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禽小隊》失利背後,可能是超級英雄電影處於轉折期

目前流行的超級英雄電影,主要是以漫威和DC的漫改電影為主,

對於漫威比較成功的新電影,媒體一般會吹“又一部漫威最佳”;

而對於DC比較成功的新電影,媒體則會吹“DC又一部翻身之作”;

但最近DC新出品的超級英雄電影《哈莉·奎因:猛禽小隊》,就沒有成為“DC又一部翻身之作”了!

《猛禽小隊》失利背後,可能是超級英雄電影處於轉折期

儘管《猛禽小隊》在比較能反映電影“爽”感的爛番茄評分中,獲得了78%的分數,高於大部分DC宇宙電影,前年《海王》的評分也僅為66%而已,

《猛禽小隊》失利背後,可能是超級英雄電影處於轉折期

按以往規律,爛番茄評分高的超級英雄電影,票房的表現一般不會差到哪裡去,

另外,上年《小丑》在全球獲得了10.7億美元的高票房,在奧斯卡上還斬獲了最佳男主獎,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還斬獲了金獅獎最佳影片,名利雙收,

儘管它不是DC宇宙中的電影,但也為DC打響了熱度,《猛禽小隊》作為DC的電影,《小丑》當然也給《猛禽小隊》帶來流量了。

但在這兩個有利條件下,《猛禽小隊》卻在票房方面表現平淡,上映兩週,目前票房僅為1.53億美元,幸虧它的製作成本比較低,按目前的形勢還有機會回本。

它的表現失利,不排除是它自身題材的原因,沒有太酷炫的特效,也不能像《小丑》那樣反映社會上比較尖銳的問題,亮點不足導致票房低,

《猛禽小隊》失利背後,可能是超級英雄電影處於轉折期

《小丑》

但它的表現失利,更可能是因為超級英雄電影目前存在著危機,觀眾對這些電影的整體期望已不及以前了。

一,崛起

在探討超級英雄電影的危機之前,我們談談這種類型的電影,是什麼時候開始崛起的

《猛禽小隊》失利背後,可能是超級英雄電影處於轉折期

在這十幾年間,超級英雄電影可以說是最能賺錢的電影片種,不計算通貨膨脹,單純記錄票房數據,

目前全球票房榜前十的電影,有四部是超級英雄電影,要不是上年《獅子王》把《黑豹》擠下去了,這個榜單曾經超級英雄電影占了一半,

還有在“10億美元票房俱樂部”(票房超10億美元的電影)中,近十年來的新“成員”,超級英雄電影也佔了一定的份額。

但超級英雄電影的真正崛起,應該是從2012年開始,因為那一年《復仇者聯盟》上映了

《猛禽小隊》失利背後,可能是超級英雄電影處於轉折期

不管觀眾是否喜歡漫威的電影,但無可否認,《復仇者聯盟》對超級英雄電影的意義很大

在《復聯》之前,雖然也有很多超級英雄電影,但超級英雄電影還沒被普遍認為是一種類型的電影,

對於《X戰警》,《蜘蛛俠》,《蝙蝠俠》等電影,當時觀眾更多是覺得它們是系列電影,而不是超級英雄電影;

在《復聯》之後,電影宇宙的概念就開始流行,超級英雄電影的數量也在猛增,也開始被普遍歸為一類。

更關鍵的是,在《復聯》之前,漫威宇宙的電影基本上是處於勉強回本的狀態,僅《鋼鐵俠》系列表現比較好,

從《復聯》開始,漫威宇宙的電影就開始了穩賺模式,開始“轟炸”電影票房榜。

《猛禽小隊》失利背後,可能是超級英雄電影處於轉折期

目前進入全球票房前十的超級英雄電影,就是漫威宇宙四部《復聯》,《復聯4》在上年還成為了票房第一。

除了漫威宇宙,其他超級英雄電影,也在《復聯》開啟的熱潮下,票房表現不錯。

比如DC宇宙的電影,

儘管DC宇宙電影的大眾口碑不是很好,

但DC宇宙的電影除了“不倫不類”的《正義聯盟》外,基本上都沒有虧錢的,《海王》僅僅是DC宇宙第6部電影,而且只是一部單人起源電影,都能破10億美元大關,多多少少也受到了這股熱潮的影響。

還有《死侍》,《毒液》等電影表現也不錯。

從客觀環境來說,為什麼超級英雄電影能崛起?

可能主要是因為3D電影的崛起

《猛禽小隊》失利背後,可能是超級英雄電影處於轉折期

自2009年,影史上第一部比較成熟的3D電影——《阿凡達》,取得了世界票房冠軍,在全球掀起了3D熱潮後,3D電影就開始崛起了。

因為它的巨大影響力,後來的幾年,3D電影一直在普及,很多電影院都陸陸續續換上了3D屏幕,

在2010年到2015年間,3D電影都是新鮮事物,而且觀影體驗很獨特,觀眾更願意出電影院看3D,而不是在家裡看盜版。

超級英雄電影主要是特效大片,因為有3D技術,更能吸引觀眾去電影院,跟隨著3D電影浪潮,超級英雄電影也因此開始崛起

二,危機

<code>“《復聯4》之後, 你還會看漫威嗎?”/<code>
《猛禽小隊》失利背後,可能是超級英雄電影處於轉折期


超級英雄電影輝煌了差不多有10年,但這個種類的電影也有可能出現轉折,存在著危機。

超級英雄電影的流行似乎已經到了頂峰,有可能存在著下滑的危機

超級英雄電影的崛起,得益於3D電影技術的崛起,因為這種技術增加了特效大片的魅力。

但現在3D電影早已經普及了,不再是新鮮事物,這幾年3D特效電影又非常多,光是超級英雄電影,就已經足夠讓觀眾覺得3D片“氾濫”了!

人餓著肚子的時候,就算是隻吃米飯,也會覺得好吃;但如果人吃太飽了,就算是看到滿漢全席,也不會有食慾,這就是邊際效益遞減規律。

《猛禽小隊》失利背後,可能是超級英雄電影處於轉折期

同樣的道理,在這種效應下,以特效為賣點的超級英雄電影也會慢慢讓觀眾覺得膩,不像以前那樣“爽”

去年《復聯4》,以及《蜘蛛俠2》,《驚奇隊長》能“真香”,票房均過10億美元,那是因為有漫威宇宙的十年情懷加成。

另外,超級英雄電影的設定很多都是千篇一律的,觀眾也會越看越膩的!

《X戰警》系列越來越不受歡迎,就是一個案例。

比如《X戰警:黑鳳凰》製作成本高達2億美元,特效不算差,但它的最終票房僅為2.5億美元,讓公司虧慘了。

背後的原因,就是特效已經不是觀眾覺得“值票價”的原因,以及《X戰警》的版權有限,來來去去都講變種人和人類的矛盾,觀眾看膩了。

②另外,漫威和DC這兩個超級英雄電影陣型,目前也處於改革期

去年迪士尼把福克斯公司收購後,X戰警的版權也迴歸到漫威,除了蜘蛛俠外,漫威公司幾乎能完全掌握自己的所有IP了,

因此,目前超級英雄電影的陣型,主要就剩下DC和漫威兩家了,超級英雄電影整體好不好?就看它們兩家了。

《猛禽小隊》失利背後,可能是超級英雄電影處於轉折期

但這兩家電影公司都處於改革期。

對於DC來說,它處於測試階段

從《正義聯盟》失敗開始,DC宇宙就停止了它的宇宙擴展進程。從《海王》,《沙贊》,到今年的《猛禽小隊》,它一直都處於“無宇宙”階段。

在上年它還拍了宇宙之外的《小丑》,目前不知道是否會在未來歸入宇宙內的新版《蝙蝠俠》,也在拍攝中。

所以DC宇宙目前給觀眾的印象,就有點混亂,因為“沒宇宙”,風格又多變。

《猛禽小隊》失利背後,可能是超級英雄電影處於轉折期

對於漫威來說,它處於一個重新規劃的階段

《復聯4》之後,那些早期的核心角色都已經退場了,特別是鋼鐵俠,美隊退場了,對粉絲來說,《復聯4》簡直就是一部漫威宇宙的“大結局”,

就算未來有《復聯5》,粉絲更可能趨向於把它當成是新電影,而不是續集!因為它沒有了許多核心人物,以及與以前的情節關聯不夠緊湊。

另外,漫威宇宙的故事也越講越大,對各部電影整合的難度也越來越高了。

在這些情況下,目前漫威宇宙電影開始處於“無主線”,甚至也和像DC宇宙一樣,處於“無宇宙”的狀態

《猛禽小隊》失利背後,可能是超級英雄電影處於轉折期

在未來幾年,漫威出品的電影,也更多是類似於外傳或者前傳的電影,不像以前,所有電影都有一定的同步性。

這種情況下,對觀眾的吸引力當然大打折扣了。

觀眾對特效片膩了,超級英雄電影又容易“千篇一律”,兩大陣型又都處於“無主線”狀態,超級英雄電影對觀眾的吸引力肯定會不斷減弱,

這應該就是超級英雄電影目前面臨的危機

《猛禽小隊》失利背後,可能是超級英雄電影處於轉折期

目前超級英雄電影處於轉折期,至於它們是否真在下滑,就要看它們這幾年的表現了。

未來超級英雄電影能否繼續輝煌,就要看漫威和DC能否找到新的出路,讓觀眾有更多的“新鮮感”了。

《猛禽小隊》失利背後,可能是超級英雄電影處於轉折期

洞察影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