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根植在抗疫“一線”戰場上的螺絲釘——白雲區豔山紅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李麗抗“疫”先進事蹟

“噔噔、噔噔”一個特殊的微信群裡消息在不停地閃爍著,它是尖坡村湖北入黔居家隔離人員的“後勤保障服務部”,它的背後有一支強大的後援力量,其中有一個人在堅持日復一日默默地重複著自己的工作,她就是一直根植在抗疫“一線”戰場上的螺絲釘——豔山紅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李麗。

她是根植在抗疫“一線”戰場上的螺絲釘——白雲區豔山紅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李麗抗“疫”先進事蹟

戰令一下,衝鋒在前。2020年新年伊始,一場新冠病毒肺炎來勢洶洶,在接到抗疫命令後,李麗同志還未來得及享受與家人相處的溫馨時光,顧不上才滿8個月的幼女對母親的需要,毅然奔赴戰場,全力奮戰在抗“疫”一線。她深知她所包保的尖坡村因發展租賃經濟,有大量湖北籍人員在村內租賃場地經營架管,摸清武漢入黔、湖北入黔人員是必須完成的一項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她不顧生二胎後還未恢復好的身體,帶領著農業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與尖坡村村委一道紮根“一線”,逐家逐戶進行走訪、排查、登記、宣傳,有時甚至忙到下午感覺口渴時才想起一天沒喝水,午飯還沒有吃。她說:“只有我們現在當好了‘逆戰先鋒’,核清了底數,摸清了狀況,才能更好地應對開展好疫情防控工作。所以這點辛苦是我們基層工作人員應該付出的,我心甘情願。”

她是根植在抗疫“一線”戰場上的螺絲釘——白雲區豔山紅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李麗抗“疫”先進事蹟

與民連心,服務暖心。經排查,自12月20日後尖坡村從湖北入黔人員多達170餘人,其中從武漢入黔及在武漢停留人員11人,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抗疫戰場上,在他們居家隔離期間如何站好服務保障這一班“崗”成為了李麗同志日思夜想的問題。她提出了組建尖坡村“物資供給微信群”,通過“私人定製化服務”+“跑腿上門”解決該群體生活中的困難。她親自負責群的管理,每天利用開展其他防控工作的間隙,不厭其煩地解答群內湖北人員的各種問題。每日下班後回到家中,她顧不上白天工作的疲累,還堅持對群內提出的採購需求進行整理,轉交給負責採買的人員進行購置,確保所有的生活物資能夠在第二天及時的送到居家隔離群眾的手中。對群內一些特殊群體的需求,她都親力親為、親自處理,有1戶留觀人員是名高血壓患者,長期服用藥物沒有了,需要立即購買,因長期服用的都是一個廠家的藥,為了滿足需求,她跑了10來家藥店才買到,及時將藥送到了他們手上;湖北籍蔡林紅家有個9個月大的嬰幼兒,家裡買奶粉、尿不溼、輔食都沒有了,需要購買,疫情期間營業商戶不多,要買到指定的品牌困難太大,但是同樣身為母親的李麗又擔心嬰幼兒隨意換奶粉會引起腸胃不適宜,她多方打聽了解到一家免稅店在營業,可營業時間僅中午11點到13點2小時,當時已經12點了,她顧不上吃中午飯,立即跑到店裡把所有需要的東西買齊送到了蔡林紅家……從建群到現在,她帶領鎮農業服務中心幫助採買130餘戶次,採買金額3萬餘元。

當別人對她表示感謝,問她是什麼力量支撐她一直堅守時,她微微一笑道:“其實比起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我們的工作不算什麼,我作為一名醫學院畢業的學生放棄了那身潔白的戰袍是種遺憾,但能在現在的崗位上為疫情防控做點貢獻也是一種彌補,不怕苦不怕累,能為一線的兄弟姐妹們守好大後方,一切都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