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女兒帶了七年外孫,現在成冤家,該怎麼解決?

一切隨緣203O


幫女兒帶了七年外孫,現在成了冤家。這其中肯定有原因存在:不是你太作了就是女兒一家不知好歹。

按說現在的小家庭,需要幫助的無非兩個時期,一個孕期一個是孩子出生後確實離不開幫手又無力請保姆。這時無論是公婆還是岳父母,總會伸出援手,深明大義的出錢出力幫助小家。

孩子稍微大點可以脫手時,就應全身而退,不要再捨不得小的離不開大的,總以為沒了自己的扶持照顧小家庭的生活會雞飛狗跳,其實這是做父母的自做多情。

孩子都七八歲了,父母應該三十歲左右。三十歲左右的夫妻理應撐起一個家庭的吃喝拉撒,也應有管理小家管理孩子的能力和動力。

成年人,他們有他們的想法有他們的生活,現在年輕人的小家,可能和老一輩人的家庭生活家庭觀念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雖然你幫了他們,事後也不一定念你的好,他們也許覺得孩子大了想有個三人的自由世界,不想受外人干擾,不想聽人嘮叨,不想在睡懶覺時聽到你在廚房忙碌,不想在花錢方面別人囉嗦……等等各種不想,一起生活久了難免磨擦難免生厭,後由意見變大矛盾,可父母面前又不便直說,雙方心裡積怨,加以時日便成冤家,這太正常了。

分開過吧,自己過自己的老年生活,自由方便不受約束,眼不見心不煩,讓他們小家庭也有個自由隨意的空間,高興了走動一下遠香近臭,不想跑了聊下微信打個電話,抽空一起吃個飯糰聚一下開心快樂多好,少了煩惱少了麻煩何樂而不為!


小雪3645076281787


如果你經常溜達在小區的廣場或者公園裡,你會發現一個很普遍的現象,那就是大多數帶孩子的老人都是孩子的姥姥姥爺(外公外婆)所以有這樣的一句俏皮話: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觀賞。為什麼姥姥姥爺幫忙帶寶寶的情況比較多一點呢,那是因為她們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女兒受苦。也不希望女兒因為帶孩子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因為家庭主婦的幸福感往往很低的,總之為了女兒的小家,她們犧牲了自己本應該好好享受晚年的生活,來給女兒女婿帶孩子。

老人的出發點是好的,那為什麼會成為冤家呢,是不是女兒女婿是白眼狼,看不到老人的付出,並把這種付出當作理所當然,好像老人帶孩子天經地義一樣,下班回到家裡就像個甩手掌櫃,吃完飯就窩在沙發上看手機。久而久之,老人能沒有怨言嘛,所以可能就會抱怨兩句。兩個不知道感恩的巨嬰卻把這些你們的無心之言記在心裡,在孩子7歲了上小學以後,不再需要你們了照顧了,這時候他們爆發了,開始處處挑毛病了,覺得你們礙眼了。如果真的是這種情況,先和你們的親家(女婿父母)溝通,然後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找和女兒女婿關係比較好的親屬,讓他們先去打探一下,找到孩子的心結,再慢慢的打開,還有你們帶大的外孫,都可以成為你們感情回暖的潤滑劑,這是個慢工程,彆著急慢慢來。

還有沒有一種可能,是你們帶孩子的這幾年,過度摻合人家夫妻間的各種事宜,什麼都要管上一管。覺得自己幫助他們帶孩子了,居功至偉,所以可以肆無忌憚的插入到人家小家庭的生活裡,時間長了誰都受不了的。如果是因為這種原因,我建議你們可以誠懇的和小兩口溝通,不再摻合人家的家事。還有就是可能你們過於溺愛孩子,導致孩子現在不服從管教,亦或是就是一些瑣碎的小事發生了口角,當然沒有及時打開心結,越積壓約多,像滾雪球一樣,最終可能就爆發了,還是那句話,找一個可靠的和小夫妻關係好的親人或者朋友,讓他們打開心結,找到原因,再慢慢想辦法緩和矛盾,畢竟都是血緣至親,你們還幫他們帶大的孩子。矛盾一定會解決的。


悶罐小白酒


我移民到美國給女兒帶小孩。剛開始的時候矛盾不斷,爭吵不斷,吵得心煩意亂。為躲避爭吵,我中國美國兩邊跑,身心俱疲。後來我反思自己。以為自己是長輩,勞苦功高,有話語權。其實長輩就是比晚輩先走而已,這是她的家,我是介入者。從此,我把自己當客人。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做的不做。二年多了,沒和女兒吵過嘴,女兒對我也比以前好很多。關鍵是要檢討自己,不要一味的埋怨別人,放下身段。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分享一下聖誕節和兩個外孫女的照片。



薰衣草在美國


母女連心,你愛女兒才會幫她帶孩子,你付出很多成了冤家,一定是你做了許多不妥的事情。當然女兒也有責任,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解決辦法是有的,還要看你能否接受。

一、你也許管的太寬了

你撫養女兒長大,付出很多就不提了,每個人養孩子都不容易。你在幫女兒帶孩子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次不該管的事情,但你忍不住要管,這是子女矛盾的根源。

先說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母親幫女兒帶孩子,女婿一個月給她四千元,吃住都很好,女婿收入也不錯,年入30多萬,開始和和睦睦,矛盾從母親督促女兒二胎開始,她一閒下來就對女兒說你頭胎是個女兒,你一定要生個兒子,沒有兒子女人就沒有地位,說自己就是沒有兒子,一生很慘。女兒就很討厭母親這個調調,祥林嫂一樣沒完沒了,女婿和女兒就按照她的意思生了二胎,母親心滿意足,真是不巧,二胎又是女兒,母親就說應該早去檢查,如果是女兒提前打掉多好,這一下兩個女兒,讓人笑話。這話說的讓女兒女婿很尷尬,也很生氣,矛盾就一天天的積累著,這位母親呢,閒下來還是說誰家生了兒子,放了鞭炮好開心等等。多年來,一直這麼嘮叨生孩子,讓女兒生三胎,女兒女婿實在受不了,就委婉的說孩子大了一些,可以不用幫忙帶了,每個月的錢可以繼續給,算是給的養老費用,但是不住在一起了。這下老人生氣了說你們讓我來帶孩子,現在孩子大了趕我走是嗎?我一把年紀去哪裡找工作,我不要你們的錢,也要帶孩子,就僵持不下,後面的事情更尷尬,就不做陳述了。

這個故事就是說最為母親管的太寬了,讓人很生氣,孩子成年人了,也結婚了,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個月也給你錢,你有吃有喝有錢花,生活本來美滋滋的,為什麼非要自尋煩惱呢,就是控制慾,一直想控制別人的想法和行為,那麼別人為什麼要聽你的呢,你自己的一生都沒有過好,好像總結了一大堆人生道理一樣,來規劃女兒的生活,女兒原本過的很幸福,房子幾套,寶馬開著,雖然不是很富裕,但小康生活了,大家相安無事,不是很好嘛,不,你覺得他們不幸福,因為女兒沒有兒子,你怎麼就知道女兒非常想要生個兒子,女婿女兒都沒提生孩子的事情,很顯然犯不著你來做主。你管的太寬了,讓女兒女婿感到很壓抑。長此以往可不就成了冤家。

二、你經常做不該做的事

如果說母親經常說不該說的話,能造成和孩子成為冤家,那麼經常做不該做的事情,也是會造成很大的矛盾。

幫女兒帶孩子,是不是錢給的少,或者沒有給錢,心情不好總是鬧情緒,如果是,你就表達出來,大家坐下來談一談,不要生悶氣,做出格的事情,如果不是錢的問題,那就是行為問題。

你是否總是讓老家的人到女兒這邊來玩,每次女兒都要好好招待,招待好了花錢多,招待不好你有生氣,那麼開庭的錢從哪裡開的,肯定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女兒和女婿辛苦賺來的,你這大方不要緊,你不能話別人的錢大方,也不能因為別人錢多就隨意大方,如果你三天兩頭安排你的親戚朋友來女兒這邊看病,旅遊,甚至要女兒給你的親戚找工作,要女兒借錢給你的親戚,不借你就鬧情緒,那麼這矛盾還真不好解決,還真的能成冤家。你要的太多了,慾壑難填。你不知道你每次這麼做,女兒很為難。你處處讓人難堪,還想女兒女婿笑臉相迎,他們不是聖賢,做不到,太難了,聖賢估計都做不到。

三、也許女兒的要求太過分了

也許女兒條件不好,並且嫌棄你做的飯菜太閒,不合口味,嫌棄你帶孩子不夠小心,生活習慣不好,說話又不客氣,讓你忍無可忍,忍不住就吵架,女兒經常啃老導致你生活緊張,時間久了也成冤家。

總之,母親能和女兒成為冤家,一般不是一朝一夕的矛盾,長年累月,有一方無理取鬧,要求太多,管的太寬,不懂體諒對方,久而久之,矛盾不可調和,成了冤家。

生活不容易,每個人能過好自己的一生都很難,沒有必要再幹涉別人的生活方式了,互相包容,家庭才和諧繁榮。



一日荷花開TT


我們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我和老伴帶過三個孫。由於觀念不同,年輕人有不滿意的地方,不過表達都很客氣。年輕人說出想法時,我和老伴也有所思考,覺得有理就釆納,覺得沒有什麼道理,不爭論不計較。年輕人自己覺得說過了頭,隔一陣子也會向我們道歉。隔代教育的差異再所難免,大家都要會想,不要太多計較。





袁正賢


我是姥姥也在給女兒帶娃,我時刻提醒自己服務是我的職責不求回報,其他的少管少插手,把女婿當成自己的兒子,什麼都不是問題,我們目前兩家大人孩子都相處得不錯,也感覺越來越和諧,他們不需要我時我立即走人!不要依賴誰,不需要誰感恩,各有各的生活!


綠茶0711


我認識一位老人,年輕時給三兒子帶倆女孩。倆孫女讀初中了,三媳婦就讓老人回鄉下去,回鄉下與老麼和老大生活,一個兒子三個月,老二,老三在城裡每月50元,老人後來98歲去世。三兒媳及其子女沒有回去,其他人都回去了,事隔幾年三兒媳生病,生病期間說得最多的就是老人去世,她沒回去,後悔莫及,一個月後三兒媳病世,死時還不滿54。


牛一岑


我沒弄明白的是,題主是和外孫成了冤家,還是和女婿成了冤家,還是和包括女兒在內的她全家都成了冤家?

要是和她的全家都成了冤家,那就別問怎麼解決了,再怎麼解決,三個冤家你一人也對付不了。(笑)

也別再想著我給她帶了七年孩子是多麼多麼辛苦,多麼多麼不易,不知感恩反成冤家了,多想無益,還是三十六計一一走為上吧,走了走了,距離產生美,讓時間去撫平傷痕,再慢慢緩解和冤家們的矛盾吧。一家人沒有是非,沒有對錯,讓親情去化解一切吧。

如果是和女婿或外孫有矛盾,小傢伙不必理會,女婿則相互客氣、以禮相待最好。女婿不是女兒,再吵再罵親情割不斷,女婿是客情,是因女兒而相親相近,千萬別當兒子管,別干涉他們的事最好。

我以為,最好的化冤家為親人之計,是不論對錯,既然外孫已七歲,都上學了,你該抽身了,讓她們過自已的小家庭生活,你去安享你自個的老年生活,既落了個悠閒自在,又不和冤家們生氣,豈不快哉?


嶧縣西門裡老李


就題主說的這個問題我來聊聊好嗎?

做媽媽的幫自己的女兒帶了七年的外孫,到頭來兩人卻成了冤家,以我看像這種情況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很少見到的,一個媽媽含辛茹苦把自己的女兒帶大成人,現在女兒也已經結婚成家,並有了她自己的孩子,女兒也做媽媽了。

但女兒生下的孩子自己沒時間來帶,爺爺奶奶他們也不知道什麼原因不帶孫子,只好求母親也就是孩子的姥姥幫忙帶著,她這一帶就是七年,想想這七年裡姥姥真的好辛苦,可到最後姥姥沒有從女兒女婿那裡得什麼好處,也沒聽到女兒女婿對她說一句安慰的話,卻變成了冤家,這是誰都沒想到的。在這帶娃的七年中有句話說的好:“姥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辛勞”。現在到好,姥姥原本健康的身體變成了醫院的長客,三高有了,腰腿痛也出來了,臉上的老年斑也出現了。

這些都認了,可為什麼現在跟女兒女婿成了冤家了呢?題主百思不得其解,這越想越氣,天天是飯不思茶不想覺不睡,怎麼辦?該怎麼解決?姥姥最後想到了#悟空問答#我以為這個問題還是很好解決,首先這個問題出在你母親這裡,有網友會問,為什麼這麼說呢?在我看來有其娘必有其女,子不教父之過,同樣的道理“女不教娘有過”有因必有果。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為法就是時間,時間能夠談化一切矛盾,更何況你們還是母女,女兒是母親身體上掉下來的一塊肉,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母親必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什麼時候找到問題了,什麼時候問題也就解決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姥姥您!

歡迎大家就這位姥姥的苦腦問題一起互動、點評、留言!謝謝!


靜安華哥


這位老姊妹,我也是別人的婆婆,給你一點見意,不管是兒子,女兒,孫子,外孫安照現在家庭孩子少,都是一樣的,她們年輕人的是能不管儘量別管,現在的年輕人都比較自主,不願被父母或是公婆左右,所以能做多少做多少,只要兒女們不犯原則問題,就由她們吧,老了倒也落個清心,不要再把我們那一代人的父母至上的老一套搬給兒女了,有代溝,等到你的女兒像我們這般年紀自然會明白的,我家媳婦兒剛到我家也是這樣,只要我說對她有好處的她一概不聽,現在她明白了就想明白了有很多大事決定不了的事都會主動找我商量,就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