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航司度日如年?送外賣、開網店、齊發債各顯神通

全球民航訊2月22日消息:

受疫情影響,國內外的航線紛紛取消,航司的資金收入銳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靈,送外賣、開網店、齊發債,上述做法都是疫情之下,航空公司開拓收入來源,補充現金流的舉措。

最近幾天,廈門航空旗下的一個微信公眾號,發佈了一篇推文《廈航美食承接各類團餐服務》,為返工之後沒有食堂的企業開通了企業團餐定製服務,有早餐、正餐和點心,並打出“航空品質,安全無憂”的承諾。

疫情下的航司度日如年?送外賣、開網店、齊發債各顯神通

與廈航同樣上線此“副業”的還有四川航空,近日,川航航食公司推出了團體營養餐業務,承接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等集體配餐業務。

與此同時,川航還在官網、APP等渠道推出了超長使用期無門檻的優惠券,這也是疫情期間首家推出此類預付優惠券的航司。

上述做法都是疫情之下,航空公司開拓收入來源,補充現金流的舉措,由於春節以來一直是飛的不如停的多的狀態,幾乎所有國內的航空公司都是處於每天主業虧損的狀態。

一、航司“賠”了多少錢

“免費退票政策實行以來,截至目前,國內外航空公司共辦理免費退票2000萬張,涉及票面總金額超過200億元。”中國民航局副局長李健在2月15日的國務院新聞辦發佈會上透露。

今年春運,國內的航空公司主要在忙兩件事,一件是忙著給旅客退票,一個是忙著運輸醫療人員、醫療物資進湖北,並把滯留海外的中國旅客接回家。

這兩件事,對各家航司來說都是“賠錢”的生意,一方面要調動大量的資金退票,一方面要免費運人運物。

各家航司到底為醫療包機、海外包機、免費退票墊付了多少錢?第一財經記者通過近期多家航司的發債信息進行了部分梳理。

以中國國航(600111)旗下的深圳航空為例,截至1月30日,深航累計投入約2000名工作人員,共保障113個航班運輸防疫物資共計56噸,總計運輸成本約2000萬元。此外,1月20日至2月5日,深航累計為旅客免費辦理退票金額約5億元。

1月24日至2月5日,廈航集團共執行7次特殊包機任務,緊急運輸醫護人員580人支援武漢,運輸199名滯留海外的湖北籍公民回家,累計運輸救援物資301.5噸。同時,廈航集團還從國外運回物資163噸,上述已運輸任務總計成本約0.8億元。

1月20日至2月5日,廈航累計退票金額約6.5億元,根據航班艙位、退改票時間等不同情況收取5%-90%比例的退改票手續費,若統一按照20%比例左右估算,減免退票手續費收入約1.2億元。

截至2月9日,川航累計運送防疫物資37,792件,共計698.85噸;完成四川省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運輸保障任務,共承運407名醫務人員,運送醫療物資1,994件,共計23.71噸。川航特殊申請空班執飛羅馬、特拉維夫、胡志明等航線接回滯留旅客5500人次。為抗擊新型肺炎疫情援助物資提供優先運輸及免費運輸服務、調整空班接回國際航線旅客的累計運營成本約3,000萬元。截至2月9日,川航受疫情影響已接受旅客退票95.86萬人次,退款金額10.02億元。

截至2月16日,東航集團共組織保障客班包機66班、貨班包機4班。運送醫護人員 7,191名(行李18,582件、327.403噸),運送涉及湖北籍或工作在武漢的旅客750名(行李476件,8.18噸)承運疫情防控物資2,227.26噸,上述已投入合計運輸成本超1 億。疫情發生以來,東航集團為旅客免費辦理退票金額預計達40億元。

二、齊發疫情防控債

據悉,執行醫療包機任務的費用,後續還是會由政府向各家航司進行結算的,不過現階段各家航司還都是免費在運人運物,也就需要自行墊付包機產生的機場、燃油、飛行人員等費用,加上退票需要支付的大量資金,這對各家航司的現金流都是不小的考驗。

為此,多家航空公司都在最近幾天發行了疫情防控債。比如深航目前已經發行三期共計18億元人民幣。其中3億元用於補充免費運輸求援物質、運輸醫務人員,為旅客免費辦理退票、改票等而支出的運營資金;1億元用於補充企業流動資金,包括公司因日常經營所需支付航油款、易損耗航材與零部件採購支出以及補充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相關流動資金。

廈航目前已發行四期疫情防控債,共計17億元人民幣。其中4億元用於補充廈航及其子公司因運輸救援物資、醫護人員、滯留海外公民,以及為旅客免費辦理退票、改票等而支出的營運資金。5億元用於補充本部日常營運資金。

川航目前發行了一期疫情防控債,共計7.1億元人民幣,全部用於補充企業流動資金,包括公司因日常經營所需支付航油款、易損耗航材與零部件採購支出等流動性需求以及補充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相關流動資金,其中抗疫相關流動資金需求不少於0.8億元。

東航集團發行了一期疫情防控債,共計20億元人民幣,其2億元用於補充本部及其子公司與疫情相關的日常運營資金週轉。此外,東航股份、南航股份等航企也發行了上百億的超短期債券。

三、特別的創收舉措

對於目前的航空公司來說,當務之急是通過降本增效穩住現金流,因此多家公司對於各項成本費用支出以及相關投資計劃,都進行了推遲或縮減。比如一家中型航司就要求核減日常業務經費、宣傳廣告費、培訓費預算20%,核減日常差旅費預算10%,同時壓降人工成本,落實2020年非生產一線部門不增編。

僅僅是降本縮減投資還不夠,通過各種“副業”創收也成了疫情中各家航司的“非常”舉措。

據記者瞭解,除了廈航,川航推出的“外賣”,“配餐”業務外,春秋航空的員工還開始在朋友圈做起了“微商”,爭相幫公司的“綠翼商城”賣產品,其中,洗手液,消毒液等產品也是相當的暢銷。

在此希望疫情早日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