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印度之物力,討美國之歡心?為迎接美總統,莫迪連河裡的水都換

提到印度,人們腦海裡最先浮現的可能是汙濁的恆河水、時而陰暗的天空以及擁擠的貧民窟,這也確實是印度面臨的問題,嚴重影響其國際形象。如今,印度終於下血本改善市容環境了,但理由卻令人哭笑不得——是為了迎接美國總統的到訪參觀。

量印度之物力,討美國之歡心?為迎接美總統,莫迪連河裡的水都換

據俄羅斯RT新聞近日報道,為歡迎即將到訪的美國總統,印度政府正在動用大量資源裝點訪問沿線,標誌性景點泰姬陵就是其中之一。

去過泰姬陵的遊客都知道,除了鏡頭內的美麗宮殿,其旁邊的亞穆納河惡臭無比,非常有損印度形象。對此,印度決定向恆河支流亞穆納河每秒注入14160升水,以稀釋該河的汙染物濃度,減少四處瀰漫的臭味。一位印度官員還稱,他們接到了上級命令,在總統參觀泰姬陵時負責趕走猴子。

莫迪的“努力”遠不止於此。據悉,美國總統將前往莫迪的故鄉吉吉拉特邦,以示兩人私交甚好。得知此消息後,吉吉拉特邦官員倉促準備接駕,建立了一堵長約500米的磚牆。難道這是為迎合美國總統的癖好“建牆”而修?可惜不是,是為了防止美國總統看到附近一個2000多人居住的貧民窟。同時,一部分住在貧民窟的居民還受到驅逐。

量印度之物力,討美國之歡心?為迎接美總統,莫迪連河裡的水都換

從印度的準備來看,簡直像極了領導前來視察,下屬慌忙做足表面功夫:注水除臭、趕猴子、驅逐貧民以及建牆。而目的無非只有一個,營造良好的氛圍,討好美國總統。

此前莫迪已經兩度訪美,而相對的,這次則是特朗普首次訪問印度,彷彿印度被美國遺忘在世界某個角落了。在印度看來,美國總統到訪意義非凡,必須做好接待工作,下血本也在所不辭。要知道,德國總理不久前剛剛在重度霧霾中訪問印度,而印度方面也沒做什麼特別的工作,足見印度對美國總統到訪的興奮。

量印度之物力,討美國之歡心?為迎接美總統,莫迪連河裡的水都換

印度這麼苦費心思迎接美國總統,必定是有求於人。

外媒普遍認為,印度希望加強與美國的經濟合作,在貿易問題上有所突破。在莫迪兩次訪美期間,美國總統都對他展現出了“兄弟情”,聲稱兩人私交甚好。印度媒體對此大肆宣傳,聲稱美印關係迎來新紀元。

可是,美國怎麼可能拿印度當兄弟,臉變的比翻書還快。去年開始,美國接連出招,對印度鋼鋁產品加關稅、取消“普惠制”以及將印度一腳踢出發展中國家名單。總之,印度與美國做生意變難了,想借此機會向美國求情。

屋漏偏逢連夜雨,對外貿易不順暢就算了,印度經濟本身也不爭氣。近年來,印度經濟遭遇斷崖式下跌,經濟增長率從2018年的6.8%下滑至5.5%,至今也沒有止跌企穩的跡象,這嚴重挫傷了印度的信心。

此前,莫迪不止一次展現出創造“印度經濟奇蹟”的雄心壯志,聲稱要在2030年前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如果GDP增長率持續下跌,不僅自己吹出去的牛難以實現,還可能會增加國內的不穩定性。

內憂外患之下,莫迪急需尋求突破,借力美國幫助經濟止血。當然,印度還希望在軍事、地區問題等上加強與美國的合作,凸顯其在全球的重要性。

量印度之物力,討美國之歡心?為迎接美總統,莫迪連河裡的水都換

不過按目前的形勢看,改善對美關係恐怕只是印度的一廂情願罷了,白宮的訴求是將印度拉入“印太戰略”,但印方對此事的態度一直曖昧——印度只是在經濟層面有求於美國,政治層面不可能放下自己“南亞霸主”的企圖。這也導致了兩國關係不溫不火,否則美國總統不會任期快結束才匆匆訪印。

從過去3年可以看出,在重大國際事務上,美國總統很少提及印度。這種情況下,僅靠一次訪問難以取得實質性突破,頂多就是兩國禮節性簽署一些無關緊要的協議。況且美國認為,印度近幾年一點都不老實,經常違背其意願與俄羅斯、委內瑞拉、伊朗合作,不制裁印度就是大發慈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