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樹可以像蘋果樹那樣,採用密植籬壁種植模式嗎?該注意些什麼?

用戶2779523745814


荔枝樹常綠喬木,密植荔枝對生產荔枝不利。荔枝樹密植在生長過程中會慢慢地各自愎蓋,直枝向上途長生長引起不開花掛果,樹寇高大枝密就算開花掛果也無法除蟲害造成失收等。

荔枝樹喜光果樹,在光合條件充足下掛果才能生產優質水果。種植荔枝樹上,要根據品種合理密植。如白糖罌,妃子笑,三月紅等這些果樹年年基本掛果,間隔距離最少三至六米種植都行,如糯米餈,桂味等這些容易大小年果樹,間隔距離六至八米比較好點,因為這種果樹粗生易生成大樹冠。

我是南方荔枝果農足不出戶,不知道題主問答密植籬牆模式是否適宜,現在荔枝種植都是矮化栽培的常規模式,我只能發表了個人觀點,荔枝樹冠要一定才能生產荔枝,才有經濟效益的,要有充足光照的合理密植才能生產優質荔枝。


荔鄉問答


荔枝樹是否可以像蘋果樹那樣採用密植籬壁式種植模式?這種方式在國內非常少見,國內種植的模式一般保持圓頭型或者說是傘型結果,在一些品種上,矮化密植的方式也比較常見。但從理論上來講,採用密植籬壁式種植模式,我覺得可以試一下。


國外有類似的種植方式

以前參加過一個培訓,有老師講到南非有采取類似的種植模式,主要是方便採用機器化管理,包括修剪、噴藥和摘果等,全程機械化栽培和管護。

國外由於人多地廣,每戶種植荔枝幾百畝甚至上更多,而人工又比較難請,而且果園地勢也相對平坦,因此,多向機械化方面發展。我看了圖片,也是採用寬行窄株的栽培模式,應該是題主所說的差不多。

一些注意事項

個人理解,採用這種方式栽培的,首先是要注意品種問題。應該選擇長勢比較強的品種,特別是重修剪後枝梢抽發能力強的品種,妃子笑應該是比較合適的一個品種。而其他不耐修剪或者是重修剪後難抽發枝條的品種,建議不要採用這種栽培管理方式。

其次,是要明確目的。採用籬壁式的栽培管理,最主要的是向機械化方向努力,目的是為了省時省工,輕簡栽培。如果不是,則不建議採用。可以採用我們目前比較成熟的矮化栽培模式。

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就是合理確定株行距。前兩年去看過一個新種植的荔枝園,老闆也是想要採用類似的模式,方便採用機械作業。當時的株行距大概是3*7米,行距非常寬。選擇地勢也是比較平坦的園地,是一個小山坡。


因為找不到相關的圖片,用了我自己拍的照片。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安州三農人


  1 如何矮化

  矮化籬壁集約化栽培模式是通過選用矮化砧木M9或者是M26達到矮化目的,並非以前的八稜海棠喬化砧木,在實踐操作中發現,使用M9作砧木可在果樹下面形成大腳,和M26形成的小腳相比,樹體穩固性好,因此,多選用M9做矮化自根砧木。

  蘋果樹採用短枝型品種矮化時,會形成短果枝,但影響蘋果果實的口感,因此,為了保證蘋果品質,一般在矮化砧木上嫁接常規蘋果品種,便可達到只矮化樹體而不影響蘋果品質的效果。

  2 何為籬壁

  選用矮化砧木後,和常見蘋果樹相比,根系小,樹體穩定性差,因此需要藉助外力以保持樹體直立。具體操作為,每行果樹在栽培的時候,每隔7~8米埋設立柱(常用水泥柱),在立柱上橫向拉設鋼絲4根,鋼絲間距60~80釐米,同時在每株果樹旁邊埋設直立竹竿一根,將竹竿和樹體都分別捆綁在鋼絲上,這樣可藉助竹竿保持樹體直立且快速向上生長,同時,其他枝可藉助鋼絲固定至水平或110°以便早結果,且保持樹體穩定。這樣,藉助立柱、鋼絲、竹竿形成的輔助結構,便形成了蘋果樹的籬壁。

  3 集約化又作何解釋

  該種栽培模式一般要求行距3.5~4米,株距1米,同時,為便於澆水、鋤草、施肥等管理可起壟栽培,壟高30釐米,壟寬2米左右。一般成齡樹在竹竿的輔助下,樹高在3~3.5米,通常情況下可著生25~30個結果枝組,相比其他樹形的樹結果枝組多且整齊劃一,而疏散分層形,紡錘形樹除自身的主幹外還有6~10個主枝全是骨架。那麼,所謂的集約化體現在果樹種植密度加大果樹上結果枝組增多,實行精細化管理,提高了單位面積產量。實踐證明,使用該栽培模式,採用帶分枝的大苗栽培第3年畝產量便可達2500千克。

  4 矮化籬壁集約化栽培模式的管理特點

  每年蘋果樹所形成的生物產量是一定的,無非是用於枝幹和果實生長。該種模式下樹體吸收根多,但固定性差,而藉助立柱、鋼絲、竹竿起到枝幹的穩固作用,樹形簡單,用於生產枝幹的養分相對較少,因此果樹自身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的時間縮短,提前進入結果期,同時,產量也相應提高。

  獲得高產量的關鍵在於保證大肥大水使果樹在前期快速生長到3~3.5米,同時在夏季用“M”鋼絲扣壓枝、以及將主幹上的枝往鋼絲上綁縛至水平或者形成110°的張角,讓枝條在短時間內由營養生長轉為生殖生長。此外,還需要及時剪掉主幹上著生的枝粗超過著生部位主幹粗度1/4~1/5的枝,然後再繼續培養新的枝組,以便確保主幹優勢。

  5 生產實踐中該技術又該如何配套應用呢?

  任何栽培模式最關鍵的是與管理措施的有機配套技術運用。現代的蘋果栽培模式追求的是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的最大化,因此說大骨架枝級多是對營養的一種浪費,主要表現在枝幹產的多果實產量就會少,我們的努力方向就是儘可能的使果實產量增多。

  5.1 喬化砧優秀蘋果樹形應緩勢促高產

  通過對果樹栽培理論的探析,最終將技術落實到喬砧果樹一邊倒形栽培的實踐中是緩勢技術的運用。通用的理論之一是喬化砧蘋果樹樹勢強壯,樹體直立高大並且樹上著生多個主枝,因此想要管好一棵樹,就必須管好樹上的每一個主枝。通用的理論之二是營養生長要向生殖生長很好的轉化就必須拉枝開角,以便緩和生長勢從而有利於花芽形成和開花結果。喬砧蘋果一邊倒形栽培技術就是改良的(開角緩勢)單主枝形結構栽培技術。在生產中要求露天每畝栽培222~333株,南北成行向西倒,東西成行向南倒,使用的方法是栽後樹高2米時,在7月份用繩拉至45°角固定,並且行間不留枝組,行內留水平枝組,枝組粗度超過“主枝”粗度1/3時去掉。最終形成了蘋果喬化砧集約栽培新模式一邊倒形栽培技術。因此從理論上說,採用一邊倒形栽培技術就是利用了“主幹”傾斜與枝組水平這兩項開角雙重緩勢的技術來實現果樹的豐產穩產,而空間畝枝量採用增加種植密度及枝組數量的方式來解決。

  5.2 現代矮化砧蘋果樹形的助勢配套技術運用

  該技術的精髓是利用了矮化砧,與原來的喬化砧果樹相比是緩勢和助勢的區別,而矮化砧的特點就是對品種樹起到矮化、抑制、緩和生長的作用,直觀的作用就是樹幹自然生長速度慢且不直立,從而對其樹幹上的所有“主枝”枝組都起到緩和生長勢的作用,然而不足的地方就是空間佔有率低,如果不採取措施就會使得單位面積的產量上不去。因此對待這樣的樹就是要幫助其快速直立的生長,這樣就形成了蘋果的矮砧籬壁集約化栽培新技術。同樣的道理在通過設施助勢其直立生長和負擔產量的同時,單位面積的枝量照樣依靠密度增加方式來獲得。

  5.3 應注意的基本技術措施

  5.3.1 技術的配套問題 果樹栽培中良砧、良種和良法的三系合理配套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選用了蘋果矮化(矮砧)籬壁集約栽培模式後,一定要及時更新管理技術和管理理念,不能認為選用矮化栽培就可以放鬆管理,或者按喬化砧果樹去管理,應該比喬化栽培的果樹管理更加精細,因為,矮砧的根系有分佈範圍小和大根少的特點。其修剪技術和拉枝技術都與喬砧果樹有較大區別。

  5.3.2 樹勢的健壯與維持 果樹的樹勢早衰是矮化栽培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因為矮砧栽培的果樹成花早,產量高,枝幹粗度較喬化樹小,我們控制的樹體枝條數量少,因此,樹體的貯藏營養要少於喬化果樹,要注意冬季防凍管理和早春的肥水管理。樹勢的維持主要靠保障樹體營養的供應和適度控制產量。

  5.3.3 產量的穩定與質量的提高

  矮砧栽培的高產比較容易,如何保證穩產是需要注意的問題,國外應用的一些果樹豐產品種目前沒發現大的問題,只要正常管理就可以,但對於一些容易產生大小年的果樹品種的技術應用,應注意繼續觀察和研究其穩產技術,以保證“蘋果矮砧集約化栽培”模式的健康發展。

  5.3.4 矮化蘋果園的產量預期和壽命 採用優質2年生帶分枝的矮化自根砧果苗建園,果園定植後第2年產量為20~25噸/公頃、第3年33~40噸/公頃、第4年60~75噸/公頃;豐產年齡在15~20年,保證樹體一直在青壯年期結果。樹體出現明顯的衰老跡象時,應注意及時進行果園的更新重建。重建時要注意在老園的行間栽植新樹,實現果園內的行間和樹體栽植行的合理輪作,可有效地克服蘋果栽植的連作障礙。

  5.3.5 果實的“日灼傷”問題 這個問題在國外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在有些果園果實的“日灼傷”時有發生,我國因為栽培時枝條的密度要大於國外,加之我們的氣候條件與國外有差異,現在還沒有發現大的問題,提醒大家在生產中應注意觀察,發現問題時及時分析解決,特別是實行套袋栽培的蘋果園應注意正確運用套袋技術,把問題控制在最小範圍之內。

  5.3.6 正確認識矮化砧木對果樹上部枝條成花和樹體大小的影響

  從生產應用情況看,砧木對成花的影響主要依賴於根系的激素,根系中的鬚根越多,成花越容易,樹體的早果性越好,通過田間樹體的表現可以看出,自根矮化砧木的樹體成花效果明顯高於矮化中間砧木的樹體。砧木對樹體大小的控制也不同,同種矮化砧木其中間砧木的樹體大小要明顯大於自根矮化砧木。矮化中間砧木的兩個嫁接口對枝梢的早期成花有一定影響但表現效果不明顯。






黃輝龍vlog


首先,蘋果樹目前的種植模式有三種,1,傳統的喬化種植,每畝地30-60株,不便於管理,農事操作複雜。2.中間砧種植,每畝60-150株,矮化效果一般,產量受限。3,矮化自根砧種植,每畝150株到300株,可以行成水果牆,產量可以達到5噸以上。荔枝樹主要生長在南方,由於只有中國分佈,所以目前沒有較好的矮化砧木,所以只能喬化模式來栽培。目前成熟的矮化種植技術有,蘋果,櫻桃,梨等作物。但是如果要機械化,可以寬行,密植,參考下柑橘的種植模式,目前已經很成熟。



現代農業的踐行者


  荔枝在南方廣泛種植,有著很大的種植前景,那麼荔枝怎麼種植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荔枝的種植要點,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荔枝的種植技術

  繁殖方法

  密植矮化   荔枝多植于山坡地,其理想株高為1.5-2米,密度為3米×3米,強行採收後控制株高在1.5米,第二年開花時株高則達2米左右。也可借鑑蘋果密植栽培設計公式計算:株高=行距÷2+1米;樹冠直徑=株距×0.75米。

  培育方法

  施肥和排灌水

  1、施肥:定植後一個月即可開始施肥。二、三年內以增加根量、促梢、壯梢為主。掌握“一梢兩肥”或“一梢三肥”,即枝梢頂芽萌動時施入以氮肥為主的速效肥,促使新梢迅速生長和長葉;當新梢生長基本停止,葉色由紅轉綠時,施入第二次肥促使新梢迅速轉綠,增粗枝幹。新梢轉綠之後施入第三次肥,以加速新梢老熟。定植後第一年根少樹小,每株每次用複合肥25克,尿素約15克,氯化鉀10克,過磷酸鈣50克混合施用。幼樹根系少,吸肥能力弱,每年可噴施葉面肥5-6次。

  2、灌水、排水:水分是荔枝樹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年荔枝樹根少且淺,受表土水分變化的影響大,在土壤乾旱,大氣乾燥的條件下,應注意淋水保溼。雨季防止植穴積水,下沉植株宜適當抬高植位,以利正常生長。

  荔枝菌根好氣,土壤疏鬆通氣,利於根系生長髮育。幼齡果園一般每年鬆土除草5-6次。夏、秋季高溫多溼,雜草生長迅速, 鬆土除草次數宜多,春季地溫較低,冬季地表乾燥,雨量少,雜草生長較緩,耕作次數較少。荔枝園的土壤改良主要內容包括深翻熟化,加厚土層,增加有機質。

 


四川張五


荔枝樹是一種要光照多的植物,如果栽種過密陽光照不到會影響生長、結果!嚴重會枯萎死掉。荔枝每顆相隔最少要三米以讓它充分吸收陽光,才能長得好結出更多的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