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演講的啟發: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終生自我教育者”

周國平演講的啟發: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終生自我教育者”

最新一期的《白說》請來了著名的哲學家周國平老師。在這一期節目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周國平老師關於"成為一個死不悔改的自我教育者"的話題。

英國哲學家懷特海說:"教育就是等你把在課堂上學的東西都忘記了,把為考試而背誦的東西都忘記了之後,剩下的東西"。而所謂"剩下的東西",在懷特海看來,就是"融入一個人的血液的智力活動的習慣",也就是一個人養成的讀書、思考和學習的習慣,從這個角度說,自我教育的能力既是每一個人的終身課題,同時更是一種能力

然而在生活中,太多的人都過早的放棄了自我教育,或者也可以這樣說:在應試教育的社會背景下,學習本身,被賦予了過多的意義,這使得很多人對"學習"產生了既功利又厭惡的情緒。但是正如周國平所說:"一個人只有今天做了學習的主人,明天才能成為人生的主人"。

而一個沒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註定一生都被命運被動的安排和限定。生而為人,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在當今社會,家長最關心的莫過於孩子的學習問題,其實自我教育這個話題同樣適用於孩子的學習,如果一個孩子擁有自我教育的能力,那麼ta在學習上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反之,越不具備這種能力,其學習就越被動,成績也越差。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我就"自我教育"這個話題和大家進行探討。


周國平演講的啟發: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終生自我教育者”

1. 一切教育本質上,都是自我教育:"自我"是關鍵。

沒有完全被動的教育,即使受到教育的形式是被動的,但是如果不經過一個人的主動消化和吸收,那些知識還是不能被一個人真正的掌握。正如懷特海說的,把課堂上的東西忘掉,把為考試而背誦的東西忘掉之後剩下的東西,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從這個角度說,把課堂上的東西忘掉,把為考試而背誦的東西忘掉之後,如果什麼都沒有剩下,那就等於沒有受過教育,還依然是一個"矇昧者"。

如果在學習中僅把自己作為知識碎片的中轉站和存儲器,那長遠看肯定不會有好的結果。但是在生活中,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樂此不疲的做著這樣的準備。比如從小教孩子認字,背誦詩歌,以及各種"有用的知識",並且熱衷於讓孩子到處表演這些"技能"。表面上看,幼兒能夠背誦使家長很有面子,但本質上卻破壞了孩子長久的自我學習的能力。對此現象,芭學園的創始人李躍兒曾經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家長越勤奮,孩子就越成為裝滿小常識的雜亂無章的抽屜"

自我教育中的關鍵詞在於"自我",換言之,"自我"是教育的主體。而家長的這種行為,是出於家長的考量和標準,比如由家長判定什麼是有用的,什麼是應該學習的,所以,當家長帶著某種強烈的功利性的意願去讓孩子學習的時候,孩子就已經不是主動探索而是被動接收了。

我曾經在一個琴行的地上,看到一個大概只有2歲左右的小孩,非常乖巧的坐在一個小板凳上練琴,身上揹著一個超小號的手風琴。我當時非常吃驚,因為從來沒見過這麼小的孩子學琴,她坐的很低,我進屋幾乎沒有看到她,如果不是她的老師和她說話,我根本不知道屋子裡還有這樣一個小孩。

我對這個孩子的學琴效果表示懷疑。二三歲的孩子,本應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對世界進行探索的階段,卻被家長送進了琴行,在黑洞洞的屋子裡老老實實的坐在小板凳上練習枯燥的指法。她所學所做的事情,可能已經超過了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思維與認知水平,所以,她可能很快會因為挫折而感到氣餒。

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是心理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的研究,證明了人的發展是一個發育成熟的過程,它使孩子在我未來表現出越發複雜的行為,只有當孩子達到了特定的發展水平,某種學習才能導致某種行為。智力或認知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所以,如果在孩子心智發育還沒有到一定階段的時候,父母按照自己的規劃和期待,強制孩子進入到"學習"的場域,那就等於是在破壞孩子的自我發展秩序。家長這樣做,相當於把教育的主體由孩子本身變成了自己,自然,孩子的自主意識就被壓抑了,也就很難實現"自我教育"。

一個合格的家長,是在瞭解孩子自身發展背景的基礎上,順應孩子自身的發展秩序順勢而為,但是很多人的做法是在向相反的方向使勁。這樣做的結果是:用力越大,效果越差。

孩子上學後,不少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學習不自覺,缺少動力,沒有內驅力....但是這些能力是怎樣喪失的?很多家長卻沒有思考。

也許有的人會說:孩子小的時候沒有辨識能力,如果家長不幫忙進行引導和教授,一個小孩怎麼可能會主動學習呢?

這種想法,首先意味著家長自己對於"學習"的理解太過單一,同時,也反映出家長對於"人"這種生物的學習本能的忽略。

學習是人類的本能,"積極而主動的學習"是區分人類和其他生物重要標準。廣義上說,人類的任何探索都是學習的範疇。對於孩子來說,如果僅僅把背過幾首兒歌,學會認幾個字當成學習,那麼家長對於學習的理解就未免太過狹隘,對於孩子來說,探索世界,獲取經驗,是他們的本能和天性,同時也是他們自我教育的途徑。

孩子自我發展的本能使得孩子在確保心理安全的前提下,會積極的探索能觸及到的全部的世界。現實的情況常常是家長不理解"探索"對於孩子良好發展的意義,反而用成人的標準(大部分是不想讓自己麻煩的標準)對孩子諸多限制,對於孩子的"探索"來說,這是一種打擾:比如不讓摸這,不讓去那,這個是髒的,那個是不能碰的.......

對於孩子來說,家長只需要在確保孩子安全的基礎上,讓孩子自由探索,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撫養

而家長逼著孩子充當"裝滿小常識的抽屜",強迫學習背誦詩歌,學習認字,學習各種"有意義"的事情,世界上是對孩子自主學習力的破壞,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很多在小學階段就已經表現出了厭學的情緒。

樊登曾經講過他兒子小時候學認字的故事。他兒子小時候,樊登就告訴家人,誰也不要教他認字,如果問,就告訴他,如果不問,誰也不要強迫他學習認字。結果反而是孩子很快就認識了很多字——因為沒人逼迫,他出於自己的需要,反倒探索的很愉快。


周國平演講的啟發: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終生自我教育者”

2. 自我教育的兩個核心:快樂學習的能力&是自主學習的能力


自我教育很理想,但是如何實現?答案就在於自我教育的兩個核心問題:快樂學習的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周國平講述了他自己的經歷。在北大讀書時,他看了大量的書,這些書包羅萬象,包括詩歌,散文,小說,也包括他自己的專業哲學,看這些書,一是源於興趣和熱愛,二是看書的過程中,他做到了按照自己的興趣自主的安排學習——"我要怎麼樣學,我要看哪些書,這些是由我自己安排的"。對此,他總結出了大學時期最重要的人生經驗:一個人一定要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現實中,那些在學習上有障礙的孩子,其學習障礙基本上也都源於這兩方面,一是倦怠(缺少興趣),二是消極(缺少自主的動力),可以說是和周國平提倡的自我教育理念背道而馳。

快樂學習來源於興趣,而興趣是一種自發的行為,所以,興趣首先來源於自主。也可以更簡單的說:沒有自主,就沒有快樂,也沒有所謂的興趣

這種觀點和很多家長所認為的"學習就是苦差事"、"練琴就是要付出艱辛"背道而馳。如果一個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把它當成不得不完成的苦差事,ta還怎麼從中尋找到樂趣和快樂?就像喝中藥一樣,肯定是捏著鼻子硬灌進去的。但是如果孩子在學習中找到了樂趣,那學習對於ta來說,就不再是苦差事,而是一種探索的樂趣。兒童的天性熱愛遊戲,其實學習也是一種遊戲,只不過這種遊戲的屬性被現代教育破壞了。

"自主"又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由選擇的權力,二是自我掌控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考慮教育就必須尊重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追求自由的,沒有任何人喜歡被"壓迫"和"控制"的感覺。所以,如果一個孩子在學習上自主性被破壞,基本上ta的成績不會好。

所以,教育的本質不是教給孩子多少技能(比如認識幾個字,會算什麼程度的奧數題),

而在於不破壞ta的自主天性。兩者的關係就像"術"和"道"一樣,術什麼時候學都不晚,而且很容易,但是道卻很難參透。

牽引一個科學家不眠不休的科學探索行為的,是來自於其主動探索的需要,科學家被好奇心驅使,被探索欲驅使,這使得ta在探索的過程中雖然挫折重重,但卻很少體驗到挫敗感。雖然例子說的是科學家,但本質上,任何有所成就的人都是殊途同歸,他們一定是找到了一條自己真正喜歡熱愛的路,然後才能自覺、自願、自發的在這條道路上做功。

孩子的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


周國平演講的啟發: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終生自我教育者”


3. 自身人格和家庭環境對"自我教育"的影響。

所以,歸根到底,自我教育是一個結果和現象,其根源還在於自我的人格水平以及家庭的撫養環境。

① 自我教育能力和人格的關係

自我教育是一種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實現,與一個人的人格發展水平相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一個人是否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取決於其自身心理品質的高低。

好奇心、創造力、自律、自我掌控感、自尊水平......這些都屬於心理品質的範疇。

比如快樂學習離不開興趣,而興趣,又離不開好奇心。

很多人都說要培養孩子的興趣,但是興趣到底是什麼呢?愛玩手機算不算興趣?愛玩遊戲算不算興趣?愛吃美食,喜歡逛街,這些都算不算興趣?

這首先需要區分"興趣"和"喜歡"的區別。

興趣,是一種動機,而喜歡則是一種感受。興趣,是人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以認識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為基礎的,是推動人認識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動機。從某種角度說,興趣的本質,來自於對探索的需要和動機,而喜歡,則更接近於被"被動的刺激"所吸引的感受。比如很多人喜歡刷手機,從手機上獲取很多碎片信息,八卦娛樂。這些信息當然也很有趣,也能滿足人的某些需求,但是它更多是帶來被動的接受外界的刺激和隨之而來的反應傾向。

所以,興趣和喜歡是兩碼事。對於孩子來說,培養真正的興趣,而不使其陷入喜歡的陷阱,是比較重要的一環。

人會對什麼感興趣呢?答案是遊戲。追逐遊戲並在遊戲中享受快樂,是人的天性。這裡所說的"遊戲"是廣義範疇的概念,比如學習本身,也是一種遊戲。一個人進入了某扇科學的大門,裡面的內容都是以前所不知道的,這原本會激發一個人天然的好奇心。探索這裡面的奧秘,其實就是一種遊戲。

所以,一個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最值得寶貴的品質,只要它們沒有被破壞和打壓,它就會順著天性自主的學習。

它是如何被打壓的呢?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功利心",如果學校老師和、家長不斷的向學生灌輸"什麼是有用的"、"什麼是無用的"、"什麼是浪費時間的"、"什麼是毫無意義的"......那麼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功利。功利的結果不是提高了效率,而是增加了心理的內耗——一個人的心理能量是固定的,如果把精力用於內耗——比如我考好了會怎麼樣?會有什麼好處?考不好父母會怎麼罵我?如果我成績好,內心就很驕傲,成績不好就很自卑......那ta的專注力怎麼會好

被陷入功利心的孩子,愛做白日夢,愛幻想一步登天,愛幻想自己成功的畫面,但同時又不斷的打壓自己.....而那些沒有功利心的孩子,他們可能最開始表現的並不突出,但是越往後其專注力會表現的越明顯,他們的心理是輕鬆的,這就為他們把大量心理能量用於"學習遊戲"打下了基礎。

除了好奇心以外,自主學習能力還和一個人的目標感,方向感、自我效能感密不可分。而這些,都取決於ta的自尊水平和自我價值感的高低。它們同樣是一個人心理成熟度的體現。


周國平演講的啟發: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終生自我教育者”

② 家庭在自我教育能力中的作用

自我學習的兩個核心能力之一"自主學習的能力",體現了一個關鍵詞:"自主"。何為自主?它包括兩方面:

第一:自主選擇的權力。

它主要來源於孩子獲得足夠充分的心理空間。

在親子關係中,缺少邊界的包辦或溺愛,製造了緊密而粘膩的關係,這種密不透風的關係會導致一個人心理空間的逼仄感。"窒息"是這類家庭的孩子最常見的感受,就像糖是甜的,但是濃度太高的糖會讓人覺得噁心一樣,過分濃稠的愛也會製造巨大的心理負擔。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父母和孩子出於共生關係的時候,孩子一般都缺少生命力,對學習和任何事物都表現出冷漠、沒興趣的狀態的原因。

如果一個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過分關注,在家裡總是因為孩子學習的事情上躥下跳,雞飛狗跳,那這種現象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的問題。家長在孩子身上投射了自己的恐懼、焦慮、期待....所以才會表現的對孩子的學習問題過度關注。在這樣家庭氛圍中的孩子,會體會到深深的無力感,孩子會感覺到父母的愛太過沉重,密度太大,甩也甩不掉,於是愛就成了負擔。

所以,退出孩子的疆域,是親子關係裡永恆的話題,只有父母選擇了退出,孩子才能獲得自主選擇的權力。

第二:自我掌控的能力。

如何讓孩子獲得較高的自我掌控感和自我效能感?答案就是:在孩子說了算的心理空間內對孩子不加評判,任由其探索。

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過度評判,總是告訴孩子這個行為不對,那個行為危險,那麼孩子就會特別注意外界的評判多過自己的感受和行為。這樣做,會破壞孩子探索的進程,同時使之不能獲得成功體驗。

而如果一個孩子總是不能獲得成功的體驗,ta何來自我掌控的感覺呢?何來"我肯定能做好"的自信呢?

周國平上學時因為愛讀書,所以寧願每個星期走4個小時上下學,也要把錢省下來買書。試想一下,如果周國平的這個行為遭到了他父母的批判,說他"幹嘛非要走路而不坐公交,是不是傻?",或者"買那麼多書有什麼用?",或者"既然你可以走路不坐公交,那就把錢交回家裡留著買菜吧",那他還能做到按照自己的意願隨意看書嗎?他的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得到培養嗎?

所以,如果父母的手伸得太長,管的太多,總是按照自己認為的標準評判孩子,就很難培養出擁有"快樂學習能力"或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孩子,這樣的人上學的時候沒有培養出這樣的能力,將來走向社會,沒有外界壓力的時候,也不太可能有"終生成長"的可能。這樣的孩子,一輩子上班可能都只是在做一份"職業",而不是"事業",也就是一份真正喜歡且能得到自我發展的工作。

所以周國平在演講中說:"今天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明天也就無法成為人生的主人"。


周國平演講的啟發: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終生自我教育者”

【寫在最後】

成為一個"自我教育者"並不容易,如果不能落實到人格和行為上,它就註定只能是一個美好的願景和一個聽上去無比正確的道理。

我看到彈幕上有人說這是雞湯,但事實是,缺少實現能力的人,才會將真理當成雞湯

自我教育,是一種行為,也是一種信仰,關乎認知的水平。從教育的角度來說,父母能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不對孩子的成長造成過度的干擾,並且引導孩子成為一個終生的自我教育者。這樣,ta將受益終身。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天蠍女,感性與理性並存,厭惡偽、毒雞湯,熱衷深度剖析,專注個人成長。享受直面真實的“痛”與“樂”。熱愛心理學,望以個人微小之力為火種,燃心理學之大火。歡迎互動,歡迎點贊,歡迎打賞,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