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把儀式感作為重要標準,現在對浪漫沒有要求,她經歷了什麼

追求浪漫應該是所有女孩心中的共同想法。他們認為儀式感是戀愛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我有一個朋友叫做小林,和很多女孩子一樣,也是一個追求浪漫的女孩。

她特別喜歡那種肥皂劇。每當看到劇中的男主人公如何如何撩女主人公的時候。內心就會非常的激動。幻想著自己未來的白馬王子也會和電視劇中的一樣用驚喜和浪漫給她帶來幸福。

曾經把儀式感作為重要標準,現在對浪漫沒有要求,她經歷了什麼

一、遇見白馬王子,憧憬浪漫生活

一開始事情確如她所預想的那樣。

在一次朋友的聚會上,他認識了現在的丈夫,當時那個男孩子高高的個頭,陽光而又帥氣的造型一下子吸引了她。她很快認定那就是她一生廝守的對象。

很快,他們便從相戀走入了結婚的殿堂。有了自己的一個小家庭。當然小林也對婚後的生活充滿了期待,希望他能夠處處呵護著她,在早晨跟她說早安。在晚上伴隨著他的歌聲入眠。

曾經把儀式感作為重要標準,現在對浪漫沒有要求,她經歷了什麼

二、事實出人意料,幻想生活打破

但是在兩個人生活了一段時間以後。小林的幻想生活並沒有實現,她發現原來丈夫是一個性格內向、完全沒有生活儀式感的人。她的丈夫和她的要求標準相差太大,令他非常的失望。

有一次。旁邊的鄰居小美見到了小林,臉上掛著藏不住的微笑。高興的給小林看她丈夫發來的信息。只見信息裡面說:“老婆,你看一下咱們家的床頭櫃裡面有一條項鍊是我特意給你買的。祝情人節快樂。”與鄰居家的丈夫一對比。小林發現自己的丈夫真的是太木訥了。心中的失望感進一步加強。

曾經把儀式感作為重要標準,現在對浪漫沒有要求,她經歷了什麼

三、婚姻矛盾加深,內心更加失望

回到家以後小林一臉不高興地指責丈夫說:“你看鄰居家小美的丈夫比你強多了,會給老婆買情人節禮物給她製造浪漫和驚喜可是你卻從來沒有這樣的意識。”

誰知道她的丈夫聽了以後不屑的說:“買那個幹啥?你不是都有嗎?”

小林,一聽就急了。“你這個呆瓜。這不是有沒有的問題,這是送不送的問題!”

小林期待著經過他這麼一說,她的丈夫可以開竅,但是誰知道。人家絲毫不懂他的用意。後面還是沒有給他送過任何禮物。小林的失望沮喪感進一步加強。

曾經把儀式感作為重要標準,現在對浪漫沒有要求,她經歷了什麼

四、內心糾纏矛盾,寄託肥皂言情劇

面對這樣的感情,小林開始有些放棄了。但是他們已經有了一個一歲大的女兒,她不忍心撇下來。

他想試試看帶著女兒回自己的孃家住上一個星期。讓丈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跟她說軟話接她回家。

可是一想到丈夫的為人,她就立馬把這一個主意給否定了。像他那麼完全不懂得浪漫的人肯定會 較勁不去接她這樣他反而是騎虎難下。所以他越想越糾結,越想越傷心。

沒有任何對策的她只好從言情劇中尋找寄託。有時候她也會拉著丈夫陪她一起看,好讓她的丈夫也能夠學著一點點。誰料她的丈夫去沒有情趣的說道:“那裡面都是騙人的。”

雖然小林也知道那個電視劇裡面演的和現實生活中的不一樣。但是小林非常不高興。雖然兩人爭吵的時候丈夫一般不會回嘴。但是小寧還是不願意和這樣一個完全不懂情調的人多說一句話。

曾經把儀式感作為重要標準,現在對浪漫沒有要求,她經歷了什麼

五、聽聞朋友開導,內心豁然開朗

直到有一次他偶然間聽一位朋友跟她說起。假如說你看一部電視劇。難道這部電視劇的話就能改變人的觀點嗎?所以說。你拉著你丈夫來改變他的思想,這也是不太實際的。

有些影視劇喜歡用人們幻想的那些東西來虛構一些故事。如果說你沒有自己理性的判斷就很容易相信這個世界確實是這樣的。

可能你就是從小看這些浪漫的言情劇看多了,認為每一個人的愛情都應該像電視劇裡面演的那樣。那麼實際上你已經中毒了。如果你不能夠及時的醒悟過來。你就會被它所控制所困擾。

曾經把儀式感作為重要標準,現在對浪漫沒有要求,她經歷了什麼


回家以後小林仔細想了想,發現確實如自己的朋友所說。從小到大看的那些電視劇最多的也是言情劇。

劇中男主人公給女主人公營造的浪漫生活令她羨慕不已,所以心裡有了只有浪漫的婚姻才會幸福的想法。這個想法矇蔽了她。

其實如果跳出這個想法,客觀的審視自己的丈夫的話。發現自己的丈夫是一個非常好的人。雖然他沒有按照他的意思,給他製造意外的驚喜。但是他卻為這個家做出默默的做出著貢獻,工資按時的交到自己的手中。也不會在外面花天酒地呆到很晚才回來。也沒有看到他和其他的女性有過親密的交往,他其實生活在一個安穩而又踏實的婚姻生活中。

想到這裡,小玲釋懷了。她決定要改變自己,逐漸的把自己心裡面的那種一味追求浪漫的想法抹除掉。把心思放在用心經營這個家庭上面來。


好了,各位朋友,本期就給大家分享到這裡了。你有感情上面的困擾嗎,私信我,我給你出謀劃策。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大家。評論分享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