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中沒考好,該去打工還是去上技校?

用戶2786726046815


你好,如果孩子目前階段是初升高階段,建議你不要著急去讀技校或打工,在校還是比較規範的,可以繼續學習的,該學習的年級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才不會後悔自己讀少了書,還是先讓孩子讀完高中吧,先看看能不能選個好點學校進繼續上高中,或復讀,不行再出來讀技校吧,孩子如果有一片讀書的心,作父母的還是得尊重孩子的意思,不用這麼早出社會打工,孩子還處於青春期太小了,還是要多讀書,增加一定文化基礎,今後工作上也是會受到知識影響,要相信知識改變命運的想法,有學歷後出社會工作會相對輕鬆很多,不僅物質上的錢增加了,還有讀書後的閱歷,氣質都在今後會體現出來。



ai分享小Jely


我是一個太行山區的80後農民工,以我的血淚經歷,誠懇地告訴你,沒有學歷,沒有技術,還沒有餘錢,想在社會立足太難了。1999年,我18歲,因為極其貧困,高二從重點高中輟學,被迫北漂。我幹過建築工,鍋爐工,搬運工,服務生…等等,睡過大街,討薪無果,遭人打罵,挨人坑騙。無學歷,無社會經驗,無技術,兜裡無餘錢,狼狽潦倒,兜兜轉轉,渾渾噩噩,四處碰壁。直到25歲,才有倖進了一家工廠,從零開始學習,學到一門技術,穩定下來。所以還是奉勸你,舉全家之財力,復讀一年,發憤學習,讀高中,讀大學。趕上時代的腳步,這才是走上了一條捷徑。


笨鳥拼命飛


我本人就是初中沒有考好,但是父親很堅定的給我報考了技校,3+2的大專,讀的專業是護理。現在出來工作已經兩年了,最大的感受是有個文憑真的非常重要,而且學會了一個技能,不怕找不到工作。現在你可能想著小孩讀書不行,不想浪費那個學費和時間,但是從長遠來看,念箇中專都好。



作為一個在校大學生(本科)

我強烈建議趁假期打一段時間工,這樣就知道打工很苦,然後再去上學,才會珍惜這上學的日子,原因如下

首先,去年寒假的時候,我去廠子裡打工,白天晚上換班的那種,剛開始去的第一二天,我們的班組長(廠子分配的車間的教新員工幹活的人)教我們幹,剛開始感覺挺難的,學不會,我去的工廠乾的是焊線的,很燙,感覺學不會,也就三四天以後,熟練了。沒學會的時候一心想著趕快學會,感覺時間過得挺快點,學會了以後,每天每時每刻都是幹同一樣活,真的很枯燥,尤其是夜班的時候等不到下班,而且跟前後左右的人又不熟,不能說話,真的感覺那種生活,太枯燥了,晚班從晚上八點到早上八點,上完夜班以後趕快跑起食堂吃一點早飯就會宿舍睡覺,一覺醒來,就又是上班的時候了,根本沒時間幹其他事,更別說玩手機什麼的人。

上了大概十多天左右,就過年了,就回家了,真的想一想那十多天,真的是生不如死,從那時候我才發現,還是在學校好,還是讀書好,而且以後一定要好好讀書,因為稍微學點東西都不至於幹那種活,雖然它工資確實挺高的,但是生活真的太乏味了。這是一個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我想講一講關於我一個學長的故事,他高考沒考試大學,去了我們地方的一個師範學校,但他在學校裡並不是混日子的那種,他不但好好學習拿到了每學期的獎學金,而且一有時間就去外面給小孩補課,當家教,就這樣一直在外面鍛鍊自己,他順利拿到了教師資格證,順利專升本,現在在我省的一個學校當留校輔導員,生活也過得挺好的,反正我挺羨慕他的,不過我也知道他也吃了很多苦。

就這些了,反正我覺得孩子還是多受點教育好。


北南北北bn


孩子初中沒考好,該去打工還是去上技校?

我的回答是去技校。

為什麼呢?因為本人80後,初中畢業沒考好,由於當時年齡小,根本不知道什麼所謂的前途在哪?頭腦一片迷茫,家長在不負責任點,只知道不上學就省錢了,也不和孩子溝通未來,說實話當時真是對未來的種無知的恐懼。

99年畢業後,在家呆了能有2~3個月,在外面閒逛時看見了一家飯店正在招聘服務員,於是壯著膽子進去問了一下,當時看著人家老闆的審視,腿肚子都在打哆嗦,最後告訴我明天上班,這一干就是好幾年,換了好幾次地方。其實當時也想做有點前途的職業,也知道這碗飯是青春飯沒發展,可是自己不知道該幹些什麼,無論在哪不幹之後,在迷茫中尋尋覓覓的找工作中就又回去幹服務員了,浪費光陰啊。

所以這裡我的建議是技校,如果當時家長有點遠見,讓我去技校,就不會這麼多年一直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掙錢不在一時,趁年輕應該把手藝學精。



檻上人日記


我也是初中畢業就出來打工了,感覺沒有技術出門打工好累,加上那時候小,走了很多彎路。

我建議繼續讓他上技校學一技之長,出社會了找個好的工作就不會那麼難了,能少吃點苦,在說16 歲的少年只能說懂一點事,還不能承受壓力,在上了技校出來無論是心理和身體都已經在能很好的承受範圍了





唐雪強


實在沒得高中上的話還是去讀技校好

現在的社會學歷非常重要 如果沒有機會上高中的話 去技校學一門技能也未嘗不可 既然已經沒有了學歷,再也麼說也要有一項技能在身吧

但是去技校的話還有很多學生出來以後還是會被分配到工廠上班,所以在校期間的努力和上進非常重要,只有抓住一切機遇,才會有成功的可能,紮紮實實把技能學好,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你說她只是沒考好,但有機會上高中的話我覺得上高中會比讀技校好吧,雖然他初中成績不好,但不代表他高中就考不上好的大學,我之前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列子,初中成績很差考上來的,但是高中三年就像開了掛一樣,成績突飛猛進,最後也考上了重點大學,當然如果他真的沒有上高中的機會了,那就只有去讀技校了


DENG愛別離


中考結束了,很多學生和家長又在糾結一個問題:孩子成績不好,考上理想高中是沒有希望了,但是讓孩子去讀技校,有前途嗎?對此我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近八年來,我一直任教初三畢業班,成績好的學生考高中,成績差的學生報讀技校已經成了一種趨勢。因為初中畢業生普遍年齡是十五六歲左右,出去打工的話還屬於童工,所以很多家長都抱著多讀幾年技校,夠了十八歲再出去打工的心態,讓子女報讀技校。 據我觀察和了解,那些中學畢業後報讀了技校的學生,每個人的際遇是不一樣的,不能一概而論。

有一位鄰居的孩子,初中時候無心向學,成績很差,混到畢業後去讀了三年技校,但由於去到技校之後讀書不認真,專業技術不過關,僅僅是混到技校畢業便出外打工。輾轉幾年,換了幾份工作,都僅是限於在餐廳、工廠裡當一名普通員工,工作辛苦,收入也不高。

而他一位一同去讀技校的同學,因為學習認真,專業知識過硬,技校畢業之後便很快找到了與所學專業對口的工作,並很快獲得老闆的賞識,升職加薪。

有個別在初中時就掛名讀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同學,去讀技校之後依然死性不改,到了不到一年就被學校清退回家。也有一個讀初中時成績不怎麼樣的男生,去讀技校之後突然變化很大,認真學習專業,與從前判若兩人,被老師贊前途無量

而大多數女同學,去讀了幾年技校之後,出來都找到比較滿意的對口專業,如幼師、護士,總的來說要比那些初中畢業就出外打工的女同學幸福感更強。





電競油條哥


技校。直接去打工的話孩子的思想境界和認識就停留在了初中,去技校不僅還能有所提高還能學到技術。我哥之前是個小混混,但是去讀了技校,學校裡也遇到了貴人,實習後又有所感悟,後來放棄中層工作去考大專,去年九月還去應徵入伍了。


得優惠


中考和高考是人最重要的兩大關口。有人說後者高考才是真正決定人生命運的關鍵,考上一流的大學就會找到好的工作,一輩子不愁生活。可是你想過沒有,不衝過中考一關,怎會有高考之機?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我覺得中考才是孩子更關鍵的關口。中考成績不怎麼理想,直接影響孩子以後的人生道路。中考無望,雖然可以復讀,但現在的招生體制規定,復讀生不能能參與“學校定向”名額,而按統招線標準,這類孩子復讀一年的效果恐怕很難達到這一水準,所不太現實。於是,孩子會直接面臨重要抉擇:該讓孩子直接步入社會外出打工,還是繼續求學上技校?

從父母的角度講,應該大多數父母是想讓孩子去讀技校,學到一技之長,再去工廠上班。當然也出於對孩子的疼愛,不想讓孩子過早地吃苦受累。從孩子的角度看,可能許多孩子沒有什麼主意,只好聽從父母的安排。也會有不少孩子厭惡透了讀書上學,早就想擺脫這種枯燥無味的生活,產生去外面的世界獨自闖蕩的衝動。加上剛好在青春期,很多時候都不喜歡父母的安排,不願呆在父母身旁聽父母嘮叨。所以直接選擇打工。

那究竟那一種情好呢?下面是兩位有實際經歷者的看法:

工友A:作為一名80後,曾經我就是因為中考失敗了才選擇打工,誰曾想一打就是10年,這10年裡面,機械技術沒有學習到,管理方法也沒有學習到,錢也沒有賺到,每天做的事情還是累死累活的。看看那些去讀技校的人,一出來就可以去做技術人員,做事情每天還輕輕鬆鬆,工資還挺高,所以,個人認為還是選擇讀技校好,可以學習到一技之長。 工友B:我是一個90後,讀了3年,除了有個證件,根本沒有學習到了什麼技能。3年白讀浪費了青春不說,還花了父母的8萬塊血汗錢。我們工廠裡面那些沒有讀技校的,照樣是擁有一技之長的小管理者或技術員。我自己從技校畢業以後出來打工,還不是跟他們學習,並且是從零開始學習。那些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只是用來紙上談兵,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工友A認為讀技校好,工友B認為直接打工好。看來還是二難抉擇。然而,我們細細地思考,其實不難發現,工友A和工友B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在談同一問題的,自然得出的結論就大相徑庭了。工友A說的是工廠招工的制度優先於文憑——知識文化,工友B說的進了工廠之後工作的實踐過程,怎麼能得出一致的結論呢?

再看看第三位的看法:

工友C:我是70後,打工20年了,見過太多讀技校來我這個工廠上班的人,他們很多人是沒有學習到什麼真正有用的技術,但是理論知識還是挺不錯,在工廠裡面學習技術很快。

如此,我們不難明白,讓孩子上技校是有好處的。雖然在學校學的都是理論知識,和實踐難以掛鉤。但有了理知識再去工廠跟著工人師傅學習,起碼門頭結道都懂,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和具體的實踐相對照就行。而一竅不通的你去了工廠,可就真正是個門外漢了。你跟著工人師傅學習,連一些基本的術語也聽不懂,連一個圖紙都看不懂,學習起來可見有多困難了。前幾年我的一個親戚高中畢業之後,父母託關係讓進了一個建築公司,就是因為沒有任何一點兒建築學知識,寸步難行,最後能做苦力受累了。尤其是現在的時代,一切都是高科技,沒有知識,沒有文化,就沒有出路。

當然,最終選擇還是和孩子好好商量,尊重孩子的意見。對於讀書特別反感的孩子,逼他讀書是沒有用的,讓他自己去社會上面闖一闖試一試,也不是沒有出路,等他在闖蕩過程中,也許會認識到自己選擇的錯誤,而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亡羊補牢,猶為未晚;對於想要去讀技校的孩子,或聽從父母安排的孩子,最好支持他們去讀,畢竟有了知識,就會有一定的用處,最起碼選擇工作的門檻比那些沒有讀的人起點就高,工種就有些區別,一紙學歷雖不能等同於能力,但也不是一張白紙。在這一方面,父母還不能太過計較孩子花的學費與孩子將來工作的利弊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