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北京首個區級隔離點“站崗”:步步為營 戰勝疫情

為北京首個區級隔離點“站崗”:步步為營 戰勝疫情

2月20日,保安員在隔離點外圍巡邏執勤(央廣網記者 韓靖 攝)

央廣網北京2月22日消息(記者張佳琪)“突然接到任務,投身到新冠肺炎集中隔離點的安保工作中,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湖北武漢抗疫一線的同學、朋友告訴過我,他們夜以繼日,不曾放棄。和他們比起來,我們吃的苦,不算什麼!”卜祥龍已經在北京市海淀區集中隔離點值守了二十餘天,未來還有多少個日子,他也不清楚。而對於戰勝疫情,他一天比一天有信心。

卜祥龍是北京市保安服務總公司海淀分公司第一項目部的一名保安主管,如今他帶隊“守衛”的地方和日常的保安任務截然不同。遠離居民區的北京市海淀區級集中隔離點設在鳳凰嶺山腳下。2019年1月29日,集中隔離觀察點正式啟用,對部分無法開展居家醫學觀察的人員進行集中醫學觀察。這座隔離觀察點可同時進行110名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隔離點外圍,便是卜祥龍的“戰隊”定點看守、定時巡邏的“領地”。

为北京首个区级隔离点“站岗”:步步为营 战胜疫情

2月20日,保安隊隊長卜祥龍帶隊巡邏(央廣網記者 韓靖 攝)

“紮根”在隔離觀察點

作為北京市第一家區級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看護人員屬性特殊,防疫要求嚴格,安保工作也要摸著石頭過河。北京市保安服務總公司海淀分公司經理助理朱良玉回憶,1月28日,接到任務,準備著手組建一個30人的抗擊疫情安保工作青年突擊隊。“由於此時正值特殊時期,隊員不僅思想素質要高、身體素質也得好、經驗要豐富,所以人選上更要謹慎。”

“28日上午11點,我突然接到經理朱良玉的電話,告訴我,公司研究決定抽調一批基層骨幹,準備奔赴北京首個區級隔離點執勤,希望我來擔任隊長職務。我自己當時沒多想,也不知道後續會發生什麼,就想著這是我的職責,所以立即接受了組織交予的任務。”卜祥龍的“組隊”時間僅用了2個小時。28日下午1點,這支特殊的“保安隊伍”便成立了。“隊員們都是從各個基層項目部、直屬大隊抽調的班長、隊長,共計30人。當晚大家便抵達了一線,開始了籌備工作。”

为北京首个区级隔离点“站岗”:步步为营 战胜疫情

北京市保安服務總公司海淀分公司經理助理朱良玉接受記者採訪(央廣網記者 韓靖 攝)

籌建之初,卜祥龍就把自己的“根”扎進了隔離觀察點。

“在隔離人員入住前,指揮部先給我們進行了為期4天的系統培訓。包括如何處理突發事件?怎麼做自我保護?口罩、手套、防護服的穿戴、消毒方式等。”與此同時,卜祥龍也很快完成了隊員們接下來的任務佈置,包括具體巡邏的路線、班次以及和病毒“近距離接觸”的值守救護車通道任務。

“剛來的時候不知道什麼時候任務才能結束,遙遙無期,很多隊員都不適應。”對於卜祥龍來說,什麼時候是個頭,自己心裡也“打鼓”。隨著隊員們從陌生到熟悉,看到被隔離人員被救護車送過來,最終又一個一個解除隔離,回到了自己家中,卜祥龍看到了希望,隨著對疫情的瞭解,也增加了戰勝疫情的信心。“相信很快疫情就會過去,一切就都會走上正軌。”

为北京首个区级隔离点“站岗”:步步为营 战胜疫情

2月20日,執勤保安員對救護車進行登記並放行(央廣網記者 韓靖 攝)

待疫情結束 咱們家裡見

擔任隔離點安保任務隊長之前,卜祥龍的春節假期一直堅守在崗位上。“當時因為春節需要安排留崗人員,我就主動請纓,選擇了過年不回家探親,於是才有了這次特別的歷練。”

來到了隔離點的第二天,卜祥龍終於騰出時間,和妻子、兩個孩子視頻聊天,這時候卜祥龍才告訴家人自己在負責隔離點的安全保障工作。“家裡人的各種問題撲面而來,會不會離得太近?不行就回來吧?有沒有危險?我最擔心的也正是家人對我的擔憂。”對於不善於表達感情的卜祥龍,只好簡潔肯定地告訴家人,“我在這裡很安全,沒事,你們就放心吧!”

为北京首个区级隔离点“站岗”:步步为营 战胜疫情

2月20日,救護車駛離後卜祥龍和張金興將大門關閉(央廣網記者 韓靖 攝)

而接到任務的隊友張金興,則選擇了對家人“耐心疏導”。“妻子當時還在老家,我當時勸她,我留在一線崗位上,身邊有那麼多志同道合的‘戰友’,身後有完善的保障措施,還有哪裡比堅守崗位更讓人放心的呢?對不對?我妻子就這麼被我說服了。”在隔離點的日子,張金興每天都會和妻子孩子視頻,為家人寬心的同時,也增加了自己值守的信心。

隊員楊煥東則是已經抵達隔離點才“斬釘截鐵”地告訴妻子:“北京正在疫情防控階段,隔離點需要我們去值守,我現在已經在工作崗位上了。”

“2003年的非典都沒怕過,更不用說今天的新冠肺炎。”而對於“老兵”楊煥東來說,2003年非典時期,是自己退伍的第三年,那時已經是海淀保安公司的職員了。“我目前想做的就是守好我的每一班崗,等到疫情結束,和家裡好好團聚一下。”

为北京首个区级隔离点“站岗”:步步为营 战胜疫情

2月20日,保安員褚利波在給隊員理髮(央廣網記者 韓靖 攝)

為了“小家” 也為了“大家”

一道淺黃色的警戒線,隔開了兩個世界。

隔離區樓裡,醫護人員的鏖戰正在持續。樓外,則是隔離點安保人員們的守護和凝望,期盼著裡面的人都走出去,救護車再也不開進來。

“我們能做的,是在職責內提供最高水平的保護,解決醫務工作者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在與疫魔決戰的路上更堅定地前行。”雖然十餘天的堅守已經讓卜祥龍在工作上“輕車熟路”,但這卻是他第一次經歷這樣特殊時期的歷練。卜祥龍表示,“肩上的責任、工作的壓力讓我在崗位上又學到了很多。我們守護的隔離區,就是此次疫情的突破口,所以我們肩上的擔子格外重,面對疫情要更加勇敢。只要我們團結起來,萬眾一心,對疫情的防控會越來越好,我相信疫情防控的勝利不會太遙遠。”

而對於2003年入行,已經工作了17年的“戰友”張金興來說,此次隔離區的值守,更多的是為了“家”。“特殊時期堅守一線,為了‘小家’,也為了‘大家’。2008年奧運會、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活動,我都參與了安保工作,磨鍊了心理承受能力,所以這次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沒有恐懼。我會要求自己做好本職工作,也希望一線的工作者們能早日回到自己的小家,國家也能早日回到正常發展的軌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