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楷應該怎麼入手?

阿嘟阿嘟笑嘻嘻


初學歐楷,我認為一是要正確認識其特點,否則只會越寫越死;二是要選對帖,而並非一上手就是《九成宮》。

歐楷的特點

1、險峻

歐楷以“險”著稱,但它並非劍拔弩張的“險”,而是平中寓險,形雖斂勢卻放,往往是字形傾斜,卻有關鍵一筆將重心扳正。

2、剛勁

歐楷雖稜角分明,方勁嚴整,但筆勢內擫,勁健硬朗。

3、清秀

歐楷結體中宮緊收,瘦勁挺拔。其中豎畫撇畫多為細腰,勁中含潤,用筆方中帶圓,如清瘦端莊、頎長灑脫的江南女子。

4、高古

歐楷富含隸意,古樸蕭散。其用筆舒緩而沉穩,筆勢含蓄而凝重,如鋒芒內斂而神韻四射的古代賢士。

初學歐楷的選帖

絕大部分人初學歐楷,都從《九成宮》入手,但我主張可從《法度寺碑》入手。

《九成宮》是歐陽詢奉敕而書,是李世民親自安排寫的,稍有差池,輕則砍頭,動則誅連九族,故一筆一畫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嚴謹的法度,初學者哪能一下子弄明白?

故初學者學《九成宮》,會越寫越呆板,越寫越沒信心。

而《法度寺碑》與《九成宮》書於同一時期,法度嚴謹卻並不似《九成宮》拘謹,故不失為初學歐楷的一個好選擇。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大多數人

95%以上的人

連學習書法最基本的一關都過不去,或者不願下苦功夫去過。

是什麼關呢?

就是基本筆畫這一關。

我們不說過多的筆畫,我們只說那幾個最基本的筆畫,如:

1、點

2、橫(只說長橫)

3、豎(只說垂露豎)

4、撇(只說豎撇)

5、捺(只說斜捺)

6、鉤(只說橫鉤)

這六個最基本筆畫衍生出的那些複雜的筆畫我們先忽略。

你寫吧!

標準範本在哪兒?

你臨的在哪兒?

把標準範本和你臨的拼圖到一起,自己看看。

就全明白了!


老跨鬥


要想學好歐楷,首先要寫歐體字的結構,其次,學習歐體的筆法,關於歐體字的結構,字體多數是方中見長,其橫左低右高,即扛肩,扛肩有大小之分,凡帶捺,斜鉤,豎鉤,豎彎鉤的字扛肩都大,其餘的字扛肩小點,但不能寫平,豎要垂直,有懸針豎和垂露豎之分。橫與橫之間保持平衡等距,豎與豎之間平行等距,上下結構的字,上下兩部分可收緊點,左右結構的字一定正確的寫好偏旁,只有把偏旁寫好,右邊的部分才有根據,右邊的部分與偏旁的關係是定數,如單人旁首先寫好撇,撇稍立,比對角線稍立,豎要寫在撇的中間稍偏下,豎的長短與右邊字的高低有關,右邊的部分高,豎比撇長,如像字,右邊的部分矮,單人旁的豎比撇短,如仁字,一般的字撇豎一樣長,如你,何,等,所以說正確的寫好歐體楷書,必須掌握好字的結構,只有在寫好字之前先分析好字的結構,才能有目的的入第一筆,只有入了第一筆,字的大小確定了,即一筆定大小,因為每一筆的長短都與前一筆有關係,不是隨便某一筆的長短。如何字,單人旁寫完後,右邊的大橫在單人旁撇的上半部分的中點入可的大橫,其大橫的長是入筆點到豎的最下邊的長,再如位字,單人旁寫完後,立的點寫到單人旁的夾角的扛肩線上邊,立的上橫在扛肩線的下邊,其橫在單人旁的右邊線上入筆,是從入筆點到單人旁最左邊的長。其次是筆法,歐體書法的筆畫的入筆基本是露鋒,只有走之底的捺是藏鋒入筆,再者筆畫的粗細一般是左細右粗,由左向右逐漸變粗,上下貫通的豎,一般要細一點,如中,上邊下邊都不出頭的豎要粗,好象把豎憋粗了,要寫好歐楷,再掌握好結構的同時,要多臨帖,臨帖要一筆三抬頭,看一筆寫一筆,再者,一定要跟老師學,好多事自己是悟不出來的,上面是我多年學習書法的一點感悟,有不對之處,望各位讀者指教。下面是我的作品。







劉雲兵


歐楷是唐代書法家歐陽詢楷書的簡稱。初學歐楷同其他唐楷一樣,入手應該從基本功的訓練開始。

一、歐陽詢和歐楷

歐陽詢,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歐陽詢是隋末唐初人,出生於557年,卒於641年,活了84歲,這在今天也是高壽了,可見練習書法對於長壽是有好處的。他出身官宦之家,祖父是南梁徵南大將軍歐陽頠,父親則是南陳左衛將軍歐陽紇,他本人只做過率更令,相當於太子府裡的一個紀檢幹部。可能是他專心寫字的緣故,把家傳的武將傳統弄丟了。
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後來又同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一起被稱為唐楷四大家。後來,他奉詔書寫魏徵撰寫的《九成宮醴泉銘》,並被刻成碑,被後世人譽為“三絕碑”。

歐陽詢留存於世的主要作品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有《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歐楷代表作是《九成宮醴泉銘》。

二、歐楷入手的幾點建議

1、多臨帖。入手從《九成宮醴泉銘》開始,在讀懂帖的基礎上勤奮臨習。歐楷最大的特點就是法度和規範,只有從認真臨帖開始,才能領會其筆法實質。

2、參考現代書法大家的書寫視頻。現代書家中在歐楷領域有所成就的當屬盧中南老師、田蘊章和田英章兄弟,在網上能查到很多他們講課和示範的視頻資料,多看、多聽他們的講座,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九成宮醴泉銘》既以法度著稱,難免就有刻板的一面,初學者在臨習一段時間後,可以同時臨習歐陽詢的墨跡行楷《千字文》,那樣對於更好地理解歐陽詢筆法大有幫助。


方圓居文化


歐體楷書,是指歐陽詢的楷書。

歐陽詢有很多傳世經典,比如九成宮、化度寺等,可以選擇一本反覆的練習,一筆一劃,筆法、結構,反覆臨帖,最終寫到和字帖中幾乎一模一樣,在脫離字帖,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看法,如此反覆,少則需要幾年,多則幾十年才能到境界。每個階段對字帖的看法,和每個階段對自己之前寫過的作品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沒有其它辦法,反覆練習。






路寧書法


歡你的評論、轉發、收藏均是對我的支持,歡迎關注交流!

歐楷指的是歐陽詢的楷書字體,它是學楷書最繞不過去的一道坎,有這麼一句話形容歐楷的:其結構險峻,嚴謹,讓人十分的嚮往。也就是說些歐楷要注意抓它險峻的特點,但是練習歐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掌握了歐楷的要領,寫出的字是不容小覷的。

唐·歐陽詢《仲尼夢奠帖》遼寧省博


在書法界解讀歐楷比較經典的就是田英章,而且他的筆畫很有力度,非常的適合初學者學習。歐楷本身比較的具有力道,把歐楷的氣骨練出來後,再去掌握其它的書法會相對容易一些。不過也要注意一個問題,田英章對於歐體的解讀比較的簡化,初學者練後很容易陷入死板的境地。


而要說到歐楷的筆畫練習,其實只要掌握了這些的話,快速入手不是問題!

橫畫注意要平穩有力一些,其中“中實”是它最大的特點,也是歐楷獨特於其它楷書的地方。

豎畫講究的是懸針豎或者垂露豎,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上尖豎,也就是露鋒入筆的豎,稍微轉折後再徑直往下行走。

撇畫也是歐體中比較講究的一個筆畫,它在入筆的時候強調停頓然後屈頭撇,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常見的撇畫。

仲尼夢祭帖 局部

點畫在歐楷中一般是結實有力的,類似方圓結構,而且歐體中的點生動多姿,形態多變。

提畫在書寫歐楷的時候,一定要乾淨利落,千萬不要拖泥帶水。

鉤畫,歐體的鉤都不作回鋒鉤,除橫折鉤作頓筆鉤出以外,其餘的鉤畫都在前筆的基礎上轉鋒順勢鉤出,尤其是豎彎鉤,履端邊重按、邊鉤出,特徵顯著。

歡你的評論、轉發、收藏均是對我的支持,歡迎關注交流!


陳海良書法藝術


學習歐楷應當從歐陽詢所書碑帖入手這是毋容置疑的,選歐楷學習者極易受後世學歐楷者影響,如清朝黃自元等人影響會為近人,乃至當代習歐有點兒名氣的人的影響。選帖定要取法乎上,現在人有條件可以選到歐書比較好的版本,看到古人很少能看得到的東西。九成宮,化度寺,皇甫誕碑等都可選擇。但米南宮說學書不可學碑,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原因是碑不能完全反映出書者精妙的筆法,所以我本人覺得可首選其行書千字文墨跡,精察其用筆之法,弄清筆法後再學碑。另外,歐書的碑如九成宮為皇家所書,森嚴莊重,結體勻稱,缺少變化,倒是近年出土歐書墓誌銘要好過歐書傳世名碑。如一三年出土的翟天德墓誌,字口清晰,結字變化豐富,頗有異趣,可選做範本,另外學歐到一定階段一定要求變,這時可參考小歐的道因法師碑及近年出土的小歐書墓誌銘。同時也可以借鑑一下褚體書法。總之,不能死臨歐書而不求變化, 否則就會滑入印刷體 館閣體之流,寫得字就會流俗,如果這樣的話,就是黃庭堅所說的俗就不可醫了。


墨海麒麟


首先要做到筆聽手話,手聽思維支配。


夢醒歸真


怎麼都行,學歐顏柳趙都一樣,學書法目的不是學成歐,也不是顏柳趙。咱也夢想一下楷書第五六七八家不行嗎?😂😂


善思堂書法


從顏真卿開始入手,學習他的那個精髓。在學田英章的歐楷。但是不要學的太深,因為我現在就感覺字太圓潤了,好看歸好看,但是比較難掌握。現在我開始學習寫王羲之的《蘭亭序》,就想改變我現在的字跡的那種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