雄人物的英雄志,曹操很瞭解他的過往,所以才會直言不諱的說他是英雄。

<strong>

年少劉備看到的皇帝的車駕隊伍,(上圖)和十七路討伐董卓聯軍的各個諸侯勢力(下圖)


第二,劉備有英雄之氣,

  • ——其一,《三國演義》讀多了,就會覺得劉備是個忍氣吞聲的窩囊廢,但是實際上,劉備是個豪情沖天的性情中人,也有怒髮衝冠的時刻,比如說那個督郵,正史是劉備打他的,不是張飛。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靈帝末,黃巾起,州郡各舉義兵,先主率其屬從校尉鄒靖討黃巾賊有功,除安喜尉。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枊,五葬反。棄官亡命。
  • ——其二,劉備的勢力太弱,為求自保,常常要投靠他人,因此劉備有時候在這方面不能像他曹操那樣,笑傲江湖,同樣,由於性格的原因,或者鬥爭的需要,劉備有時候的少言少語也是根據實際需要去做的。

所以說,劉備這個人是擁有英雄氣的,他的英雄氣不是在表面,而是在他骨子裡。

劉備打督郵,彰顯自己的英雄氣


第三,劉備有英雄之魂。

劉備的這個英雄之魂中的魂字,表現為他的堅韌不拔,劉備從青年時期開始,就一直不順,也一直在寄人籬下,他跟隨過的人如下:

  • ——投奔過公孫瓚,不受重用。

  • ——陶謙病故,代理過徐州,後被呂布鳩佔鵲巢。
  • ——後面又依附過呂布,但是後面又翻臉了。
  • ——現在投靠曹操,就有了煮酒論英雄。

看看劉備一直在頻繁的更換投靠對象,不斷地在敵在友之間周旋,換了如果是別人,尤其是那些以梟雄自詡的人,自己都厭惡自己了,甚至自殺都有可能,但是劉備地這種堅韌不拔,就和楊絳先生的那句百不稱心有異曲同工之處。

所以說劉備的英雄之魂,也是證明劉備是個英雄的原因。

<strong>

劉備的眼神裡就帶著不屈服。


第四,劉備有英雄之義。

  • ——其一,劉備這個人,剛開始一無所有,而且半生坎坷,很長時間都看不出有任何希望,然而他卻交了兩個人才,一個關羽,一個張飛,這兩個可是一等一的人才,但他們卻認準了劉備,前三國時期,我們都知道,厲害的地方勢力有很多,袁紹,袁術,呂布,這些人都是公認的強者,但是,張飛和關羽卻沒去,反而死心塌地的跟著劉備,圖什麼,圖的就是一個仁義二字。


  • ——其二,劉備這個人能夠很多人接納他,也是因為劉備頂著一個“義字”當頭,都覺得劉備這個人靠譜,做人稍微實在點,可以交。這也是劉備的優點,也是他的一個安身立命的本錢。

所以說,從劉備和關羽張飛的情誼,可以看出來,劉備是一個有英雄之義的人,這英雄之義也是英雄人物所擁有的特點。

劉關張三兄弟,義氣為先


第五,劉備於曹操都是貴族出身,但是他們的“貴族”身份卻成為了諸侯們調侃的故事。

劉備和曹操都是貴族出身,劉備是沒落皇族的一分子,而曹操是官宦出身,但是他們兩個人物身份都很尷尬,也很朦朧,劉備的身份身份不能自圓其說,因為他的祖輩時代久遠,所謂的家譜不受這些諸侯待見。

而曹操是宦官的的後裔,而宦官勢力是東漢末年大亂的罪魁禍首,因此很多人都看不起曹操,連曹操剛開始跟隨的外戚大將軍都是對曹操冷嘲熱諷。

所以說,曹操和劉備有近乎相識的心路歷程,所以他看到劉備就和照鏡子一樣,他說劉備是英雄,其實也是在寬慰自己,給自己打氣加油。

<strong>

曹操的祖父曹操,是曹操一生的汙點


第六,劉備和曹操兩個人都是“逃跑將軍”。

有時候,逃跑就是一種本事,三十六計不是有一計,就是逃跑,所以說有時候,逃跑並不是一件窩囊的事情。

劉備沒有自己的根據地,好不容易有一個地盤的時候,也會很快失去,反覆在投靠他人,劉備的很多機會都是他逃跑跑出來的。

而曹操狼狽逃跑的次數也不少,就曹操在逃避董卓追殺的時候,就夠狼狽的,我們可曾想過一個後來位極人臣的丞相,會被捕快逼到絕境。

所以說,劉備和曹操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大家都是逃跑將軍,曹操一看,同道中人,因此會將劉備劃入英雄之列。這樣的話也是對自己逃跑將軍身份的一個認可。

<strong>

<strong>

兩大逃跑將軍,劉備(上圖)和下圖(曹操)


綜上所述:煮酒論英雄上,為什麼曹操那麼看重劉備,因為劉備就是他的鏡子,曹操身上的故事,劉備也有,並且二人出身太過類似,都是很尷尬的身份,所以說曹操對於劉備的高評價,其實就是對自己的評價。

<strong>


向日葵愛歷史


劉備從小就志向遠大,而且也得到了一些有名望的人的資助和支持,比如:公孫瓚和張世平等。劉備也不是那種只說不幹的人,他的榮耀生涯是一步一步的幹出來的。從討伐黃巾軍被任命為安喜縣尉到下密縣丞,還當過高唐縣令、平原縣令、平原相,這些都是劉備磨鍊的基本條件。劉備的這些經歷,為他積累了理政經驗和人脈基礎,特別是帶兵打仗的經歷,為他以後成為一方諸侯積累了一筆不可或缺的財富。

不僅是曹操,當時很多人對劉備的評價也很高,特別是曹操的部下。程昱曾說:劉備胸有大志而甚得人心。郭嘉更是讚賞劉備是人中之傑。關鍵是這些人都認為,劉備肯定不會甘願居於人下,所以他們建議曹操早日除去劉備。

曹操在煮酒論英雄的時候,對劉備說的這一番話?應該說,這是曹操作為一個政治高手的高明之處,他不但知道當前最主要的敵人是誰,而且更清楚潛在的對手是誰!楚漢爭霸時期,項羽失敗就在於其忽視了一個最強大的潛在對手的存在。項羽給劉邦的封地是漢中,在東歸之路上留下了三個王,項羽認為劉邦不可能再回來了,即便劉邦要回來,那他肯定也要損兵折將。齊地內亂時,項羽親帥大軍征討,於是劉邦就趁機“暗度陳倉”起兵東下。項羽可能認為,劉邦要度過三秦之地,估計需要一個月時間,等他叛亂,再回來收拾劉邦也不遲,於是就放下心來率大軍征討齊地。但項羽卻低估了劉邦的實力和他在秦地的威望,劉邦不僅很快拿下了三秦之地,而且是一路高歌猛進,直接拿下了彭城。而這時,項羽已經陷入了齊地的泥潭之中。如果當初項羽認識到,齊地只不過是內部爭權,不會造成過大的局面,立即從從齊地抽身,把主要精力放在三秦之地,那麼劉邦是否能夠拿下三秦還未曾可知。可惜劉邦已經拿下了彭城,已成氣候,而且也得到了三秦之地豐富的物資供應和兵源供給,還讓他有了賴以周旋的戰略縱深。而此時項羽,也只剩下“天亡我,非戰之罪”的嘆息了。

對潛在對手的一個預測也是衡量一個政治家眼觀高低的標準,而曹操就具備了這樣一個標準,他是三國時代政治高手,不管歷史怎麼評價他,他曾經存在過。


公元前


首先,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曹爾”這句話在《三國志》裡是有記載的,而《三國演義》更是將這一段擴充成了“青梅煮酒論英雄”這一聞名的故事。

至於曹操為什麼對劉備評價如此之高,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劉備的地位與名聲。劉備一向以中山靖王之後自稱,而劉備跟隨曹操進了許昌面見獻帝之後,更是坐實了“皇叔”的身份,而有了這一層皇室的身份後,在明面上,劉備的身份是比曹操這種外姓臣子的身份是要高的,儘管官職劉備不一定比他們高,但在老百姓的心中,不管你官職多大,肯定是皇室子弟為尊。再一個,劉備不管在哪裡任職,都有仁德的名聲,劉備是很受老百姓愛戴的。說句不好聽的,萬一獻帝遇害,只要劉備登高一呼,響應者絕對不計其數,畢竟人家的地位與名聲擺在那裡,而且還名正言順。

二、劉備的個人能力。劉備與曹操第一次見面是在征討黃巾軍的戰場上,當時兩個人可以說都還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而曹操對劉備的印象還是挺好的。在十八路諸侯征討董卓時,劉備的表現更是贏得了曹操的諸多好感與欣賞。再之後,從徐州上演的種種都讓曹操看到了劉備的不凡之處,所以劉備在曹操眼中,還算是一個人才的。

三、曹操為拉攏劉備。從史料來看,部分史學家認為,“論英雄”事件是“衣帶詔”事件的組成部分,就本質而言,是官渡之戰前各政治勢力戰前選隊站的活動,而曹操之所以如此抬高劉備,是為了贏得劉備的好感,藉此來拉攏劉備,就像控制漢獻帝那樣,曹操也是想將劉備控制在自己手中的。

四、劉備手下的人才。當時劉備手下還是有很多人才的,這些人才還是非常受曹操重視的,尤以關羽為甚,但是曹操要想把他們收為己用而跨過劉備是幾乎不可能的,於是曹操才如此抬高劉備,只有把劉備穩住,他手下的人才才會踏實為曹操做事。

但曹操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把劉備給放走,畢竟劉備就像曹操說的,絕非池中之物,劉備野心本來就不小,曹操這樣抬高他,反而加重了他要溜走的決心。






墨上公子


皇室宗親地位尊,

關張猛將近在身。

英雄自古出亂世,

誰知何日掌乾坤?




費玉山905


曹操有一次在亭子宴請劉備,煮酒論英雄,說:“天下英雄唯操與君耳”,恰恰天空打一個響雷,劉備握酒杯的手抖了兩下。劉備當時還是寄人籬下,沒有自己的地盤,曹操為何對他評論那麼高呢?我認為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這是曹操遠見卓識。劉備是漢室中山王之後,按族譜漢獻帝還得稱呼劉備為皇叔,那個時候雖然天下群雄四起,但名義上還是漢室天下,有了皇叔這個身份,還有關張兩員猛將的輔佐,招兵買馬,割據稱雄也未可知。

二、這是曹操故意試探劉備,看看劉備是否有稱雄的野心,如有必先處之而後快,為他日後稱霸天下少一個對手,當時曹操說了“天下英雄唯操與君耳”這句話後,恰好天空打響雷,劉備握酒杯的手抖了兩下,酒都溢出酒杯,曹操見此情景,不禁哈哈大笑,認為劉備的手抖是出於害怕,沒有稱雄的野心,讓劉備逃過一劫。

三、曹操認為劉備有這個能力。劉備上有皇叔之尊,下有猛將關羽、張飛,特別是關羽之勇猛,曹操也是見識過的,有次袁紹、曹操、劉備等諸雄聯合作戰,敵將華雄連斬他們派出的幾員大將,氣焰非常囂張,這時關羽主動求戰,因為身份低微被袁紹喝斥,曹操慧眼識英雄,力挺他出戰,並出戰前要敬關羽一杯酒,關羽道:“待斬敵首歸來再喝也不遲”,就提馬出戰華雄,一通鼓未畢,關羽便提華雄首級得勝歸來,酒杯裡的酒還是熱的,曹操從此便一直費心心思,想收關羽為己所用,無奈關羽一直以劉備馬首是瞻,意志堅定,沒有二心。劉備雖然本事平庸,但是手下有此猛將輔佐,日後成就大業也是遲早的事。


庫珠堡


《三國志·蜀書》中記載了曹操對劉備的這句評價。

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曹操是個眼界很高的人,其時也在中原縱橫捭闔,可以說放眼天下,他能看在眼裡的人很少,按照曹操的說法就是,天下也就你劉備我看得上。然而,此時的劉備既沒有地盤又沒有軍力,那麼,為什麼曹操會這麼看重他呢?

一個人是不是英雄,不光是嘴上說就行的,英雄之名還要得到他人的認同,如果有許多人認為他是英雄,這就是一種名聲,名聲也是一種資本,可以振臂一揮從者如雲,也可以借力打力。

劉備也是如此,他的英雄之名是得到了青州、徐州等地士族和大儒的認同。

這英雄之名的起點就在於其曾經與公孫瓚一起在九江太守盧植門下一起學習的經歷。

年十五,母使行學,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盧植。

而盧植本身是大儒,又出身因為反對廢掉少帝而讓董卓起了殺心,被人以盧植為海內大儒,人望所歸,殺之恐會驚天下而勸止。

邕時見親於卓,故往請植事。又議郎彭伯諫卓曰:“盧尚書海內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卓乃止,但免植官而已。

有此一事可見盧植名望之高,身為他的弟子,自然是身帶光環。

劉備師從盧植,從歷史記載分析,應該時間很短,應該就是在盧植辭去九江太守期間,因為不久之後,盧植又被朝廷拜為了廬江太守。

此處先不詳談,反正劉備確實短暫的在盧植門下學習過。

(東漢大儒盧植)

而盧植師承是太尉陳球、大儒馬融等,與當世大儒鄭玄、華歆等都是師兄弟的關係。

《太平御覽·文部五》引《述徵記》:下相城西北漢太尉陳球墓有三碑,近墓一碑記弟子盧植、鄭玄、管寧、華歆等六十人。

鄭玄也是當世大儒,原本在青州,為了躲避黃巾軍而來到了徐州,被當時的徐州牧陶謙以師友之禮禮待。這是一個伏筆。

“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也對鄭玄推崇備至。

而劉備與公孫瓚的關係很好,在高郵被賊攻破後投奔了這位師兄,立刻得到了一個官職,之後又因功被命為平原相,在任期間,非常得人心,仁義之名遠播,連當時的大儒孔融都知道了,在黃巾軍圍困都昌,情勢危急時能想到向離此不遠的劉備求救。

可見此時劉備已經漸漸有了一些名聲。

遂到平原,說備曰:“慈,東萊之鄙人也,與孔北海親非骨肉,比非鄉黨,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災共患之義。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以君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區區,延頸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圍,從萬死之中自託於君,惟君所以存之。”備斂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邪!”即遣精兵三千人隨慈。

之後,曹操攻徐州,陶謙力不能敵,向當時的青州刺史田楷求援,田楷就帶著劉備前去救援,這是劉備第一次登上徐州的舞臺——以一個援助者的面目。

而此時的徐州因為在黃巾之亂中沒有受到太大波及,是天下少有的富饒和平靜之地。

百姓殷盛,谷實差豐,流民多歸之。

因此吸引了眾多周邊郡縣的名士在這裡避難和隱居,比如後來的曹魏名臣陳群及其父陳紀。

劉備雖然是空降到這裡,但是其根基卻十分深厚,名聲也非常好,對孔融、陶謙都有相救之功,同時,又與眾多大儒名士都多多少少扯得上關係。比如鄭玄是其師伯,而孔融更是一個交遊廣闊的人,與陳群父子關係都非常友好。

(孔融)年在紀、群之間,先與紀友,後與群交,更為紀拜,由是顯名。

藉由孔融牽線搭橋,也因為自身的才能,劉備在陶謙去世前的一段時間裡得以與眾多的名士大儒相交,名氣也越來越大,成了這一個名士圈的一員。這些大儒名士們平時的言談中肯定會論及如今這天下大亂的形勢,進而治亂興衰之道肯定也多有談及。

《華陽國志》載有“先帝亦言:‘吾周旋陳元方、鄭康成間,每見啟告治亂之道備矣,曾不語赦也。

陳元方就是陳紀,鄭康成就是鄭玄。在談論中,劉備定然也是言之有物,得到了其他大儒名士的部分認同。漢朝是察舉制,多數人都高度認同大儒名士們的言論,他們說誰是英雄,天下人大多就會認同其為英雄。

最終多方面作用的結果就是

謙病篤,謂別駕麋竺曰:“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劉備還在推辭的時候,孔融勸說其接受。

(影視劇中陶謙臨終託付)

孔融謂先主曰:“袁術豈憂國忘家者耶?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與能,天與不取,悔不可追。”先主遂領徐州牧。

至此,劉備英雄之名已經名副其實。

以後曹操所知,一部分是因為劉備一直以來的言行,一部分卻是由這些當時大儒名士的交口稱許而來。可見英雄之名既是自己而來,也是由他人而來。


資料:

《三國志》、《華陽國志》、《後漢書》、《太平御覽》


閒話說歷史


曹操對劉備的評價就是青梅煮酒時說的那句話:“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曹操說出這句話也就等於是挑明瞭告訴劉備:將來和我爭奪天下的就是你劉備。劉備聽到後嚇的筷子掉在了地上。

曹操為什麼認為劉備是英雄呢?

三國時期有兩個人的識人之術是最厲害的,一個是曹操一個就是劉備;可以說他們兩個人看人是可以入木三分。所以以曹操的識人能力,看出了劉備雖然落魄,卻非一般人。

不光曹操看出來了,曹操手下的三大謀士荀彧、程昱、郭嘉也都看出來了,都給曹操給了建議。

程昱的評價是:

觀劉備有雄心而甚得眾人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

郭嘉的評價是:

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嘉觀之,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古人有言:“一日縱敵,數世之患。”宜早為之所。

荀彧也建議曹操殺了劉備;曹操的三大謀士都看出來了劉備非常人,而是有些雄心壯志,建議曹操及早圖之。劉備從曹操公元198年曹操打敗呂布後和曹操一起回到許昌,青梅煮酒時劉備已經在許都呆了近兩年的時間,以曹操眼力自然能看出劉備的雄心壯志。

劉備從184年討伐黃巾起義開始,到公元198年,和曹操一同回到許都,十幾年的的征伐劉備雖沒有得到一塊地盤,但也讓劉備聲名鵲起,為各路諸侯所知曉。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陶謙死後,就把徐州讓給了劉備,就足以證明,此時的劉備在各路諸侯面前有了一定的名望。

曹操最後沒有聽從自己謀士的建議,而是放了劉備,結果劉備遇到了臥龍,開啟了開掛一般的創業生涯,成了曹操統一天下的頭號大敵。


小任淺談史


《三國志-蜀書》中記載了曹操的這句話:“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能得到曹操這般推祟,這評價不可謂不高。曹操是何許人也,那可是眼高於頂,相當自負的一個人,他能把劉備放到和他相提並論的位置,就說明劉備這個人確有非同一般的本事和能力。

然而曹操在說這句話的時侯,劉備正處在他人生的低谷。三十好幾的人了,要兵沒兵,要地沒地,窮困潦倒,仰人鼻息,不要說別人,估計連他自已都有些瞧不上自己。為什麼曹操會在這個時候送給他如此之高的評價呢?

關於曹操說這句話的動機,有兩種說法,一是試探,二是籠絡人心,企圖為己所用。但我在想,曹操的本意,更多的是一種激勵,因為,歸根結底,他和劉備都屬於同一類人,他很想知道東山再起的劉備還能折騰出多大的動靜。

在曹操和劉備的身上,有太多相似的東西。首先,他們都有著非常鮮明的個性,從而養就了他們獨特的個人魅力。其次,他們都有識人之明,更擅於用好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而最重要的是,他們都胸懷天下,為了心中遠大的抱負,不屈不撓,永不言敗。

這自然成就了他們之間的惺惺相惜。所以當劉備被呂布所破而投奔曹操時,曹操和他食則同桌,行則同車,所受待遇和自己一樣,完全將他視為一方人主看待。他們兩人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出身。劉備是雖有漢室宗親之名卻以織蓆販履為業,而曹操雖是閹宦之後終究是豪族世家子弟,起點上就有了高下之分。

這難免會讓一向自負的曹操耿耿於懷。他不想讓世人認為他今日的輝煌和劉備的落魄僅僅只是因為出身的不同而形成的差異,所以,他渴望證明自己,希望用以後的每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已即使與劉備是同一類人,他也遠比後者優秀。

於是,他才會置郭嘉的警示不顧而放虎歸山。很多人在理解曹操這句話時大多認為是"放眼當今天下,唯有你我方為英雄",其實又何嘗不可理解成"當今天下,只有你才是我的對手"。

英雄最怕的是什麼?是高處不勝寒的寂寞,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孤苦。

因此,有詞為證:天下英雄無敵手?曹劉!


煮茶道史


曹操對劉備的評價如此之高,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他確實覺得劉備不同尋常。其二,他的評價意在試探劉備,所以有故意拔高的成分。

先說第一個方面。

曹操是三國時期最傑出的人物之一。從史料看,他不僅自己文武雙全,更有識人之明,用人之能。他知人善任,人盡其用的本領令人讚歎。從他對自己幾個兒子的安排,就可看出曹操慧眼如炬。比如,曹植擅文,曹操就放任他吟詩作對;曹丕喜歡政治,曹操就讓他歷練宦海;曹彰擅武,曹操就讓他帶兵打仗。曹操手下的謀士武將,基本上各得其位,人盡其才。他重用荀彧,籠絡楊修,收編張郃,不棄敗將張繡和賈詡等等,都體現了曹操過人的識才用人之能。

曹操在同各路豪傑交往、爭鬥過程中,不會不對這幫人進行認真的權衡和比較。劉備寬宏仁厚,頗有人緣,為人重情重義,而且韜光養晦,忍辱負重。這一點,作為聰明絕頂的曹操,自然是看在眼裡的。將劉備跟袁紹、袁術以及呂布等人比較,劉備的優點一目瞭然,其時沒有地盤,所謂虎落平陽是也。劉備是帝王之後,關羽這樣的大英雄始終對他不離不棄,曹操當然也會對劉備刮目相看。

再說第二個方面。

實際上曹操對自己的話也是半信半疑,不是十分肯定的。原因很簡單,曹操本身就是一個多疑的人,他的疑神疑鬼可是非常出名的。曹操說出“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樣的話,並非完全出於自己內心的結論,也包含了刺探劉備反應的成分。一句話,他想看看劉備到底野心有多大,是否就是自己潛在的政治對手。不然的話,以曹操的性格,是絕對不可能放過劉備,必是除之而後快,以絕後患。當然我們也知道,劉備最後通過假動作掩飾過去了,打消了曹操的懷疑。





笑談古和今


煮酒論英雄的時候,劉備還沒有自己的地盤,曹操對他的評價那麼高是有原因的,我的觀點是:
1.劉備的所謂背景,中山靖王之後,孝景帝之玄孫。這個皇室的背景為劉備加分不少,在後面很多的場景中都用到這個背景,劉備也不斷的重複與強化這個背景。

2.曹操是人中龍鳳,在世梟雄,他的用人的眼光是獨到的,是銳利的。曹操能成就帝業也是跟他用人識人方面的能力分不開的。他認為劉備是人才,在與袁紹、呂布的對決中,曹操看出劉備為人的才略。所以想拉攏劉備為自己所用。

3.劉備的身邊的關張二人,驍勇悍將,為劉備加分;

4.曹操用高評價來試探劉備是否是一個沽名釣譽,注重名聲的人。結果認為劉備是一個膽小的人,於是放鬆了對他的警惕和猜疑。這也是曹操那個時候位高權重後帶有輕浮和傲慢之勢態,結果錯放了劉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