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底應該怎樣理解?

近現代對於儒家學說的批判,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認為孔子對於貴族階層權利和利益的維護,《論語》中孔子曾說過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句話就是證據。但是孔子這句話真的只是在表達君主就應該是君主,臣子就應該是臣子嗎?其實這句話是孔子在回答齊景公問如執政時的回答,這段對話記載於《論語.顏淵篇》第十一章,我們應該仔細研讀一下,瞭解其包含的真正意義。其原文是: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底應該怎樣理解?

本章的內容從字面上理解比較簡單,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才能治理好國家。孔子說:“君主要謹守君道,臣子要謹守臣道,父要盡父道,子要儘子道。”景公說:“講得好呀!假若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即使有糧谷,我能吃得上嗎?”

此問答發生的歷史背景據《史記》記載,應該是發生在公元前516年前後,孔子這一年36歲。齊景公於公元前547年-公元前490年在位,姜姓,呂氏,名杵臼,齊靈公之子,齊莊公之弟。孔子適齊,正是齊景公納衛受魯,奮發圖強的階段。對於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回答的雖然簡潔,但是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政治理念,也得到了齊景公的高度評價。當時齊國上大夫是齊國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晏嬰,史稱晏子,非常不認同儒家的政治觀念,勸說齊景公不要給予孔子封地,也就沒有接受孔子的治國理念。


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底應該怎樣理解?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句話被認為是孔子政治理念的精髓,也是後世儒家被批判的罪證之一。孔子所在的春秋時代,被他視為“禮崩樂壞”的時代,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臣弒君,子弒父的事情在貴族階層屢見不鮮。孔子一生致力於復周禮,提倡“克已復禮”,倡導的就是親其親、長其長,承認社會中等級的存在,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的權利,同時也必須履行自己的義務。而且在孔子的這種觀念中自然也就生成了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良弟悌的主張。


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底應該怎樣理解?

隨著歷史的發展,孔子的理念被不斷強化、異化,才出現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種極端的所謂愚忠思想。其實,《論語》所記述的孔子的言行,可以看出孔子非常認可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所以孔子是不太可能認可被後世異化的等級固化思想的。由此可以判斷孔子這句話還存在著“君君”才能“臣臣”,“父父”才“子子”的因果關係,也就是說雖然承認等級的存在,但是並不認同等級的一成不變,只有君仁,臣才會忠,只有父慈,子才能孝。夏桀和商紂雖然也是君,但是由於其極端殘暴,作為臣子的商湯和周武王,起兵討伐屬於弔民伐罪,是正義之戰。所謂的“三綱五常”“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等強調封建社會尊卑貴賤的等級序列,等級的不可逾越性的阻滯社會發展的腐朽道德,則起於西漢董仲舒,終完成於宋朝的朱熹,與孔老夫子關係實在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