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極簡史01:法老王的黃金供應商-塔爾特索思文明

今年上半年把西班牙300年曆史拉一遍,做成視頻分享給各位小可愛們。今天先講公元前1000年,青銅時代末期,中國的周朝。伊比利亞半島上的第一個文明:塔爾特索思文明。



塔爾特所思文明,就是伊比利亞半島上第一個有農村、有城市的文明。

塔爾特所思為什麼會成為伊比利亞半島上第一個發展出文明的部落呢?原因就是:他們特別喜歡金子!

聖經中記載說,所羅門王的一切飲器都是金子做的。因為所羅門王有“他施船隊”與“希蘭船隊”常年在海上航行。

“他施船隊”三年一次運來無數金銀。這裡的他施,就很可能是伊比利亞半島西南部地區塔爾特所思文明。

塔爾特所思人會給亡靈陪葬大量的金銀首飾,考古塔爾特所思人的墓葬,就像淘金盜墓一樣,挖掘出來的金銀銅器比陶瓷瓦片還多!

塔爾特所思人居住的地區,是當年地中海地區黃金白金青銅等金屬資源最豐富的地方。

時至今日,西班牙西南部的Huelva還有“紅 河”(Rio tinto)“紅湖”(lago tinto)這樣的奇觀,其實就是因為地表金屬含量太過豐富導致的。

因為金銀銅礦比較豐富,對這個地區的人來講,獲得金子、銀子非常容易。

地中海的海上商人腓尼基人很快發現了這一寶藏地區,開始大量收購這裡的金銀銅器。

於是,這片地區就成了伊比利亞半島上最早擁有對外貿易的地區,開始比其他地區更有錢。

有了錢,金銀銅鐵的開採、冶煉、雕刻、銷售、物流等環節有了明確分工,產業鏈形成,市鎮規模擴大。

腓尼基人為了更好的與這裡的人們做生意,建立了伊比利亞半島上第一個通商口岸城市,Cadiz,也就是今天的加迪斯。

只要有錢,就不愁沒有上門女婿。塔爾特所思人因為金銀銅礦發家致富,腓尼基人和地中海其他地方的人都來這裡淘金,來安家落戶,帶來了其他文明。

這些外國商人從伊比利亞半島帶走各種金銀銅製品,也給這裡帶來了地中海上其他國家的物資和技術,

比如母雞啊,橄欖油啊,醃魚技術,冶鐵技術等等。

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塔爾特所思文明所在地區,就成為伊比利亞半島最早的國際化大都市,不僅自己的產品遠銷海外,還可以在這裡買到地中海各國的一線大牌。

在古希臘古羅馬地區,有一款來自伊比利亞半島南部的海鮮醬,叫Garum。是把海魚的內臟醃製而成。只要取一丁點丟在湯裡,就可以品嚐到整個大海的味道,非常非常地鮮美。

這是隻古羅馬貴族才能享用的伊比利亞進口海鮮醬。這個Garum海鮮醬技術,就是腓尼基人傳給塔爾特所思人的。

塔爾特所思人對腓尼基人的配方進行了改良,成為行銷地中海的美食奢侈品!

這種古法Garum海鮮醬,西班牙比較高檔的Gurmet美食商店也有銷售。

伊比利亞半島上有大量的野生橄欖樹,但種植橄欖樹、醃製橄欖和榨橄欖油的技術,也是腓尼基人傳給西班牙人的。

腓尼基人可以說是伊比利亞半島的文明啟蒙者,同時也是西方海洋文化的奠基人。比如我們熟悉的希臘字母、拉丁字母,他們的祖宗其實是腓尼基字母。

腓尼基一個叫Biblos的城市,最早發明了字母。

用30個字母,提煉出腓尼基語的所有發音,通過這30個字母的排列組合,組成各種單詞。

腓尼基人的字母通過海上貿易,傳到地中海各國。一百多年後古希臘人借鑑了腓尼基人的字母,發展出古希臘字母。並用腓尼基字母系統裡的第一個和第二個字母來命名這個古希臘字母系統。

西班牙語的“字母”叫Alfabeto,腓尼基字母中,第一個字母是Alfa(A),第二字母是Beto(B)。看出淵源了嗎?

因為最早的字母是出現在腓尼基城邦Biblos,拉丁語或者西語中的圖書館Biblioteca,聖經 Biblio都是向這個城市的名字致敬。

盛極一時的塔爾特所思文明怎麼就突然衰弱了呢?這與讓這個地區興盛起來的腓尼基人息息相關。

公元前8世紀,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迦太基城,當時的迦太基城還只是腓尼基城邦的海外殖民地。

後來,這個迦太基城的迦太基人,不像腓尼基人那樣只想著賺錢就好,還開始武力擴展,要建立用武力控制的強大帝國。

賺錢的當然打不過耍大刀的,迦太基人作為V2.0版的暴利腓尼基人,很快取代了V1.0版商貿腓尼基人的地盤,地中海沿岸很多通商口岸也逐漸被迦太基人佔領。

伊比利亞半島上繁榮的塔爾特所思文明,也不堪武力壓迫,逐漸從海岸城市往內陸遷徙,最後和內陸地區的其他部族融合。

伊比利亞半島第一個文明就這樣被稀釋、溶解、消散了。

塔爾特所思文明消散了,迦太基人來了,中國也進入了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代的伊比利亞半島,都發生了什麼?西班牙極簡史,我們下期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