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一年抽菸就花費上萬的路遙,為何媒體總說他一生貧困?

粉紅色的喬治2020-02-2221:17

逆境可以催生創造力,同樣,對於一個作家來說,苦難催生創作靈感。

這句話放在寫出《平凡的世界》的作家路遙身上,尤為貼切。

路遙的身世只要是知道他的人的毋庸贅述的,他短暫的一生,似乎總是伴隨著貧窮。

讀者對他的印象,就是一個生活清貧但思想崇高的作家,年輕時的他與其他陝西的

農民一樣,苦難的生活一如《平凡的世界》裡所描述的一般艱難而又辛酸。

路遙,原名王衛國。

八十年代,一年抽菸就花費上萬的路遙,為何媒體總說他一生貧困?

1949年,路遙出生於陝北農村一戶貧困的家庭,7歲時過繼給大伯,勉強讀完中學,

路遙開始靠自己的體力謀生,與孫少平一樣,他做過很多種臨時工,在此期間,

他曾經做過一年的小學老師,也正是這段經歷,促成了他筆下的鮮活的人物孫少平。

1970年,路遙開始向各個報刊雜誌社投稿,並不斷有作品發表。

1973年,他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在校期間,他陸續有散文和短篇小說發表,

1980年,他憑藉《驚心動魄的一幕》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隨後,又憑藉

中篇小說《人生》獲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並被改編成同名電影,

後又陸續發表短篇小說《姐姐》、《風雪臘梅》等,同年進入中國作家協會。

八十年代,一年抽菸就花費上萬的路遙,為何媒體總說他一生貧困?

1986年後推出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並於1991年憑藉該小說,獲得第三屆茅盾

文學獎,路遙於1992年因病去世,年僅42歲。

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他為世人留下了極為豐厚的精神財富,但與此同時,關於他生前

窮困潦倒的生活的傳聞,也令世人對他產生無限的同情,人們將對他的敬意和同情,

轉移到對當時社會對文學的輕視層面,有很多人對路遙的貧困生活進行大肆的渲染,

造成一種路遙越貧困就越偉大的反差“高尚感”。一直以來,很多人都以為路遙是一

位守著清貧依舊崇尚善良和美好生活的苦逼(原諒我用這樣一個詞)作家,以至於有

很多人不禁會發問:路遙為什麼那麼窮?他是那麼著名的一位作家,而且獲得那麼多

的榮譽,為什麼他到死依然過得那樣潦倒?

其實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我也被路遙在逆境中的偉大創造力所感動過,

我也一度認為他沒有趕上好時代,所以導致他的才華未能為他換取富足的生活。

1995年,第一次看他的《平凡的世界》,接著看了他的中篇《人生》以及其他的著

作,從《黃葉飄零的日子》、《驚心動魄的一幕》、《早晨從中午開始》裡,我似乎

讀懂了路遙的內心,那時對路遙最大的感觸是心疼,因為我的語文老師是和他同時代

的人,有著和他相同的經歷,而且,從孫少平與路遙許多重疊的經歷看來,我認為他

是一個內心極為敏感,因為出身卑微而極度自尊的人,我那時也以為微薄的稿費不足

以使他擺脫貧困,隨著時代的變遷,我的人生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放下路遙的書

已有二十餘年。對路遙的印象,也一直停留在記憶裡。

八十年代,一年抽菸就花費上萬的路遙,為何媒體總說他一生貧困?

2017年,隨著《平凡的世界》的播出,我再一次與路遙的作品相逢,於是,我通過

網絡對他的生平再次加以瞭解,在瞭解的過程中,卻意外的打翻了他在我心目中二十

多年的固有印象,不能說變好,也不能說變壞,如果以當時我對他的心態,或許和別

人知道了真實的他之後的反應不同,我甚至感到了一絲欣慰。

因為,他的作品,曾為他換取過等價的生活,只是,路遙是一個不會安排生活的人。

用他的一位同為作家的朋友的話說:他之所以窮,不是掙得不多,而是他花得不少。

與我們印象中的性情清高的印象不同,真實的路遙富有文學才華不假,努力上進也不

假,但他在生活裡卻是一個對家庭沒有盡到責任甚至極不負責任的人。

1973年,路遙被推薦上了延安大學,大學校園裡的生活一如孫少平讀高中時的生活

一樣艱苦,他的同學回憶起大學時的他曾這樣說:一身灰的卡服就是他的禮服,白、

黃、玉米發糕是他的主食,吃完後一碗開水衝菜湯是他很喜歡的美味佳餚。

他在大學時與他的妻子相識,林達的家境要比路遙好許多,她經常貼補他,

使他在大學時期的生活好了很多,林達算是路遙的書迷,因喜歡文學與他相識相戀,

路遙在結婚初期還沒什麼錢,偶爾發表一兩篇作品也拿不到多少錢,全靠林達養家。

林達愛上路遙,一來因為路遙的才華,二者也因為年輕時的路遙生得一表人才:

八十年代,一年抽菸就花費上萬的路遙,為何媒體總說他一生貧困?

此時的路遙,還只是那個從陝北出來的窮大學生王衛國,二十歲,一個風華正茂的年

齡,生得眉清目秀還有妙筆生花之才,怎能不吸引小姑娘呢?

在他發表《人生》之前,路遙的生活的確不富足,但是自《人生》發表之後,路遙

獲得了三萬元的稿費,三萬元,在八十年代初期,是一個常人難以想象的數字。

我記得那時我父親一個月的工資也不過幾十塊錢而已,但路遙卻每每入不敷出,

路遙從小窮怕了,他突然得到這麼大的一筆稿費,對他來說是一種衝擊,

他想彌補生活給他心理上造成的因貧困而形成的自卑,他喜歡吸菸,於是他就買最貴

的煙抽,一天抽兩盒多,據他的朋友說,路遙一年抽菸花掉的錢就有四萬。

八十年代,一年抽菸就花費上萬的路遙,為何媒體總說他一生貧困?

四萬,以當時的工資和現在工資的比例來算,相當於現在的三四百萬,即使對現在的

上層階級來說這個消費也是驚人的。而且,路遙同時也有單位有工作,而且是作家協會的成員,他的工資和津貼比一般人多,但這在追求高消費的路遙來說,根本不夠

也好友曾勸過路遙換便宜點的煙,這樣可以合理的安排生活。

但路遙卻回答說:我吸好煙,是為了滿足心理上的需求。

一個人窮太久了,他需要用外在物化的東西去填補內心的自卑。

雖然,他也曾經用非常堅定且自信的語氣說過”當別人用西式的餐具吃中國這道菜的

時候,我並不為自己仍然拿著筷子吃飯而害臊“這樣清高的話語,但難以改變隱藏在

他內心的自卑和脆弱。很多時候,守著清貧蔑視富有的人,是因為他們離富有太遠,

而當他們真正富有時,他們的行為可能還不及他們蔑視的那些人。

路遙無法拒絕這些奢侈品的誘惑,因為它們能填補甚至治癒他童年的缺憾和創傷。

除了抽名煙,路遙還喜歡喝極品的咖啡,他的消費習慣是,要不就不買,

要買就買貴的。在這樣的消費觀念指引下,路遙的稿費根本不夠他花。

加上他過強的自尊心,在應酬上面的花費也不在少數,以至於他在獲得矛盾文學獎時

連路費也拿不出來,要向弟弟開口借………………

八十年代,一年抽菸就花費上萬的路遙,為何媒體總說他一生貧困?

或許,正如我在文章開頭時所寫的一樣,苦難是創作靈感的源泉,逆境才能激發創造

力,舒適的生活不適合於創作《平凡的世界》這樣一部充滿苦難與奮鬥的小說,

於是,路遙在那句”在暴風雨中才可能有豪邁的飛翔,只有用滴血的手指才有可能彈

撥出絕響“的名言的激勵下,帶了簡單的行李和大量的書籍來到煤礦進行《平凡的世

界》的創作,在後期的創作中,他每天的生活規律極為紊亂,《早晨從中午開始》正

是他這個時期生活的寫照。

八十年代,一年抽菸就花費上萬的路遙,為何媒體總說他一生貧困?

飲食和休息均不規律的路遙,終於積勞成疾身患肝癌去世,這位偉大的農民作家,

將他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文學,他無疑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作家,但是,後世因為他

的名氣而刻意渲染他生前的貧困,使很多讀者誤以為他的貧困,是因為他所生活的時

代對文學的輕視而造成的,事實上,路遙後期的貧困,完全是他的過度消費和不善於

理財而造成。有人說他揮霍無度,有人說他虛榮不負責任,但這都是他個人的問題,

至少比聽到他真得空有滿腹才華卻不能使自己溫飽要強得多。

我們沒有理由要求路遙那麼完美,我看到這些資料的第一反應倒有些釋懷,

因為自1995年以來的二十多年裡,我一直認為他受到了當時時代的輕視,懷才不遇才

致貧困潦倒,但當我看到真相後,心裡倒有了些安慰,至少,他曾經靠自己的才華有

過滿足,他有過他嚮往的生活,他的窮困,不是時代的原因,而是他自身的問題,

好過整個時代有問題,因為,在時代的裹挾下,一定不止路遙一個人會經歷苦難。

個人有缺點,要好過時代有過錯。

最後,我想說的是,不必因此失望,其實一直以來,是媒體力求打造完美的人,

事實上,不管是什麼人,每個人身上,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缺點,

只不過,我們不知道罷了。

路遙也是個普通人,他窮過,有錢了奢侈一些,總好過一直窮。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