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關照宇:日本“詩詞應援”熱後,我們要走出“友邦與鄰國“的想象循環

本文大概1700字,讀完共需

2分鐘

「专访」关照宇:日本“诗词应援”热后,我们要走出“友邦与邻国“的想象循环

受訪專家關照宇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員,本文刊於2月20日《新京報》原標題為《詩詞應援後如何看待日本?專家:別隻在友邦與敵國間搖擺》。

良好的民間關係是鞏固戰略合作的重要基礎,更希望可以以此為契機,讓我們對日認知少些情緒化,以更加成熟的心態去面對這個繞不開的鄰國。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日本捐贈抗疫物資上的詩詞最近刷屏、刷圈,讓很多國人對日平添好感。

「专访」关照宇:日本“诗词应援”热后,我们要走出“友邦与邻国“的想象循环

這次應援之後,應如何看待中日關係?這些舉動能重塑國人的對日認知、開啟中日民間友好嗎?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員關照宇認為,看日本,不能只在友邦與敵國間搖擺,良好的民間關係是鞏固戰略合作的重要基礎。

抗擊SARS時,日本也曾大力捐助

1月26日,疫情暴發的第一時間,日本社會就向中國捐贈了100萬隻口罩。此外,日本自民黨號召議員每人捐贈5000日元(合人民幣300多元);一些藥妝店打出了“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標語,也主動向中國遊客降價銷售口罩;日本部分城市和民眾還向武漢捐贈醫療用品。

回顧抗擊SARS時,日本政府先向中國支援了價值2億日元的醫療器材,之後追加15億日元援助,又向中國派遣醫療專家。關照宇表示,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日本大阪齒科大學、日本友協等企業、科研機構、社會團體等,都在那場戰役中對中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把記憶拉回2003年的中國輿論場,中國政府也是數次向日方傳遞謝意,若當時的社交工具如今天一樣發達,日本“友邦”的形象可能比今天還要高大。

關照宇研究認為,建交以來,日本對華援助一直在中日關係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據不完全統計,四十年來日本對華援助總額達3.65萬億日元(約合324億美元)。其中作為主要部分的日元貸款甚至一度成為中國中央政府重點建設項目預算的一部分,幫助中國完成了一大批鐵路、港口、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而對日本來說,日本面臨著來自歐美等其他國的競爭,而日本對華援助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對日本企業在華投資起到“先行投資”的作用,有力地幫助了日本企業開拓中國市場。

“友邦”與“敵國”,日本形象的循環

SARS過後僅兩年,2005年4月,由於教科書事件以及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多次參拜靖國神社(任內六次)等原因,中國社會的對日情緒被引爆,爆發了大規模反日遊行,“鄰邦”一下子又變成了“敵國”。之後隨著日本民主黨上臺,中日官方關係改善,日本在汶川地震當中的表現獲得好評,日本又一次變成了“友邦”。

2010年、2012年釣魚島問題爆發,中國民眾再一次走上街頭“抗日”;隨著近年來中國赴日人數井噴式增長,民眾對日好感增加……“友邦”與“敵國”就這樣一次又一次陷入了想象的循環。

而從日本方面來看,從“毒餃子事件”到“東日本大地震”的中國救援再到“日本APA酒店教科書事件”,日本社會對華認知也搖擺不定。

為何中國對日心態能夠如此容易地“翻燒餅”?關照宇認為,從心理學上來看,這與教育、經歷、接收的信息等都存在著關聯。更為重要的是,正如國際關係大師摩根索在其代表作《國家間的政治》中所說,“任何道德上和思想上黑白分明的模式,實質上都不足以正確地描述一種政治情勢,因為在政治情勢中的任何一方,善與惡、智慧與愚蠢,都是盤根錯節、相互混雜的。”

以成熟心態面對“繞不開的鄰國”

關照宇認為,中日關係雖然在“1972體制”下運行了多年,但是很多問題一直都沒有解決。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國對日的“情緒管理”也在經受這些考驗。

他指出,這些問題包括歷史問題、領土領海問題以及臺灣問題,這些影響中日關係的羈絆只是暫時被管控起來了,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這些問題可能再次突顯。

另外的影響因素是國家實力對比的變化,中國國力將持續上升,兩國國力差距將進一步拉大,中日關係結構性問題還將延續。因此,改善日本對華政策的民意基礎任重而道遠。戰後以來,影響兩國關係的美國因素也從未離開,隨著特朗普上臺以後,情況變得更加複雜。

“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隨著全球不確定性的增加,中日兩國擴大合作、拓展更多的共同利益,對兩國社會來講都是(利益的)‘最大的公約數’。良好的民間關係是鞏固戰略合作的重要基礎,更希望可以以此為契機,讓我們對日認知少些情緒化,以更加成熟的心態去面對這個繞不開的鄰國。關照宇說。

(關照宇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一帶一路,日本與東亞國際關係。承擔多個部委的課題,參與《大金融時代》、《歐亞新時代》等多本著作,是深圳衛視、北京衛視等媒體特約專家,《今日中國》專欄作家等。)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成立於2013年1月19日,是重陽投資董事長裘國根先生向母校捐贈並設立教育基金運營的主要資助項目。

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人大重陽聘請了全球數十位前政要、銀行家、知名學者為高級研究員,旨在關注現實、建言國家、服務人民。目前,人大重陽下設7個部門、運營管理4箇中心(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來,人大重陽在金融發展、全球治理、大國關係、宏觀政策等研究領域在國內外均具有較高認可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