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脾氣好,婆婆脾氣不好,但公公沒有婆婆細心.你會讓誰帶孩子?

那些年遺失的美好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首先我想問你一下,你的公公婆婆不居住一起嗎?還是你打算接過來一個跟你一起照顧孩子?

1.如果公婆住在一起,那麼你把孩子交給誰帶,另一個都不可能無動於衷的,都會幫忙的

2.如果打算接一個過來一起照顧孩子,我覺得還是接婆婆過來吧,一是因為婆婆心細,二是因為女人之間溝通方便,三是因為婆婆也懂得照顧孩子。就算脾氣不好,我想也不可能無緣無故發火,或者拿孩子出氣吧!



小諾成長日記


我家情況剛好相反,很高興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我家公公脾氣暴躁,稍不順意就唉聲嘆氣深甚至大聲責罵家人。婆婆脾氣非常好,基基本沒有跟別人大聲說話。但是婆婆稍微粗心一點,公公細心很多。

孩子出生後,他們都非常積極熱情幫忙帶娃。有時我也會想,假如只選其中一個人,我會選誰。雖然感情上會傾向選擇脾氣好的婆婆,但是我一直深刻認為:

① 育兒團隊也跟工作團隊一樣,需要分工,也需要主要負責人。無論什麼時候,爸爸媽媽都是寶寶的主要負責人。而長輩只是幫手。我們要負擔養育孩子的主要責任。即使公公婆婆在日常生活中花了很多精力和時間在帶孫子,爸爸媽媽也要努力學習更多育兒知識,把握主要原則,積極跟長輩溝通其中的注意事項。

② 人無完人,知人善用,用人當用其長處。能公公婆婆一起搭配帶娃最好了。對老年人來說,他們和老伴的關係應該比跟兒孫的關係更重要,老人家夫妻感情好,對兒孫的原生家庭影響意義很大。他們不分開的好處多。而脾氣性情優缺點對孩子的影響,重在父母的教育。

供參考。





嫚媽


大家好,我是小居,很高興能回答今天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公公脾氣好,婆婆脾氣不好,但公公沒有婆婆細心,你會讓誰帶孩子。下面就由我來說說我自己的看法。

現在我的情況屬於和老公已經領了結婚證,但是沒有辦婚禮,所以我們還沒有準備要孩子,對於以後有了孩子我的想法是讓婆婆公公一起幫助我帶。其實我覺得帶孩子最主要的還是自己帶,現在的年代和以前的年代不一樣,帶孩子的方法也不一樣,婆婆和公公只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並不能起主導作用。

其實對於誰脾氣不好,誰脾氣好,誰做事細心,誰做事不細心,不要太過於糾結,畢竟孫子或者孫女都是他們最親的,他們如果有太大的脾氣也不會把火發到孩子身上,況且自己如果當了媽媽有時候心情難免不好了也會發火,何況婆婆和公公呢,所以多懂得體諒老人家。

我現在和公公婆婆也生活在一起,有的時候從一件小事情中就感覺婆婆和公公不是太細心,比如給了他們東西,等用的時候就不知道放哪裡了,其實這個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們也上年紀了,有時候有些事情會記得不太清楚。

現在婆婆和公公做飯洗碗都是他們做的,每次我跑到廚房洗碗的時候他們都會說你別洗了,把手洗的粗糙了就不好看了。讓我特別感動。

所以把心放寬,事情就小了。大家幸福和睦是最關鍵的。



是小居呀


相對來說,婆婆細心的話帶孩子相對要恰當合適一些,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其一,婆婆畢竟是女人,女人天生比較會照顧人些,這也是與生俱來的生理特點。孩子如果需要帶,說明了孩子一般還比較小,要是自己確實不方便帶,那婆婆作為女性,自然有帶孩子的優勢,況且孩子也是由女人所生,自然孩子和女性之間相對來說自然比較親近些,而公公作為男性,自然也就少了天生的優勢。

其二,既然是婆婆,說明年齡偏大,既然年齡大,相對來說經驗要豐富些,也由於是女性特殊的原因,存在著更年期,更年期到了,女性也就比較容易發脾氣,但大多都是刀子嘴豆腐心,這也是女性容易出現表裡不一的現象,大多時候即使發脾氣也是言不由衷,雖然這樣,但女性一般也比較細心,心思比較細膩,當然也比較敏感,心細的話,當然帶孩子來說,風險就要小得多,公公雖然脾氣好,但沒有婆婆心細的話,那潛在的風險無疑就比較大。

其三,婆媳關係自古以來就不太好相處,畢竟一山不容二虎。一般來說,一個家庭中,婆婆當家的比例佔多數,要想在婆家過得好,和婆婆的關係就要處理好,如果婆婆也比較願意和喜歡幫你們帶孩子,那是最好不過了,即使她可能脾氣不好,但只要她能帶好,就能給你們少增加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總之,婆婆帶孩子相對來說比較有先天優勢些,帶孩子比較好一些。


騎蝸牛賽跑得快


你好!我是大大,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不如我們就一起分享一下吧!

首先我跟你情況一模一樣的,我們公公婆婆也是這樣的兩個人,我覺得家庭裡很少有完全符合什麼樣的標準,也沒有完全相符合的兩個人,我覺得互補的兩個人也挺好的呀!你為什麼要讓你公公和婆婆分開來給你帶呢,讓他們一起帶不就更好了嗎?都說教育孩子要有黑臉白臉,公公脾氣好孩子開心,公公白臉,婆婆細心可以把孩子照顧得好,但是脾氣不好黑臉的時候還能有公公這個白臉不是挺好的嗎?

不知道你覺得怎麼樣?


so亞大大


老實說,你這個題目有點尷尬,沒有提其他因素,你的工作啊,家裡經濟條件啊,公平起見也沒有提自己孃家,我個人認為啊,

1、如果公婆是在外地,就比較麻煩,一個要看家,一個幫帶娃,除非倆人都能過來,您要二選一,家裡還有其他姊妹兄弟沒有啊,情況每一個細節都會存在巨大變化,就比較難辦。

2、如果同一個城市,沒有其他姊妹兄弟方面事情,就近租房子一起過來吧,這是婆家幫忙帶孩子最好方案。

以上是婆家幫忙帶的方面

3、如果你家經濟條件可以,可以僱一位保姆,然後有一個老人幫忙,會事半功倍效果,老人身體真的很重要。

4、其實我最建議您不用送孩子去孃家和婆家,就在自己家,自己早晚帶,日常可以用以上方法,自己帶孩子很辛苦,但是你不會後悔這段苦難歷程,孩子早期教育離不開父母,你是她最好啟蒙老師。

5、無論怎麼樣,婆媳關係難處,公媳關係尷尬,所以,你先要感恩,他們能幫你們夫妻倆,是一種幫扶持一生最難階段,一旦有感恩心存在,後續積壓力太大事情都有兩面性,就會解決,最後祝你愛人也能幫忙一起分享分擔。


瘋樺雪月


兩個一起帶,我感覺這樣蠻好的啊!而且兩個人的性格正好可以互補。

總不能為了帶小孩把兩個老人分開,如果你們去城裡一個老人天天待著個陌生的環境帶著小孩。想想都感覺蠻可憐的。兩個人還有個伴!說說話罵罵架。他們生活也不單調。

不過不管這麼樣,隔代親這點都是存在的啊!問題也會有的!所以不管一個人帶兩個人帶都是會出現問題的。

所以不要去計較那麼多,都會和諧的。


A相見於江湖6


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選擇婆婆

1.相處起來比較方便對於你來說,尤其是夏天天熱的時候

2.婆婆細心,對於寶寶的飲食方面和其他方面你可以省很多心 ,因為孩子抵抗力好,身體才會健康

3 公公畢竟是男士 ,很多事情尤其是照顧孩子方面很多事情不一定了解

4.婆婆雖然脾氣急躁,但是隻要是真心疼愛寶寶的,脾氣不好的人分很多,有的人大大咧咧,說話直來直去,當時說話衝,過後就忘了

希望我的最愛能給你一些建議



Wendygirls


你好,我是溪寶媽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如題所述,

首先,我認為你需要考慮的問題不是由你來考慮孩子交給誰帶,而更應該是徵詢公婆的意見,他們誰願意幫忙帶孩子?

其二,不管他們最後是誰帶,那麼他們二老總歸是生活在一起的,那麼是誰帶,又有什麼關係呢?他們完全可以取長補短。

其三,還有這樣一種情況,加入他們一人要外出打工,那麼你應該從孩子的角度考慮由誰帶?比如說,你家是小王子,那無論爺爺奶奶哪一個帶,都可以的。假如你家是小公主,可能大部分更容易接受奶奶帶。

以下我就以視頻的形式作答,僅供參考。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溪寶媽媽的vlog


在國家提倡二胎的大背景下,育兒問題成了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現在,育兒講究科學育兒,不再是我們小時候或者父輩那一代,只要孩子吃飽穿暖就可以了。

現在,也有非常多的國內外育兒學者提倡孩子三歲之內由自己的爸爸媽媽親自養育。三歲之內孩子與父母之間親密的依戀關係,不僅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直接關係到孩子優秀人格的形成。但是,這樣說,也不是意味著孩子由奶奶爺爺或者姥姥姥爺幫助撫養不利於孩子成長或者有什麼嚴重的弊端。

當今社會,吃喝住行都需要大量的物質基礎,我們甚至大多數人都背有房貸車貸和各種資金壓力,那麼,如果夫妻雙方一方在家專職帶孩子,那麼勢必會直接影響到家裡的經濟條件的儲備和提升,從而影響生活狀況。所以,現在,孩子由長輩代替照顧而孩子的父母忙於工作的事情比比皆是。

兩代人對待孩子的撫養問題大多會出現不同觀點。所以,我們在孩子的撫養問題上和長輩之間出現各種歧義是難免的。

像你所說的這個問題,其實不必糾結。本身,孩子交由長輩撫養已是無奈之舉,既然沒有後路可選,那就把心放寬,畢竟,不疼愛孫輩的爺爺奶奶不多見。不論他們自身脾氣性格有什麼問題,只要他們愛孩子的這個大方向不變,那麼我們自己的孩子就不會受到委屈。至於公公脾氣好,婆婆脾氣不好但細心,由誰來帶孩子,如果可以,由他們兩人一起幫忙帶是最好的。因為,男性和女性帶給孩子的影響是不同的,孩子在和他們一起相處過程中,可以領會到來自不同性別的愛。這就是為什麼現在許多幼兒園裡託兒所裡會出現男老師的原因。但是,如果公公婆婆由於特殊原因,你只能選一位,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兩位的利弊。

第一,婆婆脾氣不好,不好到什麼程度?是動不動就暴躁大吼大叫,甚至打罵孩子?如果是這種狀態,那就放棄婆婆幫助撫養,因為撫養人太差的脾氣會讓孩子從小變得膽怯甚至自卑,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就算婆婆很細心,孩子可能不會出現安全問題上的隱患,但是,這種育兒模式也就回到了我們小時候的基本狀態,僅僅是保證孩子的飢飽冷暖。第二,公公脾氣好,脾氣好的人大多有耐心,可能不細心,但是有耐心的人會給孩子極大的安全感。孩子只有有了足夠的安全感,才會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發展。

總結,如果我選,最好是脾氣比較好的公公。但是有一點要特別提出,如果是女孩由公公撫養要考慮性別問題。如果孩子還小,可以稍微忽略掉,但是如果孩子已經上小學了,這個性別教育要給孩子建立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