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爾丹是一個怎樣的人?

ABC一片遼闊的天空


葛爾丹是突厥化的蒙古人,是一個雄才大略之人,能力出眾。是蒙古族除開成吉思汗家族後,有一個崛起的蒙古族首領,但是他生不逢時,建立了準格爾汗國,但是周邊全是處於上升期的國家,北面、西面是沙皇俄國,東面是清國,兩線作戰,最終被清朝集全國之力,歷時70多年擊敗。


玉之溪


綽羅斯·噶爾丹,準噶爾部人,綽羅斯氏,號博碩克圖汗,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巴圖爾琿臺吉第六子,準噶爾部貴族首領,是17世紀厄魯特蒙古(衛拉特)準噶爾汗國大汗,也先的後裔。

噶爾丹幼年在西藏班禪和達賴處學佛法,1670年(康熙九年)9月,噶爾丹的兄長僧格洪臺吉被對立派車臣臺吉暗殺,在西藏朝拜佈施的噶爾丹經其母雅穆阿噶的奉勸和五世達賴的允准,還俗後趕回衛拉特蒙古,招集僧格的逃散部眾千餘騎,向阿爾泰進發,車臣率萬騎迎戰。噶爾丹“獨當先,越馬挺槍,最深入,斬殺百十騎,潰其軍”。車臣退至阿爾泰山口,噶爾丹追及展開決戰,獲得勝利。1672年(康熙十一年)正月,噶爾丹繼僧格成為準噶爾首領後,即向清政府上疏,要求承認其繼僧格之位的合法性,得到了清政府的確認。6月,由五世達賴授予琿臺吉的印章。

噶爾丹奪得準噶爾統治權後,積極向外擴張,先後擊敗和碩特部,征服哈薩克、滅葉爾羌汗國,稱雄西域。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進攻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威逼北京。康熙遂發動三徵噶爾丹之役。

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第三次征討噶爾丹時,噶爾丹死於科布多。

噶爾丹“出身高貴,宗教地位顯赫”,特殊的身份、地位和非凡的早期經歷,對他的學識能力、政治抱負以及性格特徵的形成均產生了重要影響,噶爾丹“身上具有活佛的端莊慈悲的氣質和沉默寡語的性格”,噶爾丹一生都在夢想重現成吉思汗時期的輝煌,但噶爾丹在政治上樹敵過多,軍事上一系列決策上失誤,以及他與之爭鬥的對手康熙帝和清王朝過於強大,所以導致了噶爾丹的失敗!從根本上說,他的行動違背了我國多民族國家走向統一與鞏固的歷史潮流,噶爾丹是一個悲劇性的歷史人物。



大江侃歷史


康熙期間,少數民族多次侵犯,其中一個就有準葛爾丹汗國。

葛爾丹稱自己是元朝鐵木真的後裔,在當時除了葛爾丹還有其他兩大遊牧勢力,不過呢,一直都是比較分散的,沒有集中實力,康熙第一次親征的時候就被打垮了,接著連續打了三次,因為草原廣闊,如大海撈針,想要打殲滅戰,還是比較困難的。

葛爾丹第三次被打敗之後,被自己人給殺了。

噶爾丹實際上是一位非常有魄力的雄主,如果與清軍在烏蘭布通一戰取勝,噶爾丹將能夠直取北京,滅亡清朝也不是沒有可能。這也是康熙帝御駕親征的根本原因。真實的噶爾丹是謀略十足,懂得審時度勢,也一直懷揣著成為第二位成吉思汗的夢想。在俄國的史籍中,對噶爾丹的評價極高。

噶爾丹是在繼成吉思汗之後,蒙古族人中的傑出人物,一生都在和清廷爭奪天下,夢想重現鐵木真時期的輝煌,成為清朝政府最大的麻煩。康熙皇帝曾三次御駕親征,才終於把他打敗。那麼,噶爾丹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葛爾丹(1644年~1697年),出生於新疆伊犁,9歲時被西藏達賴認定為溫薩活佛。隨後將不到10歲的葛爾丹請到西藏班禪和達賴處學習佛法。但葛爾丹對佛經無興趣,偏愛武術,就好似《少林寺》的武僧,整天舞槍弄棒。

1670年,其兄是準格爾的首領,在貴族內訌中被殺,葛爾丹得到達賴允許而還俗後,擊敗政敵,成為準格爾的首領。之後,不斷向外擴張,1676年,在“沙皇”的支持下,接連擊敗併吞並了草原上其它幾個部落,把“草原衛拉特聯盟”變質為事實上的準格爾汗國。兩年後,又征服哈薩克,滅“葉爾羌”汗國,稱霸西域。

全盛時準噶爾疆域達到700多平方公里,而且有南下的趨勢,其實,要是從另一個層面來看,當時的葛爾丹未必不是女真的努爾哈赤,準格爾未必不是後金。​

因此,準噶爾的崛起引起了康熙的注意,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尤其是葛爾丹積極和西藏的達賴喇嘛以及沙俄積極聯絡,在康熙看來,如果準格爾入侵外蒙則清軍必須出手,如果準格爾向其它地方擴張,則會坐視。

但是,葛爾丹還是向外蒙(喀爾喀)進軍,在這樣的背景下,康熙多次親征打敗準噶爾,但是,康熙並沒有徹底打敗準噶爾汗國,只是重創了準噶爾,噶爾丹後來死了,才算消停一會,後來葛爾丹的子孫大有捲土重來之勢,這樣又經歷雍正一朝,直到乾隆年間才徹底打敗。

遊牧民族尊重能征善戰的英雄,只要噶爾丹一天不死。噶爾丹都有可能再重頭再來。所以,康熙才會如此重視噶爾丹。康熙知道噶爾丹死訊後,曾激動地跪謝天地。

以上部分摘錄


失落的時光


綽羅斯·噶爾丹(Galdan,源自藏語“甘丹”,意為兜率天,1644年—1697年),又作嘎爾旦、噶勒丹,準噶爾部人,綽羅斯氏,號博碩克圖汗,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巴圖爾琿臺吉第六子,準噶爾部貴族首領,是17世紀厄魯特蒙古(衛拉特)準噶爾汗國大汗,也先的後裔。

噶爾丹幼年在西藏班禪和達賴處學佛法。1670年(康熙九年),其兄僧格琿臺吉在準噶爾貴族內訌中被殺。噶爾丹自西藏返回,擊敗政敵,成為準噶爾部琿臺吉。噶爾丹奪得準噶爾統治權後,積極向外擴張,先後擊敗和碩特部,征服哈薩克、滅葉爾羌汗國,稱雄西域。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進攻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威逼北京。康熙遂發動三徵噶爾丹之役。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第三次征討噶爾丹時,噶爾丹死於科布多。

噶爾丹的一生兼有多重身份,既是僧俗領袖又是蒙古民族歷史人物,影響深遠而複雜,評價亦存爭議。噶爾丹是17世紀後半葉蒙古社會發展中的代表人物,對蒙古各部的統一,促進蒙古社會的向前發展,對準噶爾汗國的鞏固和發展,為後來噶爾丹策零時大發展奠定了基礎,統一西域和蒙古草原,為清朝的大統一打下了基礎,但在一定程度上對這一地區的經濟文化起了破壞作用


內在科學


史書評價

《四衛喇特史》:“博碩克圖汗因奸猾詭詐而失敗。”[68]

《秦邊紀略》:噶爾丹“有大志,好立奇功,父母深愛之,欲立為黃(洪)臺吉。噶爾丹曰‘阿哥在,乃盡鬢其發,獨身往烏思藏。”,“居烏思藏日久,不甚學梵書,唯取短槍摩弄”,去西藏後“乃師事達賴喇嘛之徒遍西域而特重噶爾旦,所語密,雖大寶法王、二寶法王不得與聞。”,“黃衣僧常嘆息:‘西方回綸不奉佛教,護法如韋馱,僅行於三洲。噶爾丹笑曰:‘安知護法不生今日’”。[69]

《蒙古族通史》:“在準噶爾地區所有呼圖克圖和喇嘛中,無論其宗教職位,還是學識及影響,噶爾丹是獨一無二的。”[70]

名人評價

準噶爾臣丹巴哈什哈:“噶爾丹本有才能,且得人心“。[71]

馬大正:噶爾丹“出身高貴,宗教地位顯赫。特殊的身份、地位和非凡的早期經歷,對他的學識能力、政治抱負以及性格特徵的形成均產生了重要影響”,噶爾丹 “身上具有活佛的端莊慈悲的氣質和沉默寡語的性格”,“噶爾丹失敗與噶爾丹在政治上樹敵過多,軍事上孤軍深入等一系列決策上失誤,以及他與之爭鬥的對手康熙帝和清王朝過於強大有關。噶爾丹的失敗,從根本上說,他的行動違背了我國多民族國家走向統一與鞏固的歷史潮流,噶爾丹是一個悲劇性的歷史人物。”[72]

噶班沙喇布:“博碩克圖汗因奸猾詭詐而失敗。”[73]

若鬆寬:“策妄阿喇布坦與噶爾丹的鬥爭,多半是由於噶爾丹的失算,以前者的勝利而告終了,但是回想起來,倘若噶爾丹不與清朝為敵,隨回過頭來集中精力對付佔據博爾塔拉的策妄阿喇布坦,也許他創建的喇嘛教-準噶爾世界帝國的理想就有可能實現也未可知。”[74]

人物爭議

死亡之謎

噶爾丹的死因和死亡日期以及噶爾丹骨灰入降清朝時間,有多種記載和說法。《蒙古史綱要》稱,“1697年4月4日,康熙帝未達寧夏之前,噶爾丹在科布多地區布顏圖河畔之阿察阿穆塔臺地方,患病而死,終年53歲。噶爾丹死後,其隨從丹濟拉等火化其屍體,並攜其骨灰與其女兒鍾察海及屬下降清” 。[75]《準噶爾史略》認為,“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閏三月十三日,噶爾丹竄至阿察阿穆塔臺地方,暴病而死,丹濟拉、諾顏噶隆、丹濟拉之婿拉思倫等,攜噶爾丹骨灰及噶爾丹之女鍾察海共三百戶至內地降清” 。[76]《衛拉特蒙古史綱》的內容與此類似。[77]同時《衛拉特蒙古史綱》中引用《親征平定朔漠方略》卷43康熙三十六年四月甲子大將軍費揚古的報告中,將噶爾丹的死亡日期,從“閏三月十三日”改為“三月十三日” 。


頤和尚品


噶爾丹實際上是一位非常有魄力的雄主,如果與清軍在烏蘭布通一戰取勝,噶爾丹將能夠直取北京,滅亡清朝也不是沒有可能。這也是康熙帝御駕親征的根本原因。真實的噶爾丹是謀略十足,懂得審時度勢,也一直懷揣著成為第二位成吉思汗的夢想。在俄國的史籍中,對噶爾丹的評價極高


歲月靜好重新開始


有些成吉思汗的雄心,但是沒有成吉思汗的能力與機遇。機遇,成吉思汗面對的是南宋,弱啊。而噶爾丹面對的是清,而且在位的是康熙(少有的強人)。能力,如果是成吉思汗路隊不會與康熙正面交手,這就是噶爾丹與鐵木真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