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五百年前就存在的“巨無霸”建築,有六百多人住,您瞭解多少

在我國民居建築中,有種巨無霸建築,它體型巨大,外觀樸素溫馨,融入周圍景色中,美輪美奐。它分佈於福建永定,南靖,華安三縣。說到這裡,我想或許你已經猜出是什麼了。對,它就是福建土樓。

我國五百年前就存在的“巨無霸”建築,有六百多人住,您瞭解多少

福建土樓可以說是客家文化的代表。歷史上,北方戰亂頻繁,許多中原人為了躲避戰亂,遷徙到南方。比較有名的有西晉時期,因五胡亂華而中原人選擇南遷,史稱“衣冠南渡”,還有唐玄宗時期,安史之亂而大規模南遷,還有就是北宋時期,金兵壓境,也有大範圍南遷活動。

我國五百年前就存在的“巨無霸”建築,有六百多人住,您瞭解多少


部分客家人來到今天的永定,南靖等地區。最大的困擾就是匪患常來侵襲。因此早在唐代末年就出現了原始的土樓樣式。只是到了明清時期,土樓的技術才得以完全成熟。今天我們看到的很多土樓都是在清朝時期建造的。

我國五百年前就存在的“巨無霸”建築,有六百多人住,您瞭解多少

福建土樓樣式很多,因地制宜,不拘一格。有方形,圓形,五角形,八角形等。一般為三四層,大的土樓佔地有七畝多(約5000平方米),土樓內部房間大小多的有一百餘間,約有6百人居住。一層為餐廳和廚房,二層為儲藏室,三層及以上為居室。值得一提的是,上下對應的每間合起來為一戶。土樓院子中間為明堂,明堂為拜祭祖先的地方,客家人聚族而居,重視儒家文化。每月初一和十五都要全族人齊聚一堂,宣讀祖訓。

我國五百年前就存在的“巨無霸”建築,有六百多人住,您瞭解多少

最令人欽佩的是,土樓的防禦系統無懈可擊。整棟樓只開一個大門,大門為硬木組成,門外包鐵皮,以求堅固。為了防止敵人火攻,上面設有水漏。為了防止敵人挖牆腳,牆腳選擇大塊鵝卵石,且大頭朝內,小頭朝外,使敵人無法拔出。土樓牆厚一般為一米多。牆內嵌有石頭或者木頭,使敵人無法在牆上開洞。且牆上一二層均不開窗。在最上處還設有箭樓。

土樓的一大亮點是其門匾和對聯的文化。整個宗族出了有名有臉的人物都要在掛一個門匾,以示榮耀。比如“三元及第”,“五子登科”等等。

我國五百年前就存在的“巨無霸”建築,有六百多人住,您瞭解多少

怎麼樣?看完後,是不是對土樓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