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為什麼不涉足電動汽車行業呢?

憑億近人


華為肯定不造汽車,華為只會提供汽車智能通信的解決方案。這句話華為總裁曾經說過,但是很多朋友可能覺得這句話需要打一個問號,因為過去華為也曾經說過不生產電視,結果現在已經開始銷售榮耀/華為智慧屏。雖然換了一個名字,但是的確起的是智能電視的作用。

當然,汽車和電視還是不一樣,我覺得華為會生產電視,但是華為一定不會生產汽車,這個道理就像小米也有電視,但是小米也不會生產汽車一樣。

電視和汽車不太一樣,電視本身其實還是屬於智能家居的產品,和智能手機一樣是智能生活的一部分,而汽車和智能家居沒有什麼關係,這個是電視和汽車本質的區別造成的。電視屬於智能家居中和手機終端比較類似的產品:類似的芯片、都使用液晶屏、類似的OS,甚至連生態都有些類似。

而汽車本身並不是屬於智能家居的產品,汽車其實屬於生活用品,汽車和數碼產品也有本質的區別,和華為的智能手機業務甚至沒有任何共通的地方,因此,華為是不太可能涉及電動汽車的整機制造企業的,因為華為不懂。

華為有個習慣,其實不僅僅是華為,所有的數碼企業都會有類似的習慣,如果一個產品和本來自己的主打產品差異太大的話,華為是不會涉足的。智能電視和過去的華為並不遠,智能電視的核心智能芯片華為早就提供給了創維、TCL等企業,智能電視相關的標準,例如8K標準華為甚至是其中某個標準的擁有者,而且華為的企業網早就生產了視頻會議大屏。所以華為是有經驗的。

而汽車在技術上和智能電視完全不一樣。無論是電動汽車還是傳統汽車也好,汽車的核心始終是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即使是電動汽車也有類似的替代組件,這些技術華為完全沒有任何積累,即使生產也不會有競爭力。所以華為不會涉足汽車行業,否則難以保證汽車行駛所需的安全穩定性。

但是華為雖然不造整車,華為卻成立了車BU,華為生產的車聯網核心的通信設備,這個和華為的業務緊密相關。華為是搞網絡出身,在智能終端又有非常成熟的經驗,所以這裡是華為的強項,華為已經奧迪、大眾、長安等多個汽車企業戰略合作了。

所以,無論是從過去的積累還是汽車本身的要求來說,華為都不會製造整車,但是華為一定會涉及車聯網,利用華為在網絡、智能終端和AI的能力,為車企提供智能的解決方案。


IT老菜鳥


華為已經涉足汽車領域!但是與特斯拉、比亞迪、蔚來等汽車製造商不同,華為以汽車供應商的角色入局。

2019年5月27日,任正非簽發華為組織變動文件,批准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隸屬於ICT管理委員會管理。該文件指出:華為不造車,聚焦ICT技術,成為面向汽車的增量ICT部件供應商,幫助企業造好車。

據統計全球汽車保有量在8億臺左右,如果把車跟車、車跟人、車跟路做好智慧連接,從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降低道路擁塞、提高駕車體驗,逐漸走向智能化和智慧化時代,想想是不是就很美妙。同時,這種億級的連接也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所以華為瞄準的車聯網,確實是一片藍海。



華為依靠通信起家,在ICT技術領域有著比較深厚的積澱。在車聯網這個市場中,華為切入的方向是成為提供電子零部件的Tier1供應商,對標博世、大陸等汽車電子公司。

目前,華為對汽車客戶提供的服務有:基於MDC(移動數據中心)的車載計算平臺和智能駕駛子系統解決方案,基於華為雲的自動駕駛(訓練,仿真,測試)雲服務Octopus4G/5G車載移動通信模塊和T-BOX及車載網絡,HUAWEI HiCar 人-車-家全場景無縫互聯解決方案。在2017-2019年間,華為分別與上汽、一汽、廣汽、東風、北汽、吉利、長城、長安等十餘家主流車企簽署了戰略協議,在自動駕駛和車聯網等項目上開展合作。

2019年11月,原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加盟華為,出任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單元(BU)副總裁。華為希望汽車業內的明白人,能夠帶領華為披巾斬棘,同時,華為的野心和決心也是暴露無疑。

而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在另外一片天地也是混得風生水起。尤其是2018年落地上海之後,我國不僅伸出援手借了185億給特斯拉,還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年的速度建成上海超級工廠。旗下的Model3系列產量節節攀升,特斯拉的股價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有著一定的區別。雖然華為不造車,但不是不進入汽車領域。


5G小咖


華為目前沒有直接去造車,而是發揮自己集成商的專長,目標是成為汽車電子產業的系統集成商。[玫瑰]

汽車電子產業鏈 Tier1 系統集成廠商目前處於國際寡頭壟斷的市場格局,全球前十大汽車電子供應商擁有 70%市場佔有率。即使國內市場也被博世、大陸、電裝等國際 Tier1(一級供應商)巨頭所壟斷。[玫瑰]

在汽車電子領域,我國當前缺乏一個世界級的 Tier1 供應商,而華為在 2019年 4 月的上海車展首次以 Tier1 的定位亮相,展出了 MDC、智能互聯、mpower、華為雲、三類傳感器等配套解決方案,彰顯了華為進軍汽車電子的雄心。



AIR神殿


華為重申,他們不會造汽車,而是要幫助汽車廠商造好汽車。

4月17日,在上海車展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專題演講上表示,華為要基於ICT技術,推出了汽車數字化解決方案,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

徐直軍強調,10年前智能手機顛覆了整個行業,未來ICT和汽車行業融合,智能網聯電動汽車帶來的改變將不可想象。其認為,智能網聯電動汽車不僅僅是一輛車,而是能夠持續創造價值的平臺。

此外,徐直軍認為,車內娛樂系統與智能終端的產業鏈和生態正在融合。華為願意將智能終端產業鏈帶入到汽車產業,讓汽車娛樂系統不再一成不變。

徐直軍還表示,自己逛了上海車展以後有個很深刻的感受,國產汽車在造型和外形上已經進步很大了。

這是華為首次參加車展,但首次參加車展的華為說自己不造車。

華為的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強調華為不造車,而是以一種嶄新的姿態——通過ICT的方式進入汽車的產業鏈,車是ICT 技術應用的一個重要場景,華為基於ICT技術適配汽車產業的發展和升級。

在汽車產業鏈當中,華為對於自己的定位是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

之所以不造車的理由,徐直軍是這樣解釋的:未來汽車價值的構成70%不會發生在傳統的車身、底盤等部件,而是在自動駕駛的軟件、以及計算和連接的技術上。未來自動駕駛用戶所付出的大部分費用,也將會發生在新增技術上部分。未來汽車的形態將會發生巨大的改變,所以華為不會選擇造車。

華為的邊界

外界對於華為滲透進入汽車產業鏈的邊界非常好奇。

徐直軍也親自解釋了邊界線的問題:所有傳統車廠所設計的板塊,華為都不涉足。換言之,華為所聚焦的依舊是自己所擅長的 ICT 技術。

在 ICT 之內,華為也給出了自己的汽車數字化解決方案,這是一個包含了Octopus(基於華為雲的自動駕駛雲服務)、MDC(車載計算平臺和智能駕駛子系統解決方案)、4G/5G車載移動通信模塊/T—Box、車載網絡、HUAWEI HiCar(人-車-家、全場景無縫互聯解決方案)、mPower(多形態電驅、充電及電池管理系統)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而這個汽車數字化的解決方案主要應用領域還是在於汽車數字化、智能化相關硬件、雲服務。在這個思路指導下,華為也迅速收割了一大波的汽車盟友。

2018年12月,華為就和上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研究以CAN 和以太網為主要交互紐帶的整車信息傳輸網絡,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同時,雙方還將在智能電動、智能製造以及信息化、網絡安全進行合作。

今年上海車展期間,華為也和沃爾沃汽車達成了戰略合作,目標在下一代沃爾沃汽車智能車載互聯繫統中引入華為終端雲服務提供的華為應用市場等“智能互聯”服務,打通人-車-家全場景。

不止於5G車聯網、車載互聯、C-V2X、華為也在L4級自動駕駛上有所涉足。在接受雷鋒網新智駕採訪時,徐直軍表示:目前華為的確有在進行L4級的自動駕駛研究,至於未來是否會進行產品化,還沒有考慮清楚。

2019年1月15日,華為和長安汽車進行全面深化戰略合作,雙方也將在L4自動駕駛進行合作。此外,華為也和北汽新能源、福田汽車等達成一系列的合作。

除了國內的主機廠以外,華為也積極和國際主機廠進行一系列的合作。

2018年10月,華為在年度開發者大會上,發佈了能夠支持L4級別自動駕駛能力的計算平臺MDC600。它擁有8顆華為最新推出的AI芯片昇騰310,還整合了CPU和相應的ISP模塊,可以滿足最高級別的車規標準,即ISO26262 ASIL-D級別標準。

此外,華為MDC600也集成到奧迪Q7原型車中,用於城市自動駕駛環境的運行。該車在HUAWEI CONNECT 2018期間,面向公眾進行了現場展示。在車展的公開演講上,徐直軍也表示未來汽車的架構也將迎來革新,將會從總線+分散控制變革到分佈式網絡+域控制器,而華為在中間所發揮的作用是提供強大的算力。

徐直軍表示:現在中國的新舊造車勢力在智能駕駛軟件開發過程當中都需要巨大的算力,現階段都是通過購買英偉達的板卡獲得算力的支持,成本非常昂貴。由此,華為要解決的事是中國做智能駕駛軟件開發過程中所需要的算力問題,因此華為雲也開拓了八爪魚自動駕駛服務,進行數據的訓練、仿真、測試。


參謀官青竹


華為重申,他們不會造汽車,而是要幫助汽車廠商造好汽車。

4月17日,在上海車展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專題演講上表示,華為要基於ICT技術,推出了汽車數字化解決方案,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

徐直軍強調,10年前智能手機顛覆了整個行業,未來ICT和汽車行業融合,智能網聯電動汽車帶來的改變將不可想象。其認為,智能網聯電動汽車不僅僅是一輛車,而是能夠持續創造價值的平臺。

此外,徐直軍認為,車內娛樂系統與智能終端的產業鏈和生態正在融合。華為願意將智能終端產業鏈帶入到汽車產業,讓汽車娛樂系統不再一成不變。

徐直軍還表示,自己逛了上海車展以後有個很深刻的感受,國產汽車在造型和外形上已經進步很大了。


厲害了我的國Amazing


就像所有人都去金礦挖金子,華為就是那個去金礦賣水賣飯賣工具的人,所有汽車廠商都賣車賺錢,以後所有的車都需要智能汽車解決系統,而華為的智能汽車解決系統因為他的5G技術優勢,將成為最大贏家,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是明智的選擇。歡迎留言交流!![互粉]


L多金


我有點不喜歡華為 太高調了 營銷充滿欺騙,2000的手機一個月後1499



繁星主體


未來的汽車將更加智能化,華為有5G技術上的優勢,就相當於汽車上的系統,汽車上的芯片,但是華為已經說了自己不會造車。現在各大國產車都和華為有合作,在華為這被稱為企業業務,目前佔比華為營收百分之十,這次電動車的技術革命,希望國產車佔據技術優勢,為祖國爭光。

華為已經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但是從各方面來看,這些技術並不是特別成熟,而需要時間去繼續考驗。華為不會生產汽車也因為華為在生產汽車上並沒有經驗,也沒有很大的優勢。


我有該名稱的合法權益


這個問題我覺得是華為暫時還沒有考慮的,因為他的信息領先,只是比國外的公司領先幾年而已,自己沒有十足的優勢,如果他一旦停下來不搞信息研究的話,那麼別的公司會很快的超越他。華為只有在信息業立足腳跟後,才有能力去把自己的商業版圖擴充到汽車領域。


搞笑新奇視頻


每一個企業都有它自身的優勢,如果做的行業過多了,一旦沒有做好,會對整個企業名譽,形象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e6f0001ecc0a0d17a0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