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海如何幫助大學生找工作?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愈加嚴峻


2019屆上海高校畢業生共17.56萬人,初次就業率達96.38%,平均月薪7103元,與2018屆同期相比增長17.9%。

那麼,2020年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如何?

看上海如何幫助大學生找工作?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愈加嚴峻

今天,上海市教委和市人社局聯合發出了《關於應對疫情做好2020屆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第一句話就是:“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愈加嚴峻”。

很顯然,持續已經1個月的疫情不僅僅國計民生,也影響著大學生的就業。

為此,上海市有關部門決定採取多項舉措,幫助大學生就業。

首先是加強監測研判,掌握就業形勢,也就是“摸家底”。

要關注疫情防控進展情況,抓緊評估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的影響,如對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餐飲、旅遊等行業帶來很大影響,各高校要了解用人單位生產經營及用人需求情況,及時評估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的影響。


看上海如何幫助大學生找工作?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愈加嚴峻

要關注國內外經濟發展走勢,密切監測經濟形勢變化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影響,定期開展相關調研,及時把握就業市場實時動態,防止大規模和就業需求下滑。

同時還要關注畢業生思想動態,及時摸清各類困難學生群體的底數,加強分類指導。

二、推進線上服務等靈活舉措,打造就業新模式

目前現場招聘活動已全部暫停,要深入推進“互聯網+就業”新模式,舉辦各類分層次、分類別、分行業領域線上招聘活動,打造智慧就業服務平臺,促進高校畢業生實習就業需求與用人單位崗位招聘需求精準對接。

要鼓勵用人單位和高校利用互聯網進行供需對接,依託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官網公共招聘欄目、上海人社APP、上海學生就業創業服務網及各高校就業網,大力推進面向用人單位和高校畢業生的線上招聘求職服務,促進人崗匹配、精準就業。

要推廣線上就業服務。各單位要優化就業手續辦理工作,加快完善網絡實用功能,鼓勵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通過網絡實現崗位發佈、簡歷投遞、遠程面試等供需對接,引導用人單位適當延長招聘時間;積極推廣本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網絡簽約系統,鼓勵學生通過上海學生就業創業服務網進行就業協議網上籤約。同時,開通諮詢網站或電話,為畢業班學生提供線上諮詢服務。

三、拓寬就業渠道,加強教育引導、幫助困難群體


看上海如何幫助大學生找工作?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愈加嚴峻

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是第一招。引導更多畢業生到貧困地區、城鄉基層、中小企業就業創業。鼓勵各高校將徵兵工作與就業工作相結合,鼓勵應屆畢業生到軍隊“大熔爐”鍛鍊。

引導畢業生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發展領域。如圍繞“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向國家重點區域、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要領域加強人才供需對接;加強校企合作、校產合作、校地合作;各高校要結合學校學科專業特色,主動對接新業態的人才需求,充分關注資本、技術和知識密集的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入挖掘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創造的就業機會,在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尋找新的就業增長點。

引導高校畢業生以創業帶動就業。要用好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向學生普及大學生創辦企業在工商登記、稅費減免、創業貸款、房租補貼、創業培訓、初創期創業社會保險補貼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用好政策;要鼓勵發展創新創業載體,促進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基地、大學生創業園、高校創業指導站等創新創業平臺的交流與整合,建設政策宣傳解讀、專家諮詢指導、項目受理對接、技能培訓實訓等一站式服務平臺,拓展創新創業的實踐形式和內容,營造創新創業大氛圍。

​推送大學生到國際組織實習任職。各高校要結合學科專業特色,推進公共外語教學改革,培養國際化複合型人才。要加大經費資助等政策支持力度,將國際組織實習任職相關內容納入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