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行業的末端整合會不會變成一個承包區送好幾個快遞,難度在哪裡?

直線


樓主這問題問的好,整合是一種趨勢。早在幾年前校園已經都在整合了,社會市場一定也會走去整合的階段。現在的菜鳥驛站就是很好的例子。目前整合的難點是各個小區或者街道難以行成統一的模式。這裡邊涉及利益所以說目前幾年年樓主說的這種情況是不會發生的。以後必然會整合


校園奇聞趣事


舉例:中通每個快遞員一天兩百個貨左右,早上天沒亮都得起床下貨,分貨,然後裝車,送一個貨得先打電話給客戶,有些打了死活不接,走過了,然後又給你回個電話,你得返回來,然後又送下一個貨,下一個客戶說我現在不在家,你等我五分鐘嘛,五分鐘到,等了十分鐘都不見來,各位,快遞員不是機器人,可以不用吃飯睡覺上廁所的,電視購物的興起,貨到付款越來越多,很多老人拿著手機亂點,商家都發貨了,死活不接電話的客戶,貨送不出去,商家就打電話來了,10分鐘送一個貨,一個小時你送6個貨,20個小時送120個貨,除了罰款,有幾個錢?誰願意幹這個活的?


深海纖塵


看明白我做幾個快遞了嘛?



快遞行業觀察家


每個快遞的分區不同,會產生錯分情況。每家快遞在當地的經營模式不同,有的是公司直營,有的是承包制,會產生利益衝突。每家快遞派費不同,會造成派件員心理偏向。如果全部是公司直營,統一分區,統一定價,那你說的問題就可以解決了,這也是大勢所趨,未來快遞公司只會剩下三四家,這樣就好談了,該合併就合併,該併購就併購。


電商基本功


😃我提的問題,系統邀請我自己回答。666。那我就大膽設想一下吧!個人感覺按照目前快遞行業的發展現狀,整合是必然趨勢,所以一大批承包制快遞可能會捨棄掉承包商機制,變成公司直營。但是縱觀四通一達幾家一線物流企業各有弊端,可能未來都要併入菜鳥物流,菜鳥依託阿里巴巴的資源對快遞業下手不是一天兩天了,最有可能成為最後的贏家。菜鳥包裹俠現在已經開通申通派件端口,申通的底層派送業務基本接手,慢慢會進行系統整合,這是菜鳥的強項,整合後我對四通一達最後的設想就是一個小區會有專門的一個或兩個人負責,這樣業務員的收派件量有保證,菜鳥的時效機制也有保障,基本是對底層最好的效果了。至於上層怎麼合併對基層來說都是扯犢子,基層快遞員不會管你股價多少,有多少分紅對他們最實在的就是穩定的收入,體面不被歧視,不讓他們覺得做快遞低人一等比啥都強。


直線


10年後應該沒有問題。就目前國內市場來看,追後會進行大整合,就剩3家甚至更少。毫無疑問郵政系是會存在的,通達系會歸於阿里系,順豐也會有很大的可能性存在,電商系配送會走品駿的方向比如說蘇寧等。隨著電商格局的改變,京東物流的日子可能最為艱難,將來和順豐合併也不是沒有可能。當國內快遞格局大整合完了後,統倉統配就會發展的比較快。目前通達系還不相信阿里會通吃他們。


成長中螞蟻


最好的辦法是分級服務,目前的費用情況下不能強調送件到家,只能送到快遞櫃、小區門衛或鄉鎮自提,送件到家的話可以參照香港那邊的規定:有電梯的情況下一個價格,沒有電梯的情況下按樓層收費,同時考慮重量,鄉鎮的村組按照距離遠近和重量來進行計算,這樣才能提現快遞員的勞動價值。


踏雪千里1


末端整合會不會涉嫌壟斷?發件價格會不會成倍上漲,服務也會大打折扣,就我一家,給我牛你的快遞別想到這個鄉鎮上來。服務都一個水準了,誰給的價格低就發誰的,總公司價格戰更憨,所以,要想異軍突起,建立自己的服務體系,建立忠於自己的團隊,才能保證企業良好的發展,立於不敗之地!


哈莫仙人


縣城裡面已經開始整合了,好幾家快遞公司就是由一個老闆或者企業壟斷下來做的。


正與耳日月


末端整合承包應該是行業發展的趨勢!企業有競爭也會有合作,能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幾個快遞公司合用一個末端,合用一個快遞員完會有可能,現在很多的村鎮就是這種情況!特別是菜鳥系,有阿里在整合牽線,完全具備抱團取暖,抱團發財的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