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上的各種“縫”——變形縫、伸縮縫、施工縫

變形縫的種類和設置規則

建築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會產生變形,導致開裂甚至破壞。變形縫是針對這種情況而預留的構造縫。變形縫可分為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三種。

伸縮縫:建築構件因溫度和溼度等因素的變化會產生脹縮變形。為此,通常在建築物適當的部位設置豎縫,自基礎以上將房屋的牆體、樓板層、 屋頂等構件斷開,將建築物分離成幾個獨立的部分.

沉降縫:上部結構各部分之間,因層數差異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較大;或因地基壓縮性差異較大,總之一句話,可能使地基發生不均勻沉降時,需要設縫將結構分為幾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較均勻,避免在結構中產生額外的應力,該縫即稱之為“沉降縫”。

防震縫:它的設置目的是將大型建築物分隔為較小的部分,形成相對獨立的防震單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築物整體震動不協調,而產生破壞。

有很多建築物對這三種接縫進行了綜合考慮,即所謂的“三縫合一”。

概括如下:

施工縫:受到施工工藝的限制,按計劃中斷施工而形成的接縫,被稱為施工縫。混凝土結構由於分層澆築,在本層混凝土與上一層混凝土之間形成的縫隙,就是最常見的施工縫。所以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縫,而應該是一個面;

沉降縫:為克服結構不均勻沉降而設置的縫,須從基礎到上部結構完全分開;

伸縮縫:為克服過大的溫度應力而設置的縫,基礎可不斷開;

抗震縫:為使建築物較規則,以期有利於結構抗震而設置的縫,基礎可不斷開。

在抗震設防區,沉降縫和伸縮縫須滿足抗震縫要求。

概念:由於溫度變化,地基不均勻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響,易使建築發生變形或破壞,故在設計時應事先將房屋劃分成若干個獨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獨立的變化。這種將建築物垂直分開的預留縫稱為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

1伸縮縫

定義:為防止建築構件因溫度變化,熱脹冷縮使房屋出現裂縫或破壞,在沿建築物長度方向相隔一定距離預留垂直縫隙。這種因溫度變化而設置的縫叫做伸縮逢。 作法: 從基礎頂面開始,將牆體、樓板、屋頂全部斷開使其分成若干段。伸縮縫間距為60m左右;寬度20mm ~30 mm。

2沉降縫 定義: 為防止建築物各部分由於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房屋破壞所設置的垂直縫稱為沉降縫。 作法: 從基礎底部斷開,並貫穿建築物全高。使兩側各為獨立的單元,可以垂直自由的沉降。 設置原則:

(1)建築物平面的轉折部位 (2)建築的高度和荷載差異較大處

(3)過長建築物的適當部位

(4)地基土的壓縮性有著顯著差異

(5)建築物基礎類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處

3、防震縫

定義: 在地震烈度≥8度的地區,為防止建築物各部分由於地震引起房屋破壞所設置的垂直縫稱為防震縫。

作法:從基礎頂面斷開,並貫穿建築物全高。最小縫隙尺寸為50 ~100 mm。縫的兩側應有牆,將建築物分為若干體型簡單、結構剛度均勻的獨立單元。

設置原則: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錯層,並且樓板高差較大

(3)各組成部分的剛度截然不同

規定:在地震設防區,當建築物需設置伸縮縫或沉降縫時,應統一按防震縫對待

為防止建築結構變形而設置的縫 溫度縫沉降縫抗震縫

一般都隨抗震縫寬度來 非抗震時 溫度伸縮縫框架結構一般55以下 剪力牆結構45以下 多數是做30

溫度縫只在上部結構斷開 而沉降縫和抗震縫在基礎底部也要斷開 抗震縫對於框架結構一般可取70 高度超過15m時6度7度8度9度按相應增加高度5m 4m 3m 2m 加寬20

框剪結構按上述70%剪力牆機構按上述50%採用

因為變形縫處是防水的薄弱環節,特別是採用中埋式止水帶時,止水帶將此處的混凝土分為二部分,如混凝土斷面厚度過小,施工時不易振搗密實,會對變形縫處的混凝土抵抗地下水滲漏造成不利影響;同時會影響變形縫部位結構的整體強度和局部強度,因此在變形縫兩側各350mm範圍內的混凝土結構厚度不得小於300mm。

變形縫是屋面變形集中的部位,溫差變形、建築物合理沉降變形都會使變形縫的寬度不斷變化,所以不管屋面採用哪種防水材料,變形縫的構造和設防是一致的,即需要多道設防,並在縫的寬度變化時,不會造成防水層的破壞。變形縫有高低變形縫和等高變形縫兩種,等高變形縫又分為高出屋面等高變形縫、與屋面平齊變形縫和雙天溝變形縫等。

高低變形縫的一邊為立牆(高層),另一側為屋面。這時屋面防水層如為卷材時,卷材應釘壓在高層立牆上,並向縫中下凹,上部採用合成高分子卷材一邊釘壓在高層立牆上,一邊直接粘到屋面防水層上,同時在表面用金屬板單邊固定予以保護。如屋面為塗膜防水層時,也應採用與卷材防水層相同的處理方法,並做好塗膜防水層與合成高分子卷材的搭接。

等高變形縫的高出屋面變形縫或雙天溝變形縫,防水層均應做到高出屋面矮牆或天溝側壁的頂面,然後在上部用合成高分子卷材覆蓋,卷材中間下凹到變形縫內20至30mm,在凹槽內墊聚乙泡沫條,兩邊與屋面上翻的防水層搭接,寬度不少於100mm,然後再在頂部鋪一層合成高分子卷材,兩邊應覆蓋住前一層合成高分子卷材的搭接縫;上部再用細石混凝土或不鏽鋼蓋板蓋壓。

伸縮縫是為了防止熱脹冷縮引起的構件裂縫和破壞而人為留設的,可將房屋基礎以上牆體、樓層、屋頂分成兩個獨立的部分,兩部分設20-40釐米的縫隙,基礎以下無須分離。

沉降縫是為了防止和減少建築物牆體過長(超過60米)時各部分不均勻下降造成破壞而在建築上設立的垂直於地面的縫隙。1、兩種不同承載力的地基時。2、相鄰高差或荷載變化很大時。3、新舊房屋相接時。4、建築物平面複雜,需分若干區段。

抗震縫當建築物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或承重結構的材質不同以及建築物平面尺寸不一時在地震力的作用下為防止建築物的破壞事先留設的自基礎到屋頂的通縫。留設的寬度越大,相鄰兩部分高差越大,一般為50-200mm,有時可以和沉降縫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