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做到這四步,助你的人生開啟幸福模式

《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做到這四步,助你的人生開啟幸福模式

如何實現夢想,取決於我們採用什麼樣的人生策略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許巍的歌聲裡,有我們曾經的夢想,但最終將夢想變成現實的人卻廖廖無幾,是什麼阻礙了我們跨越理想與現實的鴻溝呢,找到和進入自己希望的人生呢?

《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中寫到了一個綠鞋子的故事。有位神仙給了一個男人一本書,書中告訴他,他會遇到一位穿著綠鞋子的女孩,兩人會在雨中牽手漫步,會在巴黎度蜜月,會生兩個可愛的孩子,會一起度過美好的晚年。


於是,他出發了,開始環遊世界,希望有一天能遇到一位穿著綠鞋子的女孩。在這途中,他遇到了他心動的女孩,也有女孩主動向他示愛,但是她們沒有穿著綠鞋子,所以他拒絕了所有人。直到他成為駝背的老頭,最終孤苦一生,沒有得到過真愛。

他沒有想過,當他遇到心動的女孩,其實也可以送她一雙綠鞋子。<strong>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何實現夢想,取決於我們的人生態度,採取哪種人生策略。


《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做到這四步,助你的人生開啟幸福模式


第一種人生策略,遇見。用感覺來決定我們的人生,感覺當前的生活是否自己想要的,如果感覺不好,就奔向下一站。

第二種人生策略,定位。認為世界上有一個適合自己的現成的目標,找到它並實現它。根據這些目標,先弄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然後一步步達成。

第三種人生策略,創造。第三種人生策略不願意相信有任何一種現成人生答案,希望自己來創造。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成功或即時享樂,而是自己追尋人生目標的過程。先找一個目標,試著修煉自己的能力,擴大自己的眼界,逐步增強自己的能力。當能力變強,眼界變寬,就沒有任何阻力能阻擋我們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三種人生策略,你會選擇哪一種呢?當我們選擇遇見的人生策略時,隨心所欲,瀟灑自由的感覺是很好,但是還有遇不到,搞不定的風險。我們發現,我們的隨遇而安,到了中年,現實會非常尷尬,如果沒有早作人生規劃,35歲以後,很難找到適合我們的好機會,只能面對曾經的夢想,帶著假笑繼續掙扎於生存之中。

《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做到這四步,助你的人生開啟幸福模式

如果提前規劃,定位我們的人生呢?在這個變化多端的時代,定位的人生策略往往會讓我們有種瞄不準靶心的感覺。

有人苦讀多年,憑藉自己的努力,畢業後找到了高薪的工作,在一線城市揹負著高額的房貸安了家。有人一文不名,呆在老家,毫不費力地通過徵地賠款,得到了千萬身家。如果徵地的人賣掉老房子,到大城市去安家,享受城市的各種優良資源。當他這樣定位人生時,是不是有種顛覆眼球的感覺呢?

也許五年前的你,想有房有車,有份高薪的工作。五年後,你只想有個獨門小院,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所以,不只世界變化太快,而我們的思想、價值觀,也在不斷的變化。

今天我們經歷的,十年前沒有人知道,也就是說我們未來要面對的世界,沒有任何以往的經驗可以借鑑,更談不上,如何通過定位人生來實現我們的夢想了。誰又知道,十年前定下來的夢想,在現在看來就是個笑話呢?

所以,提前規劃的人生並不可靠,因為你所處的環境在變,你的思維和價值觀在變。最可靠的人生策略是以不變應萬變,在變化中學習,修煉一種在哪兒都能活好的能力。當自己有足夠的眼界和能力時,在哪都能開創屬於自己的人生。

作者古典在《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中,告訴我們,<strong>如何在現實中,鍛鍊自己的能力,打破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把自己修煉成生活的高手,並通過自己的能力創造出生命的價值,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裡努力玩,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得到幸福的人生。

努力生活的意義在於追求幸福。而人生最幸福的事,莫過於按著自己想要的樣子快樂的過一生。我們當中的很多人,為了一日三餐辛苦奔波,也有人為了追求成功而努力拼搏,最終獲得了成功的事業,但是依然感覺不到幸福。那麼有沒有一種可能,既滿足了我們想要幸福的需要,又讓我們成為一名生活的高手,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做到這四步,助你的人生開啟幸福模式


四個步驟讓你過上有趣而又幸福的人生


一、找到自己的興趣,在熱愛的領域裡努力地玩

最理想的人生,莫過於此。做著自己喜歡的事,並且這件事情也能滿足你生活的需要。人到中年,也許最大的不幸,不是你不曾成功過。而是你在某個領域裡努力的玩,既不成功,也不熱愛它,這份工作讓你感到痛苦,很難體驗到幸福的感覺。

因為我們以為幸福而精彩的人生就像中彩票一樣難,從未想過,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幸福的人生是可以自己安排的。

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呢?

  • 找到自己的興趣

拿我自己來說,寫作是一件讓我痛苦,但是又放不下的事情,一天不寫就覺得不舒服。寫的時候痛並快樂,但我總是能做完它。興趣就是你放不下,忘不掉,有強烈完成的慾望。

  • 將它發展為一種能力

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還要將興趣發展為自己的能力。有什麼事情是你越來越願意去做的?有人說是興趣,但不僅僅是興趣,只有你越做越好的時候,有能力完成它,才會有動力去做。所以想讓興趣更持久,要將它發展為自己的一種能力。

  • 設定一個夠得著的目標,不斷重複,提高興趣層級。

興趣並非天生,而是一種自我管理的技能。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還不夠,還要通過學習訓練,將它變成自己的一種能力。設定一個夠得著的目標,不斷重複,讓它變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


《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做到這四步,助你的人生開啟幸福模式

二、定位自己的價值觀,擺脫他人的期待,成為一個有定見的人

我們常常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內心迷茫空洞,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沉迷於追尋物質中,但是自己的能力卻又跑不贏慾望。或者陷入尋求他人認同的怪圈中,把自己綁架在他人的認同中。不信,問問自己,你想要活得好是為了誰。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很努力工作和生活,是想從父親那兒得到認同,無論我有多努力,依然得不到他的贊同。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永遠無法保持一致。一旦我們活在尋求他人的認同裡,也就選擇了與不被認可的痛苦同行。這樣,我們永遠無法成長。

<strong>真正的成長,需要擺脫他人的期待,學會認同自己,與自己獨處。學會獨立完成任務,不需要他人的歡呼和掌聲,只為自己一個人精彩。獨自一人面對失去、痛苦,保持精神獨立,和經濟獨立。

學會接納自己生活中痛苦的一部分,接納失敗、被拋棄、被欺騙等,看到這些痛苦背後,自己真實的需求,而不急於拿其他東西填滿,不需要他人的同情,不需要用物質來填滿這些空洞。

而是從這些痛苦中看到成長的希望。<strong>把這些阻礙你幸福的事,當作成長的契機,訓練自己的能力,掌控自己的情緒,建立自己獨立的價值觀,胸懷更大的格局和智慧,有靠自己也可以活好的勇氣和底氣。


《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做到這四步,助你的人生開啟幸福模式


三、做好手頭的事,修煉技能,讓自己成為生活的高手

如果在不知道怎樣成為高手之前,你可以把手頭的事做到最好,因為現在連接著未來。所謂功不唐捐,小事做好了,全心投入過程,就有可能收到回報的驚喜。

修煉技能,從獲得知識開始,學習了知識,如果只是理解,記憶,它就只是無用的信息,還需要加工轉化為技能。

就好像修電腦一樣,你看了一本修電腦的書,知道如何去修,卻沒有去做,這並不叫技能,沒有加工成技能的知識就只能叫信息。只有利用修電腦的知識去習得修電腦這門技術,並把它精進為一種下意識的本能,成為一位電腦高手。

掌握了這樣的才能,遇到任何型號,任何有問題的電腦都會修,甚至不同類型的電器你也能搞定,這才是生活的高手,不受條件限制。

瞬息萬變的時代,離開學校就放棄學習,不是明智的選擇。因為世界在變,環境在變,我們生存所需要的技能也需要不斷精進。所以<strong>想成為生活的高手,要成為一名終身學習者。只有這樣,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也就是說我們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要全力以赴,提高生活的能力。

把知識煉成技能,把技能內化成才幹,連點成線,無論哪個領域,都能勝任。


《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做到這四步,助你的人生開啟幸福模式


四、弄清成功的真相,助你邁向成功

成功的真相很殘酷,很多人高呼努力就能成功,就像是皇帝的新裝,信了你就會出醜。現實告訴我們,人生來並不平等,社會資源稀缺,不可能平均分配給每一個人。

有的資源可以通過努力獲得,比如眼界、工資和能力。但也有的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比如更好的教育、平臺、名聲和地位。人生的起跑線就是不同的,只有活在下,認清現實,按自己的節奏來,你才不會跑偏。

成功者除了勤奮和幾分天賦,還需要機遇,缺一不可。我們可以通過努力獲得應得的財富,但那些走向巔峰的人,則多了幾分幸福和機遇。

成功學之所以要少看,是因為一個人成功的經歷無法複製,個人才幹無法複製,時代也無法重來。所以一個人無法完全複製前人的成功。齊白石先生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也就是這個道理。

如何邁向成功呢?首先是要看到趨勢,找準定位。像近幾年火爆的自媒體,有很大一部分,看到了快速閱讀的需求,一個人開一個公眾號,就可以讓自己生活得很好。在微信公眾號紅利期過去之前,又快速搶佔先機,做全平臺自媒體,全面發展,打造個人品牌,成為個人自媒體領袖。

第二是擁有才幹和能力。如果你看清了某個趨勢,但能力不夠,也是無法抓住機遇的。就像我之前知道,全平臺運營是有利於打造個人品牌的,但是我的寫作能力不夠,也不會運營,也只能乾著急,看著別人發展。

第三是堅持與機遇。所謂的成功者,都是一些聰明人下的笨功夫。如果才幹和能力不夠,那麼堅持是有可能讓你抓住機遇,實現逆襲的最佳方法。

我看到一位文友,寫作資質並不是太好,但是很勤奮,堅持全平臺寫作,近兩年的時間,收穫了很大一批粉絲,並且成立了自己的社群。除了平臺的補貼收入,在社群投放在廣告,轉化率也很高,通過粉絲實現了變現。成功與能力並不完全相關,如果能力不夠,那就按自己的節奏慢慢走,並且一路修煉,修煉程度到位了,豬也可以飛上天。


《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做到這四步,助你的人生開啟幸福模式


除了成功,我們的生命還有什麼可能

作者古典把人生的方向分為四個維度:高度、深度、寬度和溫度。

高度,評價標準為社會認同和影響力。權力和影響力越大,意味著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地位越高,所擁有的資源就越多。象徵型的職業有政治經濟領袖、管理與領導者、市場與銷售。

深度,評價標準為卓越與智慧。指人們在思想、智慧、藝術與體能上達到的卓越與精進程度。象徵職業有哲學家、科學家等。

寬度,評價標準為對他人的支持,家庭及社會的貢獻。象徵職業有義工、志願者、全職太太、公務員等。

溫度:評價標準為遵從內心,活出自我。象徵職業有藝術家、詩人、作家、自由職業。

我們無法一次做完所有的職業,但是可以從生涯的四個維度,讓我們的人生更加飽滿。從高度來說,可以嘗試謀求更好的職業,提升自己的職業生涯。從深度來說,我們可以嘗試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從寬度來說,我們可以扮演好除去工作的其他角色,比如說做一位好妻子,好丈夫,做一位好父親或母親,父母的好女兒,好兒子,愛自己的家人。從溫度來說,我們可以給自己一些獨處的時間,問問自己想要什麼?做一些讓自己愉悅的事情,花點時間梳理自己的內心和過往,重獲內心的寧靜與幸福。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煩惱,也各有各的幸福,沒有哪一種人生是完美無缺的。在生涯的每一個維度上,我們的人生起點並不平等,也充滿了限制。

但當我們認識到生命維度的多元化時,一條道走不通,至少我們還有其他的選擇。<strong>除了成功,我們還可以在其他維度找到人生方向,接納社會的不公平、人生的不平等。把不完美的人生,活出自己最好的狀態,有事做、有人愛、有問題可想、有選擇的自由。幸福的人生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內修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