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三國中的魏國怎麼看?

靜靜觀天下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國演義中開篇的第一句話就向我們揭示了一個王國的興衰隨時間更迭變化的規律。東漢末年經過數十年的軍閥混戰,最後中華大地上脫穎而出三個佼佼者,分別是坐擁中國一半以上土地實力最為強大的曹魏,佔據著天府之國自稱漢室正統的蜀漢,以長江為天險割據南方的孫吳。

這三者之中最強大最有希望統一中華終結亂世的便是曹魏,但看過三國的我們都知道,最後統一江山的是司馬家創建的晉朝。司馬一族竊取了曹魏的政權,並相繼擊敗了蜀漢和孫吳,但在不久之後卻因為種種原因不敵異族,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大舉入侵無能為力,讓漢人遭受了一次空前的大災難,史稱五胡亂華。於是很多人稱,如果三國末期統一中國的是魏國,那麼就很有可能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以史實來講,究竟該如何評價歷史上的魏國呢?

首先,在當時的魏蜀吳三國中,雖然大家的面積都差不太多,但是魏國佔據的城池數量是遠遠大於另外兩國的,甚至比另外兩國加起來還要多。而且直到漢朝末期,中國王朝的經濟、政治中心都在北方,所以北方相比於南方就有更多更富饒的城市。而恰恰魏國佔據的就是幾乎中國的整個北方區域,自然也就擁有更強大的經濟實力。打仗幾乎就是在比拼財力,誰更富裕就能供養更多的士兵,擁有更強大的軍力,只要不是碰到類似諸葛亮這樣的“妖孽”,戰爭的勝負大多數情況下還是看誰的人數更多的。而且古代那些重要的關隘也都建在北方,在軍事對抗上曹魏也佔了這麼一層便宜。

其次就是非常重要的農業生產,北方擁有大片的平原,相比於西邊和南邊的眾多山嶽丘陵,他們也就擁有更多的耕地來種植糧食,養活更多的人口,於是帶來更繁榮的經濟和更強大的軍力,這是一個正循環的過程。所以以魏國遙遙領先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來說,打敗其他兩國統一天下是可以預見的未來,也是當時的大勢所趨。<strong>

魏國的鼎盛時期是在剛消滅蜀漢的時候,滅蜀後獲得益州和南中兩地,疆域達到四百五十萬平方公里,幾乎要達到今天中國面積的一半了。曹魏共有六十六萬餘戶百姓,人口共計四百四十餘萬。設立司、豫、兗、青、徐、涼、雍、冀、幽、並、荊、揚等總計十二個州,並且繼承了東漢長期以來在西域的統治,設立西域長史府來管理相關的事宜。曹魏自從逼迫漢獻帝退位,獲得了漢室禪讓,就擁有了名義上的大漢正統,天下百姓和人才無不歸於一心。期間又有陳群進行了名為九品中正制的改革,收攏了天下的有才之士,使得魏國不至於像蜀吳一樣後繼無人,青黃不接。並且該制度對後來的西晉也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strong>

<strong>

總的來說,魏國的確強大到足以統一中國,但他最後卻也逃不脫西晉的命運。晉朝基本完全承襲自魏國。

所以晉朝所存在的各種問題魏國也是存在的,例如胡人與漢人雜居的比例越來越高,漢人人口的不斷下降,以及世家門閥對政治及土地的進一步把控。筆者認為,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不好的話。等待著魏國的,或許是同樣的結果。


鄧海春


三國時期的魏國,是三國之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卻也完美地上演了“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歷史週期律,存世不過45年。也就是說,生於東漢末年的很多人,是親眼見證了曹魏政權興敗的。公元220年10月,漢獻帝劉協把帝位禪讓給了曹丕。到了265年12月,這一幕再次上演,魏元帝曹奐也把帝位禪讓給了司馬炎。所謂禪讓,當然都不是自願,而是被逼的。歷史彷彿一個無情的刻板模子,倘若當政者不能順天應命,政權你如何得的,它也能讓你如何失去,甚至分毫不差。

一個強大的政權,何以就如此迅速地覆滅了?這是讓人興嘆之餘,更值得深思的問題。事實上,曹魏政權雖然存世45年,但有實質性意義的存在,不過曹丕、曹睿兩代,在位時間加起來也就將近20年。到了曹芳即位,司馬懿專權開始,其後的曹髦、曹奐,都不過是象徵意義的存在。有話說得好:“你必須不斷奔跑,才能夠停留在原地。”再強大的政權,即便守成也是守不住的,又哪裡經得起胡來?

胸無大志 私慾膨脹。曹操名義上雖是人臣,卻是魏國的開山鼻祖。曹丕既是第一任魏君,同時也是守成者。對於東漢末年的流弊,曹丕都是親歷見證者,作為開國者和守成者的他,卻沒能汲取教訓,深自約束。曹丕缺少的正是歷史上不少開國者所具備的胸襟格局,不過一庸碌守成之主,由此便註定了曹魏政權的短命。事實上,在曹丕接任魏王后到尚未稱帝前,乾的幾件事,就讓時人立馬判斷出曹丕的庸碌徵象。當時,正在選拔侍中、常侍之類的官員,曹丕就準備用身邊常給他出謀劃策的那些人,而不從別處選。這表明,曹丕目光短淺,胸無大志,一上臺就想先把身邊人用起來,這豈是定國安邦之策、長治久安之謀?這時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及時勸止。據《晉書》載,司馬孚說:“雖有堯舜,必有稷契。今嗣君新立,當進用海內英賢,猶患不得,如何欲因際會自相薦舉邪!官失其任(不靠才能靠關係),得者亦不足貴。”這一席話,才打消了曹丕的念頭。而在接受漢獻帝劉協禪讓的時候,曹丕就公開把劉協獻上的兩個女兒納為妃子,這在古代被認為有違禮制。事實上,曹丕這種只顧貪色而不顧及其餘的特點早就顯露了。當初在曹操攻破鄴城時,曹丕見到袁紹二兒子袁熙的老婆甄氏長得好看,就娶她為妻。後來甄氏生下了曹睿,曹丕即位後,又寵愛了貴嬪郭氏,而把甄氏留在鄴城。結果郭氏乘機進讒言,說甄氏有怨言,曹丕竟然大怒,派出使者命令甄夫人自盡。

後來的東晉史家、名士孫盛從曹丕的行跡分析說:“及至受禪,顯納二女……是以知王齡之不遐,卜世之期促也。”事實上,在曹丕登基為魏文帝之後,其所作所為,更盡顯其縱私慾而又無能短視之相。

有一天,曹丕居然對侍中蘇則說:“以前攻破酒泉、張掖的時候,西域曾經派使者到敦煌來,貢獻直徑達一寸的大珍珠,咱們是不是可以讓他們來做生意,我們也好買一點呢?”還好不是為了這點私慾而發動戰爭去搶。但一當政就物慾膨脹,連這點事都惦記上了,又豈是幹大事的料?蘇則卻回答得毫不留情面:“若陛下化洽(以教化潤澤)中國,德流沙幕(威德遠及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貴也。”曹丕的反應則是“嘿然”,顯然不好反駁但也內心不快。這一事,足見曹丕是一個貪圖享受的人,對臣子問的是如何滿足物質之慾,而不是問蒼生問治國大計。這和漢文帝召還賈誼於宣室,卻是“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性質差不多。

器量狹小 公報私仇。曹丕心胸狹窄,器量狹小,在歷代君主中可謂無人能出其右。歷史記載,曹丕器量狹小的事主要有三件。一件就是在221年羞辱于禁致死。原來在219年時,曹操的良將於禁兵敗後投降關羽,關羽敗亡後,于禁又從荊州被獲釋到了吳國,到了221年孫權便遣還了他。此時的于禁鬚髮皓白,形容憔悴,見了曹丕又是哭又是叩頭。曹丕一面用荀林父、孟明視的故事安慰他,還任命他為安遠將軍,要他去拜謁曹操的陵墓;一面又事先派人在陵園屋子裡畫上關羽得勝、龐德憤怒、于禁投降情狀的壁畫。結果於禁見到這些畫,羞愧患病而亡。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評價說,“文帝廢之可也,殺之可也,乃畫陵屋以辱之,斯為不君矣!”正所謂士可殺不可辱,曹丕所作所為也太不像個君王了。用大眾的視角看,曹丕的做法陰狠如同小人。如此行事,只會寒士人之心。

縱情使性 剛愎自用。222年,曹丕決定派大軍討伐東吳。這次大討伐,既不是什麼戰略圖謀又不是什麼戰術行動,完全是在縱情使性、剛愎自用,結局也就可想而知。當初,孫權派于禁的兩個手下浩周和東里袞來見曹丕,言語之間相當低調謙恭。曹丕就問:孫權可信麼?浩周說孫權一定會臣服,東里袞則說不一定。結果曹丕居然只喜歡聽浩周的話,這就有點把臆想當事實來判斷了。曹丕這一喜歡聽不要緊,居然還派浩週迴去,封孫權為吳王,並讓孫權派兒子來做人質。孫權表面感動得淚汪汪的,結果沒有任何實質行動,往來之間全是虛話,氣得曹丕決定討伐,誰勸都不聽。可以說,這次征戰,完全是一次維護面子的行動,為了面子而貿然行動,往往會丟更大的面子。曹丕如此行事,彷彿戰國時期的楚懷王再世。楚懷王先被張儀欺以割讓“商於之地六百里”而與齊斷交,惱羞成怒之下,便舉全國之兵攻秦,三戰皆敗,後被秦昭襄王欺以武關會面而扣留,最終客死他鄉。這類人為政,自己愚蠢丟人不要緊,要緊的是因此而誤國害民,害莫大焉。從此,曹丕就與伐吳這件事槓上了。曹丕這年9月起兵,11月還親自南征,到了223年3月便無功而返。224年7月,曹丕到許昌巡視,又想大舉進攻東吳,辛毗怎麼勸都不聽。表面上他是不想把孫權這個後患留給子孫,骨子裡恐怕還是自己的面子在作祟,結果又是無功而返。到了225年,曹丕又想率水軍再次伐吳,召集群臣討論。鮑勳歷數征討失利的原因,直言這次又勞兵襲遠,白耗錢財,而敵人依然氣焰囂張。曹丕大為震怒,一氣之下把鮑勳降職。這一次征討,曹丕還差點被東吳人偷襲喪命。到了226年正月,曹丕才醒悟過來說:“自今討賊計畫,善思論之。”曹丕在位實際也就不到6年時間,卻用4年時間反覆幹一件勞而無功的事,不能不說,這醒悟來得太晚了。因為到了這年5月,他就嗚呼哀哉了。難道是人之將死,其思方善乎?晉史家陳壽對曹丕蓋棺定論,卻玩起了春秋筆法,批評的意思正面講。在充分肯定曹丕文才後,便對曹丕提出了假設如何如何,就會離古代的賢明君主不遠云云。“若加之曠大之度,勵以公平之誠,邁志存道,克廣德心,則古之賢主,何遠之有哉!”其中四句假設的話,反過來說就是氣度不行,無一顆公心,不能捍衛道義,缺少賢德之心。這樣的庸主,又如何能把一個國家治理得興旺發達?總的來看,曹丕沒幹過善治長安的大事,為政庸常,又常率性行事,使其基業空虛萎縮。幸得有乃父曹操留下的基業與賢臣,使其能勉強維持,還不至於幾年就消耗一空。

相比曹丕,曹睿似乎在志向氣度寬仁方面略好,在開疆拓土方面有所建樹,亦常能虛心納諫,卻才疏而多欲,於識人用人上也缺乏深刻洞察力,由此也便註定了他在位亦難以真正聚攏人才、凝聚人心,臨終又託孤失當,最終導致曹魏政權旁落。開局是好的,曹睿大約20來歲時即位為魏明帝。他當太子的時候,不交朝臣,不問政事,只是潛思讀書。在歷代君主中,這樣的開初表現算是良好的。即位後,大臣都想一睹風采,他卻只接見了侍中劉曄,談了一天,大家都問印象如何?劉曄說:“秦始皇、漢孝武之儔(輩),才具微不及耳。”劉曄說得委婉,也有逢迎拍馬之意,但搴去浮華之詞,其實就是志大才疏之意。曹睿即位的頭幾年,應該說頗有些新氣象。比如227年,聽說諸葛亮抵達漢中,就想大舉進攻,以此詢問散騎常侍孫資,聽了一番分析後,覺得很有道理,便停止了進攻計劃。再比如,當初曹丕廢止五銖錢,以糧食和絲絹代替,結果弄虛作假的越來越多,臣子建議恢復鑄造五銖錢,曹睿便同意。還比如,他經常說:“獄者,天下之性命也。”為此採取了不少辦法來規範優化,諸如採納臣子設置法律博士的意見,下令司空陳群、散騎常侍劉邵等修改漢朝法規。這說明,曹睿能夠虛心納諫,同時也能關注治理中的一些疑點、難點加以解決。230年,代理司徒董昭上書說,“當今年少不復以學問為本,專更以交遊為業;國士不以孝悌清修為首,乃以趨勢遊利為先”,搞起團團夥夥,相互恭維,對依附自己的人就百般美譽,反之就百般挑剔,甚至說今世還有什麼憂慮不能消除呢?只怕人際關係不夠,朋友不多;還有什麼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呢?只要加入了小圈子結成朋黨,別人對你就百依百順,說話像蜂蜜一樣甜。這樣的不良風氣,看來古代曾經盛行,今天亦曾有過,關鍵在於要敏銳感知並堅決遏制。面對董昭之諫,曹睿很認同,還從制度上加以改進。下詔說郎官必須通曉一種經典才能當地方官,“博士課試,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華不務道本者,罷退之”!然後還把諸葛誕、鄧颺的官職給罷免了。可以說,曹睿此時還是很能聽善言的。若果曹睿就此不斷地開新局面、造新氣象,延攬賢才,曹魏之興盛亦是必然。

後期執政利令智昏。可惜好景不長,到了232年,曹睿的政風就開始變得凌厲剛愎起來了。曹睿在識人上缺少大智慧,主要體現在對司馬懿的判斷上。他曾經問陳矯:“司馬公忠貞,可謂社稷之臣乎?”陳矯說:“朝廷之望也;社稷則未知也。”這說得很是直白了,但曹睿並未警醒。到了239年臨終時,曹睿還把幼子曹芳託付給司馬懿。與劉邦識人用人乃至託孤之精準相比,真是判若雲泥。在當政中期,曹睿多欲的本性就開始暴露,其惡行劣跡及其臣子力諫之聲不絕於史。235年這一年,曹睿開始大興土木,建了許昌宮,又建洛陽宮,又建昭陽太極殿,築成高10餘丈的總章觀,而致勞役不已,農桑失業。司空陳群力諫,他也不過是稍減省而已。中書侍郎王基上書,勸他留意舟水之喻,珍惜民力,又說,“今寇賊未殄,猛將擁兵,檢(約束)之則無以應敵,久之則難以遺後,當盛明之世,不務以除患,若子孫不競,社稷之憂也”。這其實已經看出了司馬懿專權的端倪,預料到日後江山社稷之大患了。如此忠言,“帝皆不聽”。孫盛正面評價曹睿的有不少,諸如沉毅好斷、度量寬宏等等,卻批評他“不思建德垂風,不固維城之基,致使大權偏據,社稷無衛,悲夫”!曹睿12年當政可謂譭譽參半,其奢侈放縱,就難有德政。不著眼江山社稷,思慮長遠,必然遺患後世。

失去民心是最大的德不配位。綜觀曹丕、曹睿當政的近20年,說其守成,不過是使政事及社會能保持正常運行。但兩人在用人上未見明顯建樹,卻因個人私德品行有虧,又常因私德而廢公事,逐漸讓士人與百姓之心疏離。人心疏離,正是政權長久之大忌。曹芳即位時年僅8歲。正所謂“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之時。歷史上很多王朝的衰亡,表面上看多與此相關,無非就是士人之心、百姓之心不附。而造成此種局面的根源要往前追溯,即其前任一不善用人,二少得人心之舉,以致整個社稷都漸失士人之心、百姓之心。換句話說,就是沒有為長期執政打下堅實的組織基礎、群眾基礎。等到幼主登基,必然導致大權旁落,江山易主。曹丕、曹睿正是在這兩個方面失了人心,導致曹魏政權基礎不穩。曹芳任上,無能之輩曹爽執掌權柄,他豈是司馬懿的對手?249年,司馬懿殺掉曹爽,自此權柄歸司馬家族。254年,曹芳被司馬師廢掉,14歲的曹髦被扶上帝位再成傀儡。260年,曹髦被殺,15歲的曹奐被扶上臺。5年後,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即位,是為晉武帝,西晉從此登上歷史舞臺。

事實上,曹芳和曹髦亦曾先後計劃剷除司馬氏,卻未能如清代少年康熙除掉鰲拜那樣,從此鞏固政權。其中原因,固然有二曹闇弱不如康熙智敏之故,更重要的原因乃是,鰲拜不過一權臣而已,但司馬家族漸得士人之心、百姓之心。正所謂天道循環,古代帝王自謂“天子”,但廣大百姓才是真正的“天”,即“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古人常講“天命無常,唯有德者居之”,說的正是王朝興亡的根本原因。君主失道失德,則天命不歸,人心不附,再強大的江山也必然會拱手讓於有德之人。這個“德”,當然不是一般的忠君護主之德,而是“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以百姓心為心、以人民為根本的大德。

相形之下,三國時期,司馬家族雖在專權竊位上德虧,卻算是相對的有德之人。比如,有人在司馬昭面前指責阮籍放蕩不羈,應該流放到蠻荒之地。但“昭愛籍才,常擁護之”。再比如,司馬昭用人得當,於263年伐蜀成功。就在魏國伐蜀時,吳國有人和襄陽人張悌就曾一起分析當時形勢。吳人認為,司馬氏得政以來,國內屢有大亂,百姓未服,今又勞力遠征,肯定要失敗。但張悌認為不是這樣。他說,曹操雖然功蓋中原,但百姓畏其威卻不懷其德。曹丕、曹睿繼位後,“刑繁役重,東西驅馳,無有寧歲”。而司馬懿父子累世立有大功,“除其煩苛而布其平惠,為之謀主而救其疾苦,民心歸之亦已久矣”。即便曹髦被殺,四方也沒有發動叛亂。更關鍵的是,初期的司馬家族“任賢使能,各盡其心,其本根固矣,奸計立矣”。張悌由此認為,伐蜀必然獲勝。這一番分析,其實道出的正是天命何以歸司馬氏而不存於曹魏的根本原因,可謂至論。




歷史茶館兒


曹魏是三國中國力最強的國家,曹操一統北方,曹丕時期經濟復甦正統文化復興,控制西域,版權擴大!但是曹魏有一個很大特點!


曹操155-220活了65歲算是長壽了!

曹丕187-226活了39歲!差點死他爹前頭。

曹叡204-239活了35歲!

曹芳232-274曹叡養子活了42歲!239-254在位。

曹髦241-260活了21歲!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出自他,曹芳被司馬師廢除,他繼位,後來殺司馬兄弟不成被殺!

曹奐246-302活了58歲!

魏國滅亡,曹奐被降封為陳留王。

大權旁落司馬懿(179年—251年),一個司馬懿活過了曹魏三代皇帝,曹魏皇帝多短命!曹芳和曹髦兩位小皇帝曾先後計劃剷除司馬氏,但均以失敗告終。還是太嫩,薑還是老的辣。曹髦失敗被殺害虛歲才20歲!




臨沂彭彭小胖vlog


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魏國也稱曹魏,正是應天下大勢而生。但是建立魏國叫曹丕,有的人或許對他不熟悉,要是說他老子,你們可能就知道了。曹丕的父親就是東漢末年最出色的諸侯之一曹操,曹丕之所以可以稱帝,也是感謝他父親給他打下的江山,之所以魏能夠成為魏國的國號,就是曹操之前當諸侯時候的稱號魏。

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正式取代漢王朝,建立魏國。

曹丕上任後在經濟方面發展屯田制,施行谷帛易市,穩定社會秩序,與民休養,使北方地區重現安定繁榮局面。而且也吸取漢朝失敗的經驗限制宦官、外戚權力,頒令“其宦人為官者不得過諸署令”保證了魏始終沒有因為宦官、外戚干政造成政治危機。但是也因為這個造成宗室的力量單薄無法阻止外臣奪權。但這都是後話了。

總體來說,當時的魏國建立,所用的制度都是利大於弊,也結束了諸侯亂世的局面,統一了全國。


ZXP宗小胖


魏國的創建人是曹操,雖然曹操在生前一直沒有稱帝,只是一個魏王,但是他打下的堅實基礎讓兒子曹丕才有了建國稱帝的資本,當時曹丕一稱帝,蜀國的劉備和吳國的孫權也紛紛稱帝,至此三國成立。由於曹魏在三國中佔據中原地區,國力遠勝於蜀漢和東吳。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對兩晉南北朝的政治產生深遠影響。在疆域上繼承了東漢在西域的統治,設立西域長史府進行管理,在毋丘儉征伐高句麗後將朝鮮半島北部併入了版圖,南部諸州大致以秦嶺淮河與蜀、吳為界。 公元263年,攻滅蜀漢將益州和南中納入版圖,曹魏國土約達四百萬平方公里。


自嗨自樂


魏國,首先,他的奠基人是曹操(曹操並非創建者,只是成魏王,其子曹丕是創立魏國,是魏國第一任領導人。)魏國實力強於吳蜀,天下九州佔據六。中原。我國古代重要的領地也在其中。中原物資豐富,土地肥沃,為魏國奠定了紮實的後勤保障。魏國期間,人口大度上漲。百姓得以脫離東漢戰火。兵馬戰將。不計其數,這也是奠定了一統天下的基礎。(演義中大多誇蜀而乏魏,其實魏國無論在那方面,都有卓越的功勳。幾代領導者也都為明君。)


MrAngeLiu


魏國雖然時間不長,但作為歷史長河的組成部分,其份量是比較重的。從某種意義來說是深遠的,甚至是改變了中華文化的走向。

其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優缺點是被其繼承者晉朝所借鑑,其短暫的統治失敗的經驗被晉朝總結。比如說魏國輕皇族,晉朝就大加封王,產生的影響就是後面的王室戰亂,以至於五胡亂華,等一系列的混亂,對漢文化造成巨大沖擊。

有意思的是魏國禪位後的陳留國國祚綿長,隨晉室南遷,最後比晉還長。當然這只是皮外話,我個人認為魏國就是東漢到西晉的銜接,不可或缺的橋樑。


更好及


當時,魏國控制的人口最多,又地處中原,算是華夏文明的正碩。蜀國和吳國地處偏遠,屬蠻夷之地。


限量版pyb


魏國佔據了當時的中原之地,從面積,地理位置,人口,還有戰略要地,都比東吳,西蜀優越得多,另在曹操的統領下,文能進言,武能顯力,用人之優點,不拘小節,才會如此強大,曹操一逝,後輩無人再能徹底把控局勢,司馬家族才乘機發展壯大,直到被司馬炎統一了三國。能人輩出的三國,浩浩蕩蕩幾十年,生靈塗炭,讓人唏噓不已。。。


淡淡煙味人


地廣人多,可惜曹氏一族沒把握機會一統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