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歌手當打之年》第二期之周深,毛不易和華晨宇

周深這次唱的是《願得一心人》,還是空靈,美。彷彿周深一站到那裡,人們對他的預設就是會唱高音,會營造一種純淨感,只不過,這樣真的好嗎?

周深是通過《中國好聲音》出道,也自述自己的聲音像吳青峰。讓我們看看吳青峰的表現,吳青峰的聲音,當然可以唱很美的歌,比如《小情歌》,《無與倫比的美麗》,但吳青峰沒有止步於此,蘇打綠的風格非常多元,主題也非常豐富,《夏狂熱》玩了一把搖滾,裡面的《煽動》你甚至讀過《浮士德》才能理解,《冬未了》更進一步,你要了解《聖經》,佛教典籍,《查斯特拉如是說》,馬爾克斯的作品還有希臘神話,整張專輯講反戰,講婚姻平權,講同性戀,講希特勒,吳青峰的聲音美的時候像一支笛子,給你吹悠揚的曲子;不美的時候像一把刀子,給這個社會做手術,給你看看這個社會病態和醜陋的樣子。

目前的兩期來看,周深只是在追求美,周深的表現只是在滿足觀眾對美的期待,卻並沒有給出期待以外的驚喜。滿足觀眾,當然省時又省力,可是作為一個有追求的歌手,在滿足觀眾胃口的同時,是不是應該帶來一場味蕾的挑戰呢?

簡評《歌手當打之年》第二期之周深,毛不易和華晨宇

這次毛不易帶來的是《一葷一素》,是寫給他母親的歌,母親在世的時候,自己不太成功。現在成功了,母親卻看不到了。這個世界最殘忍的事情不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嗎?年輕人總要望著高高的天走長長的路,卻忘了回頭看,她有沒有哭,或許,不是忘了回頭看吧,可能是不忍心回頭看,怕回頭看這一眼,再也邁不動腳步。

母親去世以後再也沒有夢到過母親,毛不易沒有渲染悲情,而只是溫柔地說,“一定是你來時太小心,知道我睡得輕”。句句椎心泣血。

這是《搖籃曲》,這是《遊子吟》,這是《一封家書》。這首也來自專輯《平凡的一天》,我們平凡的一天不就是吃吃葷嚐嚐素嗎,只是不知道哪一天,給你做葷素的人卻再也吃不上這簡單的葷和素了。

簡評《歌手當打之年》第二期之周深,毛不易和華晨宇

華晨宇帶來的是《鬥牛》。

這首歌裡有四種角色,牛,鬥牛士,觀眾,華晨宇,每種角色都有自己的處境和思考。華晨宇通過鬥牛這一充滿矛盾的場景裡延伸出,文明與野性,華麗儀式與殘忍運動,殺戮與祈禱,生與死的矛盾。在一切的掙扎,吶喊,和爭鬥過後最後的答案是,“心向善,才是人類最後的驕傲和勝算”,就像《琵琶行》一樣,鋪墊了很久嘈嘈切切錯雜彈,最後告訴你,原來同是天涯淪落人。

舞臺方面,還是一如既往地精彩。肢體語言地融入,燈光與場景的配合使用,尤其是華晨宇拽項鍊,紅色燈光下投射的是一顆紅色的心臟,那頂項鍊是血滴子,把帶血的釘子插入心臟,這是鬥牛士對牛的尊重和祭奠,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畏,生命和生命之間是平等的。所有的這些,一起參與完成了華晨宇這場盛大的表演,這場令所有人著迷的表演。

如果《寒鴉少年》可以概括為“我不服”,那麼這期的《鬥牛》探討的就是“人類從何處來,人類又將走向何處”的問題,正如哈姆雷特說的,“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最後說一下,有人對華晨宇的表演提出質疑,說他的舞臺表現太多,這還是“歌曲”嗎?這裡借用一下潘瑋柏《反轉地球》裡的一句歌詞“當音樂力量合二為一創造出新世界的秩序,不跟隨的人閉上你的shhh,有別的比那更好的嗎,有別的比那更出色的嗎”?

簡評《歌手當打之年》第二期之周深,毛不易和華晨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