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前經濟環境預期不好的情況下A股還能如此逆天?

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當前經濟環境預期不好的情況下A股還能如此逆天?


影響股市的因素有很多,但無非是政策的導向、市場流動性以及市場本身估值。下面我們對近期影響市場的幾個重要因素進行歸納。


一:政策密集出臺

為什麼當前經濟環境預期不好的情況下A股還能如此逆天?


二:市場資金面


為什麼當前經濟環境預期不好的情況下A股還能如此逆天?


三:新股民的大步進場

目前證券結算中心只能查詢一月的證券開戶數據,二月至今的數據還沒有公佈。但從部分券商公佈的證券新開戶數據以及舊賬戶的重新激活數據均出現了大幅增長。


這也許和全國大部分家庭隔離在家有很大的關係。不管是出於無聊、還是尋找一種新的收入,大量投資者進場無疑進一步推動市場的成交。


下面是融資融券賬戶的交易數量,最新的2月18號數據顯示交易人數已經接近2019年一季度的最高峰(下圖藍色線為參與交易的投資者數量)。

為什麼當前經濟環境預期不好的情況下A股還能如此逆天?

四:19年業績兌換期

每年的一月至四月,都是年報的密集披露期,這是過去一年上市公司的業績考核。

為什麼當前經濟環境預期不好的情況下A股還能如此逆天?


從18號已經進行了預告的上市公司進行統計,目前已有2282只股票對2019年業績進行了預告,其中業績向好(包括預增、扭虧、略增)個股共1297只、盈利減少(包括預減、首虧、略減)個股共750只、續盈64只、續虧142只、不確定29只,業績向好個股佔比近六成。


股票的價格是跟隨公司的價值波動的,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長會不斷的推升股價,這是市場經濟的規律。


以上是影響市場的主要數據的歸納,整體看對市場均有一定的利好。利好的預期下推動了A股有了短期的表現,但如果看看上證指數,其實近期才補了前期的缺口。


為什麼當前經濟環境預期不好的情況下A股還能如此逆天?


而一季度在疫情影響下,大家的預期都不好,在市場進行了修復以後,2020年會有什麼改變呢?

1、股市機構化開始逐漸明顯。

2月3號的千股跌停我們在2015年也曾遇到過,同樣是出現密集政策和央行都出手救市,對比2015年救市政策,我們看到這次是有了明顯的準備有足夠的經驗。之前是直接救市,但2020年首先出臺的是救經濟。

為什麼當前經濟環境預期不好的情況下A股還能如此逆天?


隨後更多的政策出臺都是保民生、救企業。而且在經過這幾年的市場機構化,市場在短暫的暴跌後就開始企穩,市場的穩定性有所加強,機構化更明顯。


2、每次重大社會災難後都有行業騰飛。

最近幾年比較重大的社會災難中對社會經濟有著較大的影響,事後都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

為什麼當前經濟環境預期不好的情況下A股還能如此逆天?


比如03年的非典疫情,事後全國的醫療防疫系統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升級,醫藥、生物技術行業得到了快速增長。


08年南方的雪災,促使全國鐵路、公路的更新換代,鑄造了中國名片——高鐵,中國基建狂魔之名由此而生。


今年的新型冠狀病毒已經給社會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同樣國家在抵抗疫情的過程中,逐漸會發現需要加強和發展的方向,相應的扶持和發展規劃也會不斷出臺。


比如針對流行病毒的防治和監控發現,對社區、人流監控管制的安防,城市的衛生建設和管理以及相關的醫療配套系統。相關涉及的產業眾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3、產業的變革升級。

中國一直處於產業升級變革的過程中,這也是帶動中國經濟保持高速發展的源動力。

為什麼當前經濟環境預期不好的情況下A股還能如此逆天?


這次疫情可能導致不少企業倒閉,同樣也讓產業的變革帶來了契機,藉助這次的變動讓社會資源的進行再分配,一些傳統行業可能加快了升級轉型的步伐,一些新興行業藉機得到快速的發展。


4、面對低潮、解決困難、再度發展。

這可能是2020年至2021年許多企業需要經歷的階段。疫情過後,企業將遇到眾多難題,也會遇到低潮,但中國人從來不懼困難,中國政府也會針對實際的問題推出更多穩定社會,發展經濟的措施。

為什麼當前經濟環境預期不好的情況下A股還能如此逆天?


而這並不是短期就能體現出來的。因此很多上市公司也會和股市一樣,有漲有跌,有面對低潮的時候,也有再度發展的時候。而2020年-2021年預計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