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柏林電影節唯一入圍華語片——《日子》

2020柏林電影節唯一入圍華語片——《日子》


導演:蔡明亮

演員:李康生,亞儂弘尚希(泰國)

據導演透露,《日子》這部影片,創作靈感來自李康生的一場大病後痛苦的經歷。全片127分鐘,簡短的對白,都是生活的日常畫面。蔡明亮用很少的錢,沒有計劃、沒有劇本,完全手工製作。電影自2014年開始拍攝,累積了許多片段,開始漫長剪接。


蔡明亮,中國臺灣影視導演、編劇。生於馬來西亞。就讀於中國文化大學,專修電影與戲劇。畢業後從事話劇與電視劇、電影導演的工作。1977年來到臺灣,先在師大修中文。隨後,親自執導三部作品:

1981年《速食酢醬面》、

1982年《黑暗裡打不開的一扇門》

1983年他自編、自導,並獨自一人演出的作品《房間裡的衣櫃》,

他以幽默的手法來處理關於現代社會、寂寞、都會生活形態的狂亂等主題。

1991年,在他為電視拍攝劇情片《小孩》的機緣裡,蔡明亮在一個青少年聚集的電動遊樂場裡發現得李康生。在從沒有接受過任何表演課程的情況下,他還是成為蔡明亮最鍾愛的演員。蔡明亮為他寫了《青少年哪吒》的劇本,從此他便以小康為名,成為蔡明亮影片裡的核心人物。1993年《青少年哪吒》獲得東京影展銅獎,蔡明亮從此躍升國際影壇。

1994年的《愛情萬歲》,沒有大量的言語對白地呈現臺北的冷漠與疏離,影像書寫風格特殊驚豔國內外,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費比西獎、金馬獎最佳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獎,奠定蔡明亮在影壇的地位,從此拍攝作品獲獎不斷。

1997年,《河流》獲得柏林影展銀熊獎和國際新聞獎、芝加哥國際影展銀雨果評審特別獎、聖保羅國際影展影評人獎、新加坡國際影展評審特別獎。

1998年完成《洞》,這是法國《2000年見聞》(2000 vu par)系列影片中的一部,以《度過新的千禧年》為主題,由Haut et court製片公司與歐洲藝術電視臺法國部門La-Sept-Are共同委託製作。蔡明亮並以《洞》獲得1998年坎城影展費比西獎,芝加哥國際影展金雨果最佳影片,新加坡國際影展最佳亞洲導演、最佳亞洲影片獎。

2001年,《你那邊幾點》,深刻詮釋臺北城及地球彼端的花都巴黎的兩段生活。《你那邊幾點》參加坎城影展競賽項目,並獲得最佳技術獎錄音項目(杜篤之)、芝加哥影展評審團大獎、最佳導演、最佳攝影獎、第46屆亞太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以及第38屆金馬獎評審團影片特別獎、個人特別獎。
2002年,完成短片《天橋不見了》,《天》片是《你那邊幾點》的延續。

從《青少年哪吒》到《你那邊幾點》,蔡明亮以不同的觀點來探討現代都市人的慾望與追求、夢想與孤獨,展現他觀察人與周圍環境的關係與互動的創作的概念。
 

李康生:

當過保險、服務生。喜歡電玩。從少年小康成長為孤獨而無助的成年小康,蔡明亮的每一部電影成為他成長的見證。雖然其貌不揚,身材矮小,卻建立了清楚的都會青年典型,有點憂鬱,有點自閉,個性不乏叛逆,內心卻孤獨異常。他的這種特殊氣質,使他在眾多男演員中獨樹一格,也成為臺灣電影代表性的青年演員之一。雖從未受過任何正統的表演訓練,但具有敏銳的表達能力,銀幕上頗具魅力,頗得評論界的肯定。

1991年,蔡明亮在西門町電動遊樂場裡發掘了他,讓他擔任其劇情片《小孩》中一個角色。

1992年,蔡明亮以李康生的形象為主要藍本,編導了他本人的第一部電影作品《青少年哪吒》。自此,成為蔡明亮的御用男主角,蔡氏作品的最佳代言人。包括《愛情萬歲》(1994)、《河流》(1996)、《洞》(1998)、《你那邊幾點》(2001)、《天橋不見了》(2002)、《不散》(2003)、《天邊一朵雲》(2004)等。

1994年就曾以《愛情萬歲》獲法國南特影展最佳男演員獎及被提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李康生也曾與其他導演合作,參演過王童導演的《無言的山丘》(1992)、林正盛的《春花夢露》(1995)和《放浪》(1998),許鞍華的《千言萬語》(1998),以及陳義雄的《晴天娃娃》(2000)。

2003年,憑藉過去一段時間內所積累下的經驗,自己編劇並執導了處女作《不見》,獲韓國釜山電影節「最佳新人導演獎」及最高榮譽「新潮流獎」,第四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新導演獎,還有雅典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荷蘭鹿特丹國際影展最佳影片金虎獎、影評人獎與亞洲電影發展協會獎,並獲得了臺灣新聞局一百萬臺幣的獎勵。2006年導演《幫幫我愛神》,再獲釜山電影節PPP(釜山電影資助計劃)單元最高獎——釜山大獎,併入選2007年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正式競賽單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