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攝影老法師指導新手使用M檔,對新手的幫助有多大?

舟搖搖


有關於M檔的使用,優勢在於能幫助理解快門、光圈、感光度三者之間是如何聯動的,對於打好基礎很有幫助。那麼對於新手來說,不建議使用這個曝光模式,因為一次要調整三個參數,比較麻煩,尤其在外出拍攝的時候。建議新手還是多用AV、TV等半自動模式,這樣能夠快速完成拍攝,而且照片很少會過曝或者欠曝,方便快捷,對於老手也一樣。那麼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用這個曝光模式呢?答案是:影棚拍攝。比如某寶的產品、模特拍攝。因為影棚的光線是恆定不變的,不需要不斷測光,因此只要設定了一組合適的參數,就直接拍就可以了。


攝影加油站


大家好,我是天狼之道的射天狼,喜歡邊走邊拍,無時無刻,行行攝攝。很榮幸能夠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攝影新手學習使用M檔,對學習攝影肯定有幫助的,且作用很大。那麼,下面我來說說,有哪些幫助和作用。

第一,M檔,又叫手動模式,在單反相機上是比較難掌握的一個模式。相機的快門,光圈,感光度(ISO),曝光補償等等都要拍攝者親自動手設置。

第二,換而言之,攝影新手要懂得使用M檔,就必須學會懂得相機的快門,光圈,感光度(ISO),曝光補償等等這些單反相機使用的基本知識,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聯,懂了這些,才會懂得使用M檔。

第三,M檔的使用,懂得了使用原理,還要靠多拍攝多練習,學習各種場合的使用經驗,比如拍攝日出日落,室內室外,白天黑夜,靜態動態,風景人像等等需要怎樣設置快門,光圈,感光度才能把照片拍好。這個就需要攝影新手在老法師指點之下,還要自己用心去摸索,經驗和技術是練出來的。

祝你早日學會使用M檔,拍出大片。下面上幾張我用M檔拍攝的靜物小品,給你示例一下,獻醜了。





天狼之道


M檔是指全手動相機功能轉盤上所具有的一個檔。除此之外,全手動相機的功能轉盤上還具有P、A、S檔。 一般數碼相機對P,A,S叫做部份手動功能,而M才稱作全手動功能。用M檔拍攝可以根據場景和拍攝的需求自由的選擇光圈、速度,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任何情況下都不是必須用M檔的……光圈優先、快門優先、甚至自動檔,都可以拍出不錯的片子的。

至於M檔,本身不是為了“必須”而設計的……M檔之所以存在,是給拍攝者最大的自由發揮空間。這才是這個檔位的精髓所在。

一、簡單介紹M檔

什麼是M檔?M檔的意思是全手動檔,可以手動調節光圈、快門速度,還有ISO感光度也可以手動設置。下面介紹一下M擋要調節的各個參數,他們有什麼作用。

1、快門速度

顧名思義就是控制光線進入CMOS時間長短,在單反相機中可以通過Tv檔或者M檔調節快門的速度,一般單反相機會支持1/4000~30秒的範圍,高端相機快門速度高達1/8000。還有一個是快門模式叫B門,相機上會顯示Bulb,是一種完全由攝影師控制的快門釋放方式,快門時間的長短由攝影師按下快門到釋放的時間長短來決定的,因此B門也稱之為“手控快門”。

B門在拍攝煙花或者畫光軌時很實用,因為你不知道實際的快門速度是多少,B門就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2、光圈

光圈是鏡頭中由幾片細小的葉片組成的,用於控制光線的通過量,每真加或降低一檔,曝光量會加倍或減半。光圈大小用F值來表示,數值越小,光圈口徑越大,相反,數值越大,光圈口徑越小。其作用是能改變景深,數值越小,景深越淺,數值越大,景深越深。

在實際拍攝中,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調節光圈的大小,從而達到自己想要的背景虛化效果。

3、ISO感光度

在數碼時代比較看重的一個性能指標,當你的快門和光圈組合拍出來的畫面比較暗的話,這時候要考慮增加ISO感光度。

但是過高的感光度會使畫質變差,往往會出現噪點,全畫幅相機可能影響比較小,半畫幅或者更小的畫幅的相機就很明顯,所以儘量在不影響拍攝需求和不升高感光度的情況下,使用大光圈和慢點的快門,必要時選用帶防抖的鏡頭或者開啟機身防抖,在保證拍攝主體清晰的同時畫質不會太差。

二、M檔參數設置技巧

首先我們要非常確定自己要拍的題材是什麼,因為不同題材參數是不一樣的,我們就要有針對性地作出選擇,拍人用大光圈,拍運動類的要高快門速度,拍夜景要高ISO等等。

還有的是安全快門,在沒有防抖和三腳架的情況下,手持拍照往往會因快門速度低而變得模糊,安全快門的概念也就誕生了。如今高像素時代,焦段的倒數就是安全快門不是很夠用,最好是焦段數值乘以2再倒數,這是最好的。

1、拍攝人像場景

上面就說到,想要單純拍人物的話,背景虛化是必須的,所以設置大光圈,快門最好是高於安全快門,需要抓拍的時候,開啟高速連拍,選擇最好的一張。

在確定好光圈之後,根據不同的場景進行測光,白天ISO100,晚上的話全畫幅ISO不高於1600,半畫幅不要超過800,否則人物的細節會損失,畫質會變差,拍出來的效果就不盡人意了,夜景人像還可以帶個外置閃光燈進行補光,內置閃光燈拍出來的光線太平了,沒有立體感,側面補光最佳。

基本思路大概是基礎ISO100,調快門速度,到達安全快門臨界點就要調高ISO,到達ISO臨界點就要考慮換個光線好點的場景或者是外置閃光燈。

2、運動類場景

運動類的包括晚會舞蹈,跑步游泳這些,長焦肯定是必須的,快門速度沒有1/320以上是拍不清晰的,除非想要拍得有動感一點,需要較慢的快門速度,最好選擇有鏡身防抖的鏡頭,機身有防抖都能開啟,能保證出片率。光圈方面最好能開f8,要不然很容易跑焦變虛,ISO可以根據曝光的適當增加。

3、光軌類場景

這一類照片需要慢快門,至少1秒以上,才能拍出光的軌跡,有時候需要30秒或者更久,ISO設置在100保證畫質,光圈設置f8以上,必要時設置f16,能夠增加曝光時間,小光圈拍路燈有星芒的效果,還有別忘了上三腳架,任何防抖功能都可以關了。

拍光繪最好用B門,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畫完,還未畫完快門就閉合了,那就前功盡棄了。

4、攝影棚

無容置疑,在攝影棚的環境下,當然是用M檔,ISO當然是設置100,光圈f8,快門速度不能高於1/250,對燈光的要求也是很苛刻的,這裡就涉及到布燈的問題了。

有些閃光燈能支持高速同步,拍水花也是不錯的,快門速度可以稍微提高,如果閃光燈功率不夠,適當提高ISO感光度。為了拍出好看的水花,我們可以用陷阱對焦,當水滴進入事先確定的焦點範圍,單反相機的快門會自動釋放。











鏡頭記錄世界


大家好我是板栗拜靶子

攝影師都會使用M檔創作,這是因為攝影專業能量很強,拍的多了自然就懂了。

第一步 學習用好tv 與AV的檔

多拍 大膽拍攝。使用光圈優先,可準確對景深進行掌握,例如,拍攝大光圈的山水、小光圈的山水風光。快門優先,可以很準確曝光,防止照片出現虛化。 在攝影棚或者室內拍攝,使用1╱200秒以上。拍攝 流動的河流一點要使用慢門 5秒左右就行(根據自己的喜歡)(瀑布也可以) 在找到拍攝角度就可以成像出自己喜歡的畫面。

第二部 在用明白AV、TV了,就不在是(小白)了,然後一點一點的調試M檔“ 。把影調 光線 光比、景深(大景深 小景深)學習明白 什麼時候用什麼。然後牢牢記住參數,知道ISO、光圈、速度三個參數。

第三部就是多加練習多拍重拍攝畫面中找到不足 ,和你認為比你拍的好的攝影師多多交流學習。

第四部構圖要知道有什麼

拍攝距離 遠景適合拍環境

全景適合拍事件發生的環境,主體在該換季中的活動。要把被攝物體放在畫面的主要位置

中景一般取膝蓋以上部分 常常用來表現主體與輔體之間的關係。

近景取胸部以上可以更好的突出人物的神情。

特寫針對細節描寫。


板栗拜靶子


很多人拿到相機的時候,是不喜歡用手動M檔的。

對攝影作品要求不是太高的情況下,加上後期軟件的功能越來越強大,用手動M檔確實比較繁瑣。應急條件下,M檔無法做到快速反應。

這個時候P檔A檔S檔基本上成了大多數人的常用設置。在常規環境裡的常規拍攝,實際上拍出來的作品質量可能沒有太大的出入,後期彌補,基本能達到相同效果。

但在比較複雜的環境下或者對作品有特殊要求的時候,M檔可能是最佳的操作設定了。快門、光圈、ISO三者相結合的使用,可以拍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作品。

對新手來說,用好M檔,個人認為是非常重要的。哪怕操作繁瑣,讓自己堅持用M檔,經過長時間的拍攝和不斷的經驗總結,可以徹底地熟悉並掌握光圈、快門、ISO三種曝光原理以及實際操作技巧。最終完成正確的曝光,這是對攝影者的基本操作要求。


斜槓新疆青年


攝影大師一般都會使用M檔創作,這是因為大師很容易駕馭攝像機,對拍攝對象的參數很瞭解。對新手而言,建議分兩步走:

第一步,先使用AV、TV檔,提高出片率,增強信心。光圈優先,可準確對景深進行掌握,例如,拍攝大光圈的美女、小圈圈的山水風光。快門優先,可準確曝光,避免片虛,特別是室內曝光,使用1/200秒以上速度;室外小溪,可使用5秒慢門,拍攝出絲滑般的水流。

第二步,在熟悉使用AV、TV檔的基礎上,一定要指導新手接觸M手動檔,培養新手“見山見水見人見參數”的感覺,對光線、對景深的深度把握。讓新手知曉拍攝參數是如何構成的,熟悉ISO、光圈、速度三個參數組合,讓新手找到成功出片的技巧。




江南影像2020


M\\AV\\TV這三個檔位真的是功用不同,一味的迷信或追求M檔的使用,相信很多攝影作品都難以完成。舉個明顯的例子:在追焦連續拍攝動物奔跑或運動的物體時,面對忽明忽暗的光線條件,用M檔怎樣去完成拍攝?反正、正反我都拍不好。最好的選擇是TV檔拍攝。AV檔在選擇好需要的光圈設置通過速度的變化來完成需要的拍攝。這兩個擋位一個是通過速度的控制完成所需拍攝,一個是通過控制光圈的控制完成所需的拍攝,在同一動態場景下拍攝出的效果是不同的。說道M檔的使用,多數情況下是在光源相對穩定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通過手動調整光圈或者速度來獲取不同的拍攝效果。在光源相對變化不大的情況下M檔有它自身的優勢。M檔的熟練使用離不開長時間拍攝經驗的豐富積累這倒是真的硬功夫。但盲目的去追求毫無意義可言。


娛人小拍


經常看到有老法師在諄諄教導攝影新手如何使用M檔手動模式,網絡上也經常看到許多類似的文章。

第一次見識老法師手動神功推廣是N年前的一次外拍,組織者本意是讓大家熟悉白天戶外人像攝影時使用閃光燈補光,結果有老法師指導大家把閃光燈調到M檔,然後用1/2、1/1....輸出。唉,如果用手動檔輸出閃光燈,買100元的閃光燈就夠了,可是我花幾千元買的閃光燈是有ETTL功能的呀,它可以先發出一束已知亮度的低功率預閃,由相機的測光系統計算出達到中間影調所需要的閃光輸出功率,然後在快門釋放時輸出正確的功率,即可完成各種條件下的正確補光,如果是白天使用,加設高速同步即可。

攝影老法師的手動M檔,讓相機研究人員暈倒300次

第二種剛是目前仍然經常見到有老法師文章介紹的相機M檔使用,即相機調成M檔,設定光圈值或速度值後,然後根據取景器中曝光量指示標尺調整另一個參數的(有更高級的是調整ISO),對不起,我智商有限,這個不是手動模式,這是mentally disabled模式。我們該正確利用幾W元買來相機中的測光系統。

攝影老法師的手動M檔,讓相機研究人員暈倒300次

還有一種是N年前在黃山上見到的,老法師邊上圍了一大圈攝影愛好者,正在聽牛氣的介紹:這是我第七次上黃山,每次在黃山我只用黑白模式拍照,這樣才能更好的表達(當時還只有N家的相機才有這功能)。5555 這個不是黑白膠捲與彩色膠捲的區別,數碼相機的黑白模式只是把拍到的彩色圖像簡易的轉換為黑白,如果把原文件放在電腦上,最少有七八種方式可以轉換為更適合的黑白照片。

你真的想讓初學者從一開始就放棄相機(含閃光燈等)的主要功能——測光嗎?測光系統可是價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哦。



舟搖搖


有關於M檔的使用,優勢在於能幫助理解快門、光圈、感光度三者之間是如何聯動的,對於打好基礎很有幫助。那麼對於新手來說,不建議使用這個曝光模式,因為一次要調整三個參數,比較麻煩,尤其在外出拍攝的時候。建議新手還是多用AV、TV等半自動模式,這樣能夠快速完成拍攝,而且照片很少會過曝或者欠曝,方便快捷,對於老手也一樣。那麼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用這個曝光模式呢?答案是:影棚拍攝。比如某寶的產品、模特拍攝。因為影棚的光線是恆定不變的,不需要不斷測光,因此只要設定了一組合適的參數,就直接拍就可以了。


亮仔亮哥1


個人習慣而已,從傳統相機過來的攝影人,因為對相機操控已經瞭若指掌,可能會更喜歡手動曝光。初學攝影者無需拘泥於次,現代數碼相機,自動曝光功能已經相當準確,而影像傳感器對於影像記錄的寬容度也能夠滿足曝光略有差異畫面,再加上RAW格式和後期強大的PS,自動曝光完全可以滿足我們拍攝的需要。至於以後能夠熟練掌握相機的各項必備的操控技巧後,可以嘗試用手動曝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