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來大北京發生的這些變化,你記得嗎?

或許你見過凌晨時分仍然熱鬧的北京簋街,也聽過穿過城市地下空間的地鐵鳴笛,看過擁擠的天通北苑地鐵站,還見過人頭攢動的天安門城樓腳下。大北京給人的印象永遠都是與時俱進和巨大包容,然而就在30年前,大北京還不是這個樣子。

讓我們把時間推到1989年。

當年的北京到處都是大雜院,空間狹小,設施也很簡陋,但是鄰里之間卻交往密切,大雜院裡總是有孩子們的歡笑聲。


30年來大北京發生的這些變化,你記得嗎?


每當冬天的時候,抗寒必須得燒煤炭,家家戶戶門口囤的蜂窩煤都堆成了小山。


30年來大北京發生的這些變化,你記得嗎?


走出家門,街上幾乎都是自行車和行人,很少能看到一輛機動車。最常用的公共交通工具是無軌電車,它穿梭於北京的幾條大街,成了大家出門時的依靠。


30年來大北京發生的這些變化,你記得嗎?


那個時候一種土黃色的微型麵包的士開始流行,也被稱作“面的”和“蝗蟲”。打的也是一種高消費,能坐的士的都是條件比較好的或者外國人。


30年來大北京發生的這些變化,你記得嗎?


要是出遠門呢,那就必然是綠皮火車了。搖搖晃晃的,速度也很慢。車上卻十分熱鬧,天南海北的人聚在一起聊天喝酒。


30年來大北京發生的這些變化,你記得嗎?


隨後進入90年代,大北京的變化可以用飛速來形容。

1992年,中國第二大蓄能電站——北京十三陵抽水蓄能電站主體工程揭幕和奠基儀式舉行。

1996年,亞洲最大的火車站——北京西站開始運營,這是北京人的驕傲。


30年來大北京發生的這些變化,你記得嗎?


1997年,北京正在大改造,發展的非常快。北京市區的房價大概是每平方米三千多塊錢,而市民的平均月工資是一千塊左右。

1999年年末,北京的東四環通車。


30年來大北京發生的這些變化,你記得嗎?


21世紀後,大北京的變化更是迅速,每天都是一個“新北京”。

21世紀初,就在北京東四環通車近一年後,北四環的未開通路段和西四環也開始通車,到2001年6月四環路連成一體。


30年來大北京發生的這些變化,你記得嗎?


2006年,北京市開始發放市政交通,也就是北京人民常說的“一卡通”。大家的出行更加便捷,乘坐公交車也無需準備硬幣了。

2008年,北京成功舉辦了第29屆夏季奧運會,成為了全世界的焦點。


30年來大北京發生的這些變化,你記得嗎?


2010年,“京城第一高樓”國貿大廈完工並開放運營(僅僅7年後的2017年,第一高樓的位置就被“中國尊”取代了)。


30年來大北京發生的這些變化,你記得嗎?


2015年,北京撤銷了最後兩個縣,併成立了密雲區和延慶區。此後,北京16個區共同發展。


30年來大北京發生的這些變化,你記得嗎?


2019年,北京的大型國際航空樞紐、支撐雄安新區建設的京津冀區域的綜合交通樞紐——大興機場正式投入運營。

大北京的這30年的鉅變,是北京人的驕傲,也是全中國的驕傲。即便有過坎坷,有過磨難,大北京也依然成長起來了,而北京也是中國的縮影。

很多老北京人覺得,這30年交通、科技、信息上的變化他們也都知道,但是最貼近生活也是感受最深的卻是那些城牆與老城門的消失。但北京人好的那口滷煮涮肉等美食,依然經久不衰,直到現在也深受北京人的喜愛。

這是因為無論大北京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北京火鍋——涮羊肉的味道卻永遠不會變。匹夫火鍋開業數十年間,給北京人帶來了許多的珍貴回憶。美食是家的味道,也是城市的味道;是傳承,也是創新。匹夫從不拘泥於現有的格局,他們以品質為上,以顧客為上,做大北京人最想吃的北京味道。


30年來大北京發生的這些變化,你記得嗎?


如果你走進匹夫,就會發現匹夫火鍋的裝修正是體現了大北京的包容。中西合璧,有南方中式風格的水鄉庭院,有北方中式風格的四梁八柱,還有兒童風格的“大一班”。甚至你還能看到歐美風格的“大戶室”以及穿越風格的“新桃舊符”。

30年來大北京發生的這些變化,你記得嗎?


如果說北京是中國發展的縮影,那麼匹夫也就是大北京發展的積極參與者。一座古老的城市,融合著現代的元素,這不是“大雜燴”,而是他們獨有的包容!

大北京的30年,有你,有我,也有匹夫火鍋。未來,匹夫火鍋也會繼續見證北京的每一次變化。

在最這樣病態的情況下,建議您、提倡您、推薦您,吃涮肉吧,吃火鍋吧,健康安全又好吃。

本期就分享到這裡了,持續關注我,瞭解更多關注火鍋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