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福建東山銅陵:“小網格”築牢疫情防控的“鐵壁”


「防控疫情」福建東山銅陵:“小網格”築牢疫情防控的“鐵壁”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2月22日訊(記者 蕭鎮平 通訊員 周婷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東山縣銅陵鎮迅速鋪開抗疫“作戰圖”,依託網格化管理平臺,著力強化以“網”為運行依託,以“格”為工作基礎的網格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全社會聯防聯控的作用,把行動落實到“最後一公里”,一個個小網格化身“戰鬥堡壘”,一張張疫情防控網不斷織密織牢,構築起阻擊疫情的銅陵“鐵壁”。

重心下沉,充實網格防疫“主力軍”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聯防聯控是關鍵,銅陵鎮在原47個單元網格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為68個小網格。抽調鎮掛點領導、工作組幹部、駐社區(村)警員、社區幹部、選區組長、志願者等639人充實各網格當網格員。鎮掛點領導任網格總指導員,社區(村)書記為總網格長,主任(第一書記)為網格指導員,單元網格員、社區(村)幹部、選區組長為網格員,駐社區(村)工作組成員和片區民警為網格協管員。

在單元網格內,通過“網格+大數據”呈現的管理戶數、人口數、出租房、酒店民宿等數據一目瞭然,各類人員分類管理,將重點人員進行責任包乾,對重點防控對象,居家醫學觀察對象等建立健康檔案,進行每日的體溫測量,對其進行密切的關注並及時提供醫療服務。各級網格員各司其職,充分發揮“宣傳員、醫務員、代辦員、服務員、督查員”的作用。截止2月22日,共發放臨時通行證18082張,四類宣傳單7萬餘張,防疫工作下沉到轄區的千家萬戶。

延伸觸角,細耕網格防疫“責任田”

全員參與、全域摸排、全面聯動……68個小網格聞令而動,形成全覆蓋無死角的疫情防控網。連日來,依託數字化平臺系統實現數據集成、共享,各級網格人員通過大數據、電話核實、入戶走訪等方式對銅陵轄區進行地毯式排查,做到全鎮16584戶、126間酒店民宿、991間出租房,宣傳排查“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在對轄區內所有酒店民宿的摸排中,大沃社區書記沈雪琛排查到某某民宿中有兩名湖北籍客人,通過查看、比對、核實兩人的機票、車票、酒店等信息,確認兩人系杭州某設計院學生,1月16日之前在校讀書,之後一直在杭州、三亞、廈門、東山,期間並未返回湖北。沈雪琛耐心向周邊群眾解釋了兩名學生的行程情況,消除群眾的恐懼心理,並叮囑兩名學生按照防疫要求做好自我隔離,有問題及時向社區網格員朱麗敏反饋,讓他們在異鄉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

激活細胞,巧用網格防疫“微力量”

在網格防疫過程中,各社區(村)還對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將熟悉本轄區工作情況的居民作為小網格的有機組成部分,不斷夯實基層一線防控工作力量。銅亭社區是銅陵鎮人

口最多的社區,轄區自建房較多且連接成排,社區因地制宜制定網格化疫情防控“排長”工作機制,選聘熟悉鄰居情況的有威望、有經驗的熱心人士作為“排長”,助力網格防疫。76歲的黃麗德便是他們中的一員,得知片區武漢返鄉人員陳某在居家隔離期間不按約定想要外出,住在隔壁的黃阿姨聞聲而動,帶著口罩前來制止,不僅進行寬慰疏導,還熱情跑腿服務代購,確保其安心度過隔離期;54號樓的排長林紫花,發現一向安靜的某室忽然有外地人的說話聲,立刻聯繫網格管理員遊娜雯核查該出租房,對4名非湖北的省外人員進行車程、路程等詳細信息採集,做到應報盡報。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頂街27名“小巷管家”、公園的28名“巷長”、桂花的9名“樓長”、銅亭的182名“排長”,猶如聯防聯控的活躍細胞,又共同匯成疫情防控組織系統,使疫情防控的細緻化摸排和精準化管控雙雙得到保證。

貼心服務,搭建網格防疫“連心橋”

小網格築起疫情防控大防線,溫情的故事也在小網格里上演。文峰社區運用聯防、聯動、共享機制,除做好居家隔離對象的網格管理外,還主動做好生活上的服務,當好“快遞員”。轄區居民潘某為東山首例新冠病毒肺炎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社區將其6名鄰居納入網格協管員,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負責潘某一家生活需求,所需要的日用品等,通過微信、電話等告訴網格員陳錦華,待採購完再一併送去。2月3日,拿著藥單到中醫院為潘某84歲的爺爺採辦每日所需的藥品;幫忙準備大年初九“天公生”、元宵所需的“菜碗”……

隔離不隔心,貼心的服務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文峰社區居委會全體工作人員:你們辛苦了,感謝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我們築起生命的防線。疫情來時,彰顯黨的本色,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你們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化作將自己置身於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危險地、換來居民的安全。…….”2月16日,潘某的母親特意送來感謝信,表達對工作人員細心呵護的感恩之情。

聯防聯控,凝聚網格防疫“向心力”

社區(村)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在網格化防疫機制下,社區居民個

個都是防疫員,個個都是戰鬥員,將社區這道防線牢牢守住。蘇峰社區通過網格信息比對,發現轄區居民周某有武漢旅行史,負責周某片區的網格員林秋珊馬上入戶核實情況,確認其曾因幫人送貨在武漢停留過並於1月29日返回東山。按照防疫規定,社區要求周某進行居家隔離,在單元網格工作群,林秋珊每天向周某發送防疫知識,並做好其心理疏導和關懷,助其順利度過隔離期。“你好,有個情況想跟你們反映。”隔離期滿的第三天,周某向社區書記許麗英發來一段微信語音。原來,周某臨近的住戶中有人出現咳嗽症狀,他主動申請當防疫志願者前往鄰居家查看情況並及時報告社區。

從管控對象到防疫志願者,周某的角色轉變,是銅陵鎮網格防疫工作的一個縮影,正是充分發動群眾,運用聯防聯控把好基層關口,才能將戰“疫”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當前,銅陵鎮還藉助網格管理的作用,依靠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嚴密防控措施,把相關工作延伸到全鎮245艘漁船、28家規模企業、3個重點項目建設工地,為企業復工復產做好準備。小網格服務大戰“疫”,相信這張龐大的防疫

網絡,必將成為疫情防控的銅陵“鐵壁”,共同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